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暢
(華中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湖北 武漢 430079)
車貼語的模因視角研究
董 暢
(華中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湖北 武漢 430079)
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模因現(xiàn)象,作為文化傳播單位而存在。車貼語作為一種新興的語言現(xiàn)象,也可以通過模因理論來進行解釋說明。本文主要論述了模因論觀點,車貼與模因的關(guān)系,概括了車貼語的分類,車貼語模仿的來源,車貼語傳播的途徑以及車貼語流行的原因。模因現(xiàn)象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模因論可以用來解釋很多語用現(xiàn)象。
模因;車貼;模仿;傳播
模因論是基于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解釋文化進化規(guī)律的一種新理論。它試圖從歷時和共時的視角對事物之間的普遍聯(lián)系以及文化具有傳承性這種本質(zhì)特征的進化規(guī)律進行詮釋。模因論中最核心的術(shù)語是模因?!澳R颉币辉~最早見于新達爾文主義倡導(dǎo)者,英國的查理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于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這本暢銷書中。“模因”(meme)是由“基因”(gene)一詞仿造而來的,“模”即是“模仿”,“因”即是“基因”,我們將meme譯為“模因”,是有意讓人們聯(lián)想到它是一些模仿現(xiàn)象,是一種與基因相似的現(xiàn)象。比如:一些標(biāo)語口號、時髦用語、音樂旋律、創(chuàng)造發(fā)明、流行時尚等,只要有誰帶個頭,人們就會自覺不自覺地跟著模仿起來并傳播開去,成為“人云亦云”的模因現(xiàn)象。
在我國,最先提出模因論觀點的是何自然先生,他提出:“模因”既是“模仿的基因”,一切通過模仿復(fù)制傳播的語言現(xiàn)象都可以稱為模因,我們現(xiàn)階段大肆流行的新詞、新語及網(wǎng)絡(luò)用語都可以是語言中的模因,但是前提一定是這些語言要得以仿制并傳播。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單位,它必須通過語言表達出來,語言是模因的載體,同時,模因又促進語言的發(fā)展,是語言發(fā)展演變的源頭活水,二者都屬于文化的一份子,都是文化傳承和發(fā)展的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
車貼,就是貼在汽車、摩托車及其他車輛的貼紙,起美化作用,分為車身貼、腰貼、車尾貼等等,其中汽車車貼主要有圖案貼和語言貼兩種,本文只研究汽車貼中的語言現(xiàn)象。
(一)車貼語的分類
(1)幽默風(fēng)趣類;如:“別追了,本人已婚”、“車與老婆,恕不外借”、“給不給力,就看人民幣”、“徘徊在牛 A和牛C之間的人”等等,讓人看了都會會心一笑,這類車貼很好了緩和了交通壓力下的車主們的馬路綜合癥,輕松調(diào)侃了車主自身的車技和車主之間應(yīng)該有的和諧關(guān)系,是目前最為流行的車貼語。
(2)恐嚇威脅類;如:“路考五次不及格”、“本車碰撞十次,戰(zhàn)績九勝一平”、“新手上路,騰云駕霧,閃開!”、“誰耽誤我一陣子,我讓他后悔一輩子”“油門踩到底,誰敢跟我比”、“上坡倒滑,起步熄火,受驚急剎,離我遠點”等等,這類車主都是霸氣外露型,個性十足,為了安全不得不說出一些狠話來警示他人。
(3)自我調(diào)侃類;如“面瓜,一碰就癱”“車新人老,眼神不好,左搖右晃,急剎不牢”、“菜鳥起航,線路不定”、“大齡剩女,追尾必嫁”、“擠在這座城市,給政府添麻煩了”、“全國駕校聯(lián)合除名,半夜起床自學(xué)成才”等等,車主謙遜的自我嘲諷的態(tài)度也讓人難生怒火,雖然表面是貶低自己的車技,實際上是提醒所有司機注意互相謙讓以免生出矛盾。
(4)無厘頭惡搞類;如:“我是出來打醬油的”、“你一本正經(jīng)的外表,掩飾不了你一顆悶騷的心”、“神馬都是浮云”、“干掉熊貓,我就是國寶”“看啥看,畫個圈圈詛咒你”、“努力賺錢,保護媳婦”、“傻B中的戰(zhàn)斗機,賤人中的VIP”等等,通過模仿網(wǎng)絡(luò)流行語或者模仿流行語進行再創(chuàng),本身已經(jīng)與交通警示語沒有什么聯(lián)系了,純粹只是為了顯示車主個性,凸顯潮流訊息而張貼在車尾,以供車主消遣而已。
(5)含蓄正經(jīng)類;如:“高高興興上班來,平平安安回家去”、“距離產(chǎn)生美”、“開車無難事,只怕有新人”、“你讓我也讓,心寬路更寬”、“心與心近一點,車與車遠一點”“河蟹社會,請勿追尾”、“愛護新手,人人有責(zé)”等等,車主大都比較低調(diào)內(nèi)斂,只希望通過真誠的話語提醒大家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規(guī)則。
(6)低俗雷語類;如:“不要對哥放電,嫂子有來電顯示”、“大媽,你把女兒借我一年,明年還你兩個”、“生活所迫,求包養(yǎng)”、“過來讓我調(diào)戲一下”、“別碰我pp,我要喊非禮”、“愛情是騙來的,感情是睡來的”、“男淫要有錢,和誰都有緣”、“生活要 TM有激情”“我是出來釣凱子的”“再牛的肖邦也彈不出老子的寂寞”等等,不免有些低俗化了,雖然車主實際不是人品有問題,但是這樣的車貼語對于城市的文化層面來說也是有傷大雅的,所以筆者不茍同。
(二)車貼語的模仿來源
模因必先有模仿,車貼語也一樣,車貼語的模仿來源主要有以下幾類:
(1)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流行語。如:“不要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不要迷戀姐,姐開的是塊鐵”、“不要迷戀妹,妹只會讓你流淚”、“不要迷戀哥,嫂子會揍你的”、“后面的,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我是出來偷菜的”、“我是出來打醬油的”、“神馬都是浮云”“哥開的不是車,是寂寞”“哥加的不是汽油,是眼淚”、“不要和我比懶,我懶得和你比”、“走牛B的路,讓傻B無處可走”等等,這些車貼語都是直接借用網(wǎng)絡(luò)流行語,但是更多的是模仿改寫的網(wǎng)絡(luò)流行語,因為這樣更加有個性,通過模仿人們熟知的網(wǎng)絡(luò)潮語,更容易讓人理解和接受,不僅有時尚感,而且更容易和眾青年車主們溝通,在身份上認同彼此,有助于彼此間的溝通。
(2)來源于熱門的小品、相聲、歌曲類節(jié)目。如“你還追呀,我到家了”、“為啥超你,這事不能說太細”、“俺不差錢,差的是安全”、“干掉熊貓,我就是國寶”、“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個折磨他的女人”、“此處又略去一萬字”、“洋裝雖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國心”、“人生可短暫了,油門一踩,不松,一輩子就過去了,嚎”、“人生最痛苦的是有錢買菜,沒錢加油”等等,通過模仿當(dāng)年或近年家喻戶曉的春晚的語言類節(jié)目的臺詞,進行改編后成為車貼語,不僅彰顯個性貼合車主的想法,而且緊貼時代和大眾生活,拉近了車主之間的感情,在戲謔消遣之余達到了警示安全的目的。
(3)來源于熱門娛樂節(jié)目、影視作品等。如:“阿凡達in car,請勿靠近”、“非誠勿擾”、“悟空,你別追了”、“老大,我被跟蹤了”、“只要與你在一起,變成小豬也浪漫”等等,通過模仿節(jié)目名稱或者影視臺詞,憑借他們的高知名度,也能吸引人的眼球,凸顯這類車貼的創(chuàng)意。
(4)來源于社會新聞。如:“醉酒撞人我不怕,李剛就是我老爸”、“車內(nèi)有拉登”等等,通過將輿論的熱點新聞作為背景,不僅容易讓人聯(lián)想起原事件引起心理共鳴,而且很能體現(xiàn)車主的大膽和創(chuàng)意。
(5)來源于文學(xué)作品、日常標(biāo)語,如:“愛護新手,人人有責(zé)”、“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禮讓三分;人再犯我,我還一針;人還犯我,斬草除根”、“剎不剎車,是個問題”、“英雄不問出處,流氓不看歲數(shù)”、“走自己的路,讓別人來撞”、“江湖本無路,有了車便有了路”、“距離產(chǎn)生美”等等,通過模仿我們所熟知的標(biāo)語或文學(xué)作品中的語言,不僅風(fēng)雅,而且用于車貼語中又是別有一番韻味,讓人不禁贊嘆漢語的奇妙。
(三)車貼語的傳播途徑
(1)通過語音技巧傳達意思,主要就是諧音表意和句尾押韻,如:“別吻我,我怕修”,這里的“修”與“羞”同音,人們既明白原來的“害羞”的意思,用在車貼語中又很恰當(dāng)?shù)谋磉_了“請勿追尾,我怕修車”的意思,用諧音,給人似曾相識又耳目一新的感覺,巧妙的傳情達意?!皠e滴滴,越滴越慢”通過模擬汽車的鳴笛聲,讓人聯(lián)想起汽車按喇叭的場面,嘈雜喧囂令人不悅,所以委婉勸解不要亂按喇叭,達到效果。如“追我者格剎勿論”,通過“殺”與“剎”的同音,既避免了原來的“殺”的意思,又巧妙的轉(zhuǎn)化為“剎車”一義,使人頓覺語言的奧妙和漢語的神奇。再如“擦車請自覺,擦上你全賠”“俺不差錢,差的是安全”、“再牛的肖邦,也彈不出老子的悲傷”、“給不給力,就看人民幣”等等,通過押韻,讀來朗朗上口,容易記憶。
(2)通過詞匯技巧傳達意思,漢語的詞匯除了理性意義之外還有色彩意義、含蓄意義等等,車貼語巧妙的利用了漢語的這一特點,將詞匯的色彩意義發(fā)揮的淋漓盡致,如:“我牛我是蝸?!?,“蝸牛”一詞用在此處,很容易就讓人聯(lián)想起他的形象特點,小且慢,很形象的表達了車身不大和車速慢的意思。又如:“我中彈了,請求支援”這里的“中彈”一詞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意思了,用在此處委婉表示“追尾”等意外事故,這里詞語雖然同音同形,但是意思完全不一樣了,含蓄地表達了不好的意思,不僅給人新穎的感覺,而且表達意義準(zhǔn)確,符合車主的心意。如“新手上路,騰云駕霧,閃開!”這一車貼形象生動,雖然有夸張,但是“騰云駕霧”一詞很容易讓人想到一名新手駕車速度飛快,令人不得不退避三舍,警示效果很好。再如:“別欺負我,我練過金鐘罩”,“金鐘罩”一詞本是武俠小說里面的用語,借到此處,不僅是車主委婉戲說自己的車質(zhì)量好,又傳達希望保持車距避免彼此擦壞車輛的意思。
(3)通過修辭技巧傳達意思,漢語中存在非常多的修辭手法,利用不同的修辭手法可以達到不同的表達效果,車貼語中就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段,如:“開車無難事,只怕有新人”“愛護新手,人人有責(zé)”運用了仿寫的手法,改編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和“愛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zé)”通過借用人們耳熟能詳?shù)氖煺Z,更容易讓人印象深刻,過目不忘。如“謝絕拍馬屁”,這里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將“馬屁”代指“車尾”,運用“拍馬屁”這一熟語,形象地表達了“追尾”這一概念。如“核彈后置,保持車距”“哥玩飄移,百公里0耗油”等等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通過夸大事實來警示車主注意行車安全,保持車距等信息,采用夸張的手法多用在恐嚇類的車貼語中,警示作用最為明顯;又如“面瓜,一碰就攤”“不要迷戀姐,姐開的是塊鐵”“新手龜速,你走先”等等,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通常用在自我調(diào)侃類的車貼語中,車主多將自己的車技比得很爛,或者將自己的車貶低,這是車主希望通過謙遜誠懇的態(tài)度委婉勸戒他人注意路面安全以防出現(xiàn)交通意外。
(四)車貼語流行的原因
(1)合理性。語言模因要得到強化和保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該語言信息要具有較強的表現(xiàn)力,當(dāng)前社會,同義語言信息共存現(xiàn)象很多,這就意味著處于競爭狀態(tài)下,構(gòu)成同義關(guān)系的語言信息要更加生動形象,在某種意義上更具合理性,才會被人們普遍接受,得到廣泛的復(fù)制和傳播。如“我牛我是蝸?!?、“謝絕拍馬屁”、“愛護新手,人人有責(zé)”等這些車貼語,用相同的詞匯形式卻表達了新穎獨特并且合理的詞匯意義,在信息量上更加生動豐富,這種“舊瓶裝新酒”的方式正是模因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
(2)時尚性。所謂時尚,就是語言要有時代氣息,語言一旦時髦起來,人們就會不自覺的模仿起來,從而讓其廣泛復(fù)制、傳播,形成語言模因。新穎時髦的事物總是能讓人感到新奇、刺激、爽口、悅耳,容易切合大眾的心態(tài)。如“徘徊在牛A和牛C之間的人”、“人生可短暫了,油門一踩,不松,一輩子就過去了,嚎~~”、“再不好好開車,就把你送國家隊踢球”、“擠在這座城市,給政府添麻煩了”等等這些車貼語,要么模仿流行節(jié)目,要么含蓄表達社會現(xiàn)實,時代氣息濃厚,很容易被人拿來調(diào)侃和傳播開來。
(3)寄生性。模因的生命力取決于在使用的過程中能否得到認同,從而獲得廣泛的復(fù)制和傳播,而得到廣泛復(fù)制和傳播的模因一般是強勢模因。說車貼語具有寄生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兩點,一是車貼本身寄生于汽車,汽車是現(xiàn)在人們的主要交通方式了,其數(shù)量之多遍布之廣已是不用贅述之事實,車貼寄生在這樣一個大的宿主身上自然易于在生活中傳播開來。二是車貼語多寄生于網(wǎng)絡(luò)、影視流行語中,選擇了這些強勢模因作為宿主,本身就是易于傳播的優(yōu)勢。
語言模因不僅指語言本身,其實還包括很多語言形式背后的東西,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模因來詮釋的現(xiàn)象,觀察周遭的世界,我們發(fā)現(xiàn)模因現(xiàn)象無處不在。車貼語只是其中小小的一角,通過借助流行時尚語或熟語、習(xí)語,加上一定的語言技巧,將這一新的社會現(xiàn)象發(fā)展為語言學(xué)領(lǐng)域的一股新勢力,為語言學(xué)研究注入了新的生機。語言模因?qū)τ谡Z言中的許多現(xiàn)象都具有獨特的解釋,借此理論來觀察解釋社會文化語用問題是很有意義的。
[1]陳琳霞,何自然. 語言模因現(xiàn)象探析[J].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2006,(2).
[2]周斌.論車貼標(biāo)語的修辭運用及現(xiàn)狀[J].語言文化與翻譯,2011,(5).
[3]何自然.語言中的模因[J].語言科學(xué),2005,(6).
[4]程宏.從模因論看社會流行語的語用意義[J].社會科學(xué)學(xué)科研究,2011,(5).
[5]譚占海.語言模因研究[M].成都:四川大學(xué)出版社,2009.
[6]何?。Z言模因的修辭效應(yīng)探析[J].考試周刊,2008,(2).
[7]馬樹辰.模因論視角下的車貼語成因闡釋[J]. 長江大學(xué)學(xué)報,2011,(9).
[8]謝朝群,何自然. 語言模因說略[J].現(xiàn)代外語,2007,(1).
The Research of Car Stickers from Memetic View
DONG Cha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China)
Language itself is a meme phenomenon and exists as a unit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Car stickers, as a new linguistic phenomenon, can also be explained by Meme Theory.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memetics perspecti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 stickers and meme, involving the classification of car stickers, the source of imitation of car stickers, the transmission of car stickers and the causes of its popular. Meme phenomenon is ubiquitous in our lives and memetics can be used to explain a lot of pragmatic phenomena.
Meme; Car Stickers; Imitation ; Transmission
H030
A
2095-414X(2013)04-0057-03
董暢(1989-),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語言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