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學英語課程改革對英語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教師專業(yè)素質成為影響改革效果的重要因素。尤其農村初中英語教師的發(fā)展狀況不容樂觀:其一生存困境,“半邊戶”教師忍受雙重壓力,拿起教鞭當老師,放下教鞭做農民。供子女讀書是頭疼大事;其二情感困惑,生活空間狹小難以適應外面環(huán)境,除了屈指可數的幾個同事和自己的學生外,很少接觸外面的新面孔和新鮮事,與外界溝通和交流的機會不多,尤其是本土老教師,一年也不去縣城幾次。未婚青年大齡化現象突出,這是當前農村教師面臨的現實問題;其三教育困惑,農村學生群體的重心傾斜;教師的課改理念可操作性不強,這就嚴重制約了農村英語教學的發(fā)展。一線農村教師要想在這個新時代新教育體制下存活,就要以終生學習為使命,終生以傳授知識為載體,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業(yè)務素養(yǎng),力爭成為用智慧點燃智慧的良師益友,有尊嚴,很體面地活著。
關鍵詞: 中學英語課程改革 農村英語教師 困境 出路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黨和國家對教育越來越重視,投入越來越大,教師的待遇有了明顯的提高,社會地位有所提高,教學條件也有了明顯改善。但因歷史的因素和地域性差異,農村英語教師仍然存在著不少困惑,嚴重影響到教學積極性和身心健康,導致農村教學質量下降,學生輟學,教師厭教情緒凸顯,也感覺前途茫然。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奉獻,從事了教育事業(yè)也就從事了愛的事業(yè),一個教師只有愛自己,才能愛上學生。只有愛上他的學生,才能熱愛教育事業(yè)。時代在變,理念在變,教師的定位在變。農村一線英語教師唯有積極面對,才能加強自己的抗挫能力,期盼曙光。
一、生存困惑
教師,作為教書育人的主體,一個民族只有最優(yōu)秀的人才有資格當老師。一個人只有經營好自己的家庭,才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但教師在這個經濟膨脹的現實生活中卻顯得那么蒼白無力,老人要生活費,孩子要學費,月月要還房貸,尤其是作為一名半邊農教師,壓力更大。而在這個只講“經濟”二字的時代,經濟卻是農村教師最為頭痛、最為尷尬的,因經濟待遇低,教師的社會地位也不可能高,更談不上什么政治地位。近幾年來,國家經濟發(fā)展了,教師工資也有所提高,但如果橫向比較讓人不安,與身在農村的同輩同屬于中等水平,與同一地區(qū)的工商、稅務、煙草、公務員等比較,經濟待遇相差更大,故社會流傳“斯文掃地”,現在我們連掃地都不如。
二、情感困惑
青年教師的流失和未婚青年大齡化現象突出。近幾年農村中小學未婚青年大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延安某鄉(xiāng)鎮(zhèn)中學,2005年有青年教師36人,大齡未婚青年有2個。2008年有青年教師有25個,大齡未婚青年有4個,2011年有青年教師18個,大齡青年有6個。
據調查,青年教師的流失和未婚青年大齡化突出有以下兩種主要情況:其一,為了工作而工作。教育是一個清水衙門,他們的心不在教育上,工作只是為了等待機遇,只要有輕松而又實惠的部門,他們就轉行。其二,為了結婚而進城。由于空間的狹小和交際范圍的限制,青年教師進城愿望尤為迫切,動用一切人力物力資源。大齡青年85%是外地的,沒有背景又沒有財力,唯有等待緣分。
三、教學困惑
隨著新課改的春風襲來,當前農村英語教師在工作上的困惑主要有兩方面。首先,新課標新要求,教學任務重,力不從心;學生流失嚴重,尤其是優(yōu)等生,嚴重影響教學活動的開展。
(一)農村英語教師競爭意識差
缺乏主動學習精神,不能積極吸收他人的先進經驗,不能及時為自己充電,故步自封,自身英語水平執(zhí)教能力難以適應現代中學英語教學。學校英語教研組的校本教研活動開展還不夠扎實,研究方向不夠明確,研究層次存在局限性,各校不能形成適合本校實際的科學的英語教學模式。部分教師往往就教材講教材,缺乏對教材應有的挖掘,知識得不到有效拓展,學法指導跟不上,大多數農村英語教師安于現狀。有的農村英語教師一輩子只教初中一年級,鑒于對教材的“十分熟悉”,有的人根本就不研究教材,更不用說整合教材了。“因材施教”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句空話。
(二)農村教師的就業(yè)危機感嚴重
據調查,近幾年農村中小學學生流失越來越嚴重。延安某鄉(xiāng)鎮(zhèn)中學,2003年在校生人數為1400多人,畢業(yè)生1100多人;2008年該校在校生只有600多人,畢業(yè)生只有400多人。這種狀況并不是個別現象,2010年志丹縣的5所鄉(xiāng)鎮(zhèn)中學畢業(yè)生合并為2所鄉(xiāng)鎮(zhèn)中學。
這種情況主要有兩種原因:
1.因自己不愿繼續(xù)學習而輟學。這種情況主要有四種原因:一是因為學生學習成績差或嚴重偏科感到升學無望而輟學:二是被游戲等吸引而退學;三是認為讀書無用而退學;四是因為喪失學習興趣而退學。這種情況主要集中在初中,但占的比率較大,能占到全部學生流失總數的40%左右。
2.因對原學校的教學質量不滿而轉學。這種流失的方向主要是縣城的重點中學和辦學條件較好的私立學校。這種情況在小學和初中都有,并且占的比重最大占全部學生流失總量的55%。
四、用智慧和愛心走出困境
(一)用黨和政府的英明決策溫暖農村教師的心
各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財政投資力度,切實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改善農村教師的工作環(huán)境,專門設立民族貧困地區(qū)農村教師崗位津貼專項基金,對在邊遠山區(qū)工作有一定年限的教師進行不同程度的特殊補貼。設立偏遠農村教師學習培訓專項經費,對在農村偏遠地區(qū)工作20年以上的教師,各種培訓實行全免費,并且每兩年免費提供一次可帶家屬外出學習考察的機會。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社會各界應把農村貧困教師尤其是農村貧困“半邊戶”教師家屬就近就業(yè)納入政策范疇之內,為教師家屬就業(yè)或創(chuàng)業(yè)提供必要的傾斜政策。通過保障教師家屬就近就業(yè)保證教師安心任教。
(二)用自己淵博的知識征服學生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fā)展,社會對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給學生固有的知識,而是轉向塑造學生新型的人格。教師的根本任務在于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學會如何工作,學會如何合作,以及學會如何生存。一個成功的教師,特別是英語教師,首先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深刻領會當代教育理念并用之于實踐,才能真正達到培養(yǎng)人才的目的。因此,教師要從講臺走向學生,把課堂教學的視線集中到學生身上,把課堂還給學生,與他們交流、溝通,傾聽他們的心聲,融合到他們中間,這樣才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融洽、和諧的課堂。如果一個英語教師的知識儲備不足,教學中必然就會蒼白無力。學生眼中的教師應該是一位才華橫溢,自信風趣的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一名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肯定具備淵博的知識和扎實的基本功。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一池水”,而且是“活水”。學生之所以敬畏老師,除去尊敬老師的高尚人格外,還在于他們能從老師那里獲取知識,提升能力,得到指點,受到啟迪。那么一名英語教師怎樣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呢?我記得有一次,我問一位公開課上得非常成功的教師,問他每堂公開課需要準備多長時間。這位教師回答:“對每堂課我都用整個一生來準備?!闭f得多好,用一生的時間來準備每堂課,就意味著英語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博覽群書,不斷補充自己的知識,使自己的思想如潺潺流水,永不枯竭。
(三)用自己的個人魅力感化學生
教師的人格則是教師本人在長期的教育事業(yè)中逐漸形成的、獨特的、鮮明的風格。教師的人格魅力是教師個人修養(yǎng)及綜合素質的外在表現,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更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力量。而素質教育,說到底就是把受教育者都當成活生生的人,尊重他的人格,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平等對話。擁有高尚的人格和對真、善、美的追求,是現代社會對教師的要求。高尚的人格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有時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在學校里,教師是學生最親近、最尊重的人。教師的崇高人格,就會像一絲絲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人格。葉圣陶先生說:“教師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眰魇谥R是最基本的教育技能,而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是高超的教育藝術。作為英語教師,在你身上,應該讓學生看到人性的光輝,看到正義的力量。這樣學生就會不自覺地被你感染,為你吸引,跟你前行??傊?,教師人格魅力的感召力勝過千萬句豪言壯語,它是無形的旗幟,引導學生走向智慧的彼岸,它是無聲的號角,激勵學生攀登自我完善的巔峰。
一個民族只有最優(yōu)秀的人才有資格當老師。只有最優(yōu)秀的老師才能培養(yǎng)出最優(yōu)秀的學生,用自己的實力征服學生,讓學生信服你,聽從你。用自己的愛感化學生,把學生融入自己的一生,接納他的天真,喚醒他的童真,寬容他的過失,養(yǎng)成他的習慣,激活他的心智,振奮他的沖動,開發(fā)他的智慧,影響他的思想。盡管走農村基礎教育的這條路充滿荊棘,基礎設施差,師資力量弱,家長對教育的認知態(tài)度不端正,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但一定要走下去,只因為危機與機遇并存,教師本身就是一個挑戰(zhàn)抗挫折能力很強的職業(yè)。教育源于生活,幸福就是對生活的感悟。教師的幸福是學生快樂學習的源泉,教師一定要有一個陽光的心態(tài)。農村教師要以終身學習為使命,以傳授知識為載體,提升農村的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個人素質,力爭成為用自己的智慧點燃學生智慧的良師,有尊嚴地、很體面地活著。
參考文獻:
[1]胡瑾.改善農村初中英語教育現狀的思考.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7.
[2]劉倫浩.農村初中英語課改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6.
[3]胡建成.農村英語面臨的困難及思考.池州師專學報,2003.
[4]張昌勛.提升教師人格魅力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07).
[5]王小利,楊銳.淺議教師人格魅力對學生成長的促進作用[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6(01).
基金:陜西理工學院“國培計劃(2012)—初中英語優(yōu)秀青年教師研修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