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馮夢龍編輯理念之四端

2013-04-11 01:29:58石在中
湖北社會科學 2013年7期
關鍵詞:馮夢龍意識

石在中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湖北,武漢 430079)

人文視野文學·語言

馮夢龍編輯理念之四端

石在中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湖北,武漢 430079)

馮夢龍編輯理念之四端:獨立意識、市場意識、情教意識和精品意識。這四大意識一直貫穿于馮夢龍的編輯活動中,使其能遵從自己意愿從事各類編輯活動,并能敏銳的把握住市場需求;同時能在作品中寄寓深切關懷意識,以層出不窮的精品之作在晚明出版業(yè)中立于不敗之地。

馮夢龍;編輯理念;四端;“三言”

作為晚明的大編輯家,馮夢龍的成就是舉世公認的。就書籍內容而言,涵蓋了小說、戲曲、民歌、笑話、經(jīng)史、傳記、方志等各個方面;就出版數(shù)量而言,迄今所知,經(jīng)其整理、編纂的各類讀物有將近80種;就從業(yè)時間而言,自青年時起,直到去世,五十多年間,馮夢龍一直從事編刊書籍的工作,即便從事塾師、知縣等工作時也未間斷過;就編輯方式而言,馮夢龍一改傳統(tǒng)的編、刊、售一體化的模式,以市場和民眾需要為向導,編纂了各種適合不同閱讀需求的書籍。驕人的出版成就與成熟的編輯理念是相伴相生的,雖然晚明時還未有編輯學一說,但興旺發(fā)達的出版業(yè)卻是滋生編輯理念的最有力的促進者,也是醞釀大編輯家的溫床。綜觀馮夢龍終其一生的編輯事業(yè)及其出版的各類書籍,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獨立意識、市場意識、情教意識和精品意識是貫穿始終的,也正是依靠這四大意識,馮夢龍才能在如火如荼的晚明出版業(yè)中游刃有余,成為出版界的寵兒。

一、獨立意識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就大力興辦教育,實行科舉取士,“詔除書籍稅”,出版環(huán)境相對寬松,使刻書業(yè)獲得了政策上的支持;商品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使市民大量涌現(xiàn),他們和科舉士子、士紳大夫、落魄文人一起成為書籍的消費主體;雕版印刷術的日臻成熟,活字、套印、拱花、饾版等印刷技術的出現(xiàn),以及造墨和紙張技術的提升為刻書業(yè)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持;上述種種條件促進了晚明刻書業(yè)的空前繁榮,形成了官刻、家刻和坊刻三大體系。在這三大系統(tǒng)中,官刻屬政府行為,家刻一般為炫耀博學,坊刻則多是以射利為目的的,也是出版業(yè)的主體。正因為有利可圖,使很多文人都愿意投身其中,既為養(yǎng)家糊口,亦可修情怡性,陳繼儒便是其中的典型。如《列朝詩集小傳》記載:“而仲醇延招吳越間窮儒老宿隱約饑寒者,使之尋章摘句,族分部居,刺取其瑣言僻事,薈蕞成書,流傳遠邇”。[1](p737)當然,有些書坊主為了牟利,往往以低級趣味之作迎合市場需求,大量刊行娛樂化書籍,有一些文人出身的書坊主可以自己編撰,但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便四方延攬懷才不遇的落魄文人坐館編書,爭取讀者以獲得更多的利潤。

馮夢龍之所以投身刻書事業(yè),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家中貧困,需以此養(yǎng)家糊口。即便面對如此大的生活壓力,在馮夢龍的身上,還是更多的體現(xiàn)出了近代獨立撰稿人的身份特色,一是源于自己身上那種狂放不羈的性格及追求自適的個性,二是編撰過程中的獨立意識,即更多的遵從自己的意愿進行編輯,而不輕易受書坊主和利潤的驅使。這種意識使他采取了獨立撰稿的方式,然后以高價出售給印刷質量較好的書坊主或私刻家。重價購刻書稿的做法宋代就已出現(xiàn),晚明時已非常普遍,特別是在刻書業(yè)發(fā)達的地區(qū)。如毛晉貼收書榜文云:“‘有以宋槧本至者,門內主人計葉酬錢,每葉出二百;有以舊鈔本至者,每葉出四十;有以時下善本至者,別家出一千,主人出一千二百?!谑呛輹?,云集于七星橋毛氏之門矣?!盵2](p2)金閶書林舒載陽刊刻的《封神演義》有“識語”云:“此集乃某先生考訂批評秘冊,余不惜重購求鋟行”。這種風氣不僅使馮夢龍的獨立撰稿人身份成為可能,也使其樂在其中,享受編書的過程。如《古今小說·敘》云:“茂苑野史氏,家藏古今通俗小說甚富,因賈人之請,抽其可嘉惠里耳者,凡四十種,畀為一刻。”[3](p80)天許齋刻《古今小說》的“識語”云:“本齋購得古今名人演義一百二十種,先以三分之一為初刻云”。由此可知,《古今小說》是馮夢龍應賈人之請而編撰的,相當于現(xiàn)在的約稿,而天許齋刻《古今小說》則是書的再版,整個過程中,馮夢龍都體現(xiàn)出獨立撰稿人的身份。

除應約撰稿外,馮夢龍還自己編撰一些書稿,也都是非常受歡迎,如蘇州書林葉昆池為了購得《麟經(jīng)指月》可謂費盡周折,刊刻的“識語”中云:“猶龍先生以《春秋》負重望,其經(jīng)稿久傳海內,茲書則帳中秘也。本坊懇請刊行未允,適麻城耿克勵先生至吳,遂從臾出之,在本坊如獲拱璧,愿海內共寶夜光?!盵4](p1)從“識語”可知,馮夢龍并沒有完全依賴書坊主,反而是書稿完成后,書坊主重金求購都未必應允,獨立撰稿人身份顯露無遺。他還在《春秋衡庫·發(fā)凡》中云:“予不揣,竊欲仿朱子《四書集注》之例,廣搜百家之說,采其切中情理、不涉穿鑿附會者,定為正注……奔走多難,尚未脫稿”。[3](p18-19)這些都說明馮夢龍在編撰書稿的過程中具有很強的獨立意識,這種意識既保證了馮夢龍擁有比較獨立自由的編輯人格,不受制與書賈,又能以開放的心態(tài)遵循自己的意愿和愛好,充分展露自己的才華,踐行自己的編輯理念,編撰出高水準的受歡迎的書籍。

二、市場意識

“編輯的眼光決定一本書的內容。無論是調動圖書元素激發(fā)讀者購買欲,還是內容的深加工,還是形式因素的處理、營銷的策劃,均體現(xiàn)出編輯的眼光。”[5]從這一層面而言,編輯眼光的高低決定了圖書能否暢銷,熟諳市場也就變成了編輯最重要的素質之一,只有以市場為向導,才能立于不敗之地。當然,這也并不意味著采取媚俗的方式或是以低級趣味讀物迎合市場。

在編撰書稿的過程中,馮夢龍保持了比較獨立自由的編輯人格,但他并沒有因此而囿于自己的小天地,完全忽略市場的因素,不聞不顧讀者的消費需求,恰恰相反,馮夢龍在一開始就顯示出過人的洞察力,并憑借自己敏銳的市場嗅覺,使所編之書廣受歡迎,暢銷不衰。據(jù)沈徳符記載,他從袁宏道處抄得《金瓶梅》,“吳友馮猶龍見之驚喜,慫恿書坊,以重價購刻”。[6](p652)由此說明,馮夢龍對于市場需求是有自己的敏銳洞察力的。從其編撰的作品來看,大部分都是通俗類讀物,如“三言”、《古今譚概》、《笑府》、《山歌》、《掛枝兒》等都屬于通俗文學作品,這些作品都是文人士大夫鄙夷的,馮夢龍卻作為終生的事業(yè)追求,正是因為他了解普通市民的閱讀口味,看到了市場的廣泛需求。

萬歷三十四年前后,馮夢龍編撰成《掛枝兒》,同時還刊刻了牌譜《葉子新斗譜》,結果被封建衛(wèi)道士視為有傷風化,群起激憤而攻之,直到馮夢龍邀請到熊廷弼出面干預,事態(tài)才得以平息,馮夢龍的生活因此變得更加困頓。即便如此,馮夢龍也未因此放棄編撰通俗文學讀物。他把通俗看成是圖書能否“諧于里耳”,受到讀者歡迎的關鍵,當成占領市場的不二法門。正如《古今小說·敘》中所云:

大抵唐人選言,入于文心;宋人通俗,諧于里耳。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則小說之資于選言者少,而資于通俗者多。試令說話人當場描寫,可喜可愕,可悲可涕,可歌可舞;再欲提刀,再欲下拜,再欲決脰,再欲捐金;怯者勇,淫者貞,薄者敦,頑鈍者汗下。雖小誦《孝經(jīng)》、《論語》,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噫!不通俗而能之乎?[3](p80)

對于普通讀者而言,通俗易懂是其接受的前提。對于劇本的更定,馮夢龍亦是以通俗作為主導原則之一,力圖改變文人傳奇的案頭化傾向,使劇本易于舞臺表演,被普通觀眾接受,達到“案頭、場上兩擅其美”的效果。實踐證明,馮夢龍的改編獲得了成功,經(jīng)他更定的劇本有許多一直盛演不衰,至今昆曲中演出的《春香鬧學》、《游園驚夢》,采用的仍是他所修訂的《牡丹亭》定本。

除了小說、戲曲等通俗性讀物在明代廣受歡迎外,應試科考之書也一直盛行不衰。馮夢龍在黃安、麻城豪門著姓作塾師期間,潛心專研《春秋》,前后編成了《麟經(jīng)指月》、《春秋衡庫》、《別本春秋大全》、《春秋定旨參新》等書。《四庫全書總目》卷三評論馮夢龍關于《春秋》的論著時稱:“其書為科舉而作”,可知馮夢龍編撰此類書的初衷。因為馮夢龍知道明朝科舉考試崇尚程朱,以安國之學私淑程頤,自己在編撰的過程中才以南宋胡安國《春秋傳》為主,正好契合科舉應試的需要,這才讓葉昆池費盡周折也想刻印《麟經(jīng)指月》一月,市場銷售情況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編輯對于市場的預估永遠都是出版行業(yè)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也可謂是圖書銷售的生命線,只有以市場為向導,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對于馮夢龍而言,這一能力的形成主要得力于青年時期受到的時代氛圍的影響。自己雖少有才情,但一直困頓考場,風華正茂之年卻始終未能一第,連年失敗的經(jīng)歷使他放誕不羈,狎妓冶游,特別是與名妓侯慧卿那段刻骨銘心的交往,可謂使馮夢龍嘗盡了人生百態(tài)和世間冷暖。處處困頓失意的馮夢龍轉而寄情于文學,先前的種種經(jīng)歷使他深入到了社會的各個層面,貧困潦倒的生活狀態(tài),使馮夢龍與販夫走卒、科場士子、落魄文人等都有廣泛接觸,特別清楚他們的價值觀念、情感訴求和閱讀喜好,所有的這些都為馮夢龍編撰書籍前做了最好最全面的市場調查,所以他總是能清楚把握住時代的脈搏,與之同呼吸,共命運。

三、情教意識

任何一份出版物都是編輯凝聚心血的結果,他們將自己的期許和愿景寄寓其中,以期對社會產(chǎn)生一定的效果,就如蔡克難先生所言:“編輯工作者在編輯活動中并不寫什么,他們專事按照一定的(自己的或某種政治團體的)世界觀,選擇、加工他人的作品,借他人的作品,寓自己的意見,通過材料的擴散,使某種意識形態(tài)得到宣傳,使之成為一種文化思想的范例,社會實踐的楷模,進而去影響社會人的思想和行為,最終誘導和驅使整個社會向某一特定方向發(fā)展?!盵7]正是這種如影隨形的狀態(tài),使編輯的個人觀念融于無形之中,但我們依然能通過字里行間窺視到編輯的期許和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在馮夢龍長達五十余年的編輯生涯中,這種期許和愿景一直縈繞心頭,即渴望通過天下之至情作品去教誨蕓蕓眾生,以此拯救世道人心。

馮夢龍的“情教”思想最初見于《情史》序二:“我欲立情教,教誨諸眾生。子有情于父,臣有情于君。推之種種相,俱作如是觀”。[3](p134)“情教”即以情教化眾人。這種觀念貫徹到編撰過程中就演變?yōu)閷Α罢媲椤钡钠珢酆屯瞥?,以及對民俗文學傳統(tǒng)的重視,如所編撰的《情史》、《掛枝兒》、《山歌》、“三言”等都是這一指導思想下的產(chǎn)物。在馮夢龍看來,通俗文學是可以與詩文等量齊觀的,因情真而可貴,如《山歌》序中云:

書契以來,代有歌謠,太史所陳,并稱風雅,尚矣。自楚騷唐律,爭妍竟暢,而民間性情之響,遂不得列于詩壇,于是別之曰:“山歌”。言田夫野豎矢口寄興之所為,薦紳學士家不道也……雖然,桑間濮上,國風刺之,尼父錄焉,以是為真而不可廢也。[3](p147)

要想以情動人,情本身必須真切感人。馮夢龍所編選的對象基本都是與理學禁錮相對的原欲題材作品,是最真實情感的自然流露?!叭浴敝姓既种灰陨系淖髌范寂c情愛有關,《墨憨齋定本傳奇》中更是占了一半有余,《太霞新奏》、《民歌集》、《掛枝兒》、《山歌》等幾乎都是此類題材。馮夢龍之所以完全不避諱甚至還熱衷此類作品,原因就在于他希望把這些通俗但真切的作品提升到六經(jīng)國史之輔的地位,用通俗易懂的能夠被廣泛接納的方式使人們明曉事理,從而達到使人一心向善的目的。這一點在《醒世恒言》序言中也表達的非常清楚:

六經(jīng)國史而外,凡著述皆小說也。而尚理或病于艱深,修詞或傷于藻繪,則不足以觸里耳而振恒心。此《醒世恒言》四十種所以繼《明言》、《通言》而刻也。明者,取其可以導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適俗也;恒則習之而不厭,傳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義一耳。[3](p85)

馮夢龍在編撰這些通俗讀物的過程中,寄寓了自己深刻的道德關懷意識,即“借男女之真情,發(fā)名教之偽藥”,而不是純粹以俚俗供之一樂。之所以把三部小說集命之為《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其用意也是如此,“明者,取其可以道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適俗也。恒則習之不厭,傳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義一也”。編撰《智囊》、《智囊補》、《笑府》、《廣笑府》和《古今譚概》,也是為了“羅古今于掌上,寄《春秋》于舌端,美可以代輿人之誦,而刺亦不違鄉(xiāng)校之公,此誠士君子不得志于時者之快事也”。[3](p113)即通過作品諷刺和揭露社會上的種種丑惡現(xiàn)象,用智慧之火照亮黑暗世界,使“怯者勇,淫者貞,薄者敦,頑鈍者汗下”。

馮夢龍的情教觀念深受李贄、袁宏道等激進派思想影響,但在他看來,情和理并不是絕對的二元對立的,而是呈現(xiàn)出趨于融合的態(tài)勢,即“‘生在而情在’,‘情為理之維’,只有以‘情’為本,慎待人‘情’,‘情’、‘理’兼容,才能最終實現(xiàn)救世的人文關懷”。[8]也就是說,馮夢龍的情教本體論并沒有超越傳統(tǒng)的思維模式,完全否定舊道德,也沒有發(fā)展成為維護個人權益的理論,而是在現(xiàn)存道德的基礎上去拯救失落的世道人心。今天看來,馮夢龍的情教觀念可能顯得有些幼稚,但這也是與他所處時代的環(huán)境息息相關的,他的“真”情觀念代表的是市民階層情感的“真”,而“情教”理念也是在商業(yè)市場環(huán)境沖擊下對淳樸民風的一種呼喚。

四、精品意識

據(jù)繆詠禾《明代出版史稿》的統(tǒng)計,現(xiàn)存明代古籍有30366多種,其中晚明出版的占了近82%(大木康先生的統(tǒng)計),眾多的出版物一方面顯示出晚明出版業(yè)的空前繁榮,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出版過程中的某些亂象。一些書坊為了在激烈競爭中獲利,不僅故意以庸俗甚至是黃色讀物迎合低級趣味,而且還為降低成本,任意精簡內容,胡亂刪減,以致錯訛多端,貽害無窮?!端膸烊珪偰俊吩u曰:“明人好剿襲前人之書而割裂之,以掩其面目。萬歷以后往往皆然”,所以后人常感嘆明人刻書而書亡。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中對此也有過論述,其云:

天下印書,以杭為上,蜀次之,閩最下。余所見當今刻本,蘇常為上,金陵次之,杭又次之。近湖刻、歙刻聚精,遂與蘇、常爭價。蜀本行世甚寡,閩本最下。[9](p59)

又云:

凡刻之地有三:吳也、越也、閩也。蜀本,宋最稱善,近世甚稀。燕、粵、秦、楚,今皆有刻,類自可觀,而不若三分之盛。其精,吳為最;其多,閩為最;越皆次之。其質重,吳為最;其質輕,閩為最,越皆次之。[9](p56-57)

由此可見,各地圖書刻印的質量差距極大。馮夢龍家鄉(xiāng)蘇州的刻書質量是得到世人公認的。就他自己而言,對于那些出版亂像,也是予以了強烈譴責,認為那些書坊主僅以“射利”為目的,以“淫譚褻語”迎合低級趣味,結果只能是“取快一時”,最終會“貽穢百世”,好比“狂人飲藥”,貽害無窮。[3](p86)顧炎武在《雕菰隨筆》中也表達了類似看法,認為著述與今人“相處之日短,與后世人相處之日長”,故當“立千秋以上之人于前,而與之對談;立千載以下之人于旁,而防其糾摘”。

雖然馮夢龍也是靠編撰書稿交書賈刻售養(yǎng)家,在晚明嚴峻的出版形式下,面臨著巨大的生活壓力,但他一直都尊崇自己內心的意愿,嚴格編選,絕不胡編亂造,以至誠之心對待所編的每一部書。許自昌《樗齋漫錄》卷六中詳細記載了馮夢龍參與李卓吾評本《水滸傳》的整理出版一事,書中云:“李有門人攜至吳中,吳士人袁無涯、馮猶龍等,酷嗜李氏之學,奉為蓍蔡,見而愛之,相與校對再三,刪削訛謬,附以余所示《雜志》、《遺事》,精書妙刻,費凡不貲,開卷瑯然,心目沁爽,即此刻也”。[10](p103)編撰“三言”時亦是如此,馮夢龍從舊話本中精心挑選,刪改潤色,疏通詞句,遂成廣受歡迎的精品之作,以致眾多書商為射利隨意假冒馮夢龍之名以促進書籍發(fā)售。從“校對再三,刪削訛謬”來看,馮夢龍在編輯書稿的過程中耗費了大量心血,比起粗制濫造之本,精品意識顯露無疑。他從創(chuàng)造精品、傳之后世的理念的出發(fā)的,絕非坊間“射利”之徒胡編亂造之作,這也正如《醒世恒言·序》所云:“恒則習之而不厭,傳之而可久”。而且在馮夢龍看來,編輯書稿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種“射利”養(yǎng)家糊口的手段,而是當成融入了自身血液的事業(yè),提升到“立德”以傳之后世的高度,成為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一種方式,通過再創(chuàng)造的手段成為自己物理生命的一種延續(xù)。所以馮夢龍多年來一直暢游其間卻不覺厭倦,因為他既享受編撰的過程和書籍暢銷的快感,又沉浸在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暢快之中,而所有這一切都來源于“傳之而可久”的精品意識。

[1]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滎陽悔道人.汲古閣書跋[M].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

[3]高洪鈞.馮夢龍集箋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4]馮夢龍.馮夢龍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5]金炳亮.編輯含量:超越營銷的必修課[J].中國編輯,2003,(5).

[6]沈徳符.萬歷野獲編[M].北京:中華書局,1959.

[7]蔡克難.試論編輯學研究的基本問題[J].編輯之友,1995,(3).

[8]何悅玲.馮夢龍“情教”思想建構語境探——兼談其在先秦至晚明“情”、“理”關系認知發(fā)展中的歷史地位[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10,(2).

[9]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M].北京:中華書局,1958.

[10]許自昌.樗齋漫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鄧年

I054

:A

:1003-8477(2013)07-0113-04

石在中(1961—),男,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猜你喜歡
馮夢龍意識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東周列國志
馮夢龍的謎語
增強“四個意識”發(fā)揮“四大作用”
人大建設(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三言”與馮夢龍的“無訟”夢
意識不會死
奧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人大建設(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
論低年級合唱意識的培養(yǎng)
智短漢
不洗腳
筠连县| 鄂尔多斯市| 康平县| 法库县| 工布江达县| 泸西县| 丰城市| 万山特区| 邹平县| 仁布县| 土默特左旗| 松潘县| 滦平县| 井冈山市| 绥宁县| 临桂县| 中牟县| 临湘市| 衡山县| 鹤山市| 玉门市| 疏勒县| 碌曲县| 潢川县| 射阳县| 大兴区| 方城县| 巴里| 合阳县| 始兴县| 库伦旗| 黄梅县| SHOW| 东明县| 古浪县| 吉首市| 原平市| 淮阳县| 武汉市| 珠海市| 青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