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作客”與“做客”源流考辨——兼為辭書條目匡補*

2013-04-02 03:25:57張虹倩
辭書研究 2013年3期
關(guān)鍵詞:書證客氣大詞典

張虹倩 劉 斐

一、“做”與“作”小議

關(guān)于“做”和“作”的運用和區(qū)分,是學(xué)界極為關(guān)注,也是一直存在爭議的問題?!掇o書研究》2010年第4期《中國辭書學(xué)會辭書編輯出版專業(yè)委員會第六次學(xué)術(shù)研討會綜述》中摘錄了由全國科技名詞語言文字協(xié)調(diào)委員會課題組提交的《關(guān)于“做”和“作”的使用問題》一文,在充分調(diào)查語言事實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六條傾向性意見,解決了不少長期困擾學(xué)界的疑難問題,對規(guī)范二詞的使用具有重要意義。但文中部分結(jié)論,似可再做進一步研究。

其一,文中提出的第二條意見“首字是zuò的動賓詞組,全用‘做’”,似可商榷。課題組總共統(tǒng)計了1437組“做/作”混用的搭配,其中混用的“雙字前搭配”有1246組,占總數(shù)的86.7%。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的“雙字前搭配”絕大多數(shù)都屬于“首字是zuò的動賓詞組”??梢妼@部分搭配的處理,對于二詞規(guī)范標準的制定具有重大影響。

根據(jù)課題組提供的數(shù)據(jù),在雙字前搭配中:傾向于使用“做”的有646組,傾向于使用“作”的有298組,二詞出現(xiàn)頻度相同的有302組??梢妰A向于使用“做”的搭配與不傾向于使用“做”的搭配(包括傾向于使用“作”的搭配和二詞出現(xiàn)頻度相同的搭配)的比率為646∶(298+302)=1∶0.93,二者極為接近。既然如此,那么規(guī)定“首字是zuò的動賓詞組,全用‘做’”似欠妥當。

其二,第三條意見“首字是zuò的雙音節(jié)詞,按習(xí)慣用法”中“習(xí)慣用法”的概念較為模糊。據(jù)我們的理解,所謂“習(xí)慣用法”可能包含兩種情況:一是諸如“作者、作業(yè)、作用、作文、作物、作家”等不存在混用情況的詞,這類詞的“習(xí)慣用法”沒有爭議;二是雖然存在混用情況,但二詞出現(xiàn)頻率相差懸殊,則將其中出現(xiàn)頻率高的詞認定為“習(xí)慣用詞”。但對照課題組的“單字前搭配”統(tǒng)計表和文中該處羅列的“習(xí)慣用詞”,卻存在不少不一致的地方。如:“做答”與“作答”的頻率比為1∶1,卻只選用“作答”;“做勢”與“作勢”的頻率比為6∶1,“做夢”與“作夢”的頻率比為 9∶17(即0.53∶1),按理應(yīng)選用頻率更高的“做勢”與“作夢”,但實際卻選用了頻率更低的“作勢”與“做夢”。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該處羅列的習(xí)慣用詞中對其余混用的“雙音節(jié)詞”均選擇了其中一個詞作為習(xí)慣用詞,但唯獨同時收錄了“做客”與“作客”,且并未給出傾向性意見,那“作客”與“做客”究竟選用何者為通用詞較為妥帖呢?

“作客”與“做客”,《辭海》(2009)、《辭源》(2002)均未收錄?!稘h語大詞典》(2008)、《漢語大詞典訂補》(2010)、《現(xiàn)代漢語詞典》(2005)、《現(xiàn)代漢語大詞典》(2009)雖均予以收錄,但其對二詞的釋義及所引書證尚存在可商榷之處。為了更好地厘清二詞的關(guān)系,有必要梳理二詞各自的源流及演變過程,以判斷選擇何者為通用詞為宜。

二、“作客”源流考

《漢語大詞典》:“作1:zuò《廣韻》則個切,去個,精?!薄白?:zuō《廣韻》則落切,入鐸,精?!薄白?客”表“寄居異地”等義,“作2客”則表“傭工,受雇者”義,引晉葛洪《神仙傳·李八百》和《資治通鑒·梁武帝大同三年》為書證。而據(jù)我們考察,“作2客”始見于《列仙傳》:

(1)(子主)詣江都王,自言“寧先生雇我作客,三百年不得作直,以為狂人也?!眴栂壬?,云在龍眉山上。(《列仙傳·子主》)

(2)朱璜者,廣陵人也,少病毒瘕,就睢山上道士阮丘,丘憐之……璜曰:“病愈,當為君作客三十年,不敢自還?!?《列仙傳·朱璜》)以上二例的“作客”都是動詞,表示“為他人做工”。關(guān)于《列仙傳》的作者,雖然題為西漢劉向,但《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列仙傳》認為此書非劉向所著,“或魏晉間方士為之,托名于向耶?”我們贊同此書非西漢劉向所著,但《總目》認為該書為“魏晉間方士為之”也不夠準確,該書應(yīng)是魏晉之前的人寫的。因為曹植在《洛神賦》“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中已用《列仙傳·江妃二女》(鄭交甫遇江妃二女,二女解玉佩相贈,但又轉(zhuǎn)瞬即逝)為典故。曹植《洛神賦》作于黃初三年,此時魏國甫建,故《列仙傳》成書應(yīng)在曹魏之前。

此外,《漢語大詞典》將“作2客”解釋為“傭工,受雇者”也值得商榷。“作2客”始見于曹魏前的《列仙傳》,原為動詞,表“為他人做工”義,之后才派生出名詞用法“傭工,受雇者”,如原書證晉葛洪《神仙傳·李八百》。

因“作2客”與“做客”無詞義交叉,故下文討論的“作客”均為“作1客”。

1.“作客”始見于東漢,本義為“寄居異地”,且沿用至今

“作客”一詞,始見于東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十反第五》:

(3)巴郡太守太山但望伯門為司徒掾,同產(chǎn)子作客殺人系獄,望自劾去,星行電征,數(shù)日歸趨詣府,露首肉袒,辭謝太守太尉李固,謝與相見,頓頭流血……

上例中“作客殺人”是“寄居異地時殺人”的意思??疾鞚h代“客”的語例可知“客”多表“(在)異地”義。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中的“客死”是“死于異地”義。再如《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中的“客行”是“在異地旅居”義。

“作客”表“寄居異地”義自東漢產(chǎn)生后沿用至今,如汪曾祺《星期天》:“到了星期天,他還忘不了把幾個他鄉(xiāng)作客或有家不歸的單身教員拉到外面去玩玩?!?/p>

《漢語大詞典》中“作客”表“謂寄居異地”義的書證為唐杜甫《刈稻了詠懷》、《登高》等,與始見年代相差較遠,似可換用東漢《風(fēng)俗通義》例。此外,《現(xiàn)代漢語大詞典》中“作客”條并未收錄“寄居異地”義,應(yīng)予補入。

2.“作客”表“去別人處做客人”義始于南朝劉宋,且沿用至今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并未收錄“作客”表“到別處做客人”的義項;《漢語大詞典》雖有收錄,但所舉書證為巴金《滅亡》,與該義項始見年代相距甚遠。據(jù)我們考察,“作客”表“去別人處做客人”義始見于南朝宋劉義慶的《幽明錄》:

(4)阮瞻素秉無鬼論。有一鬼通姓名,作客詣之,寒溫,聊談名理。該義項自南朝劉宋產(chǎn)生以來,沿用至今。如老舍《老張的哲學(xué)》:“請客的酒菜屢進,惟恐不足;作客的酒到杯干,爛醉如泥。”因此,我們認為《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作客”詞條當補入“到別處做客人”這一義項;《漢語大詞典》中該義項書證則應(yīng)提早為劉宋《幽明錄》。

3.“作客”表“作客商”義始見于明代,現(xiàn)已消亡

“作客”表“作客商”義始見于明代。例如:

(5)此子遠來作客,必然好利,不如私下買囑他,求他讓我些兒,我明收了利物,暗地加添些與他,他料無不肯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

據(jù)我們考證,現(xiàn)代漢語中“作客”的“作客商”義已經(jīng)消亡?!稘h語大詞典》此義項所引的書證為《初刻拍案驚奇》卷四:“話說徽州府有一商人……專一走川陜作客販貨,大得利息。”但此例句中的“作客”在諸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齊魯書社1995年版中均寫成“做客”。故我們認為此處更換為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例較為妥當。

4.“作客”表“客氣”義始見于清代,現(xiàn)已消亡

“作客”表“客氣”義始見于清代?!稘h語大詞典訂補》以清《綠野仙蹤》第七二回:“于冰也不作客,隨意食用”為書證,但據(jù)我們考察,“作客”所表“客氣”義在現(xiàn)代漢語中已消亡。

5.“作客”在現(xiàn)代漢語中產(chǎn)生的新義項

在現(xiàn)代漢語中,“作客”的“去別人處做客人”義還滋生出了新義項,即“特指作為嘉賓接受媒體采訪”。應(yīng)該指出的是,“作客”的這一新義項的語法意義已發(fā)生變化,以往的“作客”多為不及物動詞,后面不能帶賓語,而這類“作客”是及物動詞,后面常帶賓語。例如:

(6)楊國慶副局長作客央視新聞會客廳欄目(人民網(wǎng)2008—02—25)

(7)陳海峰作客“招商引智”高端訪談節(jié)目(《安順日報》2007—10—29)

由于特指“作為嘉賓接受媒體采訪”這一新義項在現(xiàn)代漢語中頻繁使用且用法日益穩(wěn)定,我們認為辭書中似應(yīng)增補這一新義項。

三、“做客”源流考

1.“做客”始見于南宋,本義為“訪問別人,自己當客人”

“做客”一詞始見于南宋《朱子語類》,本義為“當客人”:

(8)其他爻象,占者當之。惟九二見龍,人當不得,所以只當把爻做主,占者做客,大人即是見龍。

(9)先生問:“日間做甚工夫?”震曰:“讀大學(xué)章句、或問,玩味先生所以警策學(xué)者著實用工處?!痹?“既知工夫在此,便把大學(xué)為主,我且做客,聽命于大學(xué)?!?/p>

此外南宋王正德《余師錄》中也出現(xiàn)了“做客”:

(10)潘邠老語饒德操云:作長詩須有次第本末方成文字,譬如做客,見主人須先入大門,見主人升階就坐說話,乃退。

以上三例中的“做客”均表“當客人”義。用“做主”、“為主”、“主人”與“做客”對舉,更加凸顯出“客”是“客人”義。

“做客”的該義項自宋代出現(xiàn)后,沿用至今?!稘h語大詞典》所引書證為沈從文《紳士的太太》,與該義項始見年代相去甚遠,可換為《朱子語類》。

2.“做客”表“客氣”義始于元代,現(xiàn)已消亡

“做客”的“客氣”義,最早出現(xiàn)于元代?!稘h語大詞典訂補》已將原書證丁玲《母親》:“幺妹!你莫老~!也來玩玩、看看他們這園子?!备臑樵独掀虼蟆肪砩?“你休做客,慢慢吃的飽著。”

然而應(yīng)當指出的是,此處并非僅是書證年代提前的問題。我們認為原書證(丁玲《母親》)具有較濃重的方言色彩,不能據(jù)此認為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仍存有該義項(《現(xiàn)代漢語大詞典》中“做客”收錄有“客氣”義)。據(jù)《漢語方言大詞典》(1999)“做客”表“客氣”義,如今只保留于吳語和徽語中。若考慮“做客”在現(xiàn)代方言中的意義,則還應(yīng)收錄該詞在其他方言中的用法,據(jù)《漢語方言大詞典》與《現(xiàn)代漢語方言大詞典》(2002),“做客”在西南官話中可表示“女子出嫁”、“應(yīng)邀參加婚、喪宴席”;在閩語中可表示“寄居他鄉(xiāng)”、“回娘家看望父母”和“女子出嫁”;而在溫州話中則用來“諱稱天花和麻疹”。顯然,方言用法不能等同于普通話中的用法。

此外,由于“做客”表“客氣”義是近代漢語的用法,在現(xiàn)代漢語中多用于方言。故《現(xiàn)代漢語大詞典》似應(yīng)刪去“做客”的“客氣”義。

3.“做客”表“外出經(jīng)商”義始于元代,現(xiàn)已消亡

“做客”表“外出經(jīng)商”義,始于元代,在現(xiàn)代漢語中已經(jīng)消亡?!稘h語大詞典》引元末明初《水滸傳》為書證,實際上元代武漢臣《散家財天賜老生兒》中的“做客”已表“外出經(jīng)商”義。

(11)【滾繡球】讀書的志氣高,為商的肚量小,是各人所好,便苦做爭似勤學(xué)。為商的小錢翻做

大本,讀書的白衣?lián)Q了紫袍。休題樂者為樂,則是做官比做客較裝腰。

元代武漢臣雖生卒年不詳,但元代鐘嗣成《錄鬼簿》已將其列入“前輩已死名公才人”,且該書著錄的是金到元中期的雜劇及散曲作家的小傳和作品名目。由此我們認為武漢臣《散家財天賜老生兒》應(yīng)早于《水滸傳》。故《漢語大詞典》中“做客”該義項的書證似應(yīng)換為元代武漢臣《散家財天賜老生兒》。

4.“做客”在現(xiàn)代漢語中產(chǎn)生的新義項

“做客”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發(fā)展表現(xiàn)為由原義項“訪問別人,自己當客人”滋生出“作為嘉賓接受媒體采訪”的新義項。例如:

(12)申雪趙宏博做客藝術(shù)人生(人民網(wǎng)2007—04—06)

(13)張藝謀做客人民日報談中國電影(《人民日報》2010—09—16)

由于該特指義在現(xiàn)代漢語中使用頻率高且用法日益固定,故辭書中似應(yīng)補入。

四、結(jié) 語

1.“作客”與“做客”的區(qū)別

“作客”始見于東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本義為“寄居異地”。其“當客人”義始見于南朝劉宋;“當客商”義產(chǎn)生于明代;“客氣”義產(chǎn)生于清代。在現(xiàn)代漢語中“當客商”和“客氣”義均已消亡,“寄居異地”義和“當客人”義則得以保留,且“當客人”義還滋生出了“特指作為嘉賓接受媒體采訪”的新義項。

“做客”的產(chǎn)生時間晚于“作客”,始見于南宋《朱子語類》,本義為“當客人”義,且沿用至今。元代時產(chǎn)生了“當客商”和“客氣”這兩個新義項,前者在現(xiàn)代漢語中已經(jīng)消亡,后者僅保留在方言中。此外,在現(xiàn)代漢語中“當客人”義還滋生出了“特指作為嘉賓接受媒體采訪”的新義項。

綜上所述,“作客”先于“做客”而產(chǎn)生,且無論在古代漢語還是現(xiàn)代漢語中二詞詞義均未完全重合,二者并非異體詞的關(guān)系?!白骺汀笨杀怼爸^寄居異地”義,而“做客”則無此義。其余義項雖有交叉,但始見年代不同。相對而言,“作客”先產(chǎn)生出表“當客人”義,而“做客”先產(chǎn)生出“當客商”和“客氣”義。

2.辭書條目匡補

依據(jù)前文論述,擬就《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訂補》、《現(xiàn)代漢語詞典》和《現(xiàn)代漢語大詞典》中“作客”和“做客”的詞條修訂提出以下建議:

其中《漢語大詞典》(包括《漢語大詞典訂補》)似可做如下修訂:

作1客 第一,“寄居異地”義,書證由唐杜甫《登高》等改為東漢《風(fēng)俗通義》。第二,“當客人”義,書證由巴金小說《滅亡》改為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第三,“作客商”義,書證由《初刻拍案驚奇》改為明代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第四,增補現(xiàn)代漢語新義項“作為嘉賓接受媒體采訪”。至于《漢語大詞典》訂補中增收表“客氣”義,并以清代《綠野仙蹤》為書證,我們完全贊同。

作2客 第一,將原義由“傭工,受雇者”改為“為他人做工”,書證由晉葛洪《神仙傳》改為魏晉前的《列仙傳》。第二,指出“傭工,受雇者”是“為他人做工”的引申義,以晉葛洪《神仙傳·李八百》為書證。

做客 第 一,“當客人”義,書證由沈從文《紳士的太太》改為南宋《朱子語類》。第二,增補新義項“作為嘉賓接受媒體采訪”。至于《漢語大詞典訂補》中將“客氣”義的書證由丁玲《母親》改為元代《老乞大》,我們完全贊同。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詞條“作客”與“做客”的釋義似可做如下修訂:

作客 第 一,增補“當客人”義。第二,增補“作為嘉賓接受媒體采訪”義。

做客 增 補新義項“作為嘉賓接受媒體采訪”。

《現(xiàn)代漢語大詞典》中詞條“作客”與“做客”的釋義似可做如下修訂:

作客 第 一,增補“寄居異地”義。第二,增補“作為嘉賓接受媒體采訪”義。

做客 第 一,刪去“客氣”義。第二,增補新義項“作為嘉賓接受媒體采訪”。

3.應(yīng)選用“作客”為通用詞

我們認為在“作客”與“做客”之中,選用“作客”作為通用詞較為妥帖。依據(jù)有三:第一,“作客”先于“做客”產(chǎn)生?!白骺汀碑a(chǎn)生于東漢,而“做客”產(chǎn)生于南宋。第二,“作客”無論在古代漢語還是在現(xiàn)代漢語中使用頻率均高于“做客”。在CCL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中,“作客”出現(xiàn)792次,“做客”出現(xiàn)681次;在CCL古代漢語語料庫中“作客”出現(xiàn)247次,“做客”出現(xiàn)119次。其三,無論是在古代漢語還是在現(xiàn)代漢語中,“作客”不僅涵蓋了“做客”的所有義項,還具有一個獨有義項表“寄居異地”。故似以“作客”為通用詞較為妥當。

1.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

2.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漢語大詞典訂補.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

3.李榮主編.現(xiàn)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4.紀昀,陸錫熊,孫士毅(清)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97.

5.全國科技名詞語言文字協(xié)調(diào)委員會課題組.關(guān)于“做”和“作”的使用問題.辭書研究,2010(4):155—161.

6.阮智富,郭忠新編著.現(xiàn)代漢語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

7.許寶華,宮田一郎主編.漢語方言大詞典.北京:中華書局,1999.

8.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語言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

猜你喜歡
書證客氣大詞典
我國書證提出命令制度構(gòu)造的反思與調(diào)整*
不客氣
幼兒100(2021年27期)2021-09-09 12:56:26
《漢語大詞典》“籀”釋義辨證
《漢語大詞典·火部》書證斷句獻疑
美味巧克力
不客氣
別客氣
關(guān)于《突厥語大詞典》漢字譯寫偏誤研究
語言與翻譯(2015年3期)2015-07-18 11:11:07
《漢語大詞典》漏收宋代筆記詞目補釋
《漢語大詞典》現(xiàn)代書證失誤及其影響——以《圍城》書證為例
镇赉县| 海阳市| 社旗县| 谷城县| 阿城市| 河西区| 北海市| 普兰店市| 新野县| 清水县| 莱西市| 留坝县| 大田县| 横峰县| 昌乐县| 普陀区| 磐安县| 武义县| 宁武县| 英吉沙县| 澄城县| 平昌县| 连州市| 鱼台县| 凤凰县| 新泰市| 荃湾区| 东丰县| 咸阳市| 民县| 库车县| 阜康市| 临武县| 巴林右旗| 潜江市| 赤城县| 汕头市| 宜良县| 西青区| 麦盖提县| 克拉玛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