王曉紅
〔關鍵詞〕 體育教學;師生交往;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
13—0039—01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學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于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師與生之間良性的互動和交往是體育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保證,不良的師生關系則會影響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筆者根據教學實踐和訪談調查認為,當前體育教學中影響師生交往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因素
1. 體育教師的人格。體育教師的人格不僅影響著體育教學效果,而且決定著其是否能夠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交往和互動。從體育教師的職業(yè)要求來看,其應具備的人格特征主要包括:成熟的自我意識、良好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積極的性格等。其中,成熟的自我意識集中體現(xiàn)在正確的自我認知、豐富的自我體驗和良好的自我控制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現(xiàn)代體育發(fā)展和體育課程改革對體育教師提出的基本要求。體育教學的對象是身心正處于不斷變化和發(fā)展狀況下的青少年,對他們的培養(yǎng)并沒有一種“一勞永逸”的模式可以遵循,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以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去探尋適合教育對象的教育方式和教學方法。體育教師積極的性格主要表現(xiàn)在為人公正、誠實、熱情,做事果斷,具有良好的自律意識等方面。
2. 體育教師的心理基礎。其主要是指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所具有的心理狀態(tài)和智能水平等。良好的心理基礎是體育教師與學生順利進行交往及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保證。
3.體育教師對學生的了解程度。了解學生是體育教師與學生進行良性交往和互動的前提。教師對學生的了解程度不同,對其采取的教育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進而會影響到教學質量。因此,教師要全面地了解學生,特別是對他們的個性、興趣、特長、身體素質、運動能力等應予以準確把握。
二、學生因素
1. 學生在群體中的地位。學生在群體中的地位與扮演的角色對教學中師生的交往和互動有著重要的影響。一般來說,在體育教學中,性格活潑、具有良好運動能力的學生,其在群體中的地位較高,并且愿意和教師及同學進行交往,而性格孤僻、不愛運動的學生,其往往扮演配角,不愿與教師進行交往。要實現(xiàn)教學中師生的和諧交往,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想方設法地調動起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認識到體育與人際交往的意義,以促進他們身心全面發(fā)展。
2. 學生的人際選擇。學生的人際選擇是影響體育教學活動中師生交往不可忽視的因素。學生體育學習的方式是以身體練習為主,在練習過程中,一些能夠展現(xiàn)出高超的技術水平、品行良好的學生極易被廣大同學接納,而一些品行不端的學生則會受到絕大多數(shù)同學的排斥。學生的這種人際選擇也影響著與教師的交往,教師如果不能一視同仁,缺乏良好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道德品質,學生則會“敬而遠之”。
三、教學氛圍因素
教學氛圍主要是指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情緒和心理狀態(tài)。其可分為“支持性氛圍”和“防衛(wèi)性氛圍”兩種?!爸С中苑諊钡膭?chuàng)設立足于師生間的信賴與支持關系,“防衛(wèi)性氛圍”的形成則源于師生間的不信任和攻擊關系?!爸С中浴钡捏w育教學氛圍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并提高其學習效率,且能夠促進師生進行深層次的交往。為此,體育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出支持性的教學氛圍,以促進師生的良性交往,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四、信息溝通因素
在體育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交往與互動活動是通過特定的媒體和媒介展開的。其實質上是雙方傳遞、接收、加工、反饋教學信息的過程。教學信息本身的性質與傳遞的方式、程序及其溝通媒介不僅影響著信息傳遞的效果,而且對師生之間的交往影響極大。為此,教師要采用多向溝通的方式,以確保教學信息傳遞的暢通性、有序性和有效性,促進師生之間的和諧交往,從而提高體育教學活動的質量。
編輯:孟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