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琪
慈善行為驅動力再思考
樊琪
隨著經濟社會的蓬勃發(fā)展,慈善事業(yè)蒸蒸日上。學界對于慈善問題給予了廣泛關注,其中不乏對于慈善驅動力的思考,但角度多見于慈善功用問題。從文化精神層面思考慈善驅動力,以其對慈善問題有更好的認識。
慈善驅動力;利己;道德責任;至善
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慈善作為一項公共事業(yè)扮演著重要而特殊的角色。相關研究往往從慈善的功用或慈善所存在的種種問題入手,事實上,從這些角度思考都在腠理未及骨髓。任何行為的產生和發(fā)展都離不開其動因的驅動和支持,慈善文化精神的內化和弘揚更要以動因為支撐。本文認為,慈善是一種由利己出發(fā),經由道德責任的轉化最終追求超功利性的至善目標的道德行為。因此,慈善的動因具有從低到高、由己及人的內在邏輯。只有從文化層面再認識慈善,尋找慈善的文化靈魂,發(fā)掘其精神內核,方能找到發(fā)展慈善事業(yè)的不竭動力。
在不同社會歷史條件下,慈善的邏輯動機是不同的。以“仁愛”為核心的儒家思想是中國古代慈善傳統(tǒng)的文化淵源。儒家認為,人性本善,慈善的動力是一種為他人著想的良知善心,在此指導下的“義利觀”強調義在利先,重義輕利。由此可見,傳統(tǒng)慈善的動因分析是基于一種道德的人的假設,這也意味著忽視了作為自然人的需求的滿足。這種道德人假設易使慈善籠罩“崇高”的光環(huán)而缺少“貼地氣”的親民性。相比之下,現(xiàn)代倡導的新慈善精神則更加務實,認為慈善不再是純粹意義上的愛心訴求,而是一種社會投資,每一份慈善都是一種對于社會普遍福利的提升。它打破了以往有關慈善捐贈的純利他主義與道德高尚的宣傳論調,以“社會投資”與“市場繁榮”的經濟邏輯來重啟人們開展慈善捐贈的社會期望[1],即將效益引入慈善,在追求利他的同時講求回報。
雖然不同歷史時期慈善觀念有所變化,但其結果都是利他利國的,所以一個常見的誤區(qū)是將慈善的功能與原因混淆,用慈善利他的功能解釋其原因。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慈善的最原始的驅動力不是利他的道德動機,而是人首先作為自然人的利己需要。這種利己的動機又由直接和間接兩方體現(xiàn)。
(一)慈善之直接利己動機
直接的利己動機是指慈善人對自身通過慈善獲得利益有清楚的認識,其做慈善的目的就是獲取聲望、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他們更多的將慈善作為一種工具。布迪厄的文化資本理論認為,資本是對制度化的關系網絡的占有,不同資本之間可以相互轉化[2]。慈善人通過從事慈善獲得聲譽和威望,聲望的提高會帶動機會的增長,從而增加獲取經濟效益的可能性。社會資本、符號資本與經濟資本之間形成制度化的關系網絡,彼此相互轉化,共同獲益。許多企業(yè)正是從這一邏輯出發(fā)積極投身慈善事業(yè),通過參與慈善活動提高企業(yè)知名度,從而優(yōu)化提升其在市場和社會大眾中的形象,對企業(yè)起到了廣告宣傳的作用,同時也培育了企業(yè)文化,提升員工素質,提高工作效率,擴大了企業(yè)的競爭力,這些最終都會為企業(yè)帶來資本收益。
(二)慈善之間接利己動機
間接的利己動機是指慈善人對自身通過慈善獲得利益沒有明確的感知,認為做慈善的就是要通過捐贈幫助他人、推動社會進步,將慈善本身作為一種目的。即人們通常認為參與慈善是出于助人利他的善念,但本質上,驅使其參與慈善的動因是一種尋求內心獲益、追求精神滿足的需要。從心理層面講,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按照從低到高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的需求、獲得尊敬的需求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3]。具體到慈善活動,即是在前兩種基本需求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對愛與歸屬、獲得尊敬的需求的一種追求,是一種潛意識的利己行為。人們出于愛對身陷困境的同類進行幫助的同時得到所處共同體的認同,以期實現(xiàn)歸屬感的增強、獲得尊敬的需求作用下做自己認為有意義和有價值的事,在這些需求因素的共同驅動下從事慈善。
需要指出的是,自利不等同于自私,從直接或間接的利己動機出發(fā)的每一份捐贈,都有助于他人與社會的發(fā)展,這在經濟層面會帶動受助人的可支配收入增加,進而增進消費,繁榮市場,促進經濟發(fā)展;在社會層面,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提升國民素質,豐富民族文化。從根本上說,最終的受益者是每一個生活于此的個體,就此形成一條利己—利他—利國—利己的邏輯鏈。
道德責任是慈善動因的核心,由個人利益向道德責任的轉化是將動機落實到行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這里存在著為何轉化和如何轉化兩個問題。
(一)轉化的必要性
由利己催生的慈善動機具有滿足自然人需求的現(xiàn)實性,同時利己是滿足自身效用的一種偏好,這種偏好是為實現(xiàn)其利己動機最大化而對某一事物或者行動所表現(xiàn)出一種傾向。偏好的形成、變動、付諸行動具有主觀性、多元性和個體性,由此導致其穩(wěn)定性較弱。若為偏好進行選擇,我們的行為就只是一種途徑。而這種行為要達成的目的遠非外力所控,采取哪種偏好完全取決于行動者本身。即他自己是行動的立法者和執(zhí)法者,缺少外在條件的制約,使得利己動機過分放大,容易導致行為方式出現(xiàn)偏差甚至過激。近年來頻發(fā)的慈善丑聞便能覓其蹤跡,如“尚德詐捐門”、青基會“中非希望工程”、湖南教育部門“天天慈善一元捐”、陳光標的“做秀慈善”等,這些丑聞的存在引發(fā)了公眾激烈的討論:慈善機構的良心何在?進而質疑善款使用的非公益化和慈善捐款的動機等。
偏好意味著選擇,而選擇必將聯(lián)系著責任。道德責任作為一種外在約束需及時介入,從社會層面對個體的行為進行約束和調控。同時,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性,道德責任是在人與人的社會交往中產生的,是社會關系的產物,道德責任的內化是從自然人上升為社會人的必然要求。因此,無論從慈善活動的持久性、穩(wěn)定性發(fā)展,還是從處于社會關系中的個人的發(fā)展來講,都需要將慈善的動機由利己轉化為道德責任。
(二)轉化的途徑
由利己向道德責任轉化的必要性是問題的前提和基礎,如何轉化才是問題的關鍵。道德責任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轉化、培育和加強。這個轉化的過程分為內在道德情感和外在現(xiàn)實條件兩個方面。
從內在講,人生而具有同情、博愛、仁慈之心,這在中西方文化傳統(tǒng)中都有體現(xiàn)。在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傳統(tǒng)文化中,孔子的“仁愛”思想提倡與人為善,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富有助人為善的仁愛精神;孟子認為人天生具有“惻隱之心”,慈善之舉發(fā)于人內心深處,用慈愛之心去體恤他人;新儒家的代表張載主張建立“民胞物與”的精神境界,認為民眾都是我的同胞,萬物都是我的朋友,所以,尊敬高年長者、撫育孤幼弱小都是自己的義務。宗教對西方慈善文化的形成起決定性作用,影響最大的是基督教。基督教從“原罪論”出發(fā),認為人生而有罪,行善是在現(xiàn)世的贖罪,是信仰上帝的表現(xiàn)。慈善是愛的體現(xiàn),世人要像上帝愛子民一樣去相愛,善待他人,幫助他人。這種“博愛”是一種超越了民族、階層、性別、膚色、文化和國家等界限,不分親疏遠近的愛。這些文化傳統(tǒng)都從內在塑造著人的道德情感,為道德責任的轉化打下了精神基礎。
從外在條件所提供的現(xiàn)實基礎看,一方面,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是勞動分工不斷發(fā)展的結果,這種勞動職能的細分使得社會成員都專注于自己所屬的領域,專業(yè)性增強而綜合性減弱,造成成員間在職能上相互依賴。這種功能上的相互區(qū)別和相互依賴使之必須結合在一起,產生強烈的團結感。正如涂爾干在《社會分工論》中所言:“在兩個或多人之前建立一種團結感,才是它真正的功能?!保?]所以,現(xiàn)代社會以一種新的方式將人們在一個比以往實際更高的程度上聯(lián)系起來。這樣,每個社會成員的發(fā)展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他人、對社會產生影響,個體、他人和社會互為責任對象,在相同的情感和道德的基礎上實現(xiàn)著責任的共擔和制約。另一方面,從自然人向社會人轉化是個體進行社會化的過程,社會成員通過參與社會互動,學習社會主文化和價值理念,明確社會及其他社會成員對其所處地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一般而言,主體能力顯現(xiàn)的道德責任與其社會角色所具有的權力大小成正相關性[5],即處于社會結構中的地位越高,權力越大,被賦予的角色期望越高,道德責任也就越大,參與慈善的可能性越大。明確角色所要承擔的道德責任也是道德社會化的重要內容,即在學習道德規(guī)范,內化道德價值,培養(yǎng)道德情操的基礎上主動、自愿的承擔道德責任,踐行道德活動。
由利己動機向道德責任的轉化是個體完善自我的內在要求,也是個體成為社會人在社會中生存的必要條件。道德責任由外在約束與規(guī)范的角色到自覺履行道德行為的巨大動力的轉換,是主觀意識與客觀要求、自律與他律、自我完善的需要與社會生存的需要相統(tǒng)一的結果。
本質上講,慈善活動是一種道德行為,需要將動機上升到價值層面,是追求至善的人文訴求。至善是一種絕對的內在善,它超越了利益、道德情感和道德責任,至善的理念是慈善動機中最深層次,是個體自由意志的最高保障,是個體道德行為自覺自主的內在根源。
至善的動機體現(xiàn)著對生命和人的價值的肯定和尊重,是人道主義的集中體現(xiàn)。人道主義認為人本身是最高的價值,即每個人就是社會的目的而不是其他,社會是為人服務的工具。若從這樣一種動機出發(fā)就不會出現(xiàn)如馬克思所描述的將人作為工具而非目的的異化,或是如哈貝馬斯所言的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共同點都是將人作為獲取物質利益和權力的工具。這種擴大的功利主義易將慈善引入歧途,導致慈善的異化,偽善大行其道。而將人本身作為目的,就是要做到將每個個人的自由、發(fā)展、幸福視為最高價值,作為評判一切的價值尺度。至善的慈善動機正是出于對人價值的尊重而去愛一切人、善待一切人,關心幫助他人的生活。參與慈善不是為了某個人或某些特定的群體,而是為了增進全人類的福祉,提升每一個人的幸福。至善理念的另一方面表現(xiàn)為自我實現(xiàn)的最高價值,源自使人成為最完善的人的動機。行善的過程是人各種潛能盡可能的發(fā)揮,最大限度地滿足全社會和每個人的一切需要,創(chuàng)造更多的精神和物質財富。將人自身的發(fā)展、完善、自我實現(xiàn)與善待他人緊密相聯(lián)。總言之,至善動機是視將人本身奉為最高價值,從而將人的自我實現(xiàn)作為最高目標,以此為動力促成每個人的自我實現(xiàn)而善待他人。
在肯定人是最高價值的基礎上發(fā)出善行還是源于對正義、公正理想信念的追求。這種正義的理想信念首先是出于個人的正義美德,包括個人的道德正義感、公平心態(tài)、正直品格、平等待人的道德態(tài)度等品質要素[6]。而這種美德不是如惻隱之心般生而有之,而是后天教化的更高追求;同時它也不是知識的范疇,靠口傳相授就能獲得,而是德性的范疇,需要人際之間的道德關系和社會倫理環(huán)境的影響作用。其次,正義理念的第二個層次便是人際倫理正義,以人格平等為原則,秉承人人之間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公平對待的公正的道德態(tài)度,追求人與人的和諧共處。在這樣的動機下才會落實公正無私、方直不阿的慈善道德行為。正義追求的最高層次是社會公正,將公正作為社會治理的第一要義,將善上升為一種制度善。一個社會的基本制度之所以是善的,首先就在于是它正義的,是根據(jù)肯定、鼓勵和保障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的目標建立的。正義的社會制度是人們合理選擇和有意創(chuàng)建的結果,個體間通過自覺的合作意愿和理性的契約化,努力使身處其中的社會更加完善。
意志的高度決定著行動道德價值的大小,判定行為是否高尚僅以是否符合道德要求是不夠的,它必須出于道德的目的。這種目的是一種內心法,而不是為了迎合某種道德標準而有意為之的道德行動。至善理念源自于內心做正確的事的意志,是一種義務的動機,這種最高意志賦予慈善行為以道德最大化,從根源上保障了慈善活動的善的動機和道德價值。
現(xiàn)代社會區(qū)別于傳統(tǒng)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征是現(xiàn)代社會處于一個社會、文化激變的時代,價值觀多元化,多種追求、崇尚相互交織、影響。這一時代特征反映在慈善領域表現(xiàn)為行善動機的多元化。本文通過對慈善動機的分析,為紛繁復雜的慈善驅動力理出一條層次分明的邏輯路線,遵循利己—道德責任—至善的動力機制的結果,便是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推動社會進步。這既是慈善活動的內在動機,又成為其外在效用。由此成為慈善原動力和慈善行動的粘合劑,對于將慈善行為落到實處,維護其自覺性、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大有裨益。
[1]胡小武.當代中國慈善文化重構[J].社會與公益,2010(9).
[2]侯俊生.西方社會學理論教程[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406.
[3]馬斯洛.動機與人格[M].許金聲,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42.
[4]涂爾干.社會分工論[M].渠冬,譯.北京: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0:20.
[5]郭金宏.道德責任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14.
[6]萬俊人.尋求普世倫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235.
C913.7
A
1673-1999(2012)16-0049-03
樊琪(1988-),女,陜西西安人,西北大學(陜西西安710127)哲學與社會學學院2011級碩士研究生。
201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