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苗
【摘要】什么是成功?怎樣的標準才算是成功的人生?成功意味著什么?對于這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成功的內涵是普遍的,它不僅僅是表面的一種外顯性現(xiàn)象,也是一種內在的感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應該是外在形式與內在心理的結合和統(tǒng)一。
【關鍵詞】心理;職業(yè)教育:學生思政教育
職業(yè)技術學校的學生正處在人生的起步但也是關鍵時期,即將開始社會的征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為自己的整個人生貼上失敗者的標簽。因而好的心態(tài)不僅是職業(yè)生涯成功的有力保證,更重要的是,心態(tài)對于今后的人生歷程也起著重要性的作用。只有良好的心態(tài),才能確保職校生無論面對怎樣的人生磨難,都能達到自己的人生最佳狀態(tài)。所以,對于職校生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有一個好心態(tài),這樣才能不斷走向成功。
決定和影響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有的說要靠機遇,有的認為是個人先天的條件,有的覺得決定成功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是個人行為,說法不一??偟恼f來,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個人所具備的成功素質,包括自信、堅韌的毅力、堅定的信念等,即要有良好的品格體系作為基礎,最重要的一點,是成功者要具備良好的心理基礎和積極的心態(tài)。每一個成功者,都擁有積極的心理素質,在人生的道路中無論遇到怎樣的打擊與挫折,他們都能夠始終用積極的態(tài)度設法去扭轉格局,從而最終達到理想的目標。所以,積極的心態(tài),是一切成功的必要條件,是成功的動力、進取精神和支撐的力量。
成功學的始祖拿破侖·希爾說,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在于他的心態(tài)。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差別在于是否擁有積極的心態(tài),即PMA(PositiveMentalAttitude),成功的人士總是運用PMA來支配自己的人生,而失敗的人士卻消極悲觀,無法正視現(xiàn)實的困境,一直持有消極心態(tài),即NMA(NegativeMentalAttitude)。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是每個人在日常生活都必須具備的,只是人們對積極心態(tài)的占有量和對其的激發(fā)程度不同,從而導致了不同的人生路徑。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積極的心態(tài)呢?如何才能擁有它呢?或者如果具備了積極心態(tài),又該如何讓它保持的時間更加長久并引導自己的行為呢?簡單而言,牛津字典中對積極心態(tài)下的定義是:建設性,方向感。彰顯既有的,而不對短缺的部分耿耿于懷。對于事物的看法、傾向,也因此而能有所提升或進展……(就個人而言)對自己充滿信心和信念。也就是說,積極的心態(tài)就是凡事往好處想、真正的樂觀和士氣高昂,能夠將復雜、困難的事情簡單、容易化處理,從而幫助自己更快地達到既定目標。
職業(yè)技術學校的學生常見的消極心態(tài)的表現(xiàn)有無奈心態(tài)、失落心態(tài)、孤獨心態(tài)、盲目心態(tài)等。考上職業(yè)技術學校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yè)是件十分高興的事情,但部分學生雖入校,但心情極為浮躁,沒有目標,沒有學習的動力,對待學業(yè)和自己的前途發(fā)展混沌。有的同學進入職校后學習成績不那么突出了,學?;顒又凶约旱谋憩F(xiàn)也不像初中時那么優(yōu)秀,有的當了十幾年學生干部如今卻成了普通同學。這種強烈的心理落差使他們失去了心理平衡,無法找到自己的定位,體驗著各方面的失意和挫折感,時常表現(xiàn)出悶悶不樂,抑郁寡歡,情緒低落,在學習方面無法提起興趣和信心。
孤獨心態(tài)是學生易產生的一種帶有普遍性的情緒反應。他們新入學后面臨一個陌生環(huán)境,突出的感覺就是寂寞,尤其是當遇到一些自己無法解決的困難和身體不適之時,又難以找到其他朋友進行交流或和老師溝通。還有一部分同學,在小學、初中時,一直是家里的重點保護對象,每天除了學習外,其余事情都由家長代勞。來到學校后,他們往往表現(xiàn)出適應不良,生活難以自理,與人交往常以自我為中心,在與同學相處中,表現(xiàn)出自私、懶惰、不能遷就,于是,矛盾、磨擦、積怨紛至沓來,造成同學間的隔閡。他們感到不被人理解,常顯出情緒低落,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嚴重時難以集中精力,學習和精神狀態(tài)疲軟。????從初中到職業(yè)學校,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紀律要求都有較大變化,這些變化許多學生不能盡快不適應,上課感到老師講得快,知識又難,不會選重點精要內容記筆記,自習課不會充分合理支配,面對復雜的實踐操作,不會有層次地去完成。這種盲目性也造成職校生產生消極心態(tài)。
自己的人生是由自己塑造的,行為也完全可以由自我心理來支配。一個人的人生的外在表現(xiàn),總是與內心狀態(tài)息息相關。因此,心態(tài)在個人發(fā)展過程的作用不容忽視。
有時候人們會說,有的人天生樂觀,性格就是如此的,所以心態(tài)總是很好。就最低限度而言,積極的心態(tài)是人人可以學到的,無論他原來的處境、性格與修養(yǎng)是怎樣的。作為成功的原動力,如何培養(yǎng)和加強積極心態(tài)呢?可以簡單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永遠都不要消極地以為什么事都是不可能的。首先要認為自己能行,只要再經過努力和嘗試,再次跨越障礙,最后就能發(fā)現(xiàn)困難沒有想像的那么大,自己真的能行。無論自己渴求什么樣的人生經歷,只有在自己內心深處真切感受并作為一種信念的時候,才能以一種達觀的意識奮進,并感受到生命富有意義。在目標實現(xiàn)后,你就會明白,積極的態(tài)度是人生的價值所在。?要消除消極心態(tài),關鍵在于化解學生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改變他們的思想認識。要引導他們面對現(xiàn)實,確立崇高的理想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從理論的學習和事實的分析中加強對人生價值的認識。在學校的教育活動中,把理想教育與思想教育結合起來,增強使命感,責任感,使學生自覺地把在校學習與人生追求聯(lián)系起來,腳踏實地地為實現(xiàn)理想而刻苦學習。
2、要心懷必勝、成功、克服困難的積極想法。美國的著名企業(yè)家卡耐基先生說:“一個對自己的內心有完全支配能力的人對他自己有權獲得的任何其他東西也會有支配能力。”當我們開始用積極的心態(tài)并把自己看做成功者的時候,我們就成功一半了,或者說離成功不遠了。這種想法并非完全的阿Q精神勝利心態(tài),而是在客觀分析情況,并不斷創(chuàng)造條件與途徑的基礎上,爭取贏得成功的一種積極心態(tài),它能夠大大有助于最后的成功。要多對職校生加強挫折教育和增強他們的抗壓意識,多對他們進行鼓勵和表揚,激發(fā)他們不斷進取的熱情,在失敗中奮起,在跌倒中成熟,不斷增強自己的內需力,進而走向成功。
3、放棄雞毛蒜皮的小事,到處尋找最佳的新觀念,并學會稱贊別人及接受別人的贊賞,以達到自我激勵。在確定了自己要達成某種欲望后,就要向目標大踏步邁步,路上小小的荊棘與挫折及其他干擾因素,只是一些小插曲,不要被悲觀失望的濃云包裹,也不能固守陳規(guī)著一條死胡同走不出來,而是要放遠眼光,不斷吸收新的觀念和思想,激發(fā)自己的靈感和創(chuàng)造力,從而跳出舊有重圍,尋找有效的方法。同時,受到贊賞能夠潛發(fā)出一股自信與沖動。我們要不斷拿小收獲鼓勵自己,這樣的心態(tài)就容易把成功的實現(xiàn)看得不那么高不可攀,而是只要有計劃、有方法、積極進取,就能夠達到成功的彼岸。
在營造積極心態(tài)的同時,也要試圖規(guī)避消極心態(tài),以減少成功的障礙。無論面臨怎樣的難關、障礙、挫敗或是危機,都要想辦法把消極想法轉化為積極精神。作家契柯夫曾說過:“看似毫無生氣的種子,也可能會結滿豐碩的果實:而每一次的難關,都是成功的一次契機?!?/p>
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要試著凡事往好處想,回避或擱置消沉的、不積極因素,讓積極思考深植到潛意識中,變成一種習慣甚至本能。同時,要學會使用微笑,微笑著打消那些消極不好的念頭,與別人分享麻煩事,這樣也能使憂慮減半,從而使生命從此改觀。在戰(zhàn)勝消極心態(tài)之前,最好先梳理出導致目前心境的因素有哪些,然后一件件緩解或減少這些消極想法,采用積極、正確的思想取代它,扔掉壓在心靈上的沉重包袱,這樣就能成功度過消極期。
心態(tài)影響人的一生,面對人生逆境時所持的信念,遠比其它因素要重要得多。拿破侖·希爾關于心態(tài)的意義說過這樣一段話:“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是這種很小的差異卻造成了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就是所具備的心態(tài)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和失敗。”因此,我們要時刻以積極的心態(tài)引領自己的行為航向,進而駛進成功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