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庚華
X
【摘要】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通過精心設計學生感興趣的任務,引導學生分析任務并提出問題,預留出創(chuàng)造空間,培養(yǎng)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評價學習成果,完善知識結構,從而提高了學生獨立獲取、運用和擴展知識的興趣和能力,使課堂教學更為精彩。
【關鍵詞】任務驅動;高中物理;教學;興趣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涵
所謂“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活動中心,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究和互動協作的學習,并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實踐活動。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1、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前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是在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指導下,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讓學生在“帶著任務自主學習”的探究法下實現知識的建構。伴隨著學生在課堂上所取得的一個個成就感,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例如:在講物理“萬有引力與航天”時,放映我國神州系列飛船上天的錄像,向學生展示生動、神秘的宇宙畫面;等等,這樣一定會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將自己沉浸在物理情境之中,激發(fā)起強烈的探索欲望。學生認識到物理不僅有趣而且有用,在課堂上的表現不在是以前的沉悶、謹慎,取而代之的是課堂表現活躍,積極地回答問題并提出自己的觀點,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任務驅動”的教學法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與學的結構,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設計“任務”時,要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不斷完成“任務”的同時掌握知識、技能、方法,并能學以致用。在做“油膜法測分子直徑”的實驗中,學生主動提出油膜是不是單分子層,分子間存在的空隙怎么處理,油膜的面積測量是否準確,換成彩色的油膜或彩色的痱子粉測起來效果會更好,問題的討論一直延伸到了課下,在一節(jié)課上能主動提出問題和改進實驗條件,增強了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同時使學生進一步發(fā)現問題,以便于今后的學習和提高。通過任務驅動教學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獨立思考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能力,最終使學生喜愛物理這門學科、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3、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通過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后,學生對知識有了更深的理解,掌握和記憶鞏固的效果比較顯著。例如,在《單擺》的學習中,學生面對探究單擺在擺角小于5°時的運動性質這一任務,一開始,可能會感到摸不著頭腦,無從下手。這時,教師可以通過問學生下面的問題引導學生把任務與他們已經掌握的知識(如回復力)聯系起來:小球為什么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復運動?這樣,學生的思路就會豁然開朗,會想到對擺球受力分析,尋找回復力的來源,從而為解決問題,完成任務邁出關鍵的一步。
4、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任務驅動教學法確實有他自身的優(yōu)點,主要體現在:加強了知識技能與應用的聯系、加強了知識技能的結構化、調動了師生雙方的積極性,教學目標明確,思路清晰。在教學中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傳統(tǒng)的教學法下,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可以對重點知識運用分析、對比、比喻等方法進行突出,可以對難點知識運用鋪墊、分解等方法進行突破。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如果一味地采用以教師為中心來突出重點與突破難點的方法,便違背了“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思想,走回了以前的老路。任務驅動教學法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是從“任務”和“驅動”出發(fā),需要對任務合理有序的“編排”,創(chuàng)立相應的真實情境。
5、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新課程改革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在完成任務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從各個方向去解決問題,用多種方法來解決同一個問題,防止思維的絕對化和僵硬化。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產生大量疑問、不受固定模式約束的能力,還要鼓勵學生學會大膽猜想、判斷,并將其猜想作為邏輯推理的一種形式和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一種重要手段,幫助學生克服思維定式。例如,在電學實驗中,學生測量電阻的方法是用伏安法(用安培表,伏特表和滑動變阻器)來測量,那么,測量標準阻值的方法是否只有這一種呢?教師即可在課堂上誘導學生提出“如果只允許使用兩個電表中的一個,應該如何測出電阻的阻值”的問題。學生也會根據自己以前學過的知識,靈活多變的組合相關的因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而這個方案顯然不止是一種。這種提出問題,多渠道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既提高了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思考,銳意進取的精神,抓住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增長點。
三、小結
總之,驅動“任務”的設計必須以興趣為主線,以實用為載體,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為目的,應以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學生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終身學習的習慣為第一目標。并使學生能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探索及合作精神,開發(fā)學生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