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又名“莫離”,代表永不離棄的愛情,為中國“情人節(jié)——七夕”的圣花, 傳說1700年前天公女兒織女升天而去,江南女子普遍簪茉莉紀念她。而后,茉莉就因“莫離”代表忠貞不渝的愛情被評為貞士,現(xiàn)在,江南青年男女之間仍保留互送茉莉花以表達堅貞愛情的傳統(tǒng)。西方鮮紅的玫瑰代表火熱的愛情,東方潔白神秘的茉莉代表冰潔、不離不棄的愛情。
自古以來,茶人對花茶就有“茶引花香”、“以益茶味”之說。經過一系列工藝流程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既保持了綠茶濃郁爽口的天然茶味,又飽含了茉莉花的鮮靈芳香。
好的茉莉花茶是好花和好茶的強強聯(lián)合,福州非常注重抓好源頭、摘好花、種好茶、加強茶葉基地建設。茶葉基地無工業(yè)污染、空氣清新、水質純凈、生態(tài)環(huán)境好,為建設無公害茶園、綠色茶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自然條件。福州有地處茉莉花露地栽培的最北緣及依山傍水的閩江口地理優(yōu)勢,加上花農豐富的種植經驗和完美的窨制工藝,讓其汲取天地精華,既保持花的韻味又有茶的質樸,具有典型的“福州味”。
茉莉花茶根據茶坯形狀不同分為針形、松針形、條形、圓環(huán)形、珠圓形、卷曲形、束形、扁形八個類型;根據茶坯原料不同分為烘青、炒青兩個類別,福州傳統(tǒng)工藝均采用烘青茶坯;根據窨次和茶坯質地不同分為特種花茶(六窨以上)、大白毫、銀毫(六窨一提)、春毫、香毫(五窨一提)、特級(四窨一提)、1-6級及片、末等。福建省地方標準劃定的福州茉莉花茶保護范圍為四窨一提以上,依照相關規(guī)定,只有采用福州原產的茉莉花為原料并且根據福州茉莉花茶統(tǒng)一的制作標準制成的茶,才能打上“福州茉莉花茶”商標,其鮮靈濃醇的品質,源于茉莉花及茶坯獨特的品質和如詩如畫的窨制工藝。
據1988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對福州茉莉頭香鑒定出的43種化合物與廣州茉莉頭香鑒定出的37種化合物進行比較,順式茉莉酮、順-3-已烯醇等十幾種成分均為福州獨有,這就是福州茉莉花茶具獨有清香的原因。
窨花是福州茉莉花茶制作過程中最為繁復、神秘也是最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福州茉莉花茶采用春茶伏花原料,用來制茶的茉莉花必須是當天采摘的,露水干后開始采,以下午兩點到四點半采的最好,放置在竹簍之中,保持通風確保茉莉花的鮮靈度。茉莉花茶的窨制工序包括茶坯處理、鮮花養(yǎng)護(伺花)、茶花拌和、堆窨、通花、收堆、起花、烘焙、冷卻、轉窨或提花、勻堆裝箱等數十道精細工序。在窨溫度、濕度、花的時機、水分等都要嚴格把握,差之毫厘便失之千里。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茉莉花茶并非簡單地把茶與茉莉花混合吸香而成,如通花錯過時間會導致悶味,花渣未起好會導致餿味,窨制不好會導致透蘭和透素,不少窨制7-8窨還不如5窨的,俗稱“窨倒了”。
經過近千年沉淀,福州茉莉花茶工藝逐漸成形,1903年閩浙總督許應骙委派知府馮祥光參加大阪博覽會,攜帶的閩茶展品有“峨眉花香茶一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外交部禮賓司把它作為國禮之一,周恩來總理曾用它招待基辛格,成為世界知名的“中國春天的氣味”。
鏈接
茉莉花茶的傳統(tǒng)加工工藝
茶胚處理—鮮花養(yǎng)護—茶花拼和—堆窨—通花—收堆—起花——烘焙—冷卻—轉窨或提花—勻堆裝箱
茶胚處理
窨花前,茶胚一般要經過干燥處理,目的是散發(fā)水悶氣等,保持一定水分含量有利于茶葉吸香,烘焙溫度一般100-110℃、水分含量在4-5%,烘焙后應及時進行攤涼冷卻,待茶葉堆溫稍高室溫1-3℃時,才能付窨。
鮮花養(yǎng)護
茉莉花具有晚間開放吐香的習性,鮮花一般在上午10時以后采摘。裝運時不要緊壓,用通氣的籮筐或網狀袋為好,進廠后的鮮花由于生理作用進行呼吸散熱,必須立即進行鮮花養(yǎng)護,薄攤、通氣散熱,鮮花開放適宜溫度在32-36℃,因此氣溫低于30℃必須把花堆高催溫,鮮花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產生熱,使花堆溫度升高,當堆溫達到38℃時,就要把花堆攤開,薄攤降溫,增加氧氣,促進鮮花開放,一般堆高要求在15-20cm。養(yǎng)花堆、攤主要保持堆溫,通氣促進鮮花開放。當鮮花開放率在60%以上時即可篩花,篩花目的在于分花大小,剔除青蕾、花蒂,通過機械振動又能促進鮮花開放整齊,待開放率在80%以上即可窨制。
窨花拼和
窨花拼和是整個花茶窨制過程的重點工序,目的是利用鮮花和茶拼和在一起,讓鮮花吐香,直接被茶葉吸收。拼和按照標準配花量、堆溫、堆厚度、時間來具體掌握。堆厚度在25-35cm;堆溫達45-48℃(一般頭窨)通花;窨制時間10-12小時即行起花。
通花
目的一是散熱降溫。二是通氣給氧,促進鮮花恢復生機,繼續(xù)吐香。三是散發(fā)堆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通花根據在窨堆溫和時間來進行。當堆溫達到40-48℃(視不同窨次和配花量而不同)時間一般在5-6小時進行通花,把堆攤開散熱。散熱時間在0.5-1小時。
收堆復窨
目的使花繼續(xù)吐香,茶葉繼續(xù)吸香,當通花攤涼堆溫達到比室溫高1-3℃左右,即可收堆復窨,堆高一般在20-30厘米,再經過5-6小時窨制,茶堆溫度達到40℃左右,花已呈萎凋狀,色澤由白轉微黃,嗅不到鮮香即可起花。
起花
在窨時間達10-12小時,花將失去生機,茶胚吸收水分和香氣到達一定狀態(tài)時,必須立即進行起花,用起花機將茶和花分開,茶葉水分要求:頭窨17-18%,二窨13-14%,三窨11-12%,提花在8%時即可起花。
烘焙
目的在于排除多余水分,保持適當的水分含量,適應下一工序轉窨、提花或裝箱,烘焙要求快速,又要最大限度防止花香散失,掌握好溫度和烘后水分含量,烘干溫度一般在90-110℃,水分按轉窨、提花或裝箱要求掌握。烘干后茶葉必須進行攤涼,保持花茶香氣鮮濃度。攤涼后茶堆溫度越低越好,最高不得超過40℃。
提花
目的在于提高花茶的鮮靈度,操作同窨花工序,用朵大潔白香氣鮮郁的好花,用花量一般在5-10%,時間6-8小時,提后水分在8%以內,應及時勻堆裝箱。
勻堆裝箱
成箱前抽樣試拼小樣,質量進行全面預檢,合格后進行勻堆裝箱。勻堆要求均勻,上下品質一致,裝箱重量足。
上好的福州茉莉花茶根據年份、茶坯質地、氣候的不同,要經過6-9窨后提花方能出廠,每一窨要經過2-3日,如遇雨日則順延(因為雨花會影響茶的品質)。
茉莉花茶工藝的傳播
1851-1933年,福建省外名茶如安徽黃山毛峰、大方,浙江龍井、旗槍,江蘇碧螺春紛紛調入福州窨制,與此同時,窨花技術及茉莉花苗也由福州傳播、引種到外地。
1873年臺灣茶商運茶到福州窨制,1882年從長樂引茉莉花苗至臺灣,“九一八”后由于臺灣為日占區(qū),故由臺灣窨制茉莉花茶銷往東北。
1884年四川由福州引種茉莉花至成都華陽一帶,這就是四川花茶的由來。
1938年,由于抗戰(zhàn)交通隔斷致使福州茉莉花茶無法北上,蘇徽幫茶商將福州窨花技術傳入蘇州,產生蘇州茉莉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