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智雷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人口與區(qū)域研究中心,湖北 武漢430073)
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流入到現代城市在當前及未來幾十年都將是中國最顯著的社會現象,但是,農村勞動力城市遷移30 多年來并沒像西方國家經驗那樣,大量外來人口融入城市社會,成為新的市民。戶籍制度、與戶籍相關的政策“壁壘”以及農民自身素質的限制,使得鄉(xiāng)城流動者很難進入城市的正規(guī)勞動力市場[1],而通過在城市就業(yè)來實現永久性遷移(獲得戶口、配套保障與福利等)的比例就更微乎其微[2]。按照目前的態(tài)勢,絕大多數遷移勞動力想馬上融入城市是不可能的,至少需要兩代人以上的時間才能實現真正的城市化,融入城市社會[3]。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明顯滯后于工業(yè)化,遷移勞動力的市民化進程緩慢,農村進城人口“半城市化”狀態(tài)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當農村流動人口遷入城市后,由于城市的經濟、社會、制度和文化系統的整合與相互嵌入存在障礙,他們顯現出“半城市化”的三點社會具象:非正規(guī)就業(yè)和發(fā)展能力的弱化、居住邊緣化和生活“孤島化”、社會認同的“內卷化”[4]。目前,遷移勞動力既不能完全從農村和農業(yè)中退出,也不能完全融入城市,而基于身份差別所形成的社會保障缺失以及“城中村莊”的構建往往使他們缺乏對城市的認同,社會網絡內向化,最終游離于城市經濟的體制之外,逐漸被“邊緣化”[5],在都市社會中形成一種獨特的“二元社區(qū)”現象[6]?!鞍氤鞘谢笔且粋€系統性的社會、制度、文化、行動和心理問題,在許多方面已經逐漸表現出結構化、長期化和永久化的特征,迄今為止的所有政策調整尚未達到化解“半城市化”問題[7]。
是什么因素在影響著農村遷移勞動力市民化路途呢?農村勞動力從遷入城市就業(yè)到真正融入城市社會的根本障礙是什么?是不是在當前城市內的遷移勞動力的個人發(fā)展能力還不足以實現其城市融入的程度?在遷移勞動力市民化過程中,應該如何構建勞動者的個人發(fā)展能力?本文試圖在分析遷移勞動力能力貧困的基礎上,構建城市融入過程中遷移勞動力能力建設模型,并進一步分析遷移勞動力能力形成的過程和內在機制,以期對上述問題作一解答。
遷移勞動力個人發(fā)展能力的貧困阻礙其城市融入的進程,主要表現在城市就業(yè)能力的貧困、家庭保障能力的貧困和城市生存能力的貧困等三個方面。
城市就業(yè)能力的貧困主要是指勞動者人力資本的相對不足,這種相對一方面是和城市戶籍人口相比較,另一方面是和城市部門用工要求相比較,也即遷移勞動力本身具備的技術和文化程度等與所從事的崗位要求的能力不相匹配,具體表現為從農業(yè)向非農業(yè)的職業(yè)流動引起的相對技能不足。雖然相對于農村留守勞動力,遷移勞動力的綜合素質較高,是“精英”。但是和城市戶籍人口相比,遷移勞動力是人力資本匱乏的“弱勢群體”,他們很難憑借自身的人力資本,通過正式的勞動力市場進入城市正規(guī)部門就業(yè)。他們不但在勞動、收入待遇等方面遠遠低于城市戶籍勞動力,而且從事的職業(yè)大多是后者所不愿干的“苦、臟、累、差、重、險”的工作[8],主要集中在服務業(yè)、建筑業(yè)、零售、餐飲、制造業(yè)、交通運輸等勞動密集、低技術水平行業(yè)。
另一方面,遷移勞動力低水平的人力資本狀況很難滿足城市部門經濟發(fā)展的需要,于是發(fā)生勞動力的結構性短缺,并且隨著經濟的進一步增長和經濟發(fā)展發(fā)生的轉變,這一缺口還會逐漸擴大。近些年普遍發(fā)生的“民工荒”最主要的還是人力資本的短缺,是遷移勞動力自身的技能水平滿足不了社會經濟轉型和企業(yè)快速發(fā)展的需要。以浙江為例,在2005年用工企業(yè)70%的空缺崗位需要熟練工人,34%的空缺崗位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9]。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10年對企業(yè)調查顯示:企業(yè)招工崗位中近1/3 都要求具備一定的職業(yè)資格,企業(yè)招工要求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要求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5%[10]。但是遷移勞動力的人力資本狀況整體水平較低,且進一步提高的難度較大。通過對11個省份的遷移勞動力的調查結果顯示,遷移勞動力初中未畢業(yè)的約占45%,初中畢業(yè)但沒有接受高中以上教育的約占33%,只有12.7%的接受過進城務工所需的某些技能培訓[11]。其結果則是,遷移勞動力在低技能行業(yè)或職業(yè)的集聚,一方面會導致該勞動力市場供大于求,使這些行業(yè)或職業(yè)成為貧困的多發(fā)地;另一方面也會導致非正規(guī)勞動力市場的固化和邊緣化,在都市社會中形成一種獨特的“二元社區(qū)”現象。
遷移勞動力城市就業(yè)能力的貧困,決定了他們工作的非正規(guī)性和不穩(wěn)定性,使他們立足城市的經濟基礎很難得到保障,因而很難對未來城市的生活形成穩(wěn)定的預期,也會使他們在心理上很難融入城市和城市居民平等地交往,難以產生對城市社會的認同感,這也常常是他們受到城市居民歧視和排斥的重要原因。
農村勞動力可以自由的選擇就業(yè)流動,但是家庭很難發(fā)生遷移。首先,家庭物質資本一般很難遷移,比如房屋和土地,即使能夠搬遷,發(fā)生的“空間摩擦”也會很大。隨著農產品價格上漲、農業(yè)政策由征稅向補貼的轉變以及土地轉入非農用地增值的預期還會增加土地對于農民的價值。農村家庭如果不遷移則可以低成本享有農村的住房,而當農村家庭整體遷移時則不得不支付額外的房價或房租。從當前的收入水平來看,遷移勞動力很難承擔大城市中高昂的住房價格。因此,遷移勞動力普遍采取擁擠在一起、短期忍受差的住房條件攢足積蓄回農村消費的方式來規(guī)避城市的高房價。其次,家庭人力資本和社會網絡有著明顯的地域性特征,能夠為外出務工者提供的幫助較為有限;在外就業(yè)過程中受傷、生病或者其他事情發(fā)生,很難得到家庭其他成員的照料和幫助。如果整個家庭一起遷移,一方面會增加生活成本,另一方面還要面臨子女教育、醫(yī)療和生活保障等方面的障礙。再則,即使是家庭化遷移,家庭稟賦中也只是有形資本中的一部分可以帶著,并且在搬遷過程中還要發(fā)生資本摩擦損失,包括家庭所擁有的物質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發(fā)展要素的減少,降低家庭稟賦的收入效應和財富積累水平。
家庭滯后于勞動者的遷移導致的直接結果則是遷移者家庭保障能力的貧困。在轉型前的傳統社會和市場化程度低的農業(yè)社會中,家庭是農民的基本福利供給單位,承擔著農業(yè)生產、生活保障、經濟扶持和福利供給等多重功能?!梆B(yǎng)兒防老”是傳統中國養(yǎng)老保障的根本途徑,“親族協力”是傳統中國對抗疾病死亡的主要方法,“相鄰互濟”是傳統中國抵御自然災害的通行模式[12]。家庭保障是由家庭提供的對成員的生活保障,同時包含著經濟保障、服務保障和精神慰藉等內容。在家庭保障中,家長或成年成員充當著責任主體,但每個家庭成員均會有較為明確的分工,家庭成員之間存有長期互惠的內生機制。如果某一個成員外出務工,那么他在外就業(yè)期間可資利用的家庭資源就會縮小,家庭的保障能力也會降低。家庭功能的削弱過程與社會保障的建立健全過程并未銜接,遷移勞動力在城市中并不能獲得與城市居民相當的社會保障。
在城市社會保障覆蓋到遷移勞動力之前,家庭保障能力的貧困會導致遷移勞動力缺乏對城市的認同感和歸宿感,并且會大大地增加外出務工的市場風險和收入的不確定性,使他們的遷移預期只能是暫時性的或流動的[13]。家庭保障能力的貧困還會使得遷移勞動力一直存有“后顧之憂”,一方面擔心農村家庭稟賦的弱化和喪失[14],限制在城消費,把積攢的工資寄回或帶回家鄉(xiāng),另一方面在城市中也不能主動爭取到更好的就業(yè)機會和發(fā)展空間,不能享受城市生活,缺乏對市民化的有效需求和積極性。
社會排斥是造成遷移勞動力群體性能力貧困和“城市融入障礙”的重要影響因素,而社會排斥作用于遷移勞動力群體的直接結果是他們發(fā)展能力的貧困。阿瑪蒂亞·森認為,社會排斥本身就是能力貧困的一部分。被隔離于某些社會關系之外可能會導致其他的剝奪,因而進一步限制了人們的生活機會。對一個人就業(yè)或獲取信貸等機會的排斥會導致他在經濟上的窮困,而經濟上的窮困反過來又會導致其他形式的剝奪(如營養(yǎng)不良或無家可歸)。因此,社會排斥本身不但是能力剝奪的一部分,而且也是造成各種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15]。
遷移勞動力在城市社會遭受著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保障、教育和空間等多個方面的社會排斥,這些不同維度的排斥相互交織、相互累積,共同將遷移勞動力推向城市社會的邊緣,成為阻礙這一群體城市融入的主要因素。他們被排斥在城市公共福利之外,缺少相應的社會保障,又遠離土地,這使他們成為城鄉(xiāng)二元分割的社會保障體系下最弱的群體。由于遷移勞動力群體在權利、資源的占有上處于劣勢,而社會排斥又在很大程度上將他們與發(fā)展機會相隔絕,使得遷移勞動力向上流動的機會極小,基本上被“鎖定”在社會底層的位置上。這一現象,已經很難簡單的用收入低下來做解釋,在城市社會的排斥力下,長期形成的這一群體的發(fā)展能力貧困才是產生如此結果的根源。社會排斥造成了這一群體的能力貧困,游離于城市社會的邊緣,并且隨時有著貧困和失業(yè)的風險。
社會排斥的結果是遷移勞動力城市生存能力的貧困,再加上缺少認同、交流和溝通,社會、文化和生活背景差異又很大,不僅阻礙了遷移勞動力融入城市,還容易激發(fā)遷移勞動力與城市原有居民的矛盾和沖突。總之,就業(yè)機會的不平等,和存在的一系列制度約束,增加了遷移勞動力在城市生存和發(fā)展的成本,同時也因其所內含的不平等因素使得他們融入城市社會的難度加大,阻礙了他們融入城市社會,成為新的城市市民。
通過前面的分析可知,中國的城市化之所以進展緩慢,尤其是農村勞動力向城市遷移30 多年后的今天,依然難以融入城市實現市民化轉變,一個主要原因是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后個人發(fā)展能力的損失和貧困。個人發(fā)展能力的貧困一方面是遷移勞動力個人因素導致,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當前的體制和政策環(huán)境對遷移勞動力的邊緣化,使得這一群體失去了應有的權利保障。
阿馬蒂亞·森認為,個人可行能力的構建需要依賴于經濟的、社會的、政治的安排,人們要提高他們的可行能力,按自己合意的方式生活,就需要獲得“工具性自由”。森具體分析了五種發(fā)揮手段性作用的自由,包括政治自由、經濟條件、社會機會、透明性擔保和防護性保障,其中,經濟條件即個人享有的運用其經濟資源于消費、生產或交換的機會,是增強可行能力的一項基本的工具性自由。人們擁有各種經濟資源如勞力、知識、土地、工具,而市場機制提供了各種經濟資源自由組合的最好機會,“社會機會的創(chuàng)造直接對人類可行能力和生活質量做出貢獻”。對于可行能力的構建,森強調要以公共行動來創(chuàng)造條件,需要有適當的公共政策(涉及學校教育、醫(yī)療保健、土地改革等),來提供基本教育、普及初級醫(yī)療設施、使對于某些經濟活動(例如農業(yè))至關重要的資源(如土地)可資利用[16]。
圖1 能力形成的三角體結構Fig.1 The structure of personal capability re-creation
楊云彥等對非自愿移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討論。非自愿移民的能力型貧困問題非常突出,由政府介入和主導的資源的重新配置,使得移民這一脆弱群體的能力受損[17]。而非自愿移民的能力再造,則包括如下三個相互聯系的過程:首先是政策性外力的重新介入,其次是外力的運作和傳遞過程,最后是個人能力的自我發(fā)展[18]。楊云彥在《南水北調工程與中部地區(qū)社會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一書中提出了非自愿移民能力形成的三角體結構。他將移民的能力形成視為實現移民經濟發(fā)展和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并認為能力的形成,要以個人人力資本的投資和積累為核心,以家庭稟賦和社會網絡為基礎,以制度和社區(qū)的保障體系為環(huán)境支撐,這就是能力形成的三角體模型(見圖1),并利用丹江口庫區(qū)移民調查數據對該模型進行了經驗論證。在此基礎上,楊云彥進一步提出了能力再造的ASIN模型,包括態(tài)度(A)、技能培訓(S)、基礎設施(I)和社會網絡(N)[19]。這是目前對于個人能力及能力建設最為完整的概括和闡釋。
農村遷移勞動力也有著與非自愿移民相同的一些特性,如離開原來所熟悉的生存環(huán)境、改變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社會結構和關系網絡發(fā)生變遷等等。遷移勞動力和非自愿移民有一定的共同點,差異也很明顯,主要表現在自愿移民是自己做出的選擇,且遷移者多為情愿冒風險的年青人或中年人,他們有著更充分的準備時間和更自由的選擇空間。另外,非自愿移民的遷入地多是農村,而遷移勞動力的遷入地多是城市,并且大多從事非農就業(yè)。但是廣義來說遷移勞動力也是“被迫”遷移,被更高的利益誘惑所迫。他們都是新環(huán)境中的弱勢群體,期待著新的能力建設,努力從逆境中崛起。
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張桂龍介紹,這部法律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有關土壤污染防治的決策部署,也是完善中國特色法律體系,尤其是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和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體系,為我國開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扎實推進“凈土保衛(wèi)戰(zhàn)”提供了法治保障。
勞動力的個人發(fā)展能力是一種可培養(yǎng)的自發(fā)展綜合能力,是人們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學習和鍛煉的能力積累,這種積累取決于經濟的、社會的和政治的安排和分配。能力的提升實質上是個人權利和機會可獲得性的增加。借鑒以往對于個人可行能力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研究,結合前文對農村遷移勞動力和回流勞動力的分析,我們構建了勞動力個人發(fā)展能力形成多維模型(見圖2)。
圖2 遷移勞動力能力形成的多維模型Fig.2 A multi-dimensional model of personal capability re-creation
勞動力的能力形成模型有六部分組成,包括個人發(fā)展能力的四個組成因素和體現能力發(fā)展的兩個因素。個人素質、家庭稟賦、制度環(huán)境和市場環(huán)境,這四個因素不僅僅是個人發(fā)展能力形成的基礎條件,也是能力的組成部分,也就是說他們不僅僅是工具性的,也是目的性的。另外兩個因素分別為權利和機會,這是能力發(fā)展的目標和成果體現。勞動者的個人能力的發(fā)展可集中表現為個人發(fā)展權利的提升和發(fā)展機會的增加。下面是我們對模型做的進一步闡述:
(1)個人素質。包括勞動者的年齡、健康狀況、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和工作狀況等等,其中人力資本是個人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勞動者的個人素質還可以劃分為先天能力和后天能力。也有學者將人力資本作為后天形成個人素質的主要內容[20],并且先天能力會影響人力資本的投資方向和投資效率。一般來說,個人素質是構成勞動者能力的基本因素,也是影響能力進一步發(fā)展的先決條件。因為個人素質不僅僅本身就是能力的組成部分,而且還是勞動者使用和開拓其他資源的基本憑借和途徑。在勞動者個人素質中有一個特殊的因素:個人態(tài)度,它很難去捕捉和具體量化,但又是勞動者能力形成的關鍵。積極的態(tài)度,不僅可以使得原有的能力得到更好的發(fā)揮,還可以將個體良好的思想轉化為行動,能夠創(chuàng)造更多的發(fā)展機會。
(2)家庭稟賦。包括家庭人力資本、家庭社會資本、家庭經濟資本和家庭自然資本等因素。家庭稟賦不僅僅進一步擴展了勞動者個人發(fā)展能力,而且還是家庭所有成員個人發(fā)展能力的集合。家庭稟賦是家庭資源的集合體,它不屬于某一個成員,又可以供任何一個家庭成員使用。一般來說,家庭稟賦越是豐富,家庭凝聚力和家庭決策能力越強,則家庭稟賦體現個人發(fā)展能力中的效用也就越高。而豐富的家庭稟賦對于家庭凝聚力和家庭決策力的加強也會有促進作用。
(3)制度環(huán)境。這是勞動者能力形成的重要支撐條件,主要包括政治體制、地方政策、社會資本和社會保障等等。制度環(huán)境主要有政府提供也是社會長期發(fā)展演化的結果。新制度經濟學認為制度環(huán)境是一系列用來建立生產、交換與分配基礎的政治、社會和法律基礎規(guī)則,包括正式約束與非正式約束。Lin(2001)則進一步提出制度環(huán)境等同于社會環(huán)境,是由國家主導的正式制度環(huán)境和社會關系主導的非正式制度環(huán)境組成[21]。制度環(huán)境的改善對能力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為勞動者個人能力的形成和效用的發(fā)揮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另一方面還實現了社會資源和政治權利的可獲得性。勞動力從外部環(huán)境中獲取資源的能力是實現個人競爭力的關鍵。
(4)市場環(huán)境。包括區(qū)域內資源條件、基礎設施和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等等。市場機制的優(yōu)點現在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承認,但是評價的焦點主要集中在由市場產生的經濟收入或效用,但是市場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可以導致生產要素配置和使用的高效率,更重要的是市場可以提供自由交換的平臺,可以實現勞動者對職業(yè)和生活方式的自由選擇。森則認為市場機制是人們通過它能夠相互交往并從事互利活動的一種基本安排。市場環(huán)境是勞動力能力形成中所面臨的一個更為客觀的資源約束[16]。市場環(huán)境狀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市場機制自身的建設和運行情況,二是勞動力在市場中所能接觸到的資源、機會和競爭狀況。
(5)權利。正如森所論述的發(fā)展的目標是獲得“實質自由”,這一方面是由法律規(guī)定的各種自由權利來保證,同時還依賴于其它決定因素,如社會的和經濟的安排以及政治的和公民的權利;另一方面又涉及在發(fā)展中要實現的、一個社會為其成員提供的各種“資格”。也可以說發(fā)展的本身就是對各種“權利”的追逐和獲取。比如說,失業(yè)者或者貧困者有資格得到救濟,有勞動能力者有權利獲得公平的就業(yè)崗位,每一個孩子有資格上學受教育,等等。正如德熱茲等所言,“能力是指一種最基本的自由,即一個人所擁有的能夠給他帶來何種生活的選擇范圍。”[22],而這種選擇則是權利范疇。
遷移勞動力的個人發(fā)展能力的四個基本構成因素之間互為條件、彼此影響。市場環(huán)境和制度環(huán)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個人素質的提高和家庭稟賦的積累,而個人素質的提高也會反過來促使市場機制和制度環(huán)境的改善。個人素質的提高需要市場環(huán)境作為基礎,以制度環(huán)境為保障。也只有個人素質提高后,才可以更好地適應制度環(huán)境和利用市場資源。家庭稟賦不僅僅為遷移勞動力個人素質的提高提供了資本支持,而且還為其退休或者回流農村提供了長期保障。個人素質的提高也會反過來使得家庭人力資本更為豐富。
遷移勞動力發(fā)展機會的增加和發(fā)展權利的提升是需要以能力組成要素作為支撐的。個人素質的提高使得遷移勞動力的發(fā)展機會增加,對城鄉(xiāng)中就業(yè)崗位有了更多的選擇性,所以他們走出農村進城務工。家庭稟賦可以有效增加農村勞動力在城就業(yè)機會,并且還可以為外出勞動力失業(yè)、退休或者回流后提供長期保障。在外出務工之初,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行為多以家庭決策為主,并且需要由家庭提供遷移花費。另外,往往是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之前就已經通過家庭社會資本獲得了就業(yè)信息,甚至是已經確定了就業(yè)崗位。市場環(huán)境和制度環(huán)境的改善使得遷移勞動力有更多的就業(yè)機會和發(fā)展空間。對于中國遷移勞動力而言,如果沒有市場環(huán)境的發(fā)展,他們不可能從農村走出來,也沒有機會在城市中獲得一份較為理想的工作;而他們要想在城市中務工掙錢,以及進一步融入城市生活,那么就需要制度環(huán)境為他們提供資源和保障。
從遷移勞動力能力形成的動態(tài)過程來看,主要有三個環(huán)節(jié)(見圖3)。
圖3 遷移勞動力能力形成的過程Fig.3 The process of capability re-creation
一是技術學習,這是實現勞動力個人素質提升的唯一途徑,也是遷移勞動力能力形成的關鍵步驟。因為能力形成的基本載體是勞動者自身,其他因素都只是外因。個人技術的增長可以為遷移勞動力在城市就業(yè)提供有效的競爭力,能夠增加勞動者把握發(fā)展機會和獲得社會資源的能力。技術學習的效果如何一方面看技術學習者的個人素質,這基本上先天決定的,更重要的是勞動者獲得的學習機會如何,以及有沒有學習的積極性。二是資源獲得,是遷移勞動力能力形成的一個主要途徑。在這里資源不僅僅包括個人的社會網絡、人脈關系,也包括當地的市場環(huán)境、基礎設施,以及通過正式和非正式渠道獲得的發(fā)展機會、資金支持等。資源獲得應該是在社會所賦予的權利范圍之內,那么權利越多,勞動者所能接觸到的資源也就越多。在市場環(huán)境中,每一個勞動力都能夠公平地爭取資源。勞動者擁有的資源越多,不僅僅可以改善經濟狀況,更為重要的是增強了自身獲取更多資源和發(fā)展機會的能力。三是權利賦予。權利是遷移勞動力能力形成的保障和支撐,只有賦予了遷移勞動力足夠的權利,他們才能夠在勞動力市場中與其他勞動力公平競爭,才可以有效地利用自身及家庭的資源進行生產或交換,以創(chuàng)造財富改善自身經濟狀況,才有能力在城市中生存以及融入城市社會。遷移勞動力的權利一方面是由制度賦予,比如地方政府制定公平的城市用工政策、建立覆蓋所有城市群體的社會保障體系等等。另一方面也是勞動力自己爭取,社會為遷移勞動力提供了一定的發(fā)展空間和上升機會,但是不是每一個遷移勞動力都能獲取,這就需要他們有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權利的自我賦予。
另外,能力形成的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彼此聯系、相互影響的。遷移勞動力要想獲得學習技術的機會,首先要以社會權利的賦予為保障,以資源可獲得為基礎。而勞動者又要在權利許可的范圍之內,依賴于個人素質的提升來獲得資源。遷移勞動力如果要獲取更多的權利,就需要掌握更多豐富的資源,并且要積極提升個人素質。在能力形成的這一系列過程中,個人態(tài)度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只有有著積極的態(tài)度,才能夠把握機會,以有效地爭取和利用社會提供的資源和權力。
通過前面的分析可知,中國的城市化之所以進展緩慢,尤其是農村勞動力向城市遷移30 多年后的今天,依然難以融入城市實現市民化轉變,一個主要原因是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后個人發(fā)展能力的損失和貧困。個人發(fā)展能力的貧困一方面是遷移勞動力個人因素導致,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當前的體制和政策環(huán)境對遷移勞動力的邊緣化,使得這一群體失去了應有的權利保障。為了實現遷移勞動力的城市融入和市民化,根據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的原則,我們提出如下幾點能力建設對策:
第一,人力資本投資是遷移勞動力能力建設的重要方面。正規(guī)教育和職業(yè)培訓既是人力資本形成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遷移勞動力與所在地加速實現城市融入和社會融合的重要渠道。從接受教育水平的影響來看,它是決定發(fā)展能力的一個重要而顯著的因素,且接受教育的水平越高,勞動力的各種綜合素質越強。伴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xù)、穩(wěn)定、快速發(fā)展,加之沿海地區(qū)產業(yè)發(fā)展處于換代升級階段,需要的普通勞動力越來越少,而對技術工人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從歐美日韓等發(fā)達國家的勞務市場看,高級技工一般占到整個技術工人的35%以上,而中國這一比例非常不協調,還不到3.5%,內陸省份只有3%。這種技術層次結構同產業(yè)升級帶來的勞動力需求和技術工人供給的缺口將會越來越大。對成年勞動力的職業(yè)技術培訓,應打破以學校、課堂為中心的傳統人才培養(yǎng)模式,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yǎng)模式,在教學上應該面向生產一線,根據市場需要調整教學安排,直接向勞動者傳授實用技術,培育適用人才。
第二,為遷移勞動力的能力重建創(chuàng)造適宜的社區(qū)環(huán)境。在城市新社區(qū)為遷移勞動力營造良好的能力建設的支撐與保障體系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需要適宜的人文環(huán)境,以培育新的社會網絡,這就需要增大信息交流等公共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所有形式的社會資本的存在都依賴于社會結構的穩(wěn)定性。遷移勞動力群體社會結構的變遷,使得他們原有的社會組織趨于瓦解,人際間經多年所建立的利益和控制關系發(fā)生了斷裂,導致信任和安全感降低,互惠行為減少,存在于這一變革過程中的個人對社會資源的可用能力逐漸弱化,可用社會資源和機會也變的貧乏。為遷移勞動力群體重新培育社會資本作為其發(fā)展和脫貧的手段將是解決遷移勞動力能力重建問題的重要途徑,并且這一方式還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人文環(huán)境,在提供物質支持的同時,可以提供工作、生活中所需要的精神和情感支持。只有遷移勞動力在新環(huán)境中的社會資本得到增加,才能使他們有可能通過自己的社會網絡去調動、籌集開展經濟活動所需的各類資源。
第三,遷移勞動力的能力建設需要權利保障。政府應該加強制度建設,保障廣大遷移勞動力的基本權益,拓展遷移勞動力垂直流動的渠道。首先要改革的是城鄉(xiāng)二元管理制度,不是簡單地取消城鄉(xiāng)戶口登記制度,而是要取消依附于城鄉(xiāng)二元管理制度上的一系列權利和發(fā)展機會的不平等,使遷移勞動力獲得與城市居民一樣的國民待遇,尤其是應該建立起覆蓋城鄉(xiāng)的社會保障體系。城市的社會保障制度在設計應該考慮到遷移勞動力群體,把遷移勞動力和城市工人一樣對待,應該讓這一社會群體同樣享受他們應得的單位福利和社區(qū)福利。另一方面是,保障遷移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權。由于目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實行的是“分級辦學、分級管理”,流動人口子弟因為沒有流入地的戶口,無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財政負擔的教育經費,而且流入地政府也沒有落實外來人口子女教育的資金及任務。各個地區(qū)一方面要繼續(xù)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加強公辦中小學學校建設,吸引一部分外來人口的子女就讀另一方面應落實各項優(yōu)惠政策,積極發(fā)展民辦教育,切實解決外來工子女的入學難問題。
加強遷移勞動力個人發(fā)展能力建設,更深層次的工作包括賦權,改革開放就是一個不斷給市場經濟主體和公民賦權的過程。賦權是對參與和決策發(fā)展活動的全過程的權力的再分配,這意味著發(fā)展進程中各個角色都應該具有在發(fā)展進程中對發(fā)展政策和實踐決策的參與權。為了保障他們的利益,政府對其進行適當的就業(yè)管理、權力保障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倡導移民的公眾參與意識,使其積極接受教育與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與素質,適應新的生存環(huán)境。公眾參與意識、參與機制還需要有效的制度建設來加以保障。
第四,遷移勞動力的能力建設需要有效發(fā)揮家庭稟賦效應?!耙粋€人所具有的經濟權益,將取決于所擁有的或可資運用的資源,以及交換條件,諸如相對價格和市場運作。就經濟發(fā)展過程增加一個國家的收入和財富而言,它們會反映到大批人們經濟權益的相應提升上?!边@就是說,一個人的經濟權益是由他所擁有和運用的經濟資源狀況以及市場條件決定的。遷移勞動力在其社會轉型過程中,首先要通過土地資源的市場化整合,實現經濟資源的轉換和替代,在脫離土地、告別農耕生產方式的同時,獲取產業(yè)轉型的經營資本和經濟條件;在此基礎上,以新的資源憑借,形成并拓展與工業(yè)文明和城市生活相適應的能力,成為城市產業(yè)中的創(chuàng)業(yè)者和現代職業(yè)體系中的就業(yè)者;進而在非農產業(yè)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開辟新的利益實現形式,增進和提升自已的各項社會權利,逐步融入城市生活。遷移勞動力的市民化,也就是他們尋求并獲得新的經濟資源,增強工業(yè)化、市場化、城市化的可行能力,在城市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中擴展自己的真實自由和利益空間的社會過程。
References)
[1]楊云彥﹒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口“非正式遷移”的狀況[J]﹒中國社會科學,1996,(6):59-73 ﹒[Yang Yunyan.The Situation of Informal Migration in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1996,(6):59-73.]
[2]楊云彥,蔡昉,陳金永,等.城市就業(yè)與勞動力市場轉型[M]﹒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 ﹒[Yang Yunyan,Fang Cai,Chen Jinyong,et al.City Employment and Labor Market Transition[M].China Statistics Press,2004.]
[3]Wang Chunguang.The Social Identities of New Generations of Migrants from Chinas Rural Areas[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3(4):160-167 ﹒
[4]王春光﹒農村流動人口“半城市化”問題[J]﹒社會學問題,2006,(5):107-122.[Wang Chunguang.A Study of Floating Rural People“Semi-urbanization”[J].Sociological Studies,2006,(5):107-122.]
[5]辜勝阻,易善策,鄭凌云.基于農民工特征的工業(yè)化與城鎮(zhèn)化協調發(fā)展研究[J]﹒人口研究,2006,(5):1-8 ﹒[Gu Shengzu,Yi Shance,Zheng Lingyu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An Approach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J].Population Research,2006,(5):1-8.]
[6]周大鳴﹒永恒的鐘擺——中國農村勞動力的流動[A]﹒柯蘭君,李漢林﹒都市里的村民——中國大城市的流動人口[C]﹒北京:中國編譯出版社,2001 ﹒[Zhou Daming.Eternal Pendulum:Rural Labor Migration in China[A].Ke Lanjun,Li Hanlin.Villagers in City:Floating Rural People in China’s Big Cities[C].Beijing:China Translation Press,2001.]
[7]王春光﹒對中國農村流動人口“半城市化”的實證分析[J]﹒學習與探索,2009(5):94-103 ﹒[Wang Chunguang.A Study of Floating Rural Peoples ‘Semi-urbanization’[J].Study &Exploration,2009(5):94-103.]
[8]胡鞍鋼、趙黎﹒我國轉型期城鎮(zhèn)非正規(guī)就業(yè)與非正規(guī)經濟(1990—2004)[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111-119 ﹒[Hu An-gang;Zhao Li,Informal Employment and Informal Economy in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1990—2004)[J].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6,(3):111-119.]
[9]本部分數據來自于:“民工慌、慌了誰”[N].衢州日報(新華社),2005,2(28).[This Part of Data from:“The Shortage of Migrant Workers,Who is In Panic”[N].QuZhou Daily (Xinhua News Agency),2005,2(28)]
[10]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http://www.mohrss.gov.cn/index.html[EB].2010.[The Department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http://www.mohrss.gov.cn/index.html[EB].2010.]
[11]張佑林.職業(yè)教育:推動中國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新引擎[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7,(25):10-13.[Zhang Youlin.Vocational Education:The New Engine of Promoting Chinese Econom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J].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2007,(25):10-13.]
[12]熊金才.家庭結構的變遷與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J].太平洋學報,2006,(8):73-78.[Xiong Jincai.The Change of Family Structure and The Weakening of Family Indemnity Function[J].Pacific Journal,2006,(8):73-78.]
[13]陸益龍.戶籍制度——控制與社會差別[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63-86.[lu Yilong.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Coercion and Social Differences [M].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2003:63-86.]
[14]瑞雪·墨菲.農民工改變中國農村[M].黃濤,王靜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Snow Murphy.Migrant Workers Change the Chinese Rural Areas[M].Huang Tao,Wang Jing,Translate.Hangzhou:Zhejia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09.]
[15]阿馬蒂亞·森.論社會排斥[J].王燕燕,摘譯.社會學(人大復印資料),2005,(5).[Amartya Sen.The Social Exclusion[J].Wang Yanyan,Translate.Sociology (The Copy Information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2005,(5).]
[16]Sen A.Development as Freedom[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17]楊云彥.社會變遷與邊緣化人群的能力再造[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8,(6):3-8.[Yang Yunyan.Social Changes and The Ability’s Recycling of The Marginalized Groups [J].Learned 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2008,(6):3-8.]
[18]楊云彥,黃瑞芹,胡靜,石智雷.社會變遷、介入型貧困與能力再造[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Yang Yunyan,Huang Ruiqing,Hu Jing,Shi Zhilei.Social Changes,Interventional Poverty and Ability’s Recycling [M].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 Press,2008.]
[19]楊云彥.南水北調工程與中部地區(qū)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Yang Yunyan.South-to-north Water Project and The Economical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Region [M].Beijing:Economical Science Press,2011.]
[20]姚從容,鐘慶才.先天能力與人力資本[J].廣東社會科學,2007,(1):35-39.[Yao Congrong,Zhong Qingcai.Innate Ability and Human Resource[J].Guangdong Social Sciences,2007,(1):35-39.]
[21]Nan L.Social Capital[M].Co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2]Dreze J,Sen A.Hunger and Public Action[M].Oxford:ClarendonPress,1987.
[23]Sen A.The Impossibility of a Paretian Liberal[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0,78:15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