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福曹
(烏魯木齊職業(yè)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
論新疆特色飲食文化的翻譯
——以“馕”為例
岳福曹
(烏魯木齊職業(yè)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
新疆飲食文化是新疆地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帶有濃郁的民族區(qū)域性特征,具有獨特的個體差異性?!扳巍笔切陆嬍澄幕拇?,極具地域民族特色。本文討論了“馕”的翻譯的幾個版本,運用圖示理論探討了翻譯中的文化元素處理問題。
馕;新疆飲食文化;翻譯;圖示理論
飲食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個民族或一個地域的人們在長期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獨特飲食習俗,是該民族或該地域人們智慧的結(jié)晶。然餐飲食品由于地域情況、氣侯環(huán)境、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xiàn)烹飪原料、口味、烹調(diào)方法、飲食習慣上的差異。也正是因為這些差異,餐飲食品才具有了強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
文化是“可以傳承、學習和交流”[1]的。然文化的跨語際交流則需要翻譯的輔助,否則交流就會成為泡影。因此中西文化交流中,翻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翻譯過程中如何處理文化與語言的問題一直是翻譯學界長期探討的問題。
新疆飲食文化是新疆地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帶有濃郁的民族區(qū)域性特征,具有獨特的個體差異性。新疆地處中國西北邊陲,47個民族熔融雜處,其文化的融合性和多元性是這里的一大特色。該種特色反映在飲食上更是絢麗多姿、奇葩紛呈。然要將此迥異的異族風貌特色飲食文化譯成英語,讓更多的中外友人了解新疆飲食文化并借以了解新疆,實屬不易,因為文化的異質(zhì)性給翻譯實踐帶來巨大的困難和挑戰(zhàn)。
新疆特色飲食“馕”的翻譯最具代表性?!扳巍笔切陆湫偷奶厣嬍?,是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民族的主要食物之一,也是新疆各族人民最為喜愛、最常食用的一種食品。故此,本文選擇“馕”之翻譯、試對新疆特色飲食文化的對外傳播作一探析。
馕是烤制食物,品種繁多。但其基本做法是:先將面團和好,然后搟制成中間薄、一圈厚的餅狀,再在餅中間拓上花紋,撒上芝麻、洋蔥末等,最后放入馕坑中烤制而成。馕出自新疆,唯新疆所獨有,代表著新疆特有的飲食文化。這種特定地區(qū)特定人群所共享的特定飲食文化,勢必會在其他地區(qū)人群中形成文化空缺,給翻譯帶來困難。
有人曾將“馕”譯成nang(漢語拼音),其譯法值得商榷。nang屬音譯。音譯法有其優(yōu)點,即可有效維護異域文化的特色、保留源語文化的情調(diào)。但音譯法也有其致命弱點,那就是異域語言中的聲音常常不能引發(fā)目標語讀者的相關(guān)聯(lián)想。一些對于源語交際者不言自明的聲音、文化意象恰恰是目標語讀者的文化認知空缺,讀者會因缺失相關(guān)文化意象而造成理解盲點。因此采用音譯法,須在外國友人不會出現(xiàn)認知盲點的情況下采用。然漢語拼音是中國人的專利,絕大部分不懂漢語的“老外”絕不會因nang而聯(lián)想到“馕”,因而會造成他們理解上的空缺,譯尤不譯。
許多在新疆學習漢語的英語國家人士常常將馕說成nan,我們可以將其說法理解為:他們將“馕”翻譯成英語nan。這種譯法也欠妥。nan在英語中有其詞,指印度的一種面包。《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6版)》[2]將該詞解釋為a type of soft flat Indian bread“(松軟扁平的)印度面包”。由此可見,以英語為母語的西方人士將新疆的“馕”譯作nan是有原因的:1. 易記(其母語中就有其詞);2. 聲音相似,nan和nang只是前后鼻音不同而已;3. 意義上容易引起聯(lián)想(印度面包~新疆馕),同為食物。然將新疆的“馕”等同于印度面包,這一譯法太過牽強。因為新疆和印度地域不同、文化迥異,更因其民族信仰的不同,必然在食品制作和飲食習慣上不同,這樣的飲食怎可匹配互譯?所以nan之譯名不妥。
《漢英大辭典》[3]將“馕”譯成a kind of crusty pancake(staple food of the Uyghur and Kazak nationalities)“一種烤制成的面餅”。該譯法屬解釋性翻譯,雖無大礙,但沒有能夠?qū)⑿陆贁?shù)民族的特色譯出,缺乏新疆特色文化的元素,且解釋性翻譯譯名太長,故也不能算作上佳譯品。
還有人將“馕”譯作Uyghur bread,該譯法較之上述三種譯名稍好。首先,bread道出了“馕”是一種烤制食品,使得西方以面包為主食的人們了解了馕是什么。而且bread比上面第三種譯法中的pancake要好,因為pancake(煎餅)屬中國文化意象,易造成外國人的異化想象,認為新疆馕類似中國內(nèi)地的煎餅。其次,Uyghur一詞說明了馕之來源,屬新疆維吾爾民族食品。但該譯名雖優(yōu)于上述譯法,可還是沒有完全徹底地表現(xiàn)出新疆的異域風情文化,沒能有效傳達出“馕”的特色,因此還需改進。
鑒于上述分析,筆者建議改用“音譯加注法”翻譯,將“馕”譯為nang---Uyghur roast bread為好。其一,音譯法nang可將該種食品的原汁風貌譯出,彰顯其異域文化獨有的、西方文化中所缺省的飲食文化特色。其二,注釋法Uyghur roastbread可令外國友人明其所指,即一種來自異域新疆的維吾爾烤制食品。其三,加上roast一詞比不加該詞的Uyghur bread要好,因為國外的面包bread的烤制,多是烘烤toast而非roast,所用烤制器皿不同,故此筆者加上了roast一詞。
由上分析可知,要將一種異域文化轉(zhuǎn)譯成另外一種文化,不是僅靠語言間的轉(zhuǎn)換就能完成的。其中文化的轉(zhuǎn)換才是翻譯最最難以把握的要素。因此目前翻譯學界往往從社會文化角度來考察翻譯活動并對翻譯進行研究,被稱為翻譯的“文化轉(zhuǎn)向”(cultural turn)[4]。
“馕”是新疆飲食文化的代表。“馕”的幾個翻譯版本說明:若要向世界推介新疆文化,只了解英漢兩種語言的規(guī)律是不夠的,還必須要了解新疆獨一無二的文化才行。下面,筆者將以“馕”的翻譯為例、試用圖示理論對新疆飲食文化對外傳輸時的文化保真度問題作一討論。
圖式理論(schema theory)是文化翻譯領(lǐng)域新引進的一種理論,用以解釋翻譯實踐中各種不同文化背景下出現(xiàn)的文化現(xiàn)象。圖式指已經(jīng)內(nèi)化于人腦之中、有關(guān)外部知識和經(jīng)驗的先驗編碼組塊,并圍繞不同類別而形成的有序知識、經(jīng)驗系統(tǒng)和框架。有人把圖式比作“一個龐大的檔案系統(tǒng),可以將個人的知識經(jīng)驗分門別類儲存在大腦中。大腦接收到一個新的信息后,便會設(shè)立一個新的文件夾(或先驗圖式),或把新的信息送入現(xiàn)存的先驗圖式之中”[5]。 我們每位個體對新信息的感知和理解都要依賴于大腦中的先驗圖式,即新的信息只有在和人們頭腦中的先驗圖式連接起來的情況下才起作用,人們才能通過先驗圖式對新信息進行解碼并達到理解。
“文化圖式受制于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員具備不同的文化認知結(jié)構(gòu)和系統(tǒng)”[6],所以個體區(qū)域和民族成員形成的文化圖式各不相同。當我們將兩種不同文化進行轉(zhuǎn)換時,發(fā)現(xiàn)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文化圖式缺省現(xiàn)象(即源語傳播者與目標語讀者雙方共有的相關(guān)文化圖式不存在)不可避免地存在于跨文化交流之中。如“馕”譯成nang,西方人不能理解其意,原因是西方世界中沒有類似的文化背景,因此西方人的大腦中也沒有形成類似“馕”的先驗圖式,當然也就不能將nang這種新的信息與頭腦中已知的圖式連接起來進行信息解碼,也就無從得知nang為何物。
然文化圖式又是開放性的,它動態(tài)地處于不斷發(fā)展變化之中。圖式“能夠隨著認知主體視野不斷地擴大、經(jīng)驗不斷地積累而得到動態(tài)的擴展、修正和添加。人類各種知識的習得和積累無不依賴于此”[7]。所以讀者絕不是一個文化圖式的被動接受者而是新文化圖式構(gòu)建和解讀的積極參與者。若我們將“馕”譯為nang-Uyghur roast bread,西方人士即可從bread的先驗圖式中獲知nang是什么,然后再從roast和Uyghur兩個詞中去猜測、推斷nang的制作方法與特色,最后加之nang的聲音,即可使他們對新疆馕有了大體的認識,從而在心中建立起對“馕”這種新的特色飲食的圖式。
許多來新疆的英語國家朋友將“馕”譯成nan,是大腦中先驗圖式作用的結(jié)果。這些朋友來疆后,當聽到nang的聲音而又見到“馕”的實物(薄餅)后,立刻在其頭腦中喚醒了已存圖式nan,因為nan和nang單詞聲音相似、實物形狀相似、又同為飲食,極易形成同類聯(lián)想(但沒有見過“馕”的外國朋友,只聽聲音,極難有此聯(lián)想),所以他們稱“馕”為nan,這毫不為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其實這些朋友中絕大部分并沒有去過印度,也根本不了解nan到底怎樣。他們頭腦中對nan的先驗圖式是從英語詞匯nan的釋義中獲得的:a type of soft flat Indian bread。其中bread是西方婦孺皆知的飲食名“面包”,flat指其形狀“扁平的”,soft指其特點“松軟的”。他們由這三個詞匯與其頭腦中原有的bread引發(fā)相似聯(lián)想,從而形成了有關(guān)nan的先驗圖式。隨后來到新疆,接觸到“馕”,聽音見物又激活了他們對nan的文化圖式,這才將“馕”稱作nan。然而他們卻沒有意識到,新疆馕和印度nan由于地域、民族的不同而有著巨大的不同。
這時,我們必須要糾正他們偏頗,讓其了解新疆飲食文化。因為作為熟知新疆地域文化的“知情者”,我們肩負著對外宣傳新疆、宣傳新疆文化的責任。同時,糾正失誤也有助于他們擴大自身的文化視野、及時修正自身的文化圖式、增加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
由上分析可以看出,文化在傳輸過程中的保真度問題是一種文化能否在另一種文化中鮮活地、原汁原味地呈現(xiàn)出來的問題。此過程中譯者自身的語言水平和對兩種文化的了解程度、特別是對源語文化的了解程度至關(guān)重要,它對源語文化向異族文化的移植以實現(xiàn)其最大程度的再現(xiàn)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新疆文化瑰麗多姿,新疆飲食文化更是獨樹一幟。然在將極具特色的新疆飲食文化對外推介和宣傳過程中,由于文化的異質(zhì)性,曾造成了許多翻譯失當之處。本文以新疆飲食文化的代表“馕”之翻譯為切入點,較為詳盡地討論了“馕”的幾種翻譯版本,并以圖示理論為依據(jù),指出了翻譯中的文化元素處理問題。本文的目的在于:通過探討新疆特色飲食“馕”的翻譯,試圖為新疆飲食文化在異域文化中原汁原味地得以再現(xiàn)找到一條可行之路,以使新疆得天獨厚的異域文化在世人面前大放異彩。
[1] 李建軍. 文化翻譯輪[M]. 上海:復(fù)旦大學出版社,2010.
[2] A S Hornby. 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6版)[Z]. 石孝殊,等,譯. 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4.
[3] 吳光華. 漢英大辭典[Z]. 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3.
[4] 王寧. 翻譯研究的文化轉(zhuǎn)向[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5] 劉明東. 文化圖式的可譯性及其實現(xiàn)手段[J]. 中國翻譯,2003,3.
[6][7] 袁媛,姜欣,姜怡. 圖式理論觀照下的茶文化翻譯——“續(xù)茶經(jīng)”個案研究[J]. 宜春學院學報,2010,10.
On Translation of Xinjiang Snacks with Ethnic Characteristic
YUE Fu-cao
Xinjiang dietetic culture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Xinjiang regional culture and Xinjiang snacks with local ethnic characteristic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Xinjiang dietetic culture. “Nang---Uyghur roast bread”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Xinjiang snacks with ethnic characteristic. The paper discusses several English versions of this snack name and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versions by resorting to schema theory,attempting to find a way to deal with the translation of Xinjiang snacks with ethnic characteristic.
Nang---Uyghur roast bread; Xinjiang dietetic culture; translation; schema theory
H059
A
1008-7427(2012)07-0115-02
2012-04-21
作者系烏魯木齊職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