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法
乳腺癌保乳根治術后輔助放療和化療的可行性分析
朱永法
(山東省昌邑市人民醫(yī)院,昌邑261300)
目的分析治療乳腺癌通過保乳根治方案進行放療與化療輔助治療的可行性。方法對接收治療的100例乳腺癌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研究組患者從第3周期開始白細胞明顯下降,第4周期患者口腔的黏膜炎也明顯,和對照組患者情況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乳腺癌患者保乳根治術之后進行輔助的化療和放療,患者具有可耐受性,安全可行。
乳腺腫瘤;化學療法;放射療法;中醫(yī)藥治療
當前,人們對于乳腺癌進行放療和化療的認識得到普遍的提高,保乳根治乳腺癌的手術越來越多。觀察2010~2011年100例接受治療的乳腺癌患者,在手術后輔助放療和化療時不良反應,并對患者進行觀察隨訪6個月,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將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接收治療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隨機分成兩組,均采用保乳的根治手術治療,兩組患者各為50例,均為女性,平均47歲,左側47例,右側53例。在研究組的50例患者中,18例屬于左側乳腺癌,32例屬于右側乳腺癌;采用CEF方案化療18例,采用TE方案32例。對照組50例,左側16例,右側34例;行CEF方案化療的16例,行TE方案化療34例。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較性。并且患者簽署了同意書,經(jīng)過了醫(yī)院的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治療方法兩組術后2周內(nèi),使用TE或CEF進行輔助的化療,每次都是用12mg的樞丹以及5~10mg的氟美松進行靜脈推注,用于防吐。如果患者的白細胞低于3 000/mm3要注射G-CSF,直至白細胞上升至10 000/mm3。有的患者肝功異常,要使用肌苷和肝太樂以及VitC進行保肝的治療。兩組病例患者,在手術后進行全乳,使用6Mv-X線,且200 cGry/d,25次/d,總劑量控制在5000 cGry,還要放射腫瘤周圍,采用9~12 Mev-B線,共5次,總劑量控制在1000cGry。照射5d,休息2d,42d完成放療過程。研究組50例患者手術后第1個周期采用輔助化療,第2個周期起采用輔助化療的同時配合輔助放療;50例對照組患者術后第1周期采用輔助的化療,然后采用輔助的放療,其余周期則繼續(xù)輔助化療。
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不良反應情況,見表1。術后6個月的隨訪結果,兩組病例沒發(fā)現(xiàn)大的異常,血常規(guī)和肝腎功能以及心電圖比較正常。而研究組中有4例患者的胸片表明患側放射性纖維有改變;對照組中2例和研究組1例患者,化療后的第3個月出現(xiàn)帶狀皰疹,3周后痊愈。
表1 對照組與研究組不良反應結果(n)
乳腺癌保乳根治術后患者進行輔助放療可降低其局部復發(fā)率,其中有一些高危因素的患者用CEF或TE方案進行輔助化療可提高其生存率,對這部分既需要輔助放療,又需要化療的乳腺癌保乳根治術患者的術后輔助治療順序及安排尚無一致意見[1]。大多學者認為先進行輔助化療再進行輔助放療,但有的先行輔助化療1~2個周期再進行輔助放療,然后進行余下周期的輔助化療[2]。還可以把中醫(yī)藥應作為綜合治療的一部分,與手術、放療、化療同用,或術前用藥,以提高患者體質(zhì),促進術后恢復,使順利完成放療與化療,減少復發(fā)與轉移,提高遠期療效[3]。許多中藥或其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和誘導分化作用,且無副作用或副作用較?。?]。而對不適合手術、放療、化療的晚期癌腫患者,中醫(yī)藥應作為主要治療方法,盡可能地控制癌腫,改善臨床癥狀和提高患者生存質(zhì)量。
本文結果顯示研究組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均未影響患者同時進行的輔助放、化療,因此患者耐受保乳根治乳腺癌手術后的輔助放、化療,以及輔助治療后的不良反應。對于大多患者來說是身體狀況較好的時期,也是相對比較適宜同時進行輔助放、化療的時機。
綜上所述,對于乳腺癌患者保乳根治術之后進行輔助的化療和放療,患者具有可耐受性,安全可行。
[1]馬智.乳腺癌保乳術后放療70例臨床療效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0,22(1):29.
[2]張慶富,馮連杰,申靜,等.保乳手術后放射治療42例早期乳腺癌療效觀察[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1,12(1):12.
[3]羅崇謙,黃霖.中醫(yī)藥治療乳腺癌[J].湖北中醫(yī)雜志,2006,28(4):42-43.
[4]韓銳.抗癌藥物研究與實驗技術[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聯(lián)合出版社,1997:48.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7.062
1672-2779(2013)-07-0098-02
韓世輝
201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