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琳
(吉首大學國際交流與公共外語教育學院,湖南 吉首 416000)
體驗哲學認為,我們的范疇、概念、推理和心智并不是外部現(xiàn)實客觀的、鏡像的反映,而是由我們的身體經驗所形成,特別是由我們的感覺運動系統(tǒng)所形成。我們大部分推理的最基本形式依賴于空間關系概念,身體、大腦與環(huán)境的互動提供了日常推理的認知基礎。Lakoff &Johnson指出:“概念是通過身體、大腦和對世界的體驗而形成的,并只有通過它們才能被理解。概念是通過體驗(embodiment),特別是通過感知和肌肉運動能力而得到的?!保?](P497)通感隱喻所涉及的概念屬于不同的感官,它的本質就是用一類感覺去理解或體驗另一類感覺概念,可以看作是不同感覺之間的轉移或互通,其產生和存在必然具有體驗性。本文通過對通感隱喻的體驗性的研究,探討通感隱喻產生和存在認知基礎。
在現(xiàn)實世界里,所有的事物都有其自然的物理特性。比如,固體具有形狀、線條、顏色、亮度和聲響,可以為視覺、觸覺和聽覺所感知,但是固體不像液體那樣具有流動性。光,具有明暗的特性,可以為視覺所感知,但光不像固體那樣會破裂。聲音,無形無味,也無所謂軟硬,因而只能為聽覺所感知。要了解一個事物,我們必須了解其固有的特性。從生理上看,每種感覺都有其感覺器官——眼、耳、鼻、口、皮膚,并且都有其到達大腦的特定神經路徑。每個感覺器官各司其職,對不同的刺激產生反應。通感涉及兩個以上的感覺,事物固有的不同特性與人的感覺器官的特定功能構成了通感的前提,否則就不存在感覺的轉移了。
另一方面,客觀世界中,不同事物的不同特性具有物理上的相似性,這也為通感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比如,視覺感官和聽覺感官能感受到的刺激本質上具有相似性——波的特性,前者為光波,后者為聲波;二者都具有頻率、衍射、振幅等特征。物理上的相似性為不同感覺互通搭建了橋梁。
傳統(tǒng)的修辭學研究認為通感只是語言使用的修辭技巧,與人的生理和認知無關。這一論斷已經被證明是錯誤的。現(xiàn)代生理學研究表明通感產生于不同感覺之間的聯(lián)系。雖然各種感官各司其職,但它們并不是獨立發(fā)揮作用,相反,它們會相互影響。換句話說,人類的視、聽、嗅、味、觸,五種感覺相互聯(lián)系,一種感官感覺會刺激另一種感官感覺。比如說,食物給我們的視覺和嗅覺感受會影響到我們的味覺,因此美食講究色、香、味俱全;視覺刺激會影響到我們的聽覺享受,因而在卡拉ok廳特別設計了各式燈光。這種生理現(xiàn)象必然在語言中有所體現(xiàn):以一種感官經驗來表達和描述另一種感官經驗。對此,錢鐘書先生有一段精辟的論述:“在日常經驗中,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往往是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個官能的領域可以不分界限,顏色似乎有了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氣味似乎會有鋒芒?!保?](P13)
神經學研究發(fā)現(xiàn),人腦的執(zhí)行區(qū)域,主要是大腦額葉,表現(xiàn)出某種程度的感覺融合。有證據表明,剛出生的嬰兒可以同時感知聽覺和視覺刺激?;谶@一發(fā)現(xiàn),學者們提出了兩種假設:跨感官遷移假說(Cross-Modal Transfer(CMT)hypothesis)和新生兒感覺互通假說(Neonatal Synaesthesia(NS)hypothesis)。[3]
根據跨感官遷移假說(CMT hypothesis),嬰兒能夠以一種抽象的形式來表征(represent)周圍的物體,由此,物體可以同時被幾個感官所識別。比如,嬰兒能夠根據物體的外表將物體區(qū)別開來,即使之前他們只是觸摸到而不是看到這些物體。關于跨感官遷移假說,有大量的證據說明了這一點。比如,Lewkowica和Trukewitz發(fā)現(xiàn),一個月大的嬰兒對特定強度的光和聲音有著特定的反應。首先讓嬰兒看一定強度的光,之后再給予相同強度的聲音刺激,嬰兒表現(xiàn)出極小的心率變化;但如果光之后的聲音強度特別高或是低的話,嬰兒的心率變化會變得很強烈。這表明嬰兒能夠將視覺刺激的強度和聽覺刺激的強度相匹配,并且對作用在神經系統(tǒng)任何一處的刺激強度變化作出相應的反應。[4]實驗證明嬰兒具有這三種能力:1)把視覺景象與聲音聯(lián)系起來的能力;2)把視覺景象與觸摸聯(lián)系起來的能力;3)將視覺景象與模仿所看到的身體運動聯(lián)系起來的能力。[5](P66)我們可以看到,前兩種能力就是通感隱喻概念的生理體驗基礎。
新生兒感覺互通假說(NS hypothesis),是在感官遷移假說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根據這一假說,嬰兒從出生到4個月以前,對不同的感覺輸入是不加辨別和區(qū)分的。聲音可以同時激活聽覺、視覺和觸覺。經過這一感覺互通的階段后,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不同感覺區(qū)開始形成模塊。成人中的感覺互通癥狀,就是在于在各個感覺區(qū)模塊化過程中出現(xiàn)了故障。[3]
雖然不同的感覺具有獨特的性質,不同的感官具有特定的功能,但不同感覺和感官是緊密相關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人類在探索和感知周圍世界的過程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諧地使用各種感官。通常來說,對一個物體的感知是各種感官感覺合作的結果。不同感官感覺的同現(xiàn)導致了各種感覺之間的相互關聯(lián),一種感覺就會激起另一種感覺。由此,看到某個物體會使我們想起其味道,這就是“望梅止渴”這一表達所體現(xiàn)的通感隱喻概念SEEING IS TASTING的心理體驗基礎。又比如,太陽或是火是紅色、明亮的,同時它們又會讓人感到溫暖或炎熱。對紅色和明亮的視覺感知和溫暖炎熱的觸覺感知就在人腦中建立起了關聯(lián)。這是通感隱喻概念SEEING IS TOUCHING的心理體驗之一。那么SMELLING IS TASTING這樣的概念其心理體驗基礎是什么呢?我們都知道,嗅覺和味覺兩種感覺是緊密相連的,嗅覺的喪失定會導致味覺的損傷。同樣,SEEING IS TASTING,因為食物的外觀色彩通常會影響到我們的食欲。石毓智先生對此作了如下闡述:“人們可以從外表、聲音和觸摸等多個方面認識同一事物。不同感官之間的相互關聯(lián)性除了先天的生理決定因素之外,在很大程度上是它們協(xié)同作用的經驗使然?!保?](P66)
我們對現(xiàn)實世界的不同體驗的相關性和相似性構成了通感隱喻概念的心理體驗基礎。比如,聲音雖然是無形的,但它具有一定的空間特征使得我們可以“看到”聲音:聲音在三維空間里傳播;其強度決定了其傳播的距離;其發(fā)聲源是空間性的。由此,在日常用語中,聲音可“高”可“低”、可“粗”可“細”。由于聲音具有這樣的空間特性,音樂家們便可以通過旋律的音高、音強、音速來創(chuàng)造出鮮明的視覺意象,運用節(jié)奏的徐馳來表現(xiàn)物體運動的急緩,使用音量的輕重來展現(xiàn)物體的大小等等。
感官感知所引發(fā)的情緒或情感體驗同樣構成了通感隱喻概念的心理基礎,外在的刺激會影響內在的體驗。物體所帶來的不同感官感覺會激起同樣的情感體驗。正是這種相同的情感體驗構成了聯(lián)系不同感覺的媒介。比如,聽一段優(yōu)美的樂曲或是觀看一場舞蹈表演會在我們記憶中留下愉悅的體驗。之后,我們品嘗美食,美食同樣會給我們以愉悅的的體驗。我們對美食的愉悅的體驗激起了其他感覺的形象記憶。這樣相同的情感體驗將味覺和其他感覺聯(lián)系起來。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會用“有味”這樣原本屬于味覺范疇的詞來形容屬于聽覺和視覺范疇的音樂或是舞蹈了。在研究通感的本質時,Cytowic特別強調了情感的作用。他指出,情感的作用曾經被人們誤解和忽略了,而事實上,我們人類天生就是非理性的動物,在我們思考和行為的方式中,是情感而不是理智發(fā)揮了決定性的作用。除此之外,我們的大腦并不是消極地接受外界的能量流;相反我們是具有活力的探索者,我們積極的尋找那些讓我們感興趣的外界刺激。[6]
在人類的認知活動中,隨著認知工具和方法的改進,物體之間的相關性和相似性會被發(fā)現(xiàn)。另一方面,通過想象和創(chuàng)新,人類還會不斷地建立起物體之間的關聯(lián)性和相似性
隱喻是兩個概念域之間的映射。通感隱喻中的兩域所表示的概念分別屬于不同的感覺(或感官)。通感就是是五種感覺(或感官)域之間的特征的映射。大量的通感式表達表明,通感隱喻映射不是隨意的,相反卻表現(xiàn)出一種規(guī)律:有的感覺更多的時候是用來描述其他感覺,而有的感覺則更有可能被其他感覺所描述。換言之,通感隱喻的映射總體上呈現(xiàn)出一定的方向性,并與各感官發(fā)育的先后順序大體一致。
認知發(fā)展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各感官的發(fā)育呈現(xiàn)出“觸、味、嗅、聽、視”這一“低級到高級”的順序。胎兒到49天就具有了初步的觸覺反應。味覺在胎兒3個月時就開始發(fā)育。新生兒在出生后24小時之內,就有了嗅覺反應。之后,聽覺和視覺才開始發(fā)育。[7](P23)Ullmann通過對19世紀許多文學作品中的通感現(xiàn)象進行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在2000個通感例子中,80%是符合這樣的順序。[8](P91)Shen分析了現(xiàn)代希伯來語詩歌中通感的運用,發(fā)現(xiàn)130例通感中有95例(75%)的感覺映射方向是從低到高。[9]Sean Day(1996)所做的關于英語通感式表達的實證研究中,1269例通感式表達中有1122例(88%)也呈現(xiàn)出由低級到高級的層級分布。[10]
筆者認為,通感隱喻體現(xiàn)出的感官映射規(guī)律是符合體驗哲學的經驗現(xiàn)實主義原則(experiential realism)的。除了感官發(fā)育順序,人類的普遍性認知原則和各感官對客觀世界的體驗特征構成了感官映射規(guī)律的認知基礎。
人類的普遍性認知原則就是,從可及性較強的概念映射到可及性較弱的概念要比從可及性較弱的概念映射到可及性較強的概念更為自然。我們通常使用較熟悉的、易理解的、具體的概念去理解不熟悉、較難理解的、抽象的概念,前者是我們通過身體體驗直接接觸而獲得的知識。作為一種隱喻,通感的感官映射規(guī)律是符合這一認知原則的。比如,憑借語感,我們會覺得sweet silence要比silent sweetness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這是因為味覺(sweet)是較低級的感覺概念,而聽覺(silent)是相對較高級的感覺概念。Sweet silence體現(xiàn)的是從較低級的感覺概念向較高級的感覺概念映射,符合人類的普遍認知原則。
通感所涉及的不同的概念域都是人類感覺運動系統(tǒng)中的基本概念域,都屬于具體的概念,那么,人類為什么要用一類感覺去理解或體驗另一類感覺呢?Ibarretxe-Antu?ano對感官感知特征的語料研究揭示出各感官在“基本性(basicness)”和“具體性(concreteness)”方面是具有程度上的差異的。感官感知特征揭示的是感知者、被感知物和感知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從身體化范圍、感知方式、感知時間、感知距離四個方面來比較一下五類感覺的感知特征:[11]
身體化范圍。和其他感覺不同,觸覺感知可以由全身任何一個部位來完成,而味覺、嗅覺、聽覺、視覺等必須由特定感官專門負責。作為人體最大的感覺器官,皮膚對觸摸、壓力、溫度等各類刺激都非常敏感。當我們觸摸某個物體時,皮膚會提供諸如干濕、冷暖、軟硬、光滑還是粗糙、熟悉還是陌生等豐富的信息,這些信息在很多時候會在同一時刻一同呈現(xiàn),尤其是皮膚對溫度的感知是隨時隨地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五種感覺中,觸覺體驗的身體化范圍最廣,這就使得我們很容易就將其特點映射到其他感官而形成通感隱喻。
感知方式。感知方式越直接、需要感知者投入的心智努力越少,獲取的感覺概念就越簡單越具體,也就越容易作為源感覺域映射到其他感覺域。觸覺和味覺感知都要求感官直接接觸被感知物。通過觸覺我們可以感知周圍事物的大小、質地、形狀。通過舌尖的感知,我們立即可以獲知被感知物的味道是苦是甜、是酸是辣。相反,嗅覺、聽覺和視覺感知不要求感知者直接接觸被感知物,因而它們的感知不如觸覺和味覺那么直接真切。另一方面,與溫覺(觸覺的一種)相比,味覺感知在頻度上是受限制的,因為我們不能隨時都有味覺體驗,并且味覺感知是間接的,因為我們必須用手把食物送到嘴里才會有味覺感知。
感知時間。如果我們考慮到感知時間的話,我們會發(fā)現(xiàn)觸覺、味覺的感知過程更短暫,感知者不需要投入較多的心智努力就能獲得感覺體驗,因而觸覺、味覺感知比嗅覺、聽覺和視覺更直接具體。比如,我們只需輕觸某個物體就能感知到其表面的溫度、硬度與光滑度。我們用舌尖接觸一塊糖就能立即判斷出其甜度。有人會認為,視覺感知的過程也是非常短暫的,比如看到當一輛警車從我們身旁駛過,我們也會立即判斷出那是一輛警車。然而事實上,我們認定一輛車為警車的過程不是視覺感知的過程而是推理過程。也就是說,我們的判斷是基于我們所處的情境:忽閃的警燈、白底的車身以及警車專用的圖形等。又比如,意識到某種熟悉的聲音,比如有人叫我們的名字,這也不需要很長的時間。但這一過程也不是基于單純的聽覺感知,而是基于我們對被感知物的熟悉程度以及我們所處的情境。
感知距離。感知距離越小,感知者越容易獲取和把握感覺概念,并且獲取的感覺概念越具體。根據感知者與被感知物之間的距離,聽覺與視覺屬于“遠感覺”(distance senses),因為聽覺與視覺感官能夠感知遠距離的感官刺激。觸覺、嗅覺和味覺屬于近感覺(near senses),因為感知者必須靠近被感知物才能獲取相關的感官刺激。五種感覺允許感知者與被感知物保持的距離從小到大依次為:觸、味、嗅、聽、視。
通過對五種感覺的感知特征分析可以看出,越低級的感覺其感知越直接、越真切、越具體,由此所形成的概念越簡單、越容易被人把握。反之,越高級的感覺感知形成的概念越抽象、越難以把握。這就是為什么絕大多數(shù)通感式表達都是用較低級的感覺來表示較高級的感受。比如 “cold words”、“sweet words分別是用觸覺、味覺來表示聽覺感受,“冷眼旁觀”使用觸覺來描述視覺感受。
當然,也有些通感式表達“反其道而行之”,用較高級的感覺來表示較低級的感受,比如“余音繞梁”“芳香流溢”是用是用視覺來表示聽覺和嗅覺?!澳嫦颉蓖ǜ型ǔJ怯靡曈X描述其他感知,這在漢語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筆者曾對漢語的通感映射規(guī)律做過實證分析,以視覺為源感覺域的“逆向”通感式表達占所收集到的通感式表達總數(shù)的39%。[12](P180)這體現(xiàn)了世人“眼見為實”的認知觀念,同時也體現(xiàn)了視覺的體驗基礎,即“人類直立行走所帶來的開闊的視野和所攝入的遠勝過其他感官的信息量?!保?3](P30)
從上文分析我們不難看出,通感隱喻的產生和存在不是偶然的,更不是任意的,它取決于我們的身體、大腦和對世界的體驗,體現(xiàn)了我們的認知方式。
[1]Lakoff,G.& M.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1999.
[2]錢鐘書.通感[J].文學評論,1962(1):13-17.
[3]Lyons,A.D.Synaesthesia——A cognitive model of cross-modal association[DB/OL].2000.21May 2007<http://www.users.bigpond.com/tstex/synaesthesia.htm>.
[4]Baron-Cohen,S.Is there a normal phase of synaesthesia in development?[DB/OL].1996.21May 2007<http://psyche.cs.monash.edu.au/v2/psyhe-2-27-baron-cohen.html>.
[5]石毓智.語言能力合成說的認知心理學證據[J].語言研究,2007(3):59-68.
[6]Cytowic,R.E.Synesthesia:Phenomenology and Neuropsychology—A Review of Current Knowledge[DB/OL].1995.21May 2007<http://psyche.cs.monash.edu.au/v2/psyche-2-10-cytowic.html>.
[7]宋德生.通感單向映射的工作機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8):21-24.
[8]汪少華.通感·聯(lián)想·認知[J].現(xiàn)代外語,2002(2):187-194.
[9]Shen,Y and M.Cohen.How come silence is sweet but sweetness is not silent:a cognitive account of directionality in poetic synaesthesia[J].Language and Literature,1998,7(2):123-140.
[10]Day,S.Synaesthesia and Synaesthetic Metaphors[DB/OL].1996.21May 2007 <http://psyche.cs.monash.edu.au/v2/psyche-2-32-day.html>.
[11]Ibarretxe-Antu?ano,B.I.Polysemy and metaphor in perception verbs:a cross-linguistic study [D].Ph.D Dissertation.Edinburgh:University of Edinburgh,1999.
[12]石琳.認知視角下的英漢通感實證研究[J].大學英語(學術版),2013(1):175-181.
[13]劉宇紅.通感現(xiàn)象的身體化特征[J].文史博覽,2005(1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