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霞
新課改在河南省已實行幾年了,經(jīng)歷了2011年的新高考,我今年又帶二年級語文課,期間有一些思考與感悟,現(xiàn)寫出來盼同仁賜教。
語文新課程標準里的“實施建議”部分有“教師和語文課程同步發(fā)展”的闡釋:“教師要努力適應(yīng)課程改革的需要,繼續(xù)學習,更新觀念,豐富知識,提高自身文化素養(yǎng);要認真讀書,精心鉆研教科書,在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合作互動中加強對學生的點撥和指導,實現(xiàn)教學相長?!边@段話頗值得玩味,顯然新課程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要不斷適應(yīng)課程改革,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視野,強化自己的知識儲備。要做一個愛讀書、善讀書、愛思考的老師,要吃透教材,不能死抱著幾本教學參考書不放,要有自己對知識的解讀,在教學過程中貫穿平等的教育觀念,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有序有效地組織語文教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構(gòu)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在這種新課程的要求下,我對自己的語文課堂做了如下幾點思考:
一、對課堂提問技巧的思考
構(gòu)建優(yōu)質(zhì)高效的語文課堂必須樹立“主問意識”。一堂成功的語文課、高效的語文課、抓眼球的語文課,首先是主問意識強的課。所謂主問意識就是指在語文課堂上要有一個主問題,這個主問題是解決這堂課要達到的目標、要解決的重點。其他問題都應(yīng)圍繞這個問題來設(shè)計,達到綱舉目張的目的,而不能滿堂問甚至是滿堂碎問,這樣只會使學生如墜迷霧,課堂效果差。
例如我在講《談中國詩》這篇文章時僅設(shè)計了兩個問題:1.作者對中國詩的特征是怎樣闡述的?試用恰當?shù)奈淖址謼l概括這些特征。2.課文用了哪些精妙的比喻,顯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找出你最喜歡的比喻,說說它們的含義和表達作用。設(shè)計這兩個問題既體現(xiàn)了編者的意圖,又扣住了本課的重難點,找準了高考的相似點。因為第一個問題就是讓學生明白:作者運用比較文學的方法,在中外詩歌的比較中得出中國詩的特征。課文運用了大量的典型例子和巧妙的比喻,在談笑風生間就把中國詩的四個特征呈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訓練了學生歸納、整合與概括的能力,這和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考點相吻合。第二題的設(shè)計既讓學生領(lǐng)會了錢鐘書特有的學者幽默和睿智,又達到了教給學生閱讀問題抓住本體、喻體,弄清比喻義,明確其表達作用的目的。
二、對語文課堂教學的嘗試
教師的素養(yǎng)和語文課堂品味之間關(guān)系密切,學生不喜歡語文課的主要原因是教師缺乏應(yīng)有的自我修養(yǎng),知識儲備不夠,講課照本宣科,模式化教學,缺少激情,視野不寬,個性不足,見解不深,上課語言干癟,信息量小。學生長期處于一種荒廢的語言環(huán)境中,自然就失去了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呼喚有活力、有詩意、有激情、有理性的語文課,這對老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用詩化的語言感染學生,激起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教學導入語、過渡話、結(jié)束語的設(shè)計,可以起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感受語言魅力之目的。如《邊城》的導語我如是設(shè)計:有一篇美文被譽為“一顆千古不磨的珠玉”,70年來,經(jīng)歷浪潮的千淘萬洗,它依然像水晶一樣熠熠生輝,它所寫的風景美、風俗美及人性美感染了很多人,并被納入諾貝爾文學獎的終審名單,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這篇美文——沈從文的《邊城》。
2.層層深入引導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講《夢游天姥吟留別》我設(shè)計這樣的一些問題以達到效果:(1)為什么詩人要“一夜飛度”天姥山?(2)“勢拔五岳掩赤城”,詩人為什么要夸大其詞?(3)詩人為什么會“驚起”還要“長嗟”呢?(4)詩人騎“白鹿”將要穿行山水,一個“放”字寫出他怎樣的心情?這種心情與詩歌的主題有什么關(guān)系?
三、認真貫徹聽說讀寫訓練
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聽說讀寫在新課改中仍大有用武之地,如果運用得嫻熟、成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1.讀書要讀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這能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如在講《陳情表》時,重點指導學生讀出各段的感情基調(diào)。第一段:凄苦、悲涼;第二段:感激、懇切;第三段:真摯、誠懇;第四段:忠誠,懇切。各個自然段的感情基調(diào)清楚了,課文就不難理解了。
2.在平時的語文教學過程中穿插寫作訓練,師生共同動筆可以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對寫得好的要進行表揚鼓勵,達到鞭策其他同學的目的。如我在講完《談中國詩》后讓學生對鄭愁予的《錯誤》和溫庭筠的《望江南》運用比較的方法寫一篇鑒賞性文章。許多學生寫得不錯,其中有一個同學寫到:一個錯誤,一種等待,一份欣喜,一份憂傷與失落,鑄就了兩位女子的思念與憂傷,期待令人幸福,可是期待化盡,卻只剩下那無邊的等待,換來的是無盡的失望與心碎,讓兩位女子飽含思念的侵蝕。思念像一份愁思,剪不斷,理還亂;思念像一條蟲,一點點啃蝕著自己的身心;思念如汩汩泉水,綿延不斷。顯然在平時語文課堂上注重對學生的訓練,日積月累學生就會在高考中口吐蓮花,寫出令人賞心悅目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