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麗萍 王寧 寧永金 何雅娟
(浙江省蘭溪市人民醫(yī)院,浙江 蘭溪321100)
護士核心能力是護理專業(yè)人員必須具備的最主要的能力。近年來,隨著醫(yī)院規(guī)模不斷擴大,新進護理人員明顯增加,如何對低年資護士進行系統(tǒng)培訓,提高她們的護理核心能力,以提高護理團隊的整體競爭力,是護理管理者應該關注的問題。
劉明等[1]開發(fā)的注冊護士核心能力量表(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Nurse,CIRN),是以國際護士會(ICN)公布的“護士核心能力框架”為基礎,采用質性研究方法建立的信、效度較高的適合中國國情的中國注冊護士核心能力架構。本研究以注冊護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為標準,設計培訓的課程大綱,對我院147名參加工作5年內的低年資護士實施培訓,并按照PDCA循環(huán)進行質量管理,探討其對培養(yǎng)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對象 對我院19個臨床科室147名低年資護士(參加護理工作5年以下)進行核心能力的培訓,參加培訓人員的年齡為20~27歲,平均(22.7±3.1)歲;其中男1名,女146名。學歷:中專67名,大專55名,本科25名。
1.2 方法
1.2.1 設計培訓課程大綱 根據(jù)劉明等[1]編制的CIRN所包含的內容設計培訓課程框架,即7個維度58個條目,分別是批判性思維、科研10個條目,臨床護理9個條目,領導能力10個條目,人際關系8個條目,法律、倫理實踐8個條目,專業(yè)發(fā)展6個條目,教育、咨詢7個條目,設置相對應培訓課程。
1.2.2 PDCA循環(huán)管理培訓過程 PDCA循環(huán)是美國管理學家戴明提出的全面質量管理方法,它包括四個階段,即計劃(plan)-執(zhí)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的科學工作程序進行管理循環(huán),每次循環(huán)都將起點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2]。
1.2.2.1 計劃階段(P)
(1)評估研究對象 采用CIRN對研究對象進行核心能力水平的測定,由護理部組織完成研究對象的理論和技能操作考核。
(2)確定培訓時間與學時數(shù) 根據(jù)研究對象的核心能力水平測定、理論考試和技能操作考核的成績,分析培訓需求,確定培訓框架中設置課程的學時數(shù)。其中“護理基本知識和技能培訓”8學時,“專科護理學知識和技能培訓”6學時,“臨床案例教學查房和討論”10學時,“情景模擬訓練和臨床教學”10學時,“病人溝通技巧”6學時,“倫理、法律知識培訓”6學時,“病房護理管理基本知識”8學時,“態(tài)度、價值觀的樹立”6學時,“護理科研入門”4學時,總學時數(shù)為64學時。本輪培訓時間2010年10月~2011年6月,共8個月,每月安排8個學時,每1學時記1學分。
(3)確定培訓目標 1)熟悉如何在臨床護理中應用評判性思維;2)掌握常用基礎護理操作的步驟及注意事項;熟悉各種操作并發(fā)癥的處理,提高應急能力;3)掌握臨床常用的儀器設備操作流程;4)掌握溝通技巧與方法,提高人際相處能力;5)掌握護士條例的主要內容,提高臨床工作中依法行護的能力;6)掌握護理管理核心制度;7)明確開展護理科研的意義;了解護理論文的寫作方法和技巧;8)了解護士職業(yè)生涯的規(guī)劃,激勵成才。
(4)選擇培訓師資和培訓形式 為了保證本輪培訓方案的有效實施,護理部選派責任心強、業(yè)務水平高、有講課經驗及綜合素質高的護士長或科室?guī)Ы汤蠋煶袚谡n任務。倫理法律知識培訓由本院法律顧問承擔。采取集中授課、操作示范、案例分析討論、情景模擬訓練、教學查房等多種形式,以提高培訓效果。
1.2.2.2 執(zhí)行階段(D) 由護理部按預定時間組織實施培訓計劃,并進行全程質量控制。
(1)授課老師的質量控制:由護理部組織擔任本輪培訓的授課老師學習有關護士核心能力方面的知識,明確基于CIRN的培訓大綱要求,了解低年資護士的核心能力水平。并要求授課老師在培訓前上交教案,由護理部進行審核、修改,在實施培訓時采用多種培訓形式。
(2)研究對象的質量控制:由護理部組織全院低年資護士學習核心能力的有關知識,明確培養(yǎng)核心能力的意義,學習基于CIRN的培訓大綱,要求她們完成培訓大綱內容,實現(xiàn)培訓目標。除外病假、產假者,全院低年資護士均需參加培訓,取得64個學分,并將學分列入低年資護士考核內容。因低年資護士參與輪班,同樣培訓內容重復進行2次。
1.2.2.3 檢查階段(C) 要求授課老師課后自我檢查,發(fā)現(xiàn)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并提出整改措施。護理部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進行課時監(jiān)督、檢查。由護理部檢查低年資護士培訓的參與率,通過理論考試和操作考核檢查對培訓目標的掌握情況,采用CIRN評價她們的核心能力水平,了解低年資護士的培訓效果。
1.2.2.4 處理階段(A) 護理部將檢查階段獲取的各種信息進行認真分析研究,及時調整培訓方案,進行教與學雙向反饋??隙ǔ晒Φ慕涷?,供今后的教學推廣。對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分析原因,制定相應措施,并在新的培訓方案中加以實施,通過總結整理,進入下一個培訓循環(huán)。
1.3 評價方法
1.3.1 核心能力測評、理論考試和技能考核 分別在2010年10月、2011年6月,培訓前后對接受培訓的低年資護士進行核心能力測評、理論考試和技能操作考核。核心能力測評問卷采用CIRN量表的58個條目,采用Likert Scale計分,總分為174~232分表示核心能力為高能力;總分在116~173分表示核心能力為中等;總分小于115分表示核心能力為低能力。調查者講明調查目的后,參加培訓人員按照問卷要求匿名填寫,并由調查者當場收回。理論考試的試卷由護理部統(tǒng)一命題,閉卷考試。技能考核由院護理質控小組完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以(±s)進行描述核心能力的得分、理論考試和技能操作考核的成績,并進行t檢驗,P值<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培訓前有136名低年資護士參加理論考試和操作考核,發(fā)放CIRN問卷136份,收回有效問卷136份;培訓后有141名低年資護士參加理論考試和操作考核,發(fā)放問卷141份,收回有效問卷141份。培訓前后變動人員的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意義(P>0.05),人員變動不影響統(tǒng)計結果的分析。
2.1 核心能力測評結果(表1)
表1 培訓前后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測評結果比較(分,±s)
表1 培訓前后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測評結果比較(分,±s)
項目 n 總分 評判性思維、科研 臨床護理 領導能力 人際關系 法律/倫理實踐 專業(yè)發(fā)展 教育、咨詢培訓前 136 134.57±18.69 23.12±6.52 21.21±6.67 23.07±6.20 18.57±6.01 18.73±6.38 13.43±4.46 15.61±5.31培訓后 141 158.32±22.28 26.11±6.75 26.52±5.66 25.15±6.08 21.15±6.53 22.97±6.01 16.69±5.15 19.66±6.21 t值 9.399 3.661 6.959 2.751 3.342 5.553 5.505 5.704 P值 0.000 0 0.000 8 0.000 0 0.008 7 0.001 0 0.000 3 0.000 4 0.000 3
2.2 理論考試和技能考核(表2)
表2 培訓前后低年資護士理論考試和技能考核成績比較(分,±s)
表2 培訓前后低年資護士理論考試和技能考核成績比較(分,±s)
項目 n 理論考試 操作考核培訓前136 76.89±10.61 83.98±9.61培訓后 141 85.31±9.07 89.67±7.91 t值 7.088 5.370 P值0.000 0 0.000 4
3.1 注冊護士核心能力量表的培訓體系能提高低年資護士的核心能力 國外已有報道[3],根據(jù)護士核心能力評價結果對她們進行有針對性的能力培養(yǎng)。我國對核心能力中概括的各項能力的培養(yǎng)實踐雖有報道,但還未能將其整合起來。注冊護士核心能力量表的培訓體系,其課程框架設計依據(jù)注冊護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的3個基本屬性、7個維度和58個條目,從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三個方面,結合低年資護士的核心能力各維度水平的差異,設定相應的課時數(shù)和培訓目標,課程設置內容較為系統(tǒng),培訓有的放矢,對提高核心能力有較強的針對性,有利于全面發(fā)展低年資護士的核心能力。在培訓過程中采用案例分析教學法、情景模擬訓練、教學查房等多種培訓形式,改變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強調教學互動,提高了低年資護士的學習興趣。本輪培訓實施后的數(shù)據(jù)顯示,低年資護士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理論考試、操作考核以及核心能力都有明顯提高。
3.2 PDCA循環(huán)管理有助于培訓質量的持續(xù)改進將注冊護士核心能力量表的培訓體系引入PDCA
循環(huán)管理培訓過程,使培訓過程嚴格按照PDCA循環(huán)的4個階段進行,即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圍繞培訓大綱不斷循環(huán),在循環(huán)中上升,有利于培訓質量的持續(xù)改進。計劃階段——通過評估低年資護士的核心能力及各個維度的得分,制定滿足她們需求的培訓方案;實施階段——采取多種培訓形式,嚴格按照培訓方案實施培訓;檢查階段——檢查培訓實施的效果,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處理階段——調查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采取針對性措施,進入下一個循環(huán)。每次循環(huán),都能解決一部分問題,使培訓工作在持續(xù)改進中不斷提高培訓質量。
3.3 存在的不足 (1)本研究中的培訓體系,僅根據(jù)我院低年資護士的群體核心能力及各維度得分情況進行設置,沒有將不同學歷的培訓進行區(qū)別,有一定的局限性;(2)培訓前后的核心能力測評采用的是低年資護士自我評價,評價有一定的的主觀性,若能結合他評,則可得到更加全面、客觀的數(shù)據(jù);(3)核心能力的獲得要經過臨床的不斷磨礪,需有一個長期培育過程。盡管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本輪培訓,低年資護士的核心能力在培訓前后比較,差異有極顯著意義,但培訓后的核心能力得分也只在中等水平,距離核心能力高能力水平(174分以上)還有一定距離。
護理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要求護理管理者重視和發(fā)展護士核心能力,提高護理人員的能力和素質。我們根據(jù)注冊護士核心能力量表,結合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特點而建立的培訓體系,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系統(tǒng)性和可行性,同時引入PDCA循環(huán)管理培訓過程,增強了培訓體系的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功能,有助于提高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
[1] 劉明,殷磊,馬敏燕,等.注冊護士核心能力測評量表結構效度驗證性因子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3):204-206.
[2] 羅靜蘭,陳偉菊,何金愛.PDCA法在護理學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7):645-646.
[3] Adelais Markaki,Athanasios Alegakis,Nikos Antonakis,et al.Exploring training needs of nursing staff in rural Cretan primary care settings[J].Applied Nursing Research,2009,22:13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