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獻民
(昆明市婦幼保健院,云南 昆明650031)
小兒腹瀉是由多種病原多種因素引起的兒科常見多發(fā)病。病毒性腹瀉中以輪狀病毒腸炎發(fā)病率最高,癥狀較重,在中國小兒腹瀉病構成比中,輪狀病毒占40%左右,位居小兒腹瀉病原第一位[1],是2歲以下嬰幼兒嚴重腹瀉的最主要病原。本人自2008年1月~2009年12月運用病毒唑聯(lián)合炎琥寧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腸炎患兒取得良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病例選擇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兒科門診患兒,年齡6個月~3歲,病程3天以內。大便為稀水樣或蛋花樣,每天3~20次,伴有或不伴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熱,嘔吐。血常規(guī)檢查:白細胞總數(shù)于正常范圍或略高于正常,以淋巴細胞為主。大便常規(guī)無或偶可見少量白細胞,新鮮大便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法測輪狀病毒抗原為陽性反應。確診為輪狀病毒腸炎248例,且之前未經正規(guī)治療,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149例,男85例,女64例;對照組99例,男51例,女48例。2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程、臨床表現(xiàn)、大便檢查等方面經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病毒唑(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生產)10 mg/kg/d,靜滴,每日1次。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炎琥寧(重慶藥友制藥廠生產)6 mg/kg/d,靜滴,每日1次,連用3 d。觀察患兒大便情況,無效停藥。
2.1 療效標準[2]根據(jù)1998年全國腹瀉病會議制訂標準。顯效:治療72 h內糞便性狀及次數(shù)恢復正常,全身癥狀消失;有效:72 h內糞便次數(shù)性狀及全身癥狀明顯改善;無效:72 h內大便次數(shù),形狀及全身癥狀均無好轉,甚至惡化。
2.2 治療結果 見表1~表2。
從表1可以看出,治療組對輪狀病毒腸炎的總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經統(tǒng)計學處理,呈顯著性差異(P<0.01)。同時治療組在止瀉時間、脫水糾正時間、平均治愈時間及總療程方面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顯著意義(P<0.01)。
昆明地區(qū)屬于低緯高原季風氣候,氣候溫和,腸道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每年11月~次年1月為輪狀病毒腸炎的多發(fā)季節(jié),2月份明顯減少,春夏季散發(fā)。輪狀病毒屬于RNA病毒,病毒侵入腸道后,在小腸絨毛頂端的柱狀上皮細胞上復制,使細胞發(fā)生空泡變性和壞死,排列紊亂和變短,受累的腸黏膜上皮細胞脫落遺留不規(guī)則的裸露病變,致使小腸黏膜吸收水分和電解質的能力受損,腸液在腸腔內大量積聚而引起腹瀉[3]。輪狀病毒感染性強,發(fā)病率高,引起嚴重脫水及電解質紊亂,無特效的治療方法。經口服補液鹽,繼續(xù)飲食,腸黏膜保護劑與腸道微生物生態(tài)調節(jié)劑的使用,可使病死率降低,但病程長,恢復緩慢。
炎琥寧為爵床科植物穿心蓮提取物—穿心蓮內酯經酯化,脫水成鹽精制而成的,其味苦,性寒,入心、肺、大腸、膀胱經;具有解熱、殺菌,消炎、抗病毒,促進腎上腺皮質功能及鎮(zhèn)靜等多種功效[4];通過抑制肌苷酸磷酸脫氫酶阻斷肌苷酸轉化為鳥苷酸進而抑制病毒RNA/DNA的合成,對輪狀病毒A組B組有滅活和抑制作用。能促進腎上腺皮質功能,增加機體對病原體感染的應急能力;對由細菌內毒素引起發(fā)熱有較強的解熱作用,能促進發(fā)熱的消退。因此炎琥寧用于小兒輪狀病毒腸炎的治療能直接殺滅病毒,保護被侵襲的腸黏膜,減輕腹瀉,退熱鎮(zhèn)靜作用;促進中性粒細胞吞噬能力,增強機體免疫能力,恢復小兒脾胃正常生理功能。病毒唑是核苷類廣譜抗病毒藥,對病毒腺苷激酶依賴性太強,已產生耐藥性,并有消化道及骨髓抑制等副反應,與炎琥寧聯(lián)用應用治療輪狀病毒腸炎,相輔相成,較單一病毒唑治療明顯提高療效,縮短病程,減少并發(fā)癥。
本文結果顯示,炎琥寧聯(lián)合病毒唑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1),在止瀉時間、脫水糾正時間、平均治愈時間與對照組相比有極顯著差異(P<0.01),表明炎琥寧與病毒唑合用,對輪狀病毒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從而減輕腹瀉癥狀,未發(fā)現(xiàn)不良發(fā)應。對于小兒輪狀病毒腸炎,在常規(guī)病毒唑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炎琥寧,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療效滿意,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胡亞美,江載芳 .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294.
[2]董宗祁,方鶴松,胡皓夫,等 .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討會測記[J].中國兒科雜志,1998,13(6):380.
[3]沈曉明,王衛(wèi)平 .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248.
[4]侯春芝,陳嵐 .炎琥寧在兒科的應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