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萬柱
(西南大學(xué)文學(xué)院 重慶 400715)
論《哈姆雷特》中復(fù)仇行動下隱匿的權(quán)力欲
蘇萬柱
(西南大學(xué)文學(xué)院 重慶 400715)
自《哈姆雷特》問世以來,無數(shù)的專家、學(xué)者運用不同的方法對哈姆雷特進行了不同形式的解讀,從而使我們對哈姆雷特的認知也更加真實,更加全面。本文在認同他們的認知基礎(chǔ)之上,從文本出發(fā),揭示哈姆雷特在復(fù)仇行動下隱藏的權(quán)利欲望。
復(fù)仇;權(quán)利欲;哈姆雷特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自哈姆雷特問世以來,無數(shù)的學(xué)者從不同方面對其進行了不同形式的解讀。有的學(xué)者運用心理分析學(xué)原理分析哈姆雷特的戀母情結(jié),有的學(xué)者運用女性主義批評方法分析他的男權(quán)意識,有的學(xué)者從社會歷史學(xué)出發(fā)分析哈姆雷特的人文主義情懷,也有人運用原型評論理論分析哈姆雷特的復(fù)仇行動在《圣經(jīng)》中的原型形象。筆者通過對文本的重新解讀,在肯定前人對哈姆雷特解讀視角的基礎(chǔ)上,從哈姆雷特本身的復(fù)仇行動中探尋隱匿在行動之下的權(quán)利欲望以及在此欲望的推動下被增強并最終實現(xiàn)的哈姆雷特的復(fù)仇決心。
《哈姆雷特》中的故事發(fā)生在 1200年以前,講的是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事。公元9世紀左右,信奉基督教的西歐受到來自北方的蠻族入侵。這些北方的蠻族包括丹麥人、挪威人和瑞典人,他們屬于居住在易北河以北的日耳曼人。當時的北歐還處于原始社會末期的部落生活。公元9世紀左右,這些諾曼人迫于自己人口的壓力和社會矛盾的加劇,開始成群結(jié)隊的四處掠奪。而此時的西歐,處于四分五裂的狀態(tài),各個封建主各自為政,不能組織人民進行有效的抵抗。因此諾曼人利用其先進的航海技術(shù)沿河而上,迅速占領(lǐng)了西歐的大部分地區(qū),“丹麥人主要襲擊英格蘭和法國,挪威人則進攻蘇格蘭、愛爾蘭等地。而瑞典人則向東歐發(fā)展”[1]P2019世紀中期,丹麥人曾一度占領(lǐng)倫敦,并在英格蘭的東北部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雖然在980年,威塞克斯國王阿爾弗烈德在反抗丹麥入侵的過程中取得了局部的勝利,但是此后的 1020年,丹麥王克努特征服了英格蘭和整個斯堪的納維亞地區(qū),建立起克努特帝國。哈姆雷特的故事就發(fā)生此后的一百多年間,在《哈姆雷特》中也有“英國是他忠心的藩屬”[3]P279這樣的話。此時的丹麥相比當時的西歐,還相對落后,因此哈姆雷特不可能對自己王位的失落無動于衷。雖然他受到先進的文化熏陶,時刻感覺到自己國家生活習(xí)俗方面的落后,但特殊的時代背景也不可能使其作出超越時代局限的事情。歷史上,俄國的彼得一世和明治天皇維新都受過西方文化的熏陶,也都對自己的國家進行過革新,但是王位沿襲依舊采用的是世襲制。對于王位的繼承雖然西方不像東方這樣嚴格,但也基本是在沒有子嗣的情況下才傳位給其他有血緣關(guān)系的親屬。因此哈姆雷特對王位的旁落是心有不甘的,他是有權(quán)力野心的。
作為丹麥的王子,哈姆雷特本應(yīng)該有個美滿的家庭、幸福的未來。歌德就曾認為如果不發(fā)生慘劇,哈姆雷特“這個皇族的花朵,本來是嬌嫩而高貴的,在國王直接的庇蔭下成長起來,正義與皇室尊嚴的概念、善良與純正的情感,以及他貴族出身的意識在他身內(nèi)同時發(fā)展著。他是一個王子,一個天生的王子,他希望統(tǒng)治,只是為了善良的人不受任何阻礙,永遠善良。”[2]P294可是由于老國王的離奇死亡,母親的匆忙改嫁,突如其來的變故,徹底打破了他求學(xué)的美夢。他不得不匆匆趕回國內(nèi),一是為了奔喪,二是為了繼承皇位。但是事情的發(fā)展卻出乎意料,母親改嫁,本該屬于自己的王位卻被篡奪。面對即成事實,此時的他縱然“有那樣高的地位”[3]P43,也是無可奈何。王位的失去對一個世襲的王儲來說,打擊無疑也是巨大的。而在得知真相后,他也明白必須為父報仇,奪取王位,這不是他能左右的,因為“他的意志并不屬于他自己,因為他自己也要被他的血統(tǒng)所支配;他不能像一般庶民一樣為自己選擇,因為他的決定足以影響到整個國本的安危,他是全身的首腦,他的選擇必須得到各部分肢體的同意”。[3]P43
哈姆雷特深受人文主義教育的影響,使他對權(quán)利的追求不可能像克勞狄斯那樣強烈,但王子的身份和他言辭中隱現(xiàn)的對權(quán)力的宰控欲使對手時刻感到威脅,所以才不不斷對他加以迫害。
在第二幕第二場中,哈姆雷特面對昔日同窗的試探:“那是因為您的雄心太大,丹麥是個狹小的地方,不夠您發(fā)展,所以您把它看成一所牢獄?!盵3]P105哈姆雷特以看似瘋癲的言語,卻道出了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倘不是因為我總作惡夢,那么即使把我關(guān)在果殼里,我也會把自己當作一個擁有著無數(shù)空間的君王的?!盵3]P106面對如此的回答,吉爾登斯吞一針見血的指出“那種惡夢便是您的野心;因為野心家本身的存在,也不過是一個夢的影子?!盵3]P107而他“所謂‘噩夢纏身’,正是政治野心在意識中的躁動不安?!盵4]P29同學(xué)咄咄逼人的質(zhì)詢,使哈姆雷特無言以對,不得不顧左右而言它,這實際上已經(jīng)等于承認了他有宰控權(quán)利的欲望。雖然他不是以攫取權(quán)力為目的,但是確確實實是存在著的。
克勞狄斯一個臉上堆著笑的萬惡奸賊。他“陰險狠毒,笑里藏刀,表面上對人和氣,善于籠絡(luò)人心,實際無比兇狠奸詐”[5]P96。而如此一個兇殘狡詐而又善于玩弄權(quán)術(shù)的人卻不得不時刻提防著哈姆雷特。他用盡一切辦法去試探哈姆雷特并千方百計的要置之于死地。這是因為在克勞狄斯心中,哈姆雷特是一個大人物,是他“深入膏盲的痼疾”[3]P213。是“每小時都可以危害我的安全,我不能讓他留在我的近旁”[3]P175的人。克勞狄斯的擔心,正說明哈姆雷特是有奪取王位的可能并具有這種能力的人。
叔父篡奪皇位,母親匆忙改嫁,同學(xué)的背叛,一切的變故都使他心存疑慮。他不相信任何人,既使是最要好的朋友。他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應(yīng)對來自國王的試探,用裝瘋來蒙騙眾人。他雖然因為母親的匆忙改嫁而遷怒于奧菲利婭,但是從奧菲利婭葬禮上哈姆雷特的表現(xiàn)來看,他還是深愛著這位姑娘的。而他為了向別人表明他發(fā)了瘋,第一次表演不是在別人面前而是在奧菲利婭面前,就最能說明這一點。此時哈姆雷特幾乎沒有可傾述的對象,如果說有的話,那也不是別人,一定是奧菲利婭。在向奧菲利婭裝瘋賣傻一番后,他向自己心愛的姑娘道出自己內(nèi)心的秘密:“我很驕傲,有仇必報,富于野心,我的罪惡是那么多,連我的思想也容納不下,我的想象也不能給它們形象,甚至于我都沒有充分的時間可以把它實行出來?!盵3]P13面對自己一直深愛的人兒,哈姆雷特把自己內(nèi)心的欲望作了一次毫不保留的展現(xiàn)。
當哈姆雷特聽取了老國王冤魂的傾訴,他就知道自己不但要擔負起為父報仇的重任,還要肩負整治乾坤的重任?!斑@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唉,倒霉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3]P75盡管感到力不從心,可是他也必須擔負起這個重擔。作為一個完美主義者,哈姆雷特想事事做到完美,即使報仇這樣的事,他也不想因在禱告中殺死對方而使敵人的靈魂升入天堂,所以他放棄了殺死克勞狄斯的機會??墒钱斔姷礁6〔祭篂榱藚^(qū)區(qū)彈丸之地,不惜犧牲性命,越國襲遠,最后可能落個得不償失的下場,他提出深刻的見解。但是正是福丁布拉斯的舉動,鼓舞了他,堅定了他復(fù)仇的信念?!皬倪@一刻起,讓我摒除一切的疑慮妄念,把流血的思想充滿在我的腦際!”[3]P217最后他將丹麥王位傳給福丁布拉斯,其實也是他對福丁布拉斯攫取權(quán)力的贊同。
虛榮心和統(tǒng)治欲并不是哈姆雷特熱切渴望的東西。老國王不被害死,他會滿足于做個快樂的王子。老國王也會憐惜自己的兒子,而把君主的權(quán)力授予他。但是不幸的事情發(fā)生了,他就“不得不比較注意到國王和臣屬之間的距離?!盵2]P295“他的叔父篡奪了王位,雖然有些虛偽的諾言,他卻覺得自己也許永遠不能繼位了;他如今得不到恩寵,得不到財富,對于青年起一向視為己有的事物,他都感到生疏了?!盵2]P295哈姆雷特是個頭腦睿智,行動果敢的人。如果“他能夠踐登王位,一定會成為一個賢明的君王的”。[3]P7但是現(xiàn)在他為了給父親報仇,必須時刻小心地提防著來自克勞狄斯的窺探。他靈活的運用一切手段,挫敗了克勞狄斯迫害自己的圖謀。在一次次的行動中,他展現(xiàn)了高超的領(lǐng)導(dǎo)才能,向人們展示出自己確實有治理一個王國的能力。
老國王遇害以前,哈姆雷特是個快樂的王子,不須為自己前途命運擔心。如果不出意外,自己本可以順理成章的繼承王位。在臣民的眼中他就是“朝臣的眼睛,學(xué)者的辯舌,軍人的利劍、國家所矚望的一朵嬌花;時流的明鏡,人倫的典范、舉世注目的中心?!盵3]P141然而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他的生活規(guī)律。父死母嫁、王位被剝奪,使他變成了一個憂郁的王子。狡猾的克勞狄斯為了籠絡(luò)人心,用王位繼承者的承諾來誘惑他,喬特魯?shù)乱源饶傅膼坌囊蚕M粼谧约荷磉?。面對這一切他妥協(xié)了,他服從了喬特魯?shù)碌囊庠福簿褪菍藙诘宜拐T惑的認可??藙诘宜雇跷焕^承人的許諾使他暫時屈從在他的權(quán)柄之下。他不相信自己的父親會突然暴斃,他在等待時機。在老國王鬼魂召喚下,面對朋友的阻攔,他像怒獅一樣吼到:“放開我,朋友們;憑著上天起誓,誰要是拉住我,我要叫他變成一個鬼!”[3]P59此時的哈姆雷特是果敢的堅決的。因為他知道也許已故的父親會告訴自己些什么。當他知道事情的真相后,是多么的傷心欲絕,然而當霍拉旭等人問起他發(fā)生了什么時,他不但守口如瓶而且還向霍拉旭等人表達了自己將要裝瘋得打算:“我今后也許有時候要故意裝出一副瘋瘋癲癲的樣子,你們要是在那時候看見了我的古怪的舉動,切不可像這樣交叉著手臂,或者這樣搖頭擺腦的,或者嘴里說一些吞吞吐吐的言詞??表示你們知道我有什么秘密;你們必須答應(yīng)我避開這一言詞。”[3]P73哈姆雷特要求他的朋友們對他們遇見鬼魂和自己裝瘋的事情要保密。朋友們向他保證絕不向外人泄密了,他還不完全相信他們,還要求他們宣誓?;衾竦热诵^誓后他還不滿意,還要按在他的劍上宣誓。通過這一系列的行動可以看出哈姆雷特心思縝密,處事果斷,沒有一點延宕的行為。這看似果斷的行為,其實也暗含了他以前就有奪取權(quán)力的欲望。
裝瘋是哈姆雷特為了保護自己采取的計謀,同時也是自己為報仇而麻痹敵人的手段。正如雨果說的那樣:“表面的瘋傻可帶來從從容容的環(huán)境,被假定白癡的人可以不慌不忙地向著‘目標’前進”。[6]P140哈姆雷特太了解自己的對手了,也知道克勞狄斯一直在窺測自己的心事。直接在國王面前裝瘋,反而會引起他的懷疑,所以他既不跑到國王面前裝瘋,也沒有到王后面前裝傻,而是選擇到自己心愛的女友奧菲利婭面前裝瘋。這樣大家就會認為,他是因為得不到奧菲利婭的愛而發(fā)狂,而不會懷疑他是知道了真相而要報仇。這樣克勞狄斯就會放松對自己的警惕之心,自己也就更容易接近他,從而在適當?shù)臋C會把國王殺掉。哈姆雷特的計謀取得了預(yù)期的效果,波洛涅斯和國王上當了。哈姆雷特為了報仇,不惜犧牲了自己的愛情。他的復(fù)仇愿望和權(quán)力之心也是導(dǎo)致奧菲利婭最后死亡原因之一。
雖然得到鬼魂的傾述,哈姆雷特并不能確定這是不是真如它說的那樣。為了確定一下事實真相,他精心安排了一出“捕鼠機”的演出來試探克勞狄斯,而不是像雷歐提斯那樣采取魯莽的和過激的行動。他要“得到一些比這更切實的證據(jù);憑著這本戲,我可以發(fā)掘國王的內(nèi)心?!盵3]P129不但如此“在演戲時,哈姆雷特高聲解釋劇情,向國王發(fā)出了挑戰(zhàn)?!盵2]P427結(jié)果他的辦法奏了效,國王驚慌失措的站了起來。哈姆雷特得到了事情的真相,也找到了為父報仇、爭奪王位的理由。有了事實真相,他再殺死國王,不但可以給國人一個交待,避免造成國家的動蕩,而且也可以使自己名正言順的登上國王的寶座。
在城堡中的一室里,哈姆雷特面對正在禱告的國王,本來有機會一劍結(jié)果了他的性命,然而他并沒有這樣做。他不是不想這樣做,而是因為克勞狄斯此時的心靈向著天,他不想把仇人送入天堂。他是在“等候一個更殘酷的機會吧;當他在醉酒以后,在憤怒之中,或是在亂倫縱欲的時候,有賭博、咒罵或是其他邪惡的行為的中間,我就要叫他顛躓在我的腳下,讓他幽深黑暗不見天日的靈魂永墮地獄?!盵3]P179因為他知道“他如果通過暗殺奪回王位,則和克勞狄斯無異,他就不可能得到百姓的擁戴,也就無法‘重整乾坤’”[3]P61所以他放下了復(fù)仇劍。但是在此后不久王后寢宮之中,一旦發(fā)現(xiàn)帷幕后面有偷聽者,他就毫不猶豫的一劍擊出,結(jié)果是波洛涅斯當了國王的替死鬼。此時的哈姆雷特行動果敢,完全沒有絲毫的猶豫,這都是身為一個政治家所要具備的。
哈姆雷特步步緊逼的行動,使國王害怕了。克勞狄斯搶先一步下手,安排哈姆雷特與吉爾登斯吞和羅森格蘭茲一同到英國去。哈姆雷特也深知叔父的狡詐,知道他不會再放過自己。哈姆雷特不在猶豫,他迅速展開自己用詭計對付詭計的行動。而這兩位毫不知情的同學(xué),卻成了夾在這對仇敵之間的犧牲品。哈姆雷特在兩人喪命之后,對待他們非但沒有絲毫的憐憫或是良心上的譴責,反而說:“是他們自己的阿諛獻媚斷送了他們的生命。兩個強敵猛烈爭斗的時候,不自量力的微弱之輩,卻去插身在他們的刀劍中間,這樣的事情是最危險不過的?!盵3]P281哈姆雷特用自己的行動回擊了克勞狄斯的詭計,卻讓無辜的同學(xué)遭受禍殃,他身上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弄權(quán)之術(shù)使他陷害同學(xué)的手段十分高明,于不知不覺中殺人于無形,吉爾登斯吞和羅森格蘭茲臨死也不會想到是他做的手腳。哈姆雷特作案的工具是一枚隨身攜帶著的老國王的私印,而這枚印章與丹麥的國璽一個樣式,以至于竟然可以偽造國書。在公元8世紀左右,西方的統(tǒng)治者簽署公文還不像現(xiàn)在一樣,他們不是簽字而是蓋章。此時西方的印章文明也十分興盛,出現(xiàn)大量的君王印。這種印章只有教皇和國王才有權(quán)使用,類似于中國的“御璽”。君王印的要求很高,“一般使用鉛,個別的則會用黃金和白銀?!盵8]君王印只有在國王發(fā)布詔書和密信中使用,平時由國王隨身攜帶,因此君王印璽是另外一種有別于權(quán)杖的權(quán)力象征物。而哈姆雷特“無意中”把這么重要的物品帶在身上,也表明他有奪取國家政權(quán)的潛在欲望。
在與雷歐提斯比劍的一幕里,他明明有必勝的把握,卻故意向?qū)Ψ绞救?,仿佛中了克勞狄斯的奸計。對好友霍拉旭因為他參加比賽可能失敗的擔心,他信心十足的告訴霍拉旭:“我想我不會失敗。自從他到法國去以后,我練習(xí)得很勤;我一定可以把他打敗”。[3]P291顯然是信心十足的樣子,可是當他在賽場上與雷歐提斯見面的時候,又故意假裝客套一番。他說“雷歐提斯,我的劍術(shù)荒疏已久,只能給你幫場;正像最黑暗的夜里一顆吐耀的明星一般,彼此相形之下,一定更顯得你的本領(lǐng)高大?!盵3]P295他一再的向自己的對手示弱,麻痹克勞狄斯,讓他得意忘形,自己好趁機殺死對方。為了求得雷歐提斯的諒解,他把自己對雷歐提斯一家造成的傷害歸結(jié)于自己的瘋狂,似乎與自己毫不相干,自己也是無辜的受害者。此時哈姆雷特虛偽狡詐的一面也絕不輸給克勞狄斯。比武是國王的奸計,這連霍拉旭都知道,哈姆雷特不是明白,然而他卻慨然前往。他勇敢的與雷歐提斯搏斗,最后擊敗對手。此時的哈姆雷特英勇絕不亞于老國王。在自己身重劇毒的情況下,他還安然地處理了四件事情。第一,查清了皇后中毒的原因。第二,殺死了國王。第三,為自己的行為正名,告訴世人真相。第四,安排了王位繼承人,以免由于國王的逝去,造成國家的動蕩。此時的哈姆雷特睿智、清醒,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堪稱一流,完全是一個政治家的角色。
《哈姆雷特》作為莎士比亞的巔峰之作,備受世人的推崇。哈姆雷特這位憂郁王子,因其行為的延宕,也引起后人對他的不同解讀。在哈姆雷特身上雖然寄予了莎翁人文主義情懷,但是由于哈姆雷特受所處的時代局限,使他的復(fù)仇行動中潛藏著一些權(quán)力欲望的影子。但是這絲毫不能掩蓋讀者對他的喜愛之情,因為這才是真實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作為文學(xué)史上的光輝形象之一,也必然吸引一代代讀者對其進行解說。
[1]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古代史下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楊周翰.莎士比亞評論匯編(上)[M].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79.
[3](英)莎士比亞著,朱生豪譯.哈姆萊特[M].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1.
[4]趙如荃.哈姆雷特:層次需求下追蹤死亡的思想者[J].甘肅高師學(xué)報,2010(3).
[5]朱維之,趙澧,崔寶衡.外國文學(xué)史(歐美卷)[M].南開大學(xué)出版社,2004.
[6]維克多·雨果著,丁世忠譯.威廉·莎士比亞[M].團結(jié)出版社,2001.
[7]張沖.同時代的莎士比亞:語境互文、多種視域[M].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05.
[8]胡忠良.方寸陰陽:神秘的古代東西方印章[M].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5.
蘇萬柱(1984-),男,河南泌陽人,西南大學(xué)文學(xué)院2009級碩士,研究方向:比較文學(xué)與世界文學(xué)。
201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