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化學非常有趣,化學知識無處不在,但中學生,尤其是初中學生特別害怕學化學,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存在較多的障礙,因而化學學習的質量受到很大的影響。為了切實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質量,教師必須首先弄清學生學習化學的障礙及原因,然后根據(jù)教學原則及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對策。
一、學習化學的障礙及成因
1.缺乏積極的學習動機。
成就動機強的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有創(chuàng)新精神,能做到全力以赴;他們能約束自己,不為周圍環(huán)境所左右;他們把成敗常歸于自己能控制的主觀因素,如個人努力;他們傾向于對未來成就抱較大的希望。學業(yè)不佳的學生,或歸因于自己能力低,在學習之前已將自己錯誤地定了位,從而喪失了學習興趣,最后厭學棄學;或歸因于教師能力差,水平低,教法不當;或歸因于課堂紀律不好,沒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積極向上的學習氣氛。
2.缺乏濃厚的化學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有效學習的先決條件。但許多學生缺乏應有的學習化學的興趣,其原因是:
(1)學習內容增加。初中化學中元素化合物部分內容簡單,涉及的現(xiàn)象直觀,多為生活中能體驗的內容,學生有較多的經(jīng)驗,學習起來有熟悉之感,興趣濃。但關于分子、原子、元素等基本概念部分抽象的理論多了,能力要求高了,課堂容量大了,部分學生思想上沒有足夠重視,學習中的問題也越積越多,成功的體驗也越來越少,學習興趣逐漸減弱。
(2)缺乏恒心。有些學生因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沒有頑強拼搏的毅力,一遇到困難就退縮,長期下去,就失去了學習興趣。
(3)缺乏成就感。由于所學內容增多,要求提高,特別是能力要求的提高,導致部分學生考試成績不可能總在八九十分以上,缺乏成就感,失去學習興趣。
3.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
有些學生惰性大,依賴性強,學習不主動,不預習、不復習、不總結;課內不做筆記或根本不知如何聽課;作業(yè)不認真,甚至抄襲;考試總想方設法作弊,學習無計劃、不求甚解;喜歡臨時抱佛腳。有些學生本身基本功差,又不認真地閱讀、鉆研教材,不能掌握基本理論,形成基本技能,所學的知識零碎、易忘,不能提綱挈領,常常事倍功半。
4.缺乏健康的學習心態(tài)。
學習焦慮緊張,害怕測試考核,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雖然思考,但不深刻,只有膚淺和一知半解的描述?;卮饐栴}時,常因過度緊張使表達缺乏層次。感情脆弱、意志不堅,無法經(jīng)受失敗和挫折的考驗。學習順利時,興趣高、信心足,反之則消沉自卑,喪失進取心和學習興趣。
5.缺乏基本的學習能力。
有的同學學習的動機、態(tài)度、表現(xiàn)都比較好,卻出現(xiàn)效果與動機的明顯反差。究其原因主要有:不能深入理解化學概念的化學意義和概念所反映的化學事物、現(xiàn)象的本質;不能準確區(qū)分相近的概念;忽視或誤解化學規(guī)律的適用條件;片面分析問題,只見局部不顧整體;憑自己的主觀想象,缺乏從論證推理得出結論的習慣;死記硬背化學用語和某些結論,對具體問題不會具體分析;不能全面、準確地分析題目描述的全化學過程;不能對題意的分析建立起清晰的化學圖景。究其根源,一是化學知識本身抽象程度高,與實際聯(lián)系緊密,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靈活多變;二是教材的編寫比較原則,缺少形象化的說明;三是缺少訓練學生思路的典型范例;四是學生還沒有把握住學習化學的科學方法,不善于從多方面去理解化學概念,不善于做比較分類工作,沒有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科學思維方法。一部分學生在學了化學之后,觀察化學現(xiàn)象還僅僅停留在日常生活經(jīng)驗的水平上,心理層次未得到提高,錯誤未得到糾正,新觀念未曾建立。
二、消除學生學習化學障礙的對策
心理活動是人類活動的基礎,無論哪種教育都應以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為前提,以發(fā)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為教育的目標之一,這也是素質教育的突破口和關鍵?;瘜W教學中要體現(xiàn)這一原則,就應關注以下幾點。
1.確立目標,樹立信心,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動機。
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是家庭、學校、社會及個體本身共同作用的結果,要把動機的培養(yǎng)、激發(fā)、強化貫穿于化學教學始終。
化學教學中也應貫穿德育教育、意志品質培養(yǎng)、人生觀教育等;應向學生講授化學課的課程體系、基本特點、學習規(guī)律,使學生知道為什么學、應該學什么和怎樣學。要讓學生正確認識學習的過程是由低級的有序到高級的無序的認識過程,是螺旋式的上升,從糊涂中學明白,是一個艱苦、求是、提高、升華的過程。
2.聯(lián)系實際,變換模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
(1)上好第一次課。第一印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首因效應,教師要重視化學課程的緒論部分的教學,生動講述化學學的產(chǎn)生、發(fā)展、應用及由此產(chǎn)生的影響。要注意用第一印象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教學中要給學生驚喜、新奇、實際之感,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多聯(lián)系生產(chǎn)生活,多舉貼近生活的實例。
(2)變換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研究學生的心理,掌握學生的特點,確定可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體現(xiàn)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結合每節(jié)課的特點,選擇學生樂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要降低教學跨度,突出雙基教學。要加強實踐活動,增加學生分組實驗,并把部分演示實驗改成學生實驗,引導學生處理、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指導他們通過實驗現(xiàn)象,把握科學規(guī)律。用以現(xiàn)代技術為核心的多媒體把學生從學校課堂這個固有的領地解放出來,使學生接受更多的最新信息,使教學內容方式更加豐富多彩而富有吸引力;采取問題教學模式,讓教學具有針對性,由教師設計后大家一起參與討論、辯論,教師對學生的解題方案做評判和指導。
(3)特別注意學習障礙生課前和課后的個別輔導。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引導他們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教師在教學上要分層次,分層設計課堂提問和階段性檢測試題,讓他們都有展示自我、獲得成功的機會。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充分利用學生的長處和閃光點,讓學生體驗到自己的能力和潛力,有助于他們重新獲得學習化學的信心和勇氣。
3.嚴格要求,尊重個性,堅定學生學習化學的信念。
教學是通過科學、合理、外在、嚴格的要求,逐漸內化為學生的認知需求和實際行動。學生的主體性只有在良好的環(huán)境、嚴格的科學管理體制下才能充分體現(xiàn)。學習障礙生缺乏認知需要,缺乏內在動力,對學習不感興趣,不感到學習的快樂。我們要尊重學生的獨立個性,愛護他們脆弱的自尊心,真誠地關心、耐心地疏導和熱情地幫助他們,清除他們的對立情緒和對學習的困惑。尊重學生是嚴格要求的前提,只有真誠地關懷和尊重學生,相信他們的力量和能力才能提出中肯的、合理的嚴格要求;也只有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礎上提出嚴格的要求,才能促使學生克服困難,逐漸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完成自我的認知發(fā)展,實現(xiàn)其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