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
上大學時,聽過葉嘉瑩先生的課,我記憶猶新。當時聽課,我們的感覺就是,她讓詩詞活起來了,她活在詩詞里,詩詞也活在她自己的生活里面。葉先生的形象,讓見過您的很多女孩兒覺得找到這輩子的理想了。
南開大學校友
南開大學是我的母校,正是在南開,我聆聽了葉嘉瑩先生講解的古典詩詞,領(lǐng)略了她令人難忘的學者風采。
網(wǎng)友“竺蟲兒”
葉先生的講座很有感染力,聲情并茂,把詩詞的美境滲入到聽眾讀者的內(nèi)心,國寶級的大師。
網(wǎng)友“九九樣”
從高二開始喜歡葉先生一直到現(xiàn)在,將近8年的時間,親自去聽先生的講座也只有十數(shù)次,但對于一個并不是南開學生的我,已經(jīng)足夠幸運了。先生一直以來的愿望,就是兩個字——“傳承”,雖然任重而道遠,她卻不懈地努力著。
媒體人吳叢叢
傾聽葉嘉瑩的故事,如同傾聽一曲曼聲低吟的長詩,聚散悲歡,人間哀樂,卻又有一種歷經(jīng)歲月淘洗的不動聲色與含蓄溫厚。
華東師范大學鐘錦
而今,中文系畢業(yè)生就業(yè)困難,又有多少人敢和她一樣癡迷古典詩詞?一個學生原本學習法學,實在太愛古典文學,給她寫了封長長的信。她很受感動,收了。卻又說,法學你也繼續(xù)學,學古詩詞怕是以后不好找工作。
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王巍
宋詞有味道,解詞也特色不同。龍榆生重哲理,言簡意賅。葉嘉瑩觀意境,體察細膩。蔣勛見風格,流暢明快。于我興趣觀之,唐詩品精神,宋詞品氣度,元曲品情趣,明清以降文字只見世故與犬儒氣,梁啟超例外。國學疏見識淺格調(diào)差,讀古書自娛而已。
無錫廣播音樂頻率主持人曦雯
剛看完葉嘉瑩訪談,感嘆人生的苦難,扛得起就是一筆財富,背不動就把你壓垮。打破小我讓自己獲得更寬闊的視野和能量來面對苦難,而苦難本身也會助你一臂之力。
網(wǎng)友“鴉雛單衫杏子紅”
從我上研究生第一次讀到葉先生與繆鉞先生合著的《靈谿詞說》起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許多年過去了,今天終于有機會見到真人。作為女性,她始終是我在學問上的榜樣呀。
網(wǎng)友“六六在馬路上”
今日烏龍,在火車站滯留六個小時。卻因禍得福,看了一本葉嘉瑩的詩論。獲心得無數(shù),常有所感,興奮難溢,奈何不能親見你以分享,雖美中不足,確乎樂事。語無倫次,是為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