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語言變異的功能語言學思考

2012-12-03 05:30田貴森
當代外語研究 2012年3期
關鍵詞:語言學變異交際

田貴森

(北京師范大學,北京,100875)

1. 引言

語言變異(language variation)已成為社會語言學研究領域里的一個特定詞匯,指由于語言交際語境的不同,語言使用者在使用口語或書面語時產生的語言差異,表現在語音、詞語、句子結構、語體等方面。語言變項(language variables)是語言變異研究的基本單位,也是變異研究的一個重要概念,指的是某個語言項目,可以是某個語音,某個詞匯或某個語法現象。語言變式(language variants)是語言變異表現的實際存在形式,通常一個變項一定要有兩個或多個變式,如:英語單詞come會有/km/和/kum/兩種變式。語言變體(language varieties)是對語言變異理論的發(fā)展,指的是具有同樣社會分布的一組語言項目(語音、詞匯、語法項目)。也就是說,共享若干相同語言變項形式的社區(qū)或階層使用的語言,可用來指某一種語言、方言或語體(style)。過去的語言研究把語言變異看作是偶然、孤立甚至是偏誤性的語言形式,是社會因素對語言結構系統(tǒng)的干擾,是與語言規(guī)范相對立的,被邊緣化的負面語言現象。

社會語言學對語言變異的研究揭示了語言變異在語言交際和語言發(fā)展中的積極作用;揭示了語言變異和語言規(guī)范的矛盾統(tǒng)一辨證關系;揭示了語言變異是自然語言的普遍性特征。40多年來,語言變異研究取得了既有深度,也有廣度的探索和發(fā)展。對語言本質的認識提出了新的見解(Bayley & Lucas 2007:1)。如:“語言存在多種變異形式”,“語言不是同質系統(tǒng),而是異質系統(tǒng)”,“語言的‘異質’和‘有序’是語言系統(tǒng)的特性”(Chambers 1995;Chambersetal. 2004)。語言變異觀認為:語言不是一個靜止的、自給自足的、同質的、觀念的符號系統(tǒng),是一個受社會因素的影響而不斷產生變異形式的特殊符號系統(tǒng),是一個異質有序的符號系統(tǒng)。

在日常語言交際中,語言變異現象十分普遍。這種對語言常規(guī)形式的變異在語言交際中具有重要的交際功能(Tagliamonte 2012:2),也是傳遞和建構人際意義的重要手段。語言變異是社會語言學研究的重要領域之一。本文運用功能語言學的理論,特別是評價理論的觀點分析和思考語言交際中語言變異的社會語用功能。

2. 語言變異類型的功能語言學視角

2.1 語言變異研究的意義

語言是人們傳遞信息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但是以往的語言學研究關注工具比較多,關注人比較少,關注人們怎樣使用語言這個工具的更少。語音、詞匯、語法分析的很細致,講得很多,重點卻都是語言工具的成分和結構。研究問題多聚焦于語言具有什么樣的結構,有哪些規(guī)則,結構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等。20世紀著名語言學家索緒爾(Saussure)教授提出的“語言”和“言語”,以及語言現象中的“歷時”與“共時”等概念對我們深刻認識語言的本質有重要意義。他對語言特征和語言現象的分析揭示了語言作為一種符號系統(tǒng)的本質。但是他對言語的認識是不全面的,對語言的社會性做了過于簡單的理解。索緒爾以后發(fā)展的結構語言學和形式語言學也把語言看成是同質的、靜止的符號系統(tǒng),忽略了語言的社會性,忽略了語言的變化和變異,忽略了語言的互動和交際,重點研究抽象的、人類共有的“語言能力”和“語言規(guī)則”。語言同質觀在研究語言時追求靜態(tài)的平衡,追求沒有差異和混雜成分的語言材料。這是真實語言交際中根本不存在的語言。

語言變異理論注重研究在真實社會環(huán)境中使用的語言,具體分析語言的不同和變異,認為語言不是一種同質的系統(tǒng),而是一種異質、有序的結構。語言變異觀的產生和發(fā)展大大豐富了語言學,特別是社會語言學的理論,對語言學的研究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影響。首先,是對語言的社會本質認識的深化。對語言提出了一種更為細致的,同時又更為廣闊的概念,在索緒爾重視研究語言內部同質系統(tǒng)的基礎上,提出了發(fā)展語言系統(tǒng)的異質性研究。變異語言觀認為:作為社會交際和認同工具的語言,既有很強的同一性,又是存在多種變異形式的有序系統(tǒng)。這種語言觀,彌補了對于語言的同質性單方面認識的局限,大大豐富了語言學理論,是人類語言觀的一次帶有革命性的飛躍。其次,是對語言研究方法的革新。其方法的突出特征是:(1)重視收集和分析活生生的、使用中的實際語言材料,而不是任意選取或編制的語言例證。在搜集語料的方法上,拉波夫(Labov)等語言學家嘗試和實踐了不少方法,這些探索為客觀描寫、解釋、認識語言提供了科學手段。(2)量化語言變項(variable,語言的發(fā)音、詞匯等方面的變異形式)和社會變項(說話人的社會階層、年齡、性別等),然后進行計量統(tǒng)計分析,探究兩者的相關性。采用這種方法,既可以觀察和描寫語言使用中的差異,又可以有效地歸納和發(fā)現語言變異的規(guī)律。就此而言,語言變異理論比歷史比較語言學、結構主義語言學都前進了一大步。

2.2 語言變異類型的研究

語言變異紛繁多樣,無處不在。對語言變異進行清晰分類有助于探究語言變異的特征及其規(guī)律。梳理和劃分語言變異類別有不同的視角和標準。美國語言學家拉波夫認為,語言變異的分類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一是語言變異形成的原因;二是語言變異在語言系統(tǒng)中出現的范圍或層次;三是變異在語言社會中的作用。新西蘭社會語言學家貝爾(Bell)教授(1984:145-6)也曾撰文提到分析語言變異分類的三個維度:語言因素(linguistic)、社會因素(social/interspeaker)和語體因素(stylistic/intraspeaker)。語言因素從語言的特征與結構出發(fā),探究語言變異在語音、詞匯、語法、語義、語篇的變異形式。社會因素從語言的社會屬性出發(fā),探究語言使用與社會語境諸因素(如:性別、年齡、社會階層等)互動過程中的語言變異特征。語體因素從語言使用者的角度出發(fā),探究語言使用者個體根據不同交際場合、對象和目的選擇使用不同語體的語言變異。

近年來,國內學者也在語言變異類型方面做了很多細致工作。陳松岑教授在《語言變異研究》(1999)一書中,主張從導致變異的原因、變異在語言系統(tǒng)中出現的范圍或層次、變異在語言社會中的作用等幾個方面對變異加以區(qū)分。從語言系統(tǒng)層面關注變異,主要是音系變異、詞匯變異、句法變異和話語變異。從變異范圍層面關注變異,主要是系統(tǒng)變異、分布變異、偶然變異等。徐大明教授在《語言變異與變化》(2006)一書中,主要討論了(1)與語言系統(tǒng)相關的語言變異(音系變異、句法變異、話語變異);(2)與社會因素有關的語言變異(言語社區(qū)、年齡、性別、社會階層、語體、民族、家庭、社會網絡、認同)。丁崇明教授在“語言變異的部分原因及變異種類”一文(2000)中,還提到了無序變異和有序變異,個人語言變異、部分人模仿變異、群體模仿變異和言語社團變異,恒常變異和偶爾變異,有意識變異和無意識變異,母語變異和非母語變異等類別。上述關于語言變異的分類,有助于我們探究語言變異的規(guī)律,認識語言變異復雜又不同的主要類別和形式。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國內外語言學者確定對語言變異分類的視角包括以下幾個維度:語言因素、產生原因、社會因素、變異范圍、變異規(guī)律和變異的作用。下面我們嘗試運用功能語言學的觀點闡釋語言變異,并嘗試對語言變異進行分類。

2.3 功能語言學的思考與建議

功能語言學從人類學和社會符號學的角度考察語言,認為探究語言的使用一定要考慮社會環(huán)境、文化傳統(tǒng)等語言外部因素。語言研究必須把研究語言形式和語言功能/意義結合起來,要重視語言形式與其語言使用語境的聯(lián)系,語言形式與語言功能的聯(lián)系,影響語言結構和規(guī)則的社會文化等外部因素。功能語言學認為,對語言結構的細致探究不是不重要,而是很重要。但語言研究卻不能以此為限。語言不存在于真空,語言是供人們使用的。研究語言要關注意義和功能,重視研究人們怎樣使用語言,這就是功能語言觀。

功能語言學研究致力于探究語言使用的規(guī)律或原則,致力于探究人們實際使用的語言,而不是語言學家想象中理想的語言規(guī)則。韓禮德教授(Halliday 2000:30-36)使用“能做”和“做”的說法。所謂“能做”指的是“語言行為潛勢”,它為人類使用語言進行交際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可能性;而“做”則指對這些可能性所做的實際選擇,即“實際言語行為”?!罢Z言”就是說話人“能做”什么,“言語”就是說話人“實際做”了什么。功能語言學不反對探究語言結構系統(tǒng),但是主張?zhí)骄空Z言的形式結構要與探究語言的意義/功能結合起來,并特別強調語言在社會生活中的運用規(guī)則。從以上我們對功能語言學主要觀點的介紹可以清楚地看出:功能語言觀以語言研究(語音、語法、詞匯和語篇)為根本、以語言使用的語境(社會、文化、)為基礎、以語言的意義和使用(語言功能)為重點。功能語言學博大精深的語言觀對我們全面認識和揭示語言變異的特征和規(guī)律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我認為,對語言變異的認識,要抓住語言系統(tǒng)、社會因素和使用者功能意識這三個維度,對語言變異進行多層次、多類型和多元化的分析。多層次分析以語言系統(tǒng)為參照,多類型以社會因素為參照、多元化則以使用者功能意識為參照。

(1) 以語言因素為維度的語言變異

語言變異的基本表現形式是語言本身。語言在使用過程中,既有統(tǒng)一性,也有差異性,這些差異體現在語言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層次,是多層次語言變異的基礎。主要包括:

1) 語音變異(pronunciation and accent),指人們在口語交際過程中的語音或口音差異,如:英語中//(如loving),就有“ing” /i/或“in” /in/兩種形式。

2) 詞法變異(morphological variation),指語言中詞匯的書寫或拼寫方式差異,如:英語中color與colour,center與centre的寫法。漢語中繁體字和簡體字也屬于這種變異范圍。

3) 句法變異(syntactic variation),指語言中句子結構的差異,如:英語中雙重否定形式,“I didn’t see nobody”就是“I didn’t see anybody”的變異形式。

4) 語義變異(semantic variation),指語言中對某一事物的多種不同表達方法,也有人稱為詞匯變異(lexical variation)。如:英語中flat和apartment的意義和使用。漢語中也有很多類似例子,如:動畫和卡通等。

5) 話語變異(discourse variation),指語言中對某一事物的多種表達方式,也有人稱為言語變異(speech variation)。反映說話人根據語境選擇正式或非正式,嚴肅或詼諧的風格。

(2) 以社會因素為維度的語言變異

語言的本質是它的社會屬性。語言變異及語言發(fā)展與社會的狀態(tài)及變化息息相關,相互影響。語言變異反映社會變異;社會變異影響語言變異,兩者之間存在有規(guī)律的共變關系(co-variation)。我國社會語言學家陳原教授曾專門就語言變異進行過討論。他認為,“活著的語言能夠不斷地、連續(xù)地產生變異,這種變異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陳原1988:19)。他從時的變異、空的變異、人的變異以及接觸的變異四個方面論述了社會因素對語言變異的影響,涉及到二十多個社會變項(陳原1988:19)。Chambers等學者(2004)也從社會因素影響語言變異的角度,列舉和討論過不完全相同的社會因素。這些因素程度不同地影響語言的使用,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語言變異和變體,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八種:

1)區(qū)域方言(regional dialect),指特定地理區(qū)域中的某種語言變體,如廣東方言;2)社會方言(sociolect),指特定社會階層或行業(yè)中的某種語言變體,如新聞語言;3)性別方言(genderlect),指男女分別使用的具有性別特征的語言變體,如女性語言;4)年齡方言(agelect),指不同年齡群體使用,具有區(qū)別性特征的語言變體,如兒童語言;5)民族方言(ethnolect),指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種語言時,帶有某民族特征的某種語言變體,如美國黑人英語;6)語體變異(stylect),指某語言使用者由于語言使用場合不同,或說話對象不同而使用不同語體的語言差異,如正式語體,或詼諧語體;7)歷時變異(histolect),指不同歷史時期使用的,反映某一時期社會特點的語言變體,如文革語言;8)語際變異(interlingualect),指雙語或多語環(huán)境中,語言借用或混用的語言變體,如漢語與英語環(huán)境中的字母詞(做CT、E-時代等)。上述劃分是作者對社會因素影響語言變異的思考,需要進一步探究和考證。他們的共同特征是社會因素影響,并催生了某種語言變異形式。

(3) 以使用者功能意識為維度的語言變異

使用中的語言具有普遍的差異性,只是差異的程度和內容有所不同,社區(qū)與社區(qū)之間有差異,個人與個人之間有差異,就是同一個人使用的語言,也會有變異,“沒有人總講同一語體或風格的話,人們總是利用言語的差異去表達不同的交際意圖”(Wardhaugh 2000:5)。紛繁多樣的語言變異形式是語言交際的語言資源,為語言使用者提供了選擇項。功能語言學認為語言是“一個在語言使用中實現的意義潛勢系統(tǒng)”(Thompson 2000:221)。意義在這里指與語境相關的意義,是說話者希望聽話者能理解的具體意義。功能語言學致力于研究選擇的范圍和規(guī)則。我們運用“選擇就是意義”的觀點,提出以語言使用者功能選擇意識為維度的兩大類語言變異:無意識選擇語言變異(Below-conscious Variation)和有意識選擇語言變異(Above-conscious Variation)。

語言使用者在講話時有可能按照常規(guī),比較習慣地使用語言進行交流。他們并不會有意選擇語言中語音、詞匯或語體的某一變異形式。但不容否認,他們的語言習慣和語言選擇一定帶有這樣或那樣的特點,這屬于無意識選擇語言變異。對于聽話者來說,無論語言使用者是無意識選擇還是有意識選擇語言變異形式,他們的語言特點會顯示或標記語言使用者的社會身份或特征,如:年齡、性別、民族、區(qū)域、社會階層等。美國社會語言學家拉波夫曾通過錄音資料中的口音差異,幫助破獲一起犯罪案件,而只看書面證詞,是得不到這些線索的。

有意識選擇語言變異指語言使用者在講話時有意識地選擇語言中語音、詞匯或語體的某一種變異形式,有時,甚至有意偏離自己習慣,使用某種變異形式進行交流。他們是把語言變異形式作為一種資源,用來傳達或建構人際意義,如態(tài)度、評判或情感等。很顯然,表達和傳遞意義是選擇語言變異形式,甚至創(chuàng)造語言變異的內在動因。很少有人為變異而變異,所有有意識選擇或創(chuàng)造語言變異進行交際都有說話人的交際意圖和目的。人們使用語言的過程是一個基于語言內部或語言外部原因而不斷作出語言選擇的過程(Coulmas 2005:14)。為實現特定的交際目的和意圖而作出的有意識選擇語言變異形式是一種交際策略。語言交際中語言變異現象十分普遍,它既是一種特殊的語言現象,更是一種交際手段。由于篇幅原因,我們不在這里展開,但廣告語言、文學作品等不同體裁語篇和日常會話中大量選擇使用語言變異,甚至偏離語言規(guī)范,巧妙創(chuàng)造語言變異的例子既展示了人們使用語言的智慧,又推動了語言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很值得從功能語言學的視角入手進行深入研究。

3. 語言變異語用功能的功能語言學視角

40多年來,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理論圍繞語言的三大純理功能,對語言的功能和結構做了既有深度,也有廣度的探索和研究。評價系統(tǒng)(APPRAISAL System)是在1991-1994年間,由馬丁教授(Martin)等學者在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理論框架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它是對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新發(fā)展,是功能語言學在對人際意義的研究中發(fā)展起來的新框架。馬丁對評價理論的定義是:與價值的評判有關,是語篇中協(xié)商的態(tài)度類型,所涉及的情感強度、價值源泉和把讀者分類的方式(Martin & Rose 2003:23;張德祿2004)。評價系統(tǒng)包括三大次系統(tǒng):介入(ENGAGEMENT)、態(tài)度(ATTITUDE)、級差(GRADUATION)。態(tài)度是評價系統(tǒng)的中心,表示講話者對自己的情感、事物和別人性格的評價。態(tài)度還可以分為三個次類別:情感、判斷和欣賞。情感是表達自己的感情;判斷是評價別人的性格;欣賞是評價事物。態(tài)度還可以擴大,又可以從來源上來表達。介入表達是單聲音,還是多聲音的區(qū)別。級差又可以分為兩類:各種不同的力度,如強化、隱喻化、咒罵等;焦點是尖銳化還是軟化(Martin & White 2008:34-38;王振華2001)。評價系統(tǒng)在通過語言看作者/讀者或說者/聽者對事態(tài)的觀點和立場這一點上,邁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一步(王振華2001)。人們在使用語言時,由于各自社會地位、階級地位和經濟地位不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語言使用的場合不同,對象不同,必定在不知不覺中通過語言表現出他們不同的地位、立場、觀點、感情、態(tài)度等。

紛繁多樣的語言變異形式為人們交流思想和表達人際意義提供了豐富的語言資源。以往的語言變異研究比較重視語言變異的形式、類別、原因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對語言變異的社會語用功能以及相關理論探討做得較少。如上所述,在語言交際過程中,人們可能有意識或無意識的選擇某一種語言變異的形式。語言變異形式的選擇和語言使用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語言使用者的交際目的有密切關系。哪些因素促成他們對某一種語言變異形式的選擇?語言變異形式的選擇起了什么作用?傳達了什么樣的人際意義?有什么社會交際功能?都是語言變異研究中值得探究的題目?;诠δ苷Z言學,特別是評價理論關于人際意義的理論,我們嘗試提出語言變異使用的兩大功能:社會標記功能(identity marking function)和交際策略功能(communication facilitating function)。

社會標記功能指人們使用語言的某些特征,或使用的某種變異形式具有向聽話者標記說話人的社會特征(如:年齡、性別、民族等方面信息)的功能。與此有關,還有另外一種情況,不同的語言變異形式是一種語言資源。說話人在交際過程中,可根據自己的交際目的,有意識地選擇使用或創(chuàng)造某種語言變異形式,并通過選擇語言變異形式實現建構人際關系,表達個人情感態(tài)度,展示言語社團身份或產生語言幽默等功能,這是語言變異的交際策略功能。下面我們通過兩個例子,對語言變異形式的兩大功能做一說明。

例1 語言變異社會標記功能

“昨天晚上,我那很陽光的GG帶著他那一點也不淑女的恐龍GF到我家來吃飯。GG的GF一個勁地向我媽PMP,釀紫真是好BT。7456,我只吃了幾口飯,就到QQ打鐵去了?!?/p>

這是中央電視臺《對話》節(jié)目曾展示過的一篇小學生的作文。這篇作文中寫的“GG”是“哥哥”,“恐龍”是“長得不漂亮的女孩子”,“GF”是“女朋友”,“PMP”是“拍馬屁”,“釀紫”是“那樣子”,“BT”是“變態(tài)”,“7456”是“氣死我了”,“打鐵”是“在網上發(fā)帖子”。很多老師反映,現在語文課真是不好教,搞不懂學生寫的和說的是什么詞語:比如“我”叫“偶”,“很”叫“粉”,“看不懂”叫“暈”,“提意見”叫“扔磚頭”,“東西”叫“東東”,“睡覺”叫“水餃”,“再見”叫“88”或“3166”,還有如“OIC”表示“I see(我知道了)”,“3X”表示“thanks(謝謝)”,甚至用標點符號“:)”來表示“高興”等。

對小學生而言,作文中使用的語言變異形式屬于無意識選擇,并沒有特定的交際目的。但作文中的語言變異形式清楚無誤地向讀者展示了除作文以外的其他信息,如:小學生有英語學習經歷,使用了英語縮略語GF,小學生嫻熟網絡,喜歡在網上發(fā)帖子;小學生所在學校語文課沒有強行限制作文中的網絡語言;小學生對自己的哥哥和哥哥的女朋友有截然不同的喜愛態(tài)度等。這是一個能很好說明語言變異能標記社會功能的例子。

例2 語言變異交際策略功能

1. Mike: Mom, dad, this is Phoebe.

2. Phoebe, these are my parents,Theodore and Bitsy.

3. Phoebe: (inaveryposhaccent) Theodore. Bitsy. What a delight!

4. Bitsy: It’s so nice to finally meet you!

5. Phoebe: And you. Your home is lovely.

6. Bitsy: Well, thank you. I’ll give you a tour later. It’s actually three floors.

7. Phoebe:Holycrap!

8. Mike: Hey, what are you doing?

9. Phoebe: (noaccent) I’m trying to get your parents to like me.

10. Mike: Yeah, I’m sure they will, but you don’t have to do this.

11. I’m wanting them to get to know Phoebe, not (accent) Phoebe.

這是美國著名情景喜劇《老友記》中的一段對話。平民出身的Phoebe去拜見富家子弟Mike的父母,她一改常態(tài),用上層社會流行的口音向Mike的父母問好(第3行),博得對方的好感。在Mike的父母暫時離開后,Phoebe用自然的口音和Mike交談(第9行),而Mike則誠懇地勸說Phoebe做平常的Phoebe,而不是那個佯裝高貴的Phoebe(第11行)。

這個例子中,Phoebe熟悉語言的變異形式和意義,有意地選擇與平時不同,或很少使用的語音變異形式。正如她向Mike說明的一樣,她的目的是取悅于Mike的父母,有特定的目的。是一個典型的使用語言變異形式實現交際策略功能的例子。

上述兩個例子說明,1)無論語言使用者有意識還是無意識選擇某種語言變異形式,語言使用者的語言特點都會標記他或她有關的社會信息;2)語言變異形式是語言資源,選擇語言變異是交際策略,人們可通過它傳達或建構人際意義,如:態(tài)度、評判或情感等。語言變異的語用功能還有表述講話者從非常友好到充滿敵意的感情;建構交際雙方的平等或有等級的人際關系,拉近或疏遠雙方的感情距離;活躍交際氣氛,或產生幽默等方面。由于篇幅原因,我們不一一贅述,但是非常值得研究。

4. 結語

本文的主要觀點是:1)語言變異是一種十分普遍的,時時發(fā)生、處處存在、人人參與的,不可忽視的語言現象。2)語言變異不僅僅是語言形式的差異,還擔負著標記講話者身份、語言風格、態(tài)度等功能。對語言變異的選擇還是一種重要的交際策略,如建構交際雙方關系、形成語言幽默等。3)識別不同語言變異形式的社會意義,巧妙選擇和創(chuàng)造性使用不同語言變異形式是一種重要的語言能力和交際策略。最后,本文提出的有意識和無意識選擇語言變異,以及語言變異的社會標記功能和交際策略功能僅僅是對語言變異研究的功能語言學思考,還需要進一步提煉、驗證和演示。

Bayley, Robert & Ceil Lucas. 2007.SociolinguisticVariation:Theories,MethodsandApplication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ll, Allan. 1984. Language style as audience design [J].LanguageinSociety13 (2):145-204.

Chambers, J. K. 1995.SociolinguisticTheory:LinguisticVariationandItsSocialSignificance[M]. Cambridge: Blackwell.

Chambers, J., K, Peter Trudgill & Natalie Schilling-Estes. 2004.TheHandbookofLanguageVariationandChange[M]. Malden, MA: Blackwell.

Coulmas, Florian. 2005.Sociolinguistics:TheStudyofSpeakers’Choic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 M. A. K. 2000.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Martin, J. R. & David Rose. 2003.WorkingwiththeDiscourse:MeaningbeyondtheClause[M]. Sydney: Continuum Press.

Martin, J. R. & P. R. R. White. 2008.TheLanguageofEvaluation:AppraisalinEnglish[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Tagliamonte, Sali A. 2012.VariationistSociolinguistics:Change,Observation,Interpretation[M]. Oxford: Wiley-Blackwell.

Thompsson, G. 2000.IntroducingFunctionalGrammar[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Wardhaugh, Ronald. 2000.AnIntroductiontoSociolinguis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陳松岑.1999.語言變異研究[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陳原.1988.社會語言學專題四講[M].北京:語文出版社.

丁崇明.2000.語言變異的部分原因及變異種類[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6):117-121.

王振華.2001.評價系統(tǒng)及其運作[J].外國語(6):13-20.

徐大明.2006.語言變異與變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張德祿.2004.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新發(fā)展[J].當代語言學(1):57-65.

附:

從師感言

能成為胡老師的弟子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事、自豪和驕傲。在老師80華誕的喜慶日子,首先祝愿老師生日快樂,祝愿老師和師母身體健康,愉快開心。時光如梭,與老師相識整整25年了。跟隨老師的歲月歷歷在目,難忘1987年老師擔任我在北外碩士論文答辯主席時對我論文的指導,難忘拜師后在北大三年(1994~1997)學習中老師對我的諄諄教誨,難忘老師博大精深功能語言學思想對我學術發(fā)展的指引,難忘老師在我博士畢業(yè)15年來對我學術、工作以及生活各個方面的支持、提攜和關愛。

老師學術之精,德望之大,博愛之廣,真是我一生中所遇最最大德之人,縱有千言萬語,難以表述對老師的敬重與感恩。再次祝愿老師生日快樂,幸福安康。

田貴森與恩師胡壯麟合影

猜你喜歡
語言學變異交際
情景交際
體認社會語言學芻議
交際羊
《復制性研究在應用語言學中的實踐》評介
變異危機
變異
認知語言學與對外漢語教學
變異的蚊子
交際中,踢好“臨門一腳”
社會語言學名詞
共和县| 怀集县| 关岭| 米脂县| 汉寿县| 明光市| 芒康县| 土默特右旗| 青冈县| 涟水县| 新郑市| 新龙县| 顺义区| 张掖市| 靖安县| 潢川县| 衢州市| 台湾省| 楚雄市| 佛山市| 韶山市| 巫溪县| 浙江省| 陵水| 化州市| 金坛市| 开化县| 伊宁县| 双城市| 灌阳县| 柯坪县| 东阳市| 炉霍县| 伽师县| 汽车| 怀安县| 灌云县| 大丰市| 长治县| 枣强县| 咸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