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文
(山東英才學院 外國語學院,山東 濟南 205104)
論中西倫理道德觀念差異的習語映射
張力文
(山東英才學院 外國語學院,山東 濟南 205104)
倫理道德觀念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內(nèi)容,語言映射民族文化,漢英習語作為兩種語言的精華是文化最生動的載體。分別從天人論、價值論、德法論三個方面,論述了中西倫理道德觀念差異的根基、內(nèi)容的核心及衡量的標準在漢英習語中的語言映射,旨在豐富文化知識,提高文化修養(yǎng),增強文化敏感度。
倫理道德觀念;習語;天人倫;價值論;德法論
文化是一個復雜的整體,包括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語言作為人類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的載體,反映了民族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倫理道德觀念。倫理道德觀念是維系一個社會生存和發(fā)展的根基,也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內(nèi)容。在漢語中,“倫理”一詞現(xiàn)通常作為“道德”的同義詞使用,《辭海》(1999年版)定義為“處理人們相互關系所應遵循的道理和準則”[1]。而在英語中,無論是ethics(倫理)還是morality(道德)均不含有人際關系的內(nèi)容[2]。僅從英漢兩種語言在倫理道德定義上的不同,我們就不難看出中西方在倫理道德觀念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習語是語言的精華,是人們在長期語言實踐中形成的形象生動、簡潔凝煉、寓意深刻的固定的表達方式,廣義上包括成語(idiom)、諺語(proverb)、箴言(motto)、俚語(slang)和典故(allusion),是人類語言的集中體現(xiàn),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3]。習語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濃厚的文化氣息,深深的時代烙印和悠久的歷史痕跡,像一面鏡子,映射出民族特有的文化內(nèi)涵。漢英習語作為兩種語言的經(jīng)典濃縮,中西文化最生動的載體,極具代表性得展現(xiàn)了中西倫理道德觀念在諸多層面上的差異[4]。
天人論是倫理道德觀念的根基。所謂天人論就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在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上,中西方存在很大的分歧,中國崇尚“天人合一”,而西方主張“天人兩分”。這與中西方國家的地理位置,經(jīng)濟形態(tài)及歷史文化背景有關[4]。
中國人崇尚“天人合一”,認為人與自然是共為一體的。中國雖然是兩面臨海,但絕大部分國土仍屬于內(nèi)陸,形成了以自然經(jīng)濟為基礎的農(nóng)業(yè)型經(jīng)濟。幾千年來,受封建思想的禁錮,封閉落后的自然經(jīng)濟體制使先民們意識到人的生存與自然的喜怒哀樂息息相關。進而認為人和自然是共為一體的。漢朝董仲舒提出“天人之際合二為一”的思想,宋朝張載最早提出“天人合一”這四個字來,他說自然界也是客觀實在,人也是客觀實在,天和人都是客觀實在,彼此合成一個整體,就叫“天人合一”[5]?!疤烊撕弦弧弊鳛橹袊鴤惱淼赖掠^念的根基,決定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指導中國人尋求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統(tǒng)一。在漢語中就有大量反映“天人合一”這一思想的習語,如中國人做事追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主張人與自然相通“一脈相通”、“人怨天怒”,肯定上天的力量,“天人之際”、“天作之合”。告誡人們要服從自然,“天命不可違”、“順天者存,逆天者亡”、“人算不如天算”,要“順其自然”、“樂天知命”、“既來之,則安之”,民間就有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它去吧”的說法[6]。
西方人主張?zhí)烊藘煞?,他們認為人與自然是完全對立的。西方國家多為海洋性國家,土地資源不十分豐富,因此人們要克服種種自然條件的限制,不斷與大海風浪抗爭,戰(zhàn)勝自然的險惡,不斷地向大洋彼岸探索和發(fā)展,形成了以工商業(yè)為基礎的商品經(jīng)濟。在此基礎上較早形成的資本主義經(jīng)濟形態(tài),鼓勵人們對外探索,這就塑造了他們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決心和信心。他們堅信人通過主觀努力是可以支配自然、改造自然的,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人始終處于支配地位[7]。在英語中就有不少反映人與自然對立的習語,如,表現(xiàn)自然與人對立“Nature,red in tooth and claw”(兇殘的大自然之力)、反對順從命運,肯定人的力量 “Every man is the master of his own fortune”(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主人),相信人是自然的主宰,“Man will conquer nature”(人定勝天)、“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人事衡量萬物的標準)[8]。
價值論是倫理道德的核心內(nèi)容。價值論指向倫理道德的本位問題,個人與他人,個人與整體的關系問題及個人通過何種符合倫理道德的方式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問題。中國人傾向于整體本位,西方人則側(cè)重于個人本位。這是由中西方看待天人關系的差異而決定的。
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導下,對和諧統(tǒng)一的不懈追求中,中國人形成了以大局為重的整體性思維方式,把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看作是不可分割、互相影響、互相依存的有機整體[9]。這種整體性思維必然導致了中國人的群體取向和整體本位的倫理價值觀,認為人的價值必須依存于集體價值的實現(xiàn)而實現(xiàn),人離開他人和社會,個人價值就不存在了,因此中國是以整體為核心的倫理道德。在漢語中有大量的習語映射出整體本位的倫理價值觀,中國人主張顧全大局,以國家為重,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齊家、治國、平天下”、“舍小家,為大家”,高度肯定群體力量,如,“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人多勢眾”、“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然而肯定群體力量的同時,必然導致重群體而輕個人,以至于個體對自身的利益被視為不道德的根源,強調(diào)個人對群體的絕對服從,避免展示自我,如,“沉默是金”、“人怕出名,豬怕壯”、“槍打出頭鳥”、“樹大招風,名大招忌”、“有才不外露”、“人貴有自知之明”,對人要寬容,避免爭端,“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人以和為貴”、“家和萬事興”[6]。
西方人由于受到“天人兩分”思想的影響,相信人始終處于自然選擇和生存斗爭的過程中,并且相信人最終會戰(zhàn)勝自然,特別崇尚個人力量,傾向于個人本位的倫理價值觀。Individual(個人)一詞在英文中強調(diào)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而存在,這與中國人眼中的“個人主義”意義大不相同,在中國“個人主義”幾乎等同于“自私自利”,甚至是“損人利己”的代名詞[9]。而西方人認為以自我為中心是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必要條件,中國人推崇的順其自然在他們看來是喪失人格的表現(xiàn)。西方人認為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不須要以他人的標準為參照,而是以自己的思想和判斷為價值尺度,通過充分地表達和展現(xiàn)自我來實現(xiàn)個人價值,西方是以個人為核心的倫理道德。在英語中不乏大量表現(xiàn)個人本位價值取向的習語,如,注重自我表達“Blow your own horn”(人須自夸)、“Modest dog miss much meat”(謙虛的狗沒肉吃),崇尚個人奮斗“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Any cowboy can be the president”(任何一個牛仔都可能成為總統(tǒng))。然而關注自我,崇拜個人價值的同時,必然使人與人的關系對立化,形成較強的私有觀念,“Self comes first”(自我第一)、“Look after number one”(照顧自己)、“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God for us all”(人人為自己,上帝為大家)[8]。
德法論是倫理道德的衡量標準。“德”指道德,“法”指法制,德法論指向的是道德與法制的重心問題,是情理與法理的地位問題[10]。中國人的“天人合一”思想和整體本位價值觀決定了漢民族重情理重道德的倫理道德觀念,西方的“天人兩分”思想和個人本位價值觀造就了西方重法理重法制的倫理道德觀念。
中國經(jīng)歷了漫長的封建社會,先民們長期束縛在土地上,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農(nóng)生活,逐漸形成了以宗法為基礎,血緣為紐帶,情感為依托的社會關系。這種宗法血緣本位使人們重視情感,尤其注重人際關系,肯定人類情感的社會作用,“情”成為判斷一切事物是否合“理”的重要標準,往往是合“情”即合“理”,尊卑長幼觀念也應運而生[7]。這種以整體本位價值觀為核心的情理型倫理道德觀念,在漢語習語中得以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中國人崇尚禮尚往來,以“禮”來鞏固人與人的關系,如習語中所說,“禮多人不怪,酒多不壞菜”、“官不打送禮人”。關于“孝”文化的習語更是豐富多彩,如,“父母在,不遠游”、“十惡淫為首,百行孝為先”、“養(yǎng)兒防老,積谷防饑”、“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表達兄弟之情的,如,“情同手足”、“長兄如父,長嫂如母”,表達夫妻之情的“一日夫妻百日恩”、“臣為君死,妻為夫死”。朋友之情、師生之情、國君之情皆為親情“孝悌”向社會的延伸,如,“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漢民族同時也是一個“有恩必報”的民族,“知恩圖報”、“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在尊卑長幼方面,中國人更是等級森嚴,遵從“三從四德,三綱五?!薄⒅v究“門當戶對”、更有“龍生龍,鳳生風”之說。中國重情理的倫理道德觀念,營造了漢民族有情有義的社會氛圍,然而同時也成就了中國人要面子的心理,形成了中國獨特的“面子”文化和“關系”文化[8],如,“人活臉,樹活皮”、“家丑不可外揚”、“打腫臉充胖子”、“任人唯親”、“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6],正是這種重情理的倫理道德觀的生動映射,才有了“法不責眾”的說法。
西方與中國在這一點上截然不同,西方人是以個人本位價值觀為基礎的法理性倫理道德觀念。西方國家大多是以航海工商為主要生產(chǎn)方式的商業(yè)經(jīng)濟體制,充滿冒險的海洋探索使西方人追求自由,崇尚競爭。頻繁的遷移使其血緣紐帶較為松散,家庭觀念較為淡薄,人際關系顯得也略為次要,個體更主要的是作為社會的公民而存在,而不是家庭成員,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不是以血緣為基礎的情感關系,而主要是國家政治制度、法律規(guī)定的法理關系,情感被視為不公正的道德行為的根源,因此以法律來約束人、規(guī)范人的倫理道德是理性地處理人際關系的手段[11]。對法律手段的認可使西方人重視公理,崇尚法治,追求平等和民主[10]。不少英語習語生動地映射出這一觀念,如,“All men are born equal”(人生而平等)、“Human blood is all of a colour”(人類血的顏色都是一樣的)、“We are all Adam’s children”(我們都是亞當?shù)淖訉O)、“Six feet of earth make all men equal”(六尺上下,人人平等)。西方人認為人僅出生平等是不夠的,必須要以適當?shù)氖侄蝸肀WC人的平等權利,那就是沒有情感的法律,“We live by laws not by examples”(我們依法律而不是依榜樣活著)、“Where law ends,tyranny begins”(法制的終點是暴政的起點)[9]、“Laws are man’s guidelines”(法律是人的指南)、“In a thousand pounds of law,there is not an ounce of love”(在值一千英鎊的法律里也沒有一盎司的愛)[12]。
綜上所述,中西倫理道德觀念差異的根基、內(nèi)容的核心和衡量標準都是截然不同的,語言作為文化的鏡子,習語作為語言的精華,生動地映射出中西文化的差異,通過漢英習語了解中西倫理道德觀念的差異,有助于豐富語言學習者的文化知識,加深對中西文化的理解,提高文化修養(yǎng),增強文化敏感度,也有助于語言學習者在文化語境下恰當?shù)厥褂昧曊Z,錘煉地道的語言。
[1]夏征農(nóng).辭海(1999年版)[Z].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604.
[2]魏光奇.天人之際:中西文化觀念比較[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124,135-150.
[3]張若蘭.英漢習語的特點及其文化差異[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2):90.
[4]李世龍.古代中西倫理文化異同新論[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3,(1):73.
[5]鄭立信,王菊泉.英漢語言文化對比研究(1995-2003)[A].張岱年.中國哲學比較的幾個問題 [C].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466-475,482-505.
[6]楊任之.古今成語大辭典[Z].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4.
[7]范秀英.價值觀念與英漢語言差異[J].外語教學,2005,(2):37
[8]王德春.漢英諺語與文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22,88,104,106,127,135.
[9]鄭立信,王菊泉.英漢語言文化對比研究(1995-2003)[A].連淑能.論中西思維方式[C].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10]翟廣順.中西倫理思想比較要論[J].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1):29.
[11]萬俊人.20世紀西方倫理學經(jīng)典(Ⅲ)倫理學限閾:道德與宗教[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87-107.
[12]E.C.McKENZIE.14000 Quips&Quotes for Writers&Speakers[Z]. Wings Books,1980.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