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佳飛
一、言之有“旨”
言之有旨,也即在做詩歌鑒賞題時一定要學會聯(lián)系詩歌主旨來作答。
如: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全國二卷)
關河令 周邦彥①
秋陰時晴漸向暝,變一庭凄冷。佇聽寒聲②,云深無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聲:指秋聲,如風聲、落葉聲、蟲鳴聲等。③雁:古人認為雁能傳書。
從上、下兩闋的首句看,這首詩是以什么為線索來寫的?請簡要說明。
參考答案:此詞以時光的轉換為線索,表現(xiàn)了深秋蕭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獨感。
解答分析:從參考答案來看,如果考生僅回答“此詞以時光的轉換為線索”,而沒有答出“表現(xiàn)了深秋蕭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獨感”,就是沒做到言之有旨,將會被扣掉一半的分。
二、言之有“法”
所謂言之有“法”,即詩歌鑒賞一定依托某一種或某幾種詩歌表現(xiàn)方法來進行。詩歌表現(xiàn)方法常見的有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語言風格、形象分析等。
如: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全國卷一)
春日秦國懷古周樸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涇水縈紆傍遠村。
牛馬放多春草盡,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積雪蒼山晚,煙伴殘陽綠樹昏。
數(shù)里黃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樸(?—878):字太樸,吳興(今屬浙江)人。②消魂;這里形容極其哀愁。③涇水:渭水支流,在今陜西省中部,古屬秦國??M紆:旋繞曲折。
(1)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5分)
參考答案:表現(xiàn)了懷古傷今之情。詩人春日眺望經(jīng)水之濱,不見春草,只見古碑,行客之路盡是黃沙,想當年秦國何等強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國勢日衰,眼前一片荒涼,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你認為這首詩在寫作上是如何處理情景關系的?(6分)
參考答案:①觸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寫哀景抒哀情。
解答分析:兩個答案總共用到?“懷古傷今”“觸景生情”“寓情于景”“寫哀景抒哀情”四種詩歌表現(xiàn)手法,尤其第一個問問的是“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并沒有直接問到詩歌表現(xiàn)手法,如果考生缺乏“言之有‘法”的意識,不聯(lián)系詩歌表現(xiàn)手法來談,漏答“懷古傷今”,答案肯定就不完整。此外,鑒賞詩歌在必須具備“言之有‘法”總體意識的前提下,還要具備“逢修辭格必分析”甚至是“逢修辭格必優(yōu)先分析”的意識。
三、言之有據(jù)
所謂言之有“據(jù)”,即在詩歌鑒賞時不能“空口無憑”,回答詩歌用到什么表現(xiàn)手法?語言特色如何?塑造怎樣的詩歌形象?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等等時,都必須用詩歌里邊相關的字、詞、句作為依據(jù)來闡釋(也可對之進行解釋和描述之后再以之作為依據(jù)來闡釋)。
如: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遼寧卷
題鄭防畫夾五首①(其一)
黃庭堅
惠崇②煙雨歸雁,坐我瀟湘洞庭③。
欲喚扁舟歸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鄭防:畫的收藏者,生平不詳。畫夾:分頁裝潢的畫冊。②惠崇:北宋僧人,畫家。擅長畫雁、鵝、鷺鷥及水鄉(xiāng)景色。③瀟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1)請從畫境、真景以及兩者的關系對本詩進行賞析。(6分)
(2)古代有人批評這首詩說,要別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畫,這“太過”、太夸張了。你認為這個批評恰當嗎?請簡要說明理由。(5分)
參考答案:(1)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畫,畫面上煙雨籠罩湖面,天上掠過歸雁;進而作者仿佛已由畫境置身于現(xiàn)實的湖上,望著歸雁,就想喚一條小船歸去;突然,耳旁響起朋友的聲音;這是一幅畫。于是作者才發(fā)現(xiàn)自己是將畫境當作真景了。作者從畫面引出真景,再從真景返回畫境。
參考答案:(2)不恰當。表面看,這首詩確有不合常理處,但其實十分高妙,“欲喚扁舟歸去”一句生動地表現(xiàn)了詩人因欣賞畫中景色而產(chǎn)生幻覺的一種獨特感覺,從而贊賞畫的高度逼真。批評者卻未能領悟詩的這種佳趣。
解答分析:答案(1)對與提問相關的詩句這樣描述:“畫面上煙雨籠罩湖面,天上掠過歸雁”,“作者仿佛已由畫境置身于現(xiàn)實的湖上,望著歸雁,就想喚一條小船歸去;突然,耳旁響起朋友的聲音;這是一幅畫?!比缓笠灾饕罁?jù)來答,答案(2)則直接用“欲喚扁舟歸去”一句作依據(jù)來答,答案就顯得既具體又完滿。
詩歌鑒賞如果缺乏這種“言之有據(jù)”的意識,答題可能就會洋洋數(shù)十言卻無實質內容,使自己的觀點找不到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