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針對院校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實施課堂管理的策略,著重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互動模式,展開有意義的教學活動,建立有效的形成性評價,旨在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英語課堂教學 課堂現狀 課堂管理策略
一、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或育人的主要渠道。在這個學習場所中,依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必要的情境,讓學生得到必要的實踐機會,讓他們在實踐和學習中感悟道理,體驗情感,規(guī)范行為。而教學任務主要是依靠課堂來完成的,而管理則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英語課堂管理主要是英語教師通過對學生現狀水平的分析,與現在教學手段的結合,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調節(jié)課堂氣氛,引導學生,從而實現英語教學目標的過程。因此,有效課堂的管理則成了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這就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中心,了解學生的需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基礎知識,從而采取積極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起到師生的互動作用、激勵作用,在有意義的學習環(huán)境中英語水平得到提高。
二、高職學校英語課堂的現狀
1.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
目前許多院校進行擴招,就讀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主要有兩種來源。第一,主要是英語基礎很薄弱的普高學生,他們在高中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語法不好,詞匯很少。第二,中專和職業(yè)高中的“對口生”,他們的英語基礎也很差,很難開口說英語。所以職業(yè)院校的學生大多數語言功底很差,水平參差不齊。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多學生是厭學的,甚至干脆不學的占多數。即使要學習,也是上課時在老師的督促下盡量學點,下課后對英語自學、背誦、記憶詞匯、閱讀文章、練習聽力根本談不上。
由于錄取分數和生源地的原因,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各個層次的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目標定位各有不同,學生的狀況不一樣,目前,許多高職院校針對學生的英語不同水平進行分級教學,從課堂教學層面上來看,此舉確實有助于教育教學的積極開展。但是,分級教學并不能解決這一問題,因為分級后依然存在著一些個性化的問題,所以要解決這一困難,只有通過課堂管理策略的實施,滿足學生心理層面上的不同需求,使之更快地適應并融入新的學習氛圍中,接受新的教學思維和理念,形成主動學習的愿望,并通過實用英語課堂的學習,制訂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及學習目標。
2.教師方面
培養(yǎng)現代的教師和以往教師有些不同,以前的教師側重于師范技能的培養(yǎng),現代教師需要側重于專業(yè)化的培養(yǎng),更需要專業(yè)素養(yǎng)。而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大都是在畢業(yè)之后考取教師資格證書、走向教師工作崗位的,并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的師范教育,所以這些教師在課堂管理方面明顯會感到力不從心。課堂管理時需要教師具有心理學、教育學和管理學方面的多重知識。同時很多教師每天都重復著同樣的活動,備課、講課,批改作業(yè),這些傳統(tǒng)的方式,難免使學生產生職業(yè)倦怠感,所以很多教師在了解學生方面不夠深入,教師的任務就是教學,教學就是備課,我們除了具備本身學科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外,還必須“備學生”,從學生的現狀出發(fā),因材施教,很多教師對學生的名字和狀況都不知道,更不用說學生的基礎狀況、優(yōu)點和缺點了。在不夠了解的情況下很難有效地上好課。
教師缺乏課堂管理的概念,對課堂管理比較冷漠,缺乏意識。雖然很多教師對工作一絲不茍,很嚴謹,責任心也很強。注重課堂教學,但忽略了課堂管理,一些教師認為自己的任務就是教學,而課堂管理方面應該是班主任的任務,或者有些教師認為所教學生已經成人,不需要太多的管理和干涉,或者有些教師認為如果干預太多就可能比較影響教學任務,所以很多教師采取淡漠的態(tài)度,只管教授,不看效果,采取有效的課堂管理策略,放縱學生,這樣就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不能使所謂的知識教育和素質教育相結合,也不能達到教學目標。殊不知如果課堂缺乏規(guī)范性的管理,就沒辦法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健全的考勤制度、嚴格的執(zhí)行令、分數管理、檔案管理、課堂討論及提問管理必須加以結合,把“任務型教學”和“以學生為中心”結合起來。
三、積極實施課堂管理策略,提升教學質量
1.針對學生現有的狀況
在課堂管理中教師應考慮如何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需求和現狀,將學生的思維引導至利于教學的方向,而不要盲目打擊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個性和學習水平進行差異教學,教師可以從下面幾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
(1)培養(yǎng)學生興趣。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的教育,通過介紹自己的優(yōu)點、缺點、興趣、愛好、目標,使得同學和老師對該同學進一步了解,有利于培養(yǎng)信任感,融洽學習環(huán)境氣氛,在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中更能提高學習興趣,比如在世紀英語中有一篇英語文章題目Sport是關于運動的文章,如果對班上學生比較了解,讓運動愛好者去準備一些關于文章的參考資料,然后讓同學在上課前講述自己的獨特報告,就能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集中精力參與到課文的講述,增強教學效果。
(2)培養(yǎng)“真人”,培養(yǎng)自信心。陶行知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培養(yǎng)“真人”是陶行知的辦學目標,職業(yè)院校的學生的現狀是文化分數不高,所以很多學生在評價自己大學生活的幸福感時候,持否定態(tài)度,他們是不樂觀,不自信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課堂的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這些思想,學會做人,我們不仰視看人,也不俯視看人。我們學會平視看人,相信自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的特點,學會欣賞自己。
2.展開有意義的課堂教學活動
通過對課堂活動的展開,可以對學生的智力、能力、情意等有效的培養(yǎng)?,F在英語教學中特別強調聽說能力,這就要求學生調動積極參與性,確立學生的主導地位,創(chuàng)設一種教學情境讓學生積極投入,在興趣中提高口語交流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除了對英語知識的靈活運用以外,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觀察力。在自信的平臺上,展示自己的個人魅力,增加大學生活的幸福感指數。讓學生上課有種成就感,對第二天的課堂產生期盼而不是厭倦,不再采用任務型的方式講授,而是合作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3.建立科學有效的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展的情況進行監(jiān)督和控制的很好的途徑,在課堂教學和課堂管理中起重要的作用,能反饋教學過程中的信息,能幫助教師很好地了解和掌控學生的表現,做到有的放矢,也可以幫助學生很好地了解自己的近況。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方式可以如下:
(1)記分冊體系。記分冊的內容可以包括出勤情況、上課表現、隨堂作業(yè)。平時成績等,加起來可以是三十分,占期末成績的百分之三十。鼓勵基礎中等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積極的參與獲得肯定。其目的就是讓學生真正的學有所得,習有所獲。學習還是需要有負擔的,雖然“人之初性本善”,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惡習比較多,人人都有惰性和逃避性。所以完善對課前、課中、課后的評價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自覺性的必要手段。規(guī)范的形成性評價有利于課堂管理。
(2)學習效果評價。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對自我認同感,強調學生的自我定向、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調節(jié)。班級對同學的評價,如三好生,入黨積極分子的選取,獎學金、助學金人選的公開選舉,都是小組或者集體給予的評價及教師最后給予總分的評價。有效的課堂管理制度,結合啟發(fā)式的教育方式,能讓學生有較好的學習能力。
四、結語
面對高職院校實用英語課堂管理現狀,我們應在課堂管理中采取交流策略、課堂活動策略、形成性評價策略,提升課堂管理效率,保證教學計劃順利實施,使教師的教學行之有效。同時,高職院校應盡可能多地為教師提供教育教學培訓機會,提高教師的素質,更新教師教學的理念,也可以促進這些課堂管理策略的實施。
參考文獻:
[1]周謙.學習心理學[Z].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
[2]孫紀坤.促進學生主動參與交際的小組互動教學研究[J].外語教學法研究,2002.
[3]張穎.大學英語二課堂教學框架初探[J].外國語言與文化研究,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4]張堯學.加強實用性英語教學,提高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J].中國高等教育,2002.
[5]張亞玲,郭德俊.學習策略教學對學習動機的影響研究.心理科學,2003.
[6]黃靜.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與培養(yǎng)職業(yè)化人才的思考[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04.
[7]孫燕敏.高職英語教學現狀及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