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
摘 要:動機是決定語言學習有效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通過對廣州5所軍校進行英語學習動機的問卷調(diào)查,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實例,分析了學習動機的變化趨勢及合作學習與學習動機之間的相關關系。研究結果表明,合作學習提高了學生融合型動機水平,合作學習和英語學習動機呈顯著正相關。
關鍵詞:軍校;英語學習動機;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831(2013)02-0042-4 doi: 10.3969/j.issn.1006-2831.2013.01.012
1. 引言
動機是決定語言學習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對語言學習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依據(jù)一些心理語言學家在美國大中學生中所作的調(diào)查研究,總結出影響學習者外語學習的幾個主要因素以及這些因素所占的比例:語言能力占33%,智力占20%,動機占33%,其他占14%(Jakobovits, 1970)。動機因素在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構成學業(yè)失敗的因素中,缺乏興趣占35%;在獲得好成績的各種因素中興趣占25%(周燕、高一虹,2011)。動機規(guī)約語言學習的效果,關乎學習成績的好壞。而根據(jù)筆者多年來在教學一線的親身經(jīng)歷和同其他英語老師訪談得來的信息反饋,目前軍校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強度偏低,普遍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主要原因歸納如下:第一,大部分的學生認為英語在今后的工作中無用武之地,與其浪費時間和精力,不如多花些時間學習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其次,部分學生來自農(nóng)村或者鄉(xiāng)鎮(zhèn),英語底子相對薄弱,在英語學習方面得到的成功體驗微乎其微,當學習遇到挫折,感到“自己笨,永遠學不好英語”時,又沒有進行正確的心理疏導,因而產(chǎn)生了消極的抵觸情緒,致使對英語學習疲于應付,比較被動;最后,即使有少數(shù)學生對英語學習感興趣,也只是因為想要通過期末考試或者全國英語等級考試。工具型目的一旦達到,學習動機就會完全消失,學習英語的行為立即終止。
合作學習已經(jīng)被認為是當今教育領域最行之有效的學習策略之一(余澄,2008)。合作學習對于刺激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成績和改善學習者的人際關系都有很大的幫助(Holt,1993;Kessler,1992)。因此,本文認為應該將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引入軍校英語課堂,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和手段,有的放矢,提振士氣,激發(fā)熱情,下大力氣改善英語教學效果。只有這樣才能夠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培養(yǎng)復合型軍事人才的方針政策,才能夠順應軍校滿足第一任職需要的辦學宗旨和理念。
雖然目前國內(nèi)外對于合作學習和英語學習動機之間關系的研究已經(jīng)碩果累累,但是有關軍校大班教學如何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通過合作學習,英語學習動機前后有無差異;合作學習和各類型學習動機之間有無關系的問題鮮有人涉及。基于此現(xiàn)狀,本文以廣州某軍校二年級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為期半年的合作學習,對學生英語學習動機進行量化和質(zhì)化的綜合分析,提出具體而有效的合作學習策略,激勵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
2. 研究設計
2.1 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為廣州市5所軍校二年級共360名學生,由于軍校條件所限,對象都為男生。之所以選擇二年級的學生,是因為筆者以前曾對軍校學生做過英語學習動機強度的調(diào)查并發(fā)現(xiàn)二年級學生英語學習動機明顯低于一、三年級的學生。這可能是因為一年級時新生剛入校都想在第一時間或是較短的時間內(nèi)給領導和同學們留下好印象,因此在英語課上態(tài)度認真,表現(xiàn)積極;三年級的學生臨近畢業(yè),開始有了緊迫感和壓力,認識到通過全國英語等級考試,拿到大學本科的學位證書可以為自己畢業(yè)后爭取到較高的工作起點,不至于輸在起跑線上。因此,對二年級學生進行實驗研究極具代表性。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問卷主要采用開放式問卷和參照高一虹等人的研究成果再結合軍校學生英語學習實際情況進行了改編。把學生英語學習的動機分為了六類,然后采用李克特式五級量表:共分成5個等級,同時參考了William和Robert編寫的教師中介作用的問卷中文譯本,編寫了合作學習對各種動機類型的相關作用問卷。運用spss19.0中文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處理,在數(shù)據(jù)分析時,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均值檢驗和定量因變量回歸分析等統(tǒng)計方法。
3. 研究過程
3.1 實驗前測
筆者組織學生集中填寫,要求進行組名的填寫并且實名作答。問卷回收后,挑選出無效問卷或漏答問卷進行重新作答,因此問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都為100%。
從表2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強度最大的動機類型是學習成績,其次是個人發(fā)展,而內(nèi)在興趣和學習情境等融合型學習動機不高,這表明大部分學生持有的是工具型學習動機,或者說是考試型學習動機,這種學習動機是不穩(wěn)定、不持久的,一旦遭受挫折或達到了現(xiàn)實目的,學習英語的行為就會停滯不前,他們就更不可能達到語言學習的較高境界——文化層面的感悟。而Gardner和他的同事們證明,對所學語言文化及語言本身感興趣的學生要比僅僅為了證書或升學而學英語的學生具有更強的學習動力,更有利于終身學習(王薔,2003: 241)。
3.2 實驗過程
3.2.1 課前演講,提高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筆者所在的學校使用的教材為《大學基礎英語綜合教程》,每個學期需要完成3個單元的教學目標,共12課。第一單元由筆者做示范,在新課講授之前,進行與所學內(nèi)容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從第二單元起,每個小組承擔該部分內(nèi)容的講解,每個小組要有4~5人合作完成此項任務,即1人負責搜集網(wǎng)絡素材,1人負責幻燈片的制作,1人負責課堂演講稿的撰寫,1~2人(一般為英語學習成績好或者口語好的同學)負責演講。演講結束后,筆者會對組的表現(xiàn)進行講評,就“閃光點”進行表揚和肯定,讓他們盡可能多地通過合作模式而體驗英語學習成就感,增強學習的信心。最后由其他7組同學對該小組進行打分并寫上意見和建議,平均分計入小組總分。
教學實例:Unit 7 Lesson 1 Fame
Student: Today I will introduce some famous persons to you. They are David and Victoria Beckham, Steven Hawking and Paris Hilton. Firstly, lets watch a short performance at the closing ceremony of London Olympic Games.
學生選取了辣妹組合在倫敦奧運會閉幕式上的演出作為開場,進而介紹了貝克·漢姆夫婦,霍金和希爾頓等名人,還即興演唱了一首辣妹組合的成名曲《Wannabe》。這節(jié)課是在下午進行的,由于廣州天氣炎熱,一開始大多數(shù)學生都處于半睡半醒的狀態(tài),隨著課前演講的不斷深入,慢慢地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到了課堂,專心聽講。合作學習使得學生和老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在課堂上進行了多向的交流與互動,英語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同時有利于學生聽、說、讀、寫語言技能的融會貫通。
3.2.2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法是合作學習中最有利于激發(fā)學習動機的形式,各種程度的語言學習者全部融入到特定的情景中,盡情發(fā)揮自己的各種才能。筆者一方面采用點名的方式,為一些性格較為內(nèi)向的同學提供口語練習的機會,并在表演完后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另一方面,要求程度好的同學盡量多和程度比較差的同學結合起來進行角色扮演,分數(shù)獎勵加倍。筆者在布置完角色扮演的任務后,會給出相應的對話模板,好學生可根據(jù)其中內(nèi)容進行創(chuàng)新,程度偏弱的學生可以模仿背誦,有效地幫助了角色扮演的順利開展。
教學實例:Unit 6 Lesson 4 Superlative Degree
Just now we have learned the comparative degree and superlative degree. Now lets look at the pictures of some famous towers in the world. The first one is GuangZhou Tower—the Slim Waist…
筆者進行完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的語法講解后,繼而對比介紹了廣州的小蠻腰電視塔,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和法國埃菲爾鐵塔的一些基本信息,例如高度、建設年月、配套設施等。接著讓學生進行了角色扮演,假設學生是形象大使和特約顧問,商議挑選喜歡的塔代言并給出原因。以上教學策略強化了學生的交往意識,豐富了學生對不同角色的體驗經(jīng)歷,加強學生的合作與溝通的技巧,為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2.3 引入文化,挖掘深層動機
由于前面兩項課堂活動的順利開展,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訪談中學生基本都提及到了積極性提高了的問題)。因此,當學校要求各班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并結合課堂內(nèi)容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的時候,學生積極主動地提出組織英語第二課堂的要求,希望可以得到筆者的支持和幫助。筆者欣然接受了邀請并建議學生進行英語經(jīng)典話劇的表演,可以兩個小組結合起來同策同力。筆者也不斷根據(jù)各小組選取的內(nèi)容對其進行文化的滲透。例如其中一個小組選取的是莎士比亞的經(jīng)典著作《羅密歐與朱麗葉》,筆者就著作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和作者個人對愛情的觀點進行了闡述,并分析了中心思想——盡管主人公殉情而死,但愛的理想戰(zhàn)勝死亡,換來了封建世仇的和解。此次活動正式演出時,邀請了系里面的領導和其他英語老師作為評委,為他們的表演進行打分。學生的表演得到了在座領導和老師的一致認可,使得每位學生學習熱情空前高漲,進而挖掘了深層次的英語學習動機。
筆者在整個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采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即既要根據(jù)小組最終得分,又要結合每位同學的平時表現(xiàn),對學生的平時成績進行綜合打分。這樣既避免了因小組合作影響了某些同學的積極性,又抵制了某些同學“想要吃大鍋飯”的消極想法。
4. 研究結果與討論
學期結束時,再次對學生進行調(diào)查問卷的填寫,要求不變,因此回收有效率依然為100%。
從表2中可以看出,實驗前后內(nèi)在興趣和學習情境無顯著相關(Sig.>.05)。除學習成績動機和社會責任外,其余學習動機均呈顯著性差異(2-tailed<.05)。這可能跟合作學習開展后,學生對英語國家的人、文化、英語歌曲、電影產(chǎn)生興趣;對英語老師、教材或者英語課的質(zhì)量有了一定的辨別能力,開始審視學習情境因素;了解了英語的信息媒介作用,深刻領悟到學好了英語可以加速自身的發(fā)展等因素有關。
從表3可以看出,合作學習和學習動機之間呈現(xiàn)顯著的正相關(Correlation>.05),即合作學習對學習動機產(chǎn)生了正面的、積極的影響。合作學習發(fā)揮了學生的集體智慧,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互助的精神,調(diào)動了學生的競爭意識,提升了學生自我效能感,激發(fā)了學習動機,使得學生對英語語言本身產(chǎn)生了一定興趣,有利于學生終身學習。
5. 結語
本研究立足于調(diào)查問卷的基礎之上,對合作學習能否激發(fā)英語學習的動機進行了取證分析。研究結果表明了有效的合作學習,如小組異質(zhì)分配、課前合作演講、角色合作扮演和英語話劇合作表演等能夠提升軍校學生融合型學習動機。研究為教師在今后教學中從傳統(tǒng)教學模式向合作模式的轉變提供了充分的實踐依據(jù)。
參考文獻
劉潤清、吳一安等.中國英語教育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278.
王薔.英語學科教育理論與實踐[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241.
周燕、高一虹等.大學高年級階段英語學習動機的發(fā)展——對五所高校學生的跟蹤調(diào)研[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