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2年前5個月全球貿易平淡無奇地進行著,這與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密切相關。從上半年國際航運先導指標的走勢看,下半年國際貿易也很難出現(xiàn)強勁增長。初級產品處于相對高位、生產擴張前景暗淡以及主要經濟體出口增長的疲弱,都無法給全球貿易增長帶來新引擎。基于以上分析,2012年全球貿易增長會在4.5%上下浮動,新興經濟體和主要發(fā)達經濟體也許會給下半年的全球貿易帶來一些增長動力。
關鍵詞:全球貿易;新興經濟體;預測
中圖分類號:F753/757
2012年上半年,世界貿易組織(WTO)發(fā)布的年度報告中預測,2012年世界貨物貿易增長率將下降至3.7%,低于2011年5.0%,也低于過去20年5.5%的全球貿易增速平均值。其中,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出口分別增長2.0%和5.6%,進口分別增長1.9%和6.2%。
世界貿易走勢的低迷與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休戚相關。2012年7月,IMF預測全球經濟增長為3.5%,低于2011年的3.9%。由于世界經濟增速的低迷,一定會收緊全球的進口需求,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以及歐元區(qū)經濟進一步衰退等風險因素,都會影響2012年全球貿易增長的預期水平。通過主要經濟體商品貿易的當月同比數(shù)值可以看出,截至2012年5月,各國貿易增速較2011年都沒有出現(xiàn)顯著的回升,更未現(xiàn)超越2011年的勢頭。可以判斷,如果2012年下半年主要經濟體對外貿易增長前景還不明朗,那么2012年全球貿易將會持續(xù)相對較低的增速。
一、基于國際貿易先行指標走勢的判斷
第一,國際航運指標的變化顯示國際貿易增速回落。這主要通過國際航運市場情況加以判斷,國際航運市場情況可以通過波羅的海干散貨綜合運價指數(shù)(BDI)和集裝箱運輸市場的國際集裝箱指數(shù)(HRCI)進行分析。從BDI指數(shù)可以看出(如圖2),自2011年底該指數(shù)就出現(xiàn)了較大幅度的下降,2012年年初到目前為止,并沒有出現(xiàn)顯著的回升。BDI先行指數(shù)的變化能提前反映國際貿易走勢的變化,而目前該指數(shù)的發(fā)展趨勢也難以判斷出2012年下半年國際貿易能有明顯的提高。
國際集裝箱指數(shù)從2011年7月的近792點,滑落到2011年12月的近499點,再震蕩到2012年6月的502點??梢耘袛?,國際運輸市場的集裝箱運價指數(shù)走勢也難以支持國際貿易出現(xiàn)強勁增長。
第二,初級產品價格還處于相對高位。自金融危機后,全球初級產品價格指數(shù)基本上恢復到一個較高價位,尤其是2011年年底到2012年年初維持在高位。近幾個月來,盡管價格指數(shù)出現(xiàn)了回落,但還處于相對的高位(參見圖3)。較高的初級產品價格也會提高出口價格指數(shù),進而會降低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對全球貿易的提升不利。如果這個價格水平沒有太大的改觀,那么2012年下半年,其對全球貿易的擴張不會起到積極作用。偏高的價格指數(shù)推高了生產成本,和體現(xiàn)生產擴張情況的采購經理指數(shù)(PMI)數(shù)月以來不斷低迷相輔相成,從2012年3月PMI指數(shù)開始回落至54.4%,隨后的4月至6月分別是52.3%、52.1%和50.3%。上述情況說明全球生產情況不容樂觀,外部需求嚴重疲軟,這也能折射出全球貿易走勢的黯淡前景。
二、主要經濟體的形勢分析
國際貿易形勢與宏觀經濟運行密切相關。因此,有必要對全球經濟形勢進行分析,包括美、日經濟,歐元區(qū)經濟以及新興經濟體。
(一)美、日經濟呈現(xiàn)溫和增長
美聯(lián)儲2012年6月預測,2012年美國經濟增速為1.9%~2.4%,通貨膨脹率為1.2%~1.7%,均低于2012年4月的預測。2012年第4季度的失業(yè)率預計為8.0%~8.2%,高于4月的預測值。美國宏觀經濟的基本面表明,2012年美國經濟只能呈現(xiàn)溫和增長,這也就意味著對刺激貿易增長的作用有限。美國2012年單月的進出口增長均保持個位數(shù)增長,前5個月,出口同比增長在4%~8%左右,而進口同比增長在3%~8%左右,遠低于2011年兩位數(shù)的增速。大選之年,美國經濟的尷尬境遇,也難以讓總統(tǒng)候選人拿經濟說事,但愿下半年能出現(xiàn)經濟反彈,為他們的競選增加一些自信。
日本央行2012年7月預測,本財政年度的經濟增速為2.2%,低于4月預測的2.3%。2011年,日本發(fā)生地震和海嘯等自然災害后,經濟恢復和重建的規(guī)模并未顯現(xiàn)出預期水平,因此也就沒有產生龐大的外部需求。2011年下半年,日本的月度進口增長維持在9%~19%左右,而2012年上半年的月度進口增長則只徘徊在8%~10%之間;月度出口增速從2012年2月結束負增長后,逐步恢復到2012年5月9.96%的增長態(tài)勢。這也說明,日本經濟也是保持低速增長。
?。ǘW元區(qū)經濟仍陷債務泥潭
歐債問題尚難煙消云散,歐元區(qū)經濟處于衰退邊緣。
盡管第1季度歐元區(qū)內生產總值實現(xiàn)了0.3%的增長,但是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歐盟委員會2012年春季預測,2012年歐元區(qū)GDP增速為-0.3%,其中重債國希臘、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GDP增速分別為-4.7%、-3.3%、-1.8%、-1.4%,這顯示債務危機會拖累歐元區(qū)的經濟發(fā)酵。2012年6月,歐元區(qū)的Markit綜合PMI指數(shù)為46.4%,該指數(shù)在過去10個月中有9個月低于50%,而制造業(yè)PMI指數(shù)則更低。在勞動力市場方面,歐元區(qū)17國2012年5月的失業(yè)率已達11.10%,債務危機嚴重的國家更是情況堪憂。
歐洲經濟的衰退影響著大量發(fā)展中國家的出口,無法為整個沉悶的外貿市場帶來絲毫希望。歐洲是許多發(fā)展中國家的主要出口市場,但是目前卻給這些國家的出口以沉重打擊。比如,中國出口歐盟的月度累計同比自2012年1月均是負值,分別為-3.20%、-1.10%、-1.80%、-2.00%、-0.80%和-0.80%,雖然對歐盟單月出口在回升,但較2011年還是在下降。印度對歐盟的出口當月同比,2012年1月是-20.15%,2月份是-26.75%,也有很大的下滑。
?。ㄈ┬屡d經濟體出口增長放緩
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在國際市場疲弱的背景下,其出口績效均不令人滿意,即使2012年下半年有一個反彈,也難以平復上半年的下滑。以中國、印度、南非為例(參見圖4),三個國家2012年前5個月的出口同比增長遠低于2011年同期水平,均處于3年來的低位,尤其是印度還出現(xiàn)了幾個月的負增長。因此,2012年下半年的出口表現(xiàn)十分重要,誰能成為世界貿易增長的新引擎,尚有待觀察。
三、2012年全球貿易的走勢預測與建議
對于WTO做出的2012年全球貿易增長的預測,本文給出了基本分析,對比2012年上半年的形勢,2012年下半年應該會稍微樂觀一些。原因在于:一方面各國會為增加庫存而擴大生產,另一方面各國主要節(jié)假日多集中在下半年,這將推動全球貿易的增長。
荷蘭經濟政策研究局(CPB)提供了全球的實際貿易量,根據(jù)2012年前5個月的全球貿易數(shù)據(jù),可以對2012年下半年的走勢做出一定估計,判斷出全球貿易走勢。由于2011年貿易增速較低(5.0%),2012年全球貿易增長將在4.5%上下浮動。
如何尋找全球貿易增長的新引擎,關鍵還依賴于全球經濟的長期復蘇,尤其是新興經濟體的高速增長。以往新興經濟體注重對發(fā)達經濟體的出口,目前,新興經濟體之間的外部需求不斷擴大,這是促進貿易增長的新引擎之一。新興經濟體之間多是在制造業(yè)或者能源領域存在較大的外部需求,應該保證此方面的增長源。另外,一些免受債務危機之苦的發(fā)達經濟體應該將出口市場瞄準新興經濟體,因為短期內歐元區(qū)重債國難以恢復元氣,對外部需求也難有佳績。比如,英國對法國、德國和意大利的出口就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降,截至2012年5月的3個月里,其對中國出口卻同比增長26%。英國對非歐盟國家的出口最近首次超過對歐盟國家的出口。
參考文獻:
[1]倪月菊,馬濤,高凌云. 國際貿易形勢回顧與展望[M].//2012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11:142-158.
[2]裴長洪. 世界貿易形勢不容樂觀[N].經濟日報,2012-02-03.
[3] 安德魯·邦茲. 英國企業(yè)將目光投向新興市場[N]. 金融時報(英), 2012-07.
?。ň庉嫞簭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