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韻
(蘇州大學(xué) 外國語學(xué)院,江蘇 蘇州 215000)
英譯古典詩詞的隱喻轉(zhuǎn)化策略
——許淵沖先生譯文評析
林文韻
(蘇州大學(xué) 外國語學(xué)院,江蘇 蘇州 215000)
隱喻是詩歌的生命原則,詩歌中隱喻的翻譯直接影響到譯詩的表現(xiàn)力。唐宋詩詞用詞精煉、蘊涵深廣,是隱喻的高度體現(xiàn)。以許淵沖先生英譯唐宋詩詞的譯本為語料基礎(chǔ),結(jié)合Newmark關(guān)于隱喻翻譯的普遍策略,試歸納分析唐宋詩詞隱喻的具體轉(zhuǎn)化策略及其基本特點。
隱喻;古典詩詞;翻譯策略
傳統(tǒng)隱喻理論把隱喻看作語言的修辭,屬于語言表達(dá)問題。當(dāng)今隱喻已從傳統(tǒng)修辭學(xué)的研究逐漸成為眾多學(xué)科的研究對象。人們對隱喻的研究經(jīng)歷了一個從修辭到認(rèn)知的發(fā)展過程。國內(nèi)論文大都聚焦于隱喻翻譯技巧的研究,分析語料時選取的譯者并不固定,影響譯文的因素復(fù)雜多變,很難進入隱喻翻譯的內(nèi)部,說明隱喻翻譯的過程以及譯者譯文的成因。本文擬通過分析中國唐宋詩詞的隱喻特征,比較中英語言中各自喻體選擇所體現(xiàn)的文化內(nèi)涵,分析歸納許淵沖先生英譯中國唐宋詩詞的隱喻轉(zhuǎn)化策略。
1. 英漢隱喻界定比較。
語言學(xué)家、邏輯學(xué)家、認(rèn)知科學(xué)家等從各個角度對隱喻下了定義。陳望道的《修辭學(xué)發(fā)凡》指出“隱喻是比明喻更進一層的譬喻。”(陳望道,2006:68)從語言的闡釋和修辭功能上講,隱喻“是以一個異質(zhì)而同值的語詞‘置換’在常規(guī)詞序中應(yīng)該出現(xiàn)的語詞?!?耿占春,1993:169)Lakoff和Johnson對隱喻下的定義是: 隱喻的本質(zhì)就是通過另一類事物來理解和經(jīng)歷某一類事物。(Lakoff amp; Johson, 1980: 5)①
綜上所述,英漢隱喻都是一種比喻的方式,涉及事物或概念之間的相似性,都是在兩個不相干的事物之間找出相似點,用他事物來闡明所要描繪的事物。
2. 英漢隱喻模式。
《漢語修辭格大辭典》對隱喻模式作了如下闡釋:“暗喻(隱喻):用‘是’等詞聯(lián)結(jié)本體和喻體,以表明相同關(guān)系的比喻。暗喻的喻詞大多為是、成為、等于、當(dāng)做等。暗示性比較突出?!?陳家旭,2007:66)《辭格與詞匯》指出:英語“隱喻”(Metaphor)是一個涵蓋面很廣的辭格概念,它除了“X”是“Y”的漢語“隱喻”模式外,還包括了“借喻”、“潛喻”、“縮喻”、“事喻”、“物喻”等漢語比喻辭格。(李國南,2002: 43)
分析比較以上各種隱喻模式劃分法,筆者認(rèn)為《漢語修辭格大辭典》只是將隱喻視為語言和修辭現(xiàn)象,只提及隱喻的典型模式,并未從認(rèn)知的角度進行界定,而李國南的分類既有重疊又有差異。結(jié)合各家觀點,試將英漢隱喻模式作如下分類: X是/成為Y,借喻,潛喻,縮喻,物喻和事喻。
3. 詩歌隱喻的普遍性。
路易斯(C. Lewis)說,隱喻是詩歌的生命原則,是詩人的主要文本和榮耀。巴克拉德(G. Bachelard)說,詩人的大腦完全是一套隱喻的句法。費尼羅撒(E. Fenellosa)指出,隱喻是自然的揭示者……是詩歌的實質(zhì)。(以上均轉(zhuǎn)引自Rogers, 1973: 6)②
中國唐宋詩詞更是無不充滿著對隱喻的應(yīng)用,加之其蘊涵深廣、格律嚴(yán)格、典故高深、雙關(guān)語巧妙、詩風(fēng)獨特,同韻詞總數(shù)大大多于英語,這些都給漢詩英譯帶來很大困難。總的說來,中國學(xué)者的漢詩英譯在譯文質(zhì)量方面各有長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許淵沖。
關(guān)于隱喻的翻譯,Newmark曾專章作過研究,并提出七種翻譯方法:(l)在目的語中重現(xiàn)相同的喻體;(2)用目的語中合適的喻體代替源語中的喻體;(3)用明喻來代替隱喻;(4)用明喻和喻底相結(jié)合翻譯隱喻,(5)將隱喻轉(zhuǎn)化為喻底,(6)省略,(7)隱喻和喻底相結(jié)合(Newmark,2001:84-96)。本文試結(jié)合Newmark關(guān)于隱喻翻譯的普遍策略,選取許淵沖編譯的《唐詩三百首新譯》以及《唐宋詞一百首》作為語料進行分析。
1. 喻體、設(shè)喻方式保持對等。
例如:
(1)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fēng)里。
李白《清溪行》
On mirror bright boats hie;
Between the screens birds fly.
“Song of the Clear Stream”
“清溪”和“明鏡”,“山林”和“屏風(fēng)”有著很多共同之處,不僅有著相似的外形、顏色,而且能夠帶給不同語言的讀者相似的美感和體驗,同樣清澈見底、間隔空間。許淵沖在翻譯時完整地保留了原詩的隱喻修辭手段、喻體形象和喻義,分別翻譯成了“mirror”和 “screens”,使譯文在內(nèi)容和修辭上同原文保持一致,從而使得原詩的信息和美學(xué)價值得以完整再現(xiàn)。
2.相同隱喻加意義補充。
例如:
(2)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白居易《長恨歌》
On high, we'd be two birds flying wing to wing
On earth, two trees with branches twined from spring to spring
“The Everlasting Longing”
漢語詩歌中常用雙棲偶居的動物或植物來比喻愛情,后在中國常用來比喻恩愛夫妻,然而同樣的兩個隱喻意象在英語讀者中很難立即喚起愛情這一概念。許淵沖先生增譯了“spring to spring”,意味年復(fù)一年,傳達(dá)了對愛情的追求和向往,同時與上句“wing to wing”形成押韻,在保留原詩典故形象的同時,創(chuàng)造了詩歌的“形美”、“意美”和“音美”的合一。
3. 隱喻轉(zhuǎn)換為明喻。
例如:
(3)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
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
Incense in gold
Censer is cold,
Quilt on the bed spreads like waves red.
“Playing Flute Recalled on Phoenix Terrace”
英漢語言在語篇連接上存在差異。漢語重“意合”,通過詞匯的意義表達(dá)句意和前后邏輯關(guān)系;英語重“形合”,連貫性需要通過顯性的詞匯手段來實現(xiàn)和加強。原文中“翻”字極具動感,連接喻體“紅浪”,而英語中“spread”是不及物動詞,需要補譯連接詞“l(fā)ike”。用明喻替代源語中的隱喻,補譯喻詞“l(fā)ike”,避免本體“被”和喻體“紅浪”連接突兀,也使目標(biāo)語讀者得以更好地體會到本體和喻體之間的關(guān)系。
4. 更換喻體。
例如:
(4)交朋頗窺觀,謂是丹穴物。
李商隱 《驕兒詩》
My friends would come and say
He is no common clay.
“Song of My Proud Son”
原詞中只出現(xiàn)喻體“丹穴物”,指鳳凰,《山海經(jīng)》曰丹穴山上有鳳凰。但是在英語中,這一詞的文化含義出現(xiàn)了空缺。許淵沖先生在翻譯時,放棄了原詩隱喻意象及其文化特色,選用英語讀者較為熟悉、更易理解的隱喻“common clay”代替,將兒子袞師比作非普通的泥土,意為非凡夫俗子。但譯文所表示的意思和構(gòu)成的語言形象與原意和原詩形象一致,都能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對愛子的贊美和期待。
5. 不采用比喻修辭方式。
例如:
(5)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
秦觀 《踏莎行》
Mume blossoms sent by friends
And letters brought by post,
Nostalgic thoughts uncounted assail me oft in host.
“Treading on Grass”
詞人將“梅花”和“尺素”比喻“書信”,無數(shù)“梅花”和“尺素”,仿佛堆砌成了“無重數(shù)”的恨。原詞中引用投書寄信的典故,具有特定的文化內(nèi)涵。將“尺素”直譯為“drapery”會讓英語讀者覺得難以理解,源語中比喻的形象在英語中無法再現(xiàn),也不符合英語語言習(xí)慣。許淵沖先生舍去原文比喻性詞語所用的形象,譯成“l(fā)etters”,舍形求意,運用變通的辦法向讀者傳達(dá)切實的信息。
本文以重現(xiàn)許淵沖先生英譯中國古典詩詞的隱喻構(gòu)建為基礎(chǔ),分析總結(jié)了五項基本翻譯策略。首先唐宋詩詞中很多隱喻都是典故,如比翼鳥、丹穴物等,即“物喻”,具有濃厚的漢語文化背景,需通過意譯解釋或更換喻體來翻譯。其次,詩歌隱喻的翻譯過程是譯者的文化認(rèn)知體驗過程。隱喻存在于一定的文學(xué)作品中,文學(xué)語境在不同程度上制約著翻譯決策的取舍,而決策取舍是譯者認(rèn)知體驗過程的外化表現(xiàn)。再者,從源語篇隱喻轉(zhuǎn)換為目的語篇隱喻,主要受源語文化、目的語文化、語言差異等影響。隱喻的文化指定性限制和制約了隱喻的可譯性,語篇連接特點、隱喻意義的載體等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
注釋
①轉(zhuǎn)引自何善芬:《英漢語言對比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版,第338頁。
②轉(zhuǎn)引自束定芳:《論隱喻的詩歌功能》,載《解放軍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報》2000年,第6期。
[1]Lakoff, G. amp;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Newmark. P.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M].Oxford: Pergamon Press,1981.
[3]陳家旭.英漢隱喻認(rèn)知對比研究[M].學(xué)林出版社,2007.
[4]陳望道.修辭學(xué)發(fā)凡[M].上海:上海世紀(jì)出版集團,2006.
[5]耿占春.隱喻[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
[6]何善芬.英漢語言對比研究[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7]李國南.辭格與詞匯[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8]唐松波,黃建霖. 漢語修辭格大辭典[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9.
[9]許淵沖. 唐詩三百首新譯[M]. 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8.
[10]許淵沖.唐宋詞一百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7.
[11]束定芳.論隱喻的詩歌功能[J].解放軍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報,2000(6):12-16.
ClassNo.:H315.9DocumentMark:A
(責(zé)任編輯:鄭英玲)
TranslationStrategiesofMetaphorsinClassicalPoetry:AnAnalysisofXuYuanchong’sTranslation
Lin Wenyu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00,China)
The defining principle of poetry is metaphor, whose translation is decisive in 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rendered version of a poem. The best representatives of metaphor can be found in the classical poetry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with refined wording and profound implication. Based on XuYuanchong’s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poetry and Newmark’suniversal strategies, the paper tries to generalize the specific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classical poetry and their features.
metaphors;classical poetr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林文韻,碩士,蘇州大學(xué)。
1672-6758(2013)06-0069-2
H315.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