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生
〔關(guān)鍵詞〕 鼓勵;欣賞;閃光點;信
心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
12—0026—01
一粒種子長成參天大樹,需要適宜的自然條件,同樣,學生的成長也需要教師提供適宜的土壤、水分、養(yǎng)料、空氣和陽光。長期以來,教育評價一直被視為一種篩選、分類的工具,將學生分成三六九等,選出最好的,淘汰較差的,本意是要警示和激勵后進生不斷進取,但往往事與愿違。其實,中學生身心發(fā)展尚未成熟,如果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積極地給予學生鼓勵和肯定,那么,學生一定會性格開朗,充滿自信。
一、用欣賞撫慰心靈
一個教師要把工作做好,光靠熱情是不夠的,還要在教育過程中學會鼓勵孩子、關(guān)愛孩子,教師的關(guān)愛與鼓勵、恰當?shù)脑u價與真誠的信任,可以使學生在精神上得到滿足,從而產(chǎn)生奮發(fā)向上的力量,教育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記得一次語文觀摩課上,在課前5分鐘的作文交流中,筆者請一位名叫馬麗萍的女同學朗讀她的作文,她很有興致地朗讀了起來,但令筆者失望的是,她讀的內(nèi)容不是筆者布置的作文,而是所預習的《最后一課》的內(nèi)容梗概。不過,她對課文內(nèi)容的概括很準確,也很有條理。馬麗萍讀完之后,用自信的目光等待著筆者的評價,筆者先是贊許地點點頭,十分高興地對全班同學說:“馬麗萍同學帶給大家的雖然是《最后一課》的內(nèi)容梗概,但是她能把課文內(nèi)容概括得這樣準確、表達得這樣清楚流利,我敢肯定她以后的作文也一定會寫得很好、很精彩!”就這樣幾句簡單的鼓勵,使這位平時很靦腆的女同學在以后每次的作文交流中都能大膽地發(fā)言,而且每一篇作文都寫得令同學們贊嘆不已。這件事讓筆者悟出了一個育人的道理:鼓勵是對學生最大的關(guān)愛,它是促使學生上進的動力。
二、找閃光點樹立信心
每個學生都有閃光點,有的學生雖然學習成績不突出,但他們在勞動、紀律、品質(zhì)等方面卻很出眾,教師不能因為學生的學習成績差而將這部分學生“一棍子打死”,相反應該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適時進行鼓勵和表揚,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我價值,學會自尊,提高自信。
高一時,筆者班上轉(zhuǎn)來了一個叫陳倩文的學生,她表現(xiàn)很積極,對班級工作很熱心。一次,在作文交流課上,筆者請她給同學們讀自己的作文,她沒有拿事先準備好的作文去讀,而是很流利地完成了一篇口頭作文。筆者沒有批評她對作業(yè)的疏忽怠慢,在同學們驚訝與疑惑的目光中,筆者很滿意地表揚她說:“陳倩文同學的這篇口頭作文說得很流暢,不光內(nèi)容新穎,更重要的是條理相當清晰,可見她的口頭表達能力很不錯呀!”課后,她主動找到筆者,說:“老師,昨天我的作文確實沒完成,是我錯了,今后我一定會按時完成作業(yè)的。”就這樣,一句鼓勵的話語,不僅使她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閃光點,也認識到了自己的缺失,更給她帶來了學習的巨大動力和堅定信念。
三、用鼓勵代替批評
學生的思想、性格各不相同,教師在學生有不良行為或犯錯誤時,就要講究教育藝術(shù),尤其是批評學生的藝術(shù)。明代教育家王陽明說:“數(shù)子十過,不如贊子一功?!钡拇_,一句鼓勵,一個表揚,往往能喚起學生的進取心,讓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態(tài)度。記得在筆者所帶的上一屆學生中有一個很聰明但很調(diào)皮的學生,名叫楊志鴻。冬季,教室里要生火取暖,每節(jié)課下后,他總是用火鉗捅火爐,故意一簸箕一簸箕地往爐內(nèi)添煤,弄得整個教室里烏煙瘴氣的。幾周下來,班上的烤火煤已用了大半,造成了極大的浪費。于是,筆者有意在課間時到教室去巡視,一次正巧碰到他提著半袋子煤往火爐里倒。當時筆者沒有說什么,只是對他微微一笑。到班會課上,筆者鄭重地向全班同學說:“進入了冬季,同學們沒有感覺到寒冷,離不開值日生對生火工作的負責,尤其離不開楊志鴻同學對這項工作的重視,大家應該感謝他!”很簡單的兩句話,看似表揚,又像是責備,收到的效果則是這位同學從此改掉了惡習。每次家訪,筆者在他的家長面前也從未告過狀。高中畢業(yè)時,他坦誠地告訴筆者:“張老師,沒有你一次次對我的鼓勵,沒有你對我錯誤行為的善意批評和規(guī)勸,不會有今天全新的我,我永遠不會忘記你對我的鼓勵。”
編輯:沈麗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