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鹽城工學院 學報編輯部,江蘇 鹽城 224051)
張祜(約公元782年~854年),字承吉,是晚唐時著名的布衣詩人,在唐代詩壇上有較高的地位與影響。張祜早年喜任俠,性格狂放不羈,曾游歷嶺南塞北,多以詩文干謁藩鎮(zhèn)名士以求薦引。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觀察使令狐楚薦其詩于朝,但并未為朝廷所重,后白居易舉薦其參加進士考試亦未成,從此絕意仕進,歸隱于丹陽,以布衣終老。雖然正史中并未曾記載張祜的事跡,然其許多詩篇膾炙人口,廣為流傳,有“海內(nèi)名士”之譽[1]。張祜詩不僅數(shù)量眾多,題材內(nèi)容也豐富多彩、獨具特色,在唐詩發(fā)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一
陸龜蒙《和過張祜處士丹陽故居》詩序中說:“及老大,稍窺建安風格,誦樂府錄,知作者本意,短章大篇,往往間出,諫諷怨譎,時與六義相左右”[2]3898。張祜繼承《風》、《雅》的騷怨傳統(tǒng),主張詩歌要敢于反映政治,真實反映社會現(xiàn)實生活,因此其詩多具有騷怨諷諫精神。例如,《元和直言詩》是張祜獻給憲宗的有關(guān)治國理政的奏章,勸諫憲宗追慕成湯,超拔賢良,崇尚節(jié)儉,與民休息,對憲宗勵精圖治,國勢一度出現(xiàn)“中興”之景象,則予以熱情歌頌。憲宗被宦官毒殺后,張祜痛心疾首,作《憲宗皇帝挽歌詞》以為哀悼,痛惜其復興大業(yè)中途夭折。
中唐以后,朝政黑暗,皇帝生死廢立都掌握在宦官手中。“甘露事變”后,宦官更是權(quán)傾朝野,橫行不軌于內(nèi);而藩鎮(zhèn)則擁兵自重,跋扈囂張于外,二者互相勾結(jié)、狼狽為奸,使得小人得志、忠臣遭疏,國人切齒痛恨而不敢言。張祜的《戊午年感事書懷二百韻》言到:“竊位崇奸力,沽榮瀆貨權(quán)?!痹娙思怃J揭露和抨擊了朝廷宦官竊取國家權(quán)柄,結(jié)黨營私、橫行不軌、草菅人命、顛倒黑白的滔天罪行,堅信宦官干政這顆毒瘤終將得到清除,正義最終也會戰(zhàn)勝邪惡。同樣,詩人對于那些擁兵自重、割據(jù)一方、動輒作亂,與朝廷對抗的藩鎮(zhèn)也予以譴責與批判,詩人在《悲納鐵》中寫道:“長聞為政古諸侯,使佩刀人盡佩牛。誰謂今來正耕墾,卻銷農(nóng)器作戈矛?!睆堨镏赋?古人銷毀兵器鑄成犁鋤以止息戰(zhàn)爭,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而如今的藩鎮(zhèn)卻為擴充自己的地盤和勢力,四處招兵買馬,銷毀農(nóng)具來鑄造兵器,實為倒行逆施。張祜運用對比、反襯、烘托的方法,揭露、批判了藩鎮(zhèn)軍閥為擴張與掠奪肆意發(fā)動戰(zhàn)爭的滔天罪行,表達對廣大民眾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張祜的《江西道中作三首》寫道:“無復是鄉(xiāng)井,鷓鴣聊自飛”,“凄涼哭途意,行處又饑兇”,形象地表現(xiàn)出廣大農(nóng)村因藩鎮(zhèn)叛亂所造成的田園荒蕪、鄉(xiāng)村破敗、民不聊生的景象,具有十分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
張祜的懷古詠史詩,在對歷史人物與事件的詠嘆中,寄寓著對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與悲慨?!度A清宮四首》、《馬嵬歸》等詩則以詠史的形式,對李唐王朝宮廷的穢行丑事,以及當時腐朽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進行了揭露和批判。如《隋堤懷古》云:“那堪重問江都事,回望空悲綠樹煙”,表面上是斥責隋煬帝窮盡國力財力人力疏浚河川,追求聲色之娛而終致國破身亡的淫逸之行,實際上是為唐朝統(tǒng)治者正重蹈其覆轍而焦慮不已,頗有杜牧詠史詩的風采與神韻。張祜《到廣陵》云:“嗜酒幾曾群眾小,為文多是諷諸侯。”《唐才子傳》謂“祜特具騷情雅思”[3]。在晚唐詩歌總體上向綺艷精巧方向發(fā)展,詩風日益消沉萎靡的時代背景下,張祜卻能堅持騷怨諫諷的傳統(tǒng),勇于揭露時弊,是極其難能可貴的,這也正是其詩在思想高度上超越同時代作家的地方。
二
張祜精于描繪山水風景,尤其是能形象逼真地表現(xiàn)出江南、塞北山水風貌的不同特征。如“海明先見日,江白迥聞風”(《題松汀驛》);“盡日草深映,無風舟自閑”(《題常州水西館》);“百里清溪口,扁舟此去過” (《夕次桐廬》);“晴空一鳥渡,萬里秋江碧”(《西江行》)。張祜的描繪細致入微,表現(xiàn)了碧波浩淼、扁舟穿行、清新秀麗的江南山水風景。而《入潼關(guān)》則云:“都城三百里,雄險此回環(huán)。地勢遙尊岳,河流側(cè)讓關(guān)?!薄度锨穼懙?“邊風卷地時,日暮帳初移。磧迥三通角,山寒一點旗?!泵枥L了北國塞外風光,大筆如椽、富于氣勢,格調(diào)雄渾、景象壯觀。張祜擅長模山范水,尤其是能狀物精工,繪形傳神,寫照逼真?!端蜅钚悴庞问瘛吩?“峽深明月夜,江靜碧云天”;《送曾黯游夔州》云:“下來千里峽,入去一條天。樹色秋帆上,灘聲夜枕前”,寫三峽風光,極寫峽之深、峽之窄、峽之險,以及三峽景色之誘人,既繪其形、又傳其神,生動具體,形象逼真??梢哉f,詩人無論是描繪江南的明山秀水,還是勾勒北方的險峻高山、浩瀚沙漠,無不引人入勝。
張祜之于山水行旅詩,常以畫家敏銳的審美目光,極善于發(fā)現(xiàn)、擷取、聚焦于瞬間即逝的畫面,形成其詩歌既富有鮮明地域特色,又充滿詩情畫意的特色。如“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洲”(《題金陵渡》),直如景物特寫,極具韻味;“早霜紅葉靜,新雨碧潭深” (《題上饒亭》),色彩鮮艷,景象明麗;“浪草侵天白,霜林映日丹”(《江城晚眺》),動靜結(jié)合,清新雅致;“清露月華曉,碧江星影寒”(《貴池道中作》),情景交融,寫景如畫;“樹白看煙起,沙紅見日沉”(《洞庭南館》),筆法靈動,形象傳神;“山暝水云碧,月涼煙樹清”(《晚次荊溪館呈崔明府》),觀察細致,刻畫精工,等等。以上詩句,無不色彩明麗,形象生動,境界悠遠。
張祜山水詩中最負盛名的還是其題詠佛寺廟宇的作品。葛立方《韻語陽秋》(卷四)曾云:“張祜喜游山而多苦吟,凡歷僧寺,往往題詠……皆有佳作……信知僧房佛寺,賴其詩而標榜者多矣。”[4]516在詩人筆下,諸多廟宇佛寺在建筑結(jié)構(gòu)、式樣方面多大同小異,然在地形、環(huán)境、景色等方面各有特點,這就需要詩人依靠自己的審美思維加以藝術(shù)表現(xiàn)。如《題金山寺》:“一宿金山頂,微茫水國分。僧歸夜船月,龍出曉堂云。樹影中流見,鐘聲兩岸聞?!痹娙嘶垩郦毦?描寫了金山寺山中(有)寺、寺中(有)山,巍然屹立于江心,江水環(huán)繞,獨聳云霄的奇麗景象?!额}州甘露寺》:“日月光先見,江山勢盡來。冷云虛水石,清露滴樓臺?!痹娙酥P的重點是甘露寺的高峻山勢和清幽的環(huán)境;《題杭州孤山寺》:“不雨山長潤,無云水自陰。斷橋荒蘚澀,空院落花深。”孤山寺處于杭州西湖邊,詩人描繪了其水天一色、明山秀水的自然環(huán)境。
張祜題贈佛寺廟宇的詩作,能抓住歌詠對象的特征,并加以集中、提煉與概括,表現(xiàn)其鮮明的特色與個性。如《題虎丘東寺》一詩突出的是“寺門山外入,石壁地中開”的奇峻地形;“樹隔夫差苑,溪連勾踐城”(《楞伽寺》)重在表現(xiàn)與其相關(guān)的歷史人物;“古井人名在,清泉鹿跡幽”(《題招隱寺》)選擇以古井為寺廟的特色; “泉聲到池盡,山色上樓多”(《題惠山寺》)則盡力描寫寺中的名泉。張祜題贈佛寺廟宇的詩作形神畢肖地展現(xiàn)各寺的特色,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若移之形容他處寺廟則不能成立,故所題各寺也隨張祜之詩而名聲遠揚。陸龜蒙云:“善題目佳境,言不可移置別處”[2]3898,正此謂也。翁方綱云:“所謂'不可刊置別處',非如今日八股體,曲曲鉤貫之謂也。乃言每一篇,各有安身立命處耳。如太白《遠別離》、《蜀道難》等篇,極其迷離,然各篇自有各篇之歸宿收拾。即如樂府各題,各自一種神氣。以此易彼,則毫厘千里矣?!盵5]張祜詩作描寫環(huán)境、刻畫景物,善于突出最重要的、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徐獻忠認為其詩“長于模寫,不離本色,故覽物品游,往往超絕”[6],所論極是。
三
近體詩經(jīng)過唐代幾代詩人的共同努力,到了晚唐時期,已經(jīng)相當成熟與完善,發(fā)展到了幾乎無人不作詩的程度,在藝術(shù)上也趨于精細與完美。張祜的近體詩純熟自然、格律工整,在藝術(shù)上具有很高的成就。
首先,張祜的近體詩精于煉字。近體詩因其篇幅短小如律、絕等,尤注重煉字,往往借助于幾個重要而關(guān)鍵的詞語來營造意境、傳達感情,常常帶給讀者意想不到的藝術(shù)效果,使得詩篇因此而增色不少。如《登樂游原》:“幾年詩酒滯江干,水積云重思萬端。今日南方惆悵盡,樂游原上見長安?!逼渲械摹八肌弊挚芍^此詩“詩眼”,詩人本有治國安邦之才,然卻不為人賞識與重用,雖多次求人引薦卻一再受挫無果,故以詩酒唱酬飄泊江湖,此日北登樂游原不免頓生感慨,追思前賢,反躬自問,自謂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再如《贈內(nèi)人》一詩:“禁門宮樹月痕過,媚眼惟看宿鷺。斜拔玉釵燈影畔,剔開紅焰救飛蛾。”上句的“看”字,下句的“救”字,是這首詩的“詩眼”。一個“看”字,透出了宮人生活的百無聊賴與寂寞冷落,宮人縱目遠眺道道“禁門”、重重“宮樹”、朦朧“月痕”,矚目凝視止息于樹上的“鷺窼”,頓生“人不如鳥”的感慨。此時突見一飛蛾正撲向燈火,宮女匆忙拔下頭上的金釵撥開燈火而救下飛蛾。顯然,飛蛾身上投射有宮女艱辛身世與悲劇結(jié)局的影子,救飛蛾的舉動,既是其對“飛蛾撲火”的同情與不忍,也是對自我遭遇的深切哀憐。宮女因 “看”而思,因思而“救”,“救飛蛾”的勇敢而果斷的舉動正表現(xiàn)了其人性與思想的覺醒。一個“救”字,使得人物形象與詩歌意境完全呈現(xiàn)出來。由此可見,張祜在創(chuàng)作詩歌時特別重視對關(guān)鍵字進行精心錘煉,從而使詩歌產(chǎn)生一種讓讀者回味無窮的藝術(shù)效果,形成一種巨大的藝術(shù)感染力。
其次,詩人巧用對仗,故其詩作對仗工整且精巧。一是喜用數(shù)字對仗,如“長驅(qū)千里去,一舉兩番平?!?(《采?!?“猶賴書千卷,長隨一棹行?!?《酬鄭模司直見寄》)“一卷旌收千騎虜,萬全身出百重圍?!?《從軍行》) “遠樹千門邑,高檣萬里船?!?《登廣武原》)“萬人齊指處,一雁落寒空”(《觀徐州李司空獵》)等等。最典型的是其《宮詞》其一:“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故國三千里”是從空間著眼,表現(xiàn)離家之遠;“深宮二十年”是從時間落筆,反映入宮之久,時間和空間的精妙對仗很巧妙地把詩中女主人公閉鎖深宮有家難歸的現(xiàn)實處境再現(xiàn)了出來?!耙宦暋睂Α半p淚”,通過對數(shù)字精當而巧妙的運用,形象地描繪出宮女的濃愁深恨,既形象生動,又繪形傳神,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使詩歌表現(xiàn)出強大的藝術(shù)張力。杜牧很欣賞這首詩,作詩贊道:“可憐故國三千里,虛唱歌詞滿六宮。”[7]74
張祜還善于還巧用地名對、人名對等,如“風帆彭蠡疾,云水洞庭寬。”(《送韋整尉長沙》)“彭蠡”即鄱陽湖的古稱,以“彭蠡”與“洞庭”對稱,顯示出友人將要前往的長沙的地理位置與優(yōu)美風光。張祜詩中用得較多的還有人名對,巧妙地將人名鑲嵌在詩句中構(gòu)成對仗,反映出詩人的獨具匠心。如“偶作魏舒別,聊為殷浩吟” (《送外甥》),“棋因王粲復,鼓是禰衡撾?!?《題僧壁》) “翻經(jīng)謝靈運,畫壁陸探微。”(《毀浮圖年逢東林寺舊》) “冤深陸機霧,憤積伍員濤?!?《哭汴州陸大夫》)“伍員忠是節(jié),陸績孝為心”(《送魏尚書赴鎮(zhèn)州行營》)等。詩人借歌詠歷史人物言志抒情,為詩歌增添了無窮的藝術(shù)魅力。清人宋俊《柳亭詩話》卷五說:“張承吉題孟處士宅: '高才何必貴,下位不妨賢。孟簡雖持節(jié),襄陽屬浩然。'……處士見棄于明主,郢州沉默于下僚,讀張、陸二詩,足以豁才人之憤?!盵8]其“憤”字,正道出了張祜題寫“孟浩然宅”之真諦。張祜的詩歌創(chuàng)作在晚唐是極具特色的,因此也引起了一些爭議,如元稹就認為張祜之詩是“雕蟲小巧,壯夫恥而不為者”[9]122。然杜牧《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則贊云:“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戶侯”[7]46,對張祜詩作高超的藝術(shù)技巧以很高的評價。
張祜近體詩格律比較嚴謹,如“故人滄海曲,聊復話平生。喜是狂奴態(tài),羞為老婢聲。宦途終日薄,身事長年輕。猶賴書千卷,長隨一棹行”(《酬鄭模司直見寄》)?!叭沼硨m墻柳色寒,笙歌遙指碧云端。珠鉛滴盡無心語,強把花枝冷笑看”(《長門怨》)等,無一不是對仗工整而精巧的詩句。尤其是其五言排律《戊午感事書懷一百韻》,全詩長達千言,共用了一百個韻,做到了不出韻、不重韻,頗為不易,由此也可見張祜深厚堅實的文學功底。
四
張祜受孟浩然、岑參及杜牧的影響很大,因此詩歌風格也與其頗為相近,張祜前期詩歌主要以宮詞和邊塞詩為主,多表現(xiàn)出既婉轉(zhuǎn)朗麗,又雄渾奔放的風格,似在學岑參;后期詩歌則以山水、題贈、感遇詩為主,多表現(xiàn)為清俊精美、自然流轉(zhuǎn)的風格,又似在學孟浩然。
張祜早年狂放孤傲,既喜詩酒風流,又兼具任俠精神,故常以“狂”自居,如其《閑居作五首》云:“十年狂是酒,一生癖緣詩”。張祜早期宮詞具有明朗婉麗的特征。洪邁在《容齋隨筆》中指出:“唐開元、天寶之盛,見于傳記、詩歌多矣,而張祜所作猶多,皆他人詩所未及矣?!钥裳a天寶遺事,弦之樂府也。”[10]張祜的邊塞詩、懷古詠史詩等多慷慨激昂、立意高遠、氣勢雄渾,展現(xiàn)出詩人昂揚的精神與出色的才華。如 《投河陽右仆射》:“黠虜構(gòu)攙槍,將軍首出征。萬人旗下泣,一馬陣前行……無非刀筆吏,獨傳說時英?!痹娙酥饷枥L石雄在戰(zhàn)斗中挺身而出,率領(lǐng)唐軍將士奮勇沖殺,終于奪回唐皇室太和公主的情形,表現(xiàn)了其勇猛無畏、威震敵膽的英雄本色。全詩充滿著一股英武之氣,筆力遒勁,詩風雄渾。再如“一卷旌收千騎虜,萬全身出百重圍。” (《從軍行》),“寄言天下將,須立武功名?!?《采桑》)“小儒何足問,看取劍橫腰。”(《塞下曲》)這些詩作頗有岑參邊塞詩雄奇壯麗的風格:或表現(xiàn)唐軍將士勇往直前、奮勇殺敵的英雄氣概;或抒發(fā)投筆從戎、立功沙場的豪邁情懷與壯志;或描繪西域邊疆蒼茫遼闊、雄奇壯觀的奇特自然風光和景象。張祜的邊塞詩格調(diào)雄渾、氣勢奔放,充滿著積極進取、昂揚向上的時代精神,讀來使人倍感振奮與鼓舞。再如《登廣武原》一詩,沈德潛《唐詩別裁集》評其“有氣魄,有筆力”[11]。鐘惺《唐詩歸》亦言此詩“曠而渾”[13],都表現(xiàn)出對此詩雄曠風格的贊賞。許印芳曰:“《登廣武原》詩云……氣魄筆力,亦近盛唐?!盵12]胡應(yīng)麟《詩藪》云:“晚唐句'日月光先到,山河勢盡來'……皆有盛唐余韻”[14],稱贊其描繪邊塞風光的矯健筆力。
張祜在經(jīng)歷了人生的種種挫折尤其是屢遭貶抑之后,便重點轉(zhuǎn)向了對山水、題贈、感遇詩歌的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出對個人遭遇的深刻反思和對社會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流露出一種對末世的悲哀,以及對自己晚年凄涼光景的無奈。即以其山水、題贈詩來說,如《壕州水館》: “清流中落鳥,白石下游魚。”《西江行》:“晴空一鳥渡,萬里秋江碧?!彪m寫景如畫,然意境卻顯得如此蕭瑟與荒涼,流露出一種強烈的孤獨感、寂寞感。再如“冷云虛水石,清露滴樓臺”(《題潤州甘露寺》),“清露月華曉,碧江星影寒”(《貴池道中作》),詩人著意渲染其深邃、清幽、冷寂、陰森的環(huán)境氛圍,表現(xiàn)出一種寒氣逼人、冷透骨髓、陰森驚恐的意境。顯然,詩人在寫景之時,已經(jīng)在景物的形象上深深地烙上了詩人身世與情感的印記,詩人的心境與景色極其吻合且高度一致。張祜的山水、題贈詩與孟浩然的山水詩風格頗為相近,善于表現(xiàn)事物特征,狀物刻畫精工,繪形傳神,意境鮮明,表現(xiàn)出一種清新曠遠、清俊精美的風格,在唐代詩壇上獨樹一幟。
一代文宗令狐楚在舉薦張祜時提到:“凡制五言,苞含六義。近多放誕,靡有宗師。祜久在江湖,早工篇什。研幾甚苦,搜象頗深。輩流所推,風格罕及?!盵9]122王士禛《帶經(jīng)堂詩話》云:“唐張祜,長慶、寶歷間詩人之翹楚。”[15]這都表明,張祜是唐代詩壇上一位有著杰出成就和重要影響的詩人,其詩歌具有鮮明的藝術(shù)個性,為唐詩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1]周祖撰.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唐五代卷[M].北京:中華書局,1992.
[2]彭定求.全唐詩[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3]周本淳.唐才子傳校注[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987.
[4]葛立方.韻語陽秋[C]//何文煥.歷代詩話: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83.
[5]翁方綱.石州詩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6]徐獻忠.唐詩品[C]//尹占華.張祜詩集校注.成都:巴蜀書社,2007.
[7]杜牧.樊川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8]宋俊.柳亭詩話:卷五[C]//尹占華.張祜詩集校注:卷六.成都:巴蜀書社,2007.
[9]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0]洪邁.容齋隨筆[M].北京:中華書局,2005.
[11]沈德潛.唐詩別裁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2]方回.贏奎律髓匯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13]鐘惺.唐詩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4]胡應(yīng)麟.詩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5]王士禛.帶經(jīng)堂詩話:下冊[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