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我們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要充分準備,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要巧妙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科學的引導;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積極動手實踐;要引導學生及時復習,通過對舊知識的復習,尋找和新知識之間的聯系。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提高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07-135-01
如何用較少的時間和精力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我想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從以下五點做起:
一、激發(fā)興趣,營造氛圍
數學學習是一個認識過程,也是學生的一種情感經歷過程。在這種情感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首先,要為課堂營造出和諧、愉悅的氣氛。我們可以將現代教育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進行整合,借助多媒體使教學內容變得新穎、學習方式變得有趣。如,在統(tǒng)計教學中,我們可以用課件在學生面前展示出“水果”雨——幾種不同水果像下雨似的呈現在大屏幕上。教師可以在學生觀察后提問:“出現了哪些水果?各有幾個?你記住了嗎?誰有更好的方法介紹給大家?”很自然的將課堂教學進一步深入,引入統(tǒng)計教學。教學內容變得形象直觀,呈現給學生的課堂充滿情趣,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活躍的課堂氣氛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顯著。其次,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情感的交流?!坝H其師,信其道”師生關系與課堂教學效果緊密相連。在課堂上,教師應該面帶微笑,把歡樂的情緒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感到親切,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在真誠的笑容前,在濃郁的情感交流下,每個學生都會用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課堂學習。學習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教師可以多實施肯定性評價,增強他們的信心,相信自己的學習能力。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不斷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我們就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熱情。
二、充分準備,明確目標
“兵馬未到糧草先行”,教師課前準備的充分程度和課堂教學效果成正比;課堂教學目標的完整性、明確性與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是否能夠得到提高密切相關。首先,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教師要科學確定。要考慮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合理安排課堂的信息量。由于不同年級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水平不一致,所以對不同年級的學生要進行合理區(qū)分,制定出符合不同年級學生的教學進度。其次,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也要有所區(qū)分。區(qū)分重難點,有利于教師在教學中抓住主要內容,不在次要內容和學生容易接受的內容上花費更多精力,使課堂教學效果最大化。
三、巧設情景,科學引導
教學中,教師主要起到主導作用,設計問題,激發(fā)學生思維,對學生在思考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教師在提出問題后,要留給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時間,鼓勵學生大膽嘗試,自我解決問題。讓學生充分思考,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在新知識的教學前,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生動的、趣味的、愉悅的學習意境,揭示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系,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情境的創(chuàng)設上,我們可以把故事、游戲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入課堂,并給予學生自主探究、動手操作的機會。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還應積極將數學問題在生活中還原,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理解、分析、解決數學問題,引導學生學習“生活化”的數學。既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形成數學技能,又把數學學習與生活緊密相連。
四、自主探究,動手實踐
高效的數學課堂學習,應該是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的課堂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提供參與活動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完全參與學習,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學生通過實踐,所學知識的消化和貫通才能完全落到實處;我們期望學生在實踐中觸摸、感知、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
五、及時復習,以舊引新
在小學階段,知識之間層次性、系統(tǒng)性較強,前后知識聯系密切。我們要引導學生在課后及時復習,給予他們進一步總結、探索、發(fā)展知識的空間,將他們在課堂上獲得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和發(fā)展,使他們的智力得到開發(fā)、學習興趣得到培養(yǎng)、發(fā)現問題的能力得到增強。但是,通過研究我們發(fā)現,一些數學知識的教學分成幾個學期或幾個章節(jié)、幾節(jié)課完成,這是在編寫教材時考慮了學生在不同階段的思維發(fā)展水平和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在進行這些內容的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前后知識之間的系統(tǒng)性和聯系,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如,“有棉布40米布,做床單用掉18米,剩下的棉布用來做衣服,每件衣服用布3米,剩下的棉布可以做幾件衣服?”我們可以用綜合法引導學生倒著推導、解決解題(當然用分析法也可以),從問題開始分析,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知道那兩個條件,兩個條件哪一個未知,求未知的條件需要知道什么。解答時,我們可以先帶領學生復習相關的一步計算的應用題,幫助學生發(fā)現兩步應用題與一步應用題的區(qū)別與聯系,比較容易地找到兩步應用題分析和解答的方法。注重課后知識的復習,我們就能取得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要做有心人,不斷的探索、實踐,使我們的數學課堂充滿靈性和活力,教學效率節(jié)節(jié)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