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潔
(湖北工程學院 政治與法律學院,湖北 孝感 432000)
“慈”和“善”兩字在大乘佛典里連用時,多指佛或者菩薩有“慈善根力”。如《大方便佛報恩經(jīng)》卷五《慈品》講述如來因具有慈善根力,故示現(xiàn)種種不可思議的神通。[1]卷5在北涼曇無讖譯的《大般涅槃經(jīng)》卷十六《梵行品》中,佛自述種種神通變現(xiàn),亦云皆是“慈善根力”所致。[2]卷16,457-458《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卷四十一更是指出,菩薩以無緣平等大慈,以修身、口、意三種慈善根力。[3]卷41
當然,也有經(jīng)典對“慈善”一詞進行了解釋。如《大般涅槃經(jīng)》卷十五《梵行品》云:“若于一眾生,不生瞋恚心而愿與彼樂,是名為慈善。”[2]卷15,454又如《中論》卷三《觀業(yè)品》云:“人能降伏心,利益于眾生,是名為慈善。”[4]卷3這里所說的“慈善”,指的是以己之善心,與眾生處理好關系,讓眾生感到快樂。由于佛典中有“所有善根,慈為根本”的說法[2]卷15,456,因此,大乘佛教慈善理念是以“慈”為首建立起來的。
印順法師說:“‘大乘佛法’是以發(fā)菩提心、修菩提行、成就佛果為宗的。”[5]1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可以說,沒有菩提心,就沒有大乘法。而發(fā)菩提心的基礎是具備“四無量心”。據(jù)《大般涅槃經(jīng)》云:“唯四無量能令菩薩增長,具足六波羅蜜。……菩薩摩訶薩先得世間四無量心,然后乃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次第方得出世間者?!盵2]卷15,452“四無量心”,又稱四無量、四等心、四等、四梵住、四梵行、無量心解脫,指的是四種廣大的利他心,即能令眾生離苦得樂而起的“慈”、“悲”、“喜”、“舍”四種心?!洞蟀隳鶚劷?jīng)》卷十五對“四無量心”是這樣解釋的:“為諸眾生除無利益,是名大慈。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于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名大喜。自舍己樂施與他人,是名大舍?!盵2]卷15,454“四無量心”是菩薩利益一切眾生的存心,是大乘佛教十分重要的自利利他的菩薩法門?!捌兴_摩訶薩四無量心,能為一切諸善根本。”[2]卷15,454因此,它也構成了大乘佛教慈善理念不可或缺的重要內涵。下面就“四無量心”一一加以分析:
1.慈無量心。無量一指能緣無量眾生,二指慈心廣大無量。慈則是親愛、與樂的意思。如《大智度論》云:“慈應言‘親愛’,無怨無諍故,名為‘親愛’?!盵6]卷33,305《大乘義章》亦云:“愛憐名慈”,“愛念是慈”。[7]卷11,686,687而具體落實到修行,則是欲令眾生得樂。如《大智度論》云:“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慈者,念令眾生得樂,亦與樂事?!盵6]卷27,256《大乘義章》亦云:“與樂名慈?!盵7]卷11,690
大乘佛教認為,慈最能體現(xiàn)如來自利利他的精神,故有“慈者即是眾生佛性……佛性即慈,慈即如來”和“慈者即是一切菩薩無上之道。道即是慈,慈即如來”[2]卷15,456,456之說。就慈而論,諸佛之慈真實最大,而云菩薩大慈者,是因為與佛為小,與二乘為大,此乃假名為大。但菩薩與佛有不即不離的因果關系:佛是修行到究竟圓滿者,菩薩是發(fā)心、修行者。因而大乘佛教云“慈”,多云“大慈”。在《大方等大集經(jīng)》卷二十九中,更是歷數(shù)了菩薩修“慈”之不可盡處。[8]卷29,199佛法認為,“慈”有三種:眾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其中,眾生緣者,“緣于五陰,愿與其樂”。法緣者,“緣諸眾生所須之物而施與之”。無緣者,“緣于如來,是名無緣”[2]卷15,452。眾生緣指的是我們在生起慈心時,心境上會現(xiàn)出一個個的眾生,把他們當成實在的獨立自體。法緣指的是生起慈心時,眾生還是眾生,但已沒有了實我,只有諸我因緣和合的假我而已。無緣指的是生起慈心時,既不住眾生相,也不住法相。三慈中,緣眾生者初發(fā)心,緣法緣者已習行,緣無緣者得深法忍。菩薩修無緣慈,因不從緣得,故平等普覆,又稱“第一義慈”。大乘佛教倡導培植平等的慈愛之心,施與一切眾生。概而言之,慈無量心就是以世出世間的種種善利,利益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同得安樂。
2.悲無量心。悲是哀愍、拔苦的意思。如《大乘義章》云:“惻愴曰悲”[7]卷11,686,“哀傷是悲”[7]卷11,687。又《大智度論》云:“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大悲,憐愍眾生苦,亦能令脫苦”[6]卷27,256。慈和悲,都是佛道的根本。大悲如大慈一樣,也最能體現(xiàn)菩薩的自利利他精神。佛典中所記載的尸毗王割肉貿鴿,以及薩埵太子舍身飼虎的故事,體現(xiàn)的就是菩薩的大悲心。
菩薩修一切智以大悲為本。本來“四無量心”是平等無二、一體的,但之所以強調悲心,說大悲心為本,是因為佛法說到底是以解脫眾生出離生死苦海為最高理想?!八云兴_的最要處,便是大悲心,見眾生苦,好像是自己的苦痛,想辦法去救度他們,才是菩薩心、佛種子。”[5]24故而《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一再云:“大悲為上首”[9]卷48。《十二門論疏》也引《華嚴經(jīng)》云:“金剛但從金性出,不從余寶生。菩提心唯從大悲生,不從余善生。”[10]卷上《大智度論》亦引《明網(wǎng)菩薩經(jīng)》云,菩薩處眾生中,行三十二種悲,漸漸增廣,轉成大悲。指出“大悲是一切諸佛、菩薩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羅蜜之母,諸佛之祖母。菩薩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羅蜜,得般若波羅蜜故得作佛”[6]卷20,211。
《大方等大集經(jīng)》卷二十九,也歷數(shù)了菩薩修“悲”的不可盡處。[8]卷29,200菩薩以大悲為上首,故悲無量心是悲天憫人的情懷,冀望減輕或拔除眾生的痛苦。當然,僅有悲心還不夠,還需具足增上意樂,將悲心化為種種實際行為,救眾生出離苦海。
3.喜無量心。喜是見眾生離苦得樂,而心生歡喜的意思?!洞蟪肆x章》云:“慶悅名喜?!盵7]卷11,686《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淺注》亦云:“慶他曰喜?!盵11]卷5,35佛教認為,喜與樂是有區(qū)別的:身樂名樂,心樂名喜。[6]卷20,210樂是在五塵中所生的快樂,而喜是在法塵中所生的喜悅。如對窮人,先施予財寶,是先給他快樂;然后教導他謀生的技能,則是使他在生活中產(chǎn)生歡喜。欲界樂愿令眾生得,是名樂;色界樂愿令眾生得,是名喜。因此,先樂后喜。也就是說,樂偏重于自我的感受,而喜則顧及眾生的快樂。
《大方等大集經(jīng)》卷二十九,也歷數(shù)了菩薩修“喜”的不可盡處。[8]卷29,200喜無量心是見眾生的樂而喜,視眾生的歡悅為自己的歡悅。這是一種對他人快樂的認同,是不帶染著的欣悅心境。
4.舍無量心。舍是心行平等的意思?!洞蟪肆x章》云:“亡懷名舍”,“等心是舍”,“平等名舍”。[7]卷11,686,687,690《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淺注》亦云:“于所緣眾生,無憎無愛,名之為舍。復念一切眾生,同得無憎無愛,無瞋無恨,無怨無惱,亦復無量,故曰大舍?!盵11]卷5,35可知,大乘佛教的舍,指的是以平等心對待眾生,于親非親,于愛非愛,于善于惡,都心無所著,心得清凈。
《大方等大集經(jīng)》指出,菩薩行舍有三種:舍諸煩惱,舍護己他,舍時非時。[8]卷29,201其中,舍諸煩惱是指與世間諸法平等無二,與諸眾生得平等心;舍護己他是指觀舍己身,心無瞋恨,亦不生諍訟,不害他身;舍時非時指的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平等相待。如此諸法安住戒行,精勤勇猛具足修行,則是菩薩修“舍”的不可盡處。舍,是冤親平等,不憶念眾生對于自己的恩怨而產(chǎn)生愛惡。修慈心、喜心時,容易起貪著心,修悲心時,又容易起憂愁心,因此需要用平等舍來進行對治。舍無量心就是去除一切妄想,且令一切眾生都能有平等入佛道之心。
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雖分別說,然本為一體。如《大智度論》云:“慈是真無量,慈為如王,余三隨從如人民。所以者何?先以慈心欲令眾生得樂,見有不得樂者,故生悲心;欲令眾生離苦,心得法樂,故生喜心;于三事中,無憎無愛,無貪無憂,故生舍心。”[6]卷20,211無論談及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中的哪一種,都是以一攝三的關系。因此,大乘佛教的慈善理念是以慈為首,“四無量心”為一體的,為一切諸善根本的思想。
大乘佛教慈善理念以“四無量心”為重要內涵,其宣揚的不是獨安己身,而是廣為眾生,濟拔勤勞?!洞笾嵌日摗吩疲骸啊取麗勰畋娚?,常求安隱樂事以饒益之;‘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喜’名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舍’名舍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盵6]卷20,208作為一種宗教信仰和道德精神,佛教的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具有獨特本質。
1.以平等成就慈觀。大乘佛教的慈,是一種愛,關愛世間一切眾生。正如《大寶積經(jīng)》所云:“于諸眾生起大慈心”[12]卷85,489,“慈愛眾生如己身”[12]卷85,490。這種慈愛,不分階級、性別、種族、貧富、貴賤、親疏,是心量無限的大愛。臺灣證嚴法師有這樣的名言:“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边@三句名言不僅表明了證嚴法師美麗的慈善之心,而且也說明了佛教的大慈大愛之旨,即“無緣大慈”。
佛教的慈觀是建立在緣起的平等性基礎上的。佛教認為,一切有為法,皆待緣而起。緣指的是關系或條件,世間的一切事物和現(xiàn)象的生起變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相對的互存關系或條件,都是相依相成的緣起法。這種緣起法的相關性,即所謂“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此無則彼無,此滅則彼滅”[13]?;谶@種相關性,佛教認為,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都與自己有著密切的關系。從生死的三世流轉來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14]卷2。也就是說,眾生即我,我即眾生,慈愛眾生即慈愛自己。
緣起性的相關性各有各的互存關系或條件,但深入到最里,卻是體現(xiàn)平等一如的法性(佛性)。從法性一如去通達緣起法,不再是各自的關系或條件,而是無二無別的平等。大乘佛教認為,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然種種顛倒妄想,不見自性清凈。慈愛本發(fā)自內心,在通達了一切法空之后而起的慈心,即無緣大慈。它視一切諸法皆空,都是平等的,在平等之中,沒有法與眾生的自性。此時的慈,是真心本性的自然流露,它舍棄了世間的私愛,即空而起慈,是平等大慈。
2.以分享成就悲觀。大乘佛教的悲,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感同身受,即見眾生苦同于己苦,故發(fā)心濟拔眾生出離苦海。這種感受,《大般涅槃經(jīng)》形容為:“譬如父母見子遇患,心生苦惱,愍之愁毒,初無舍離;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亦復如是,見諸眾生為煩惱病之所纏切,心生愁惱,憂念如子,身諸毛孔,血皆流出,是故此地名為一子?!盵2]卷16,458-459又如佛告迦葉:“我于是等悉生悲心,同于子想如羅睺羅(佛陀之子)。”[2]卷3,380佛教觀一切有情,與己身同體,自他無別,從而生起拔苦與樂、平等絕對之悲心,此悲心即所謂“同體大悲”。
佛教的悲觀是建立在分擔眾生苦痛的慈心之上的?!赌υX止觀》云:“見諸眾生,顛倒獄縛,不能得出。起大慈悲,愛同一子。今既繼惑入空,同體哀傷,倍復隆重。先人后己,與拔彌篤……以己之疾,愍于彼疾,即是同體大悲。”[15]卷6因此,佛教往往慈悲同說。如云“慈悲為本”[16]卷2,“大慈悲為本”[17]卷上,“慈悲,佛道根本也”[18]卷9,406,“慈悲乃入有之基,樹德之本”[18]卷9,406,“佛心者,大慈悲是”[19]卷1等等。菩薩見眾生沉淪苦海,攝眾生于自體,以眾生之苦為己苦,于是發(fā)起大悲心,愿救眾生離苦得樂。
大乘佛教認為,諸佛、菩薩與眾生同體。這個“體”指的是自性、佛性,真如本性。眾生與佛的自性無二無別,只因妄想分別執(zhí)著不能證得。迷時佛是眾生,悟時眾生是佛。體相都為一,都是周遍法界、遍一切處的,即佛的法身遍滿一切處,佛的心性也是遍滿一切處。既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與自己同一個本體,沒有分別,也就無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 “同體”意味著共同享有,意味著分擔承受。悲心所念在眾生之苦欲拔除之,“大悲之興救彼而起,所以悲生于我而天下同益也”[18]卷4,368。若僅發(fā)悲心,而不以實救為悲,則有違佛教悲心之旨。故起大悲心,當以眾生苦為己苦,勇敢承當。
3.以感恩成就喜觀。大乘佛教的喜,是見到眾生的樂而生的歡喜之心。眾生如何得樂呢?《大智度論》云:“欲令眾生離苦,心得法樂,故生喜心?!盵6]卷20,211指明心得法樂,即生喜心?!斗鹫f大乘十法經(jīng)》則云,發(fā)喜樂菩提心有四種境界:第一初喜樂發(fā)菩提心,指見佛菩薩、聲聞、緣覺,教化勸發(fā)而生阿耨多羅多三藐三菩提心;第二喜樂發(fā)菩提心,指聽聞菩提以及菩提功德,即發(fā)阿耨多羅多三藐三菩提心;第三喜樂發(fā)菩提心,指見眾生孤獨無依,貧窮無宅,而心生悲憫,為救困周急而發(fā)阿耨多羅多三藐三菩提心;第四喜樂發(fā)菩提心,指見如來或菩薩,聲聞、緣覺等諸行具足,心生歡喜,愛敬安心,以此發(fā)阿耨多羅多三藐三菩提心。[20]卷1
可知大乘佛教的喜心,圍繞見聞眾生能持正法而生此喜樂菩提心。故鳩摩羅什云:“凡夫及小乘則見眾生樂故起喜心,今欲令持正法故起喜心,心于法中生喜也。”[18]卷4,368僧肇亦云:“欲令彼我俱持正法,喜以之生也?!盵18]卷4,368可知喜心于法中生起,是樂見眾生遠離非法,能持正法。若能講經(jīng)說法,使眾生了悟人生真諦,譬如人處饑渴,給足飲食,則感恩加深。
佛法常云“隨喜”,這是因為修行者視他人歡喜為己之歡喜,其中包含了強烈的感恩意識。在佛教教理中,眾生輪回六道,人、天、阿修羅、畜生、惡鬼、地獄里的眾生,可能是前世的自己或親人,也可能是后世的自己或親人。因此,如果能發(fā)心使眾生俱持正法,離苦得樂,則眾生修行即己身修行。若見眾生之苦,即己身之苦;見眾生之樂,即己身之樂。眾生猶如自己的一面鏡子,焉能不感恩輪回中自己幸得入人道,能發(fā)無上菩提心,與眾生隨喜呢?感恩眾生,即能在面對眾生時,勸發(fā)其于法中修持,同得法喜,因而“示教利喜”才是佛陀說法的真正目標。
4.以結緣成就舍觀。大乘佛教的舍,是于慈、悲、喜三事中,無憎無愛,無貪無憂,平等無二,故名為舍。佛教典籍說舍,多云“平等舍”。大乘佛教說舍有“小舍”和“大舍”。小舍指的是怨親平等,對一切眾生存平等無差別之想。沒有怨親、賢愚、良莠的分別,一視同仁,如此則與眾生結緣。大舍則舍于萬有,即無喜樂哀樂之情,與佛法結緣。唯有清凈佛性,是正智之性。
菩薩行舍,無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以其無分別,普結善緣。這是一種極高的智慧,故《注維摩詰經(jīng)》云:“以攝智慧行于舍心?!盵18]卷4,368大乘佛教的“舍”,探尋的是畢竟空義,即破除一切法,令其無遺余,因緣所生法空,因緣亦空。這是一種大平等,沒有了私心貪念的大愛。如《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離世間品》云有十種“凈舍”[21]卷42,661,指出若菩薩摩訶薩安住此舍,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清凈大舍。
我們平常有個詞叫“舍得”,這是告訴世人放下一切執(zhí)著,因舍而得,成就佛法。對于塵世中的人來說,最難舍的有錢財、屋宅等私有財產(chǎn),以及能帶來物質享樂的名利、權勢等公眾資源。因此,舍又常與放下這些執(zhí)著有關。如所云“舍身”,放下自身,與眾生平等;所云“舍宅為寺”,“舍田產(chǎn)為寺產(chǎn)”,舍棄私財,作為公財;所云“舍指供佛”,即燃指供佛,破除我執(zhí),頓悟畢竟空義。
“四無量心”的特質彼此并不是孤立的,平等、分享、感恩、結緣四者之間相互融攝。它體現(xiàn)出發(fā)菩提心者的慈善愿望,當然解脫眾生的心愿還需與解脫眾生的實際行動聯(lián)系起來。
大乘佛教倡導發(fā)菩提心,修菩提行,因而所有的發(fā)心(發(fā)“四無量心”)都需落實于世間,才具有最真實的意義。關于修行的方法,有很多,但總體看來,不出印順法師所說的“凈心第一”,“利他為上”。凈心就是要清凈自性,增長善根。利他就是不離世間,利益眾生。如此,則是實踐菩薩行,趣向佛果了。
1.修慈以戒殺為首。依佛法說,修習慈心,功德最大?!洞笾嵌日摗吩迫氪热粒梦骞Φ拢骸叭牖鸩粺?,中毒不死,兵刃不傷,終不橫死,善神擁護?!盵6]卷20,211以利益無量眾生故,得無量福德,生清凈處。《大悲經(jīng)》更是云:心住慈善,當?shù)檬环N功德利益:“一者睡眠得安隱,悟則心歡喜;二者不見惡夢;三者人非人愛;四者諸天擁護;五者毒不能害;六者刀箭不傷;七者火所不燒;八者水所不溺;九者常得好衣,肴膳飲食,床座臥具,病瘦湯藥;十者得上人法;十一者身壞命終,得生梵天?!盵22]卷5
修慈門道很多,但首在戒殺。所謂“釋氏之教義本慈悲,慈悲之要全生為重”[23]卷26,292。古往今來,生命都是最寶貴的。佛教所謂生命,不僅指人、動物的生命,而且認為花草樹木、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所有的一切都有生命。生命與生命之間,是一體的、共同的,應當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愛惜。因而佛教修慈首在戒殺,即不殺生害命。而不殺生,除了不輕易奪取生靈性命之意,還提倡素食。早在南朝梁代,梁武帝蕭衍就發(fā)布《斷酒肉文》,云:“經(jīng)言:食肉者斷大慈種。何謂斷大慈種?凡大慈者,皆令一切眾生同得安樂。若食肉者,一切眾生皆為怨對,同不安樂……若食肉者是遠離菩薩法,若食肉者是遠離菩薩道?!盵23]卷26,295對于那些為滿足一己口腹之欲,而不惜殘害生靈的人,梁代周颙予以痛斥:“況乃變之大者莫過死生,生之所重無過性命。性命之于彼極切,滋味之于我可賒?!盵23]卷26,293它反映出大乘佛教傳入我國后,對我國知識階層信眾的深刻影響。
2.修悲以救濟為重。佛法常說“悲智雙運”,“無智不成大悲”。悲心是為了拔除眾生苦痛,一要有廣大的發(fā)心,對眾生一視同仁,予以平等的同情。二要能換位思考,把眾生的疾苦視同自己的苦痛。當然,最重要的是,悲心雖高妙,但僅發(fā)心是不圓滿的,還需激發(fā)種種有力的行愿,即付諸實際行動,給予眾生以普遍的同情和救濟。救濟也常以施舍進行慈善,但它與布施是不同的。最突出的一點是,救濟是眾生處于缺乏、困窘狀態(tài)所施予的援助,而布施則不一定。
我國古代典籍記載了大量百姓因遭受水澇、干旱、地震、冰雹、雷電等自然災害和連綿不斷的戰(zhàn)爭,以及天災人禍帶來的瘟疫、傳染病大肆流行而陷入困苦中掙扎的悲慘狀況。關于地理環(huán)境對我國的影響,美籍華人學者黃仁宇先生提出:“易于耕種的纖細黃土,能帶來豐沛雨量的季候風,和時而潤澤大地、時而泛濫成災的黃河,是影響中國命運的三大因素?!盵24]這樣的地理環(huán)境,影響了中國的政治格局、經(jīng)濟形態(tài),也為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fā)展提供了條件。為處在貧窮困苦中的百姓提供衣食、藥品,修橋造路,擺渡過河,打井掘水,養(yǎng)老殯葬等等,都是在踐行悲心。中國民間慈善救濟活動的發(fā)起與推廣,佛教教化的功德甚深。
3.修喜以弘法為旨。如果說悲心的濟拔是“雪中送炭”,則喜心的感念是“錦上添花”。假如用流行歌曲的歌詞來詮釋的話,悲心是“悲傷著你的悲傷”,喜心是“幸福著你的幸?!?,“快樂著你的快樂”?!洞蠓綇V佛華嚴經(jīng)》云:“專心正念諸和敬法。于諸菩薩生如來想。愛說法者重于己身。愛重如來如惜己命。于諸師長生父母想。于諸眾生生兒息想。于諸威儀如護頭首。于諸波羅蜜如愛手足。于諸善法生珍寶想。于教誨者生五欲想。于知足行生無病想。愛樂求法生妙藥想。于舉罪者生良醫(yī)想。攝御諸根無有懈怠。是故名喜。”[8]卷29,200可知讓眾生離苦得樂,心生歡喜,宗旨就是弘法,讓聽聞佛法的人,依正法生出喜心。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離世間品》云,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凈喜”:“發(fā)菩提心凈喜;舍一切所有凈喜;于犯戒人不生惡心,教化成就凈喜;于一切諍訟眾生,悉令和合,得無上智凈喜;不惜身命,守護正法凈喜;遠離五欲,常樂正法凈喜;令一切眾生不著資生之具,常樂正法凈喜;見一切佛恭敬供養(yǎng),無有厭足,而不壞法界凈喜;令一切眾生常樂禪定,解脫三昧相續(xù)凈喜;令一切眾生專求寂靜,除滅亂想得無上慧,遠離邪見滿足諸愿,究竟菩薩苦行凈喜?!盵21]卷42,661歸納起來,就是佛音能起歡悅心,普令眾生得法喜。
4.修舍以布施為主。布施原指以衣、食等物施予大德及貧窮者,是佛陀勸導優(yōu)婆塞等之行法,至大乘時代,為“六波羅蜜”之一,又明確提出法施、無畏施,進一步擴大了布施的含義。佛法說布施有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是把衣服、飲食、臥具、醫(yī)藥,金銀、車馬、田宅等轉贈他人。法施是說法宣經(jīng),或印造佛經(jīng)、法物送給他人。無畏施是以善巧方便開示煩惱之人,使其心無畏懼而得自在。關于布施還有其他多種分類方式,茲不一一述說。
修舍無慈、悲、喜三事,無所執(zhí)著,平等無二,正與布施相應。因為無論哪種布施,都是為了消除心中執(zhí)著,解脫眾生。佛教認為,施者、受者、施物三者本質為空,不存任何執(zhí)著,稱為“三輪體空”、“三輪清凈”。且提出法施功德甚過財施,因為“財施者,除眾生身苦;法施者,除眾生心苦。財施者,為其作無盡錢財;法施者,為能無盡智。財施者,為得身樂;法施者,為得心樂?!斒┱?,能與現(xiàn)樂;法施者,能與涅槃之樂”[25]卷2。
無論是修慈的戒殺,修悲的救濟,還是修喜的弘法,修舍的布施,都是凈心、利他之舉,四者之間互攝相融。所為都是為了使眾生離苦得樂,獲得自在解脫,為了世間的和樂安寧。
現(xiàn)代社會競爭加劇,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全球經(jīng)濟的互生共融,給人類的生活帶來福澤和便利,但同時,全球人口基數(shù)的逐年膨脹,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急劇惡化,不可再生資源的日益匱乏,為各自利益而戰(zhàn)的無盡威脅,無疑又使人類面臨更多壓力和挑戰(zhàn)。面對嚴峻的生存和發(fā)展問題,大乘佛教慈善理念的推行和普及則顯出其積極的社會意義。具體說來,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以佛法為導,為佛弟子與眾生提供世間共修法門。佛教的慈善理念沒有狹隘的等級、階級的界限,超越了利己主義?!八臒o量心”之慈悲喜舍,都是以佛法為導,以眾生的利益為修行前提。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平等喜舍,宣揚的都是對一切眾生施予普遍慈悲和平等救護。佛法教導眾生,不僅要從情感出發(f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悲憫同情眾生的苦痛,而且還倡導“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性解脫方法。對于處在貧困中的人,主張不能僅考慮救濟,還需教給他們實際技能,以自己的行愿徹底幫助他們脫貧脫困。這種對己力的推崇,有助于激發(fā)個人對社會的責任意識,可謂為佛弟子與眾生提供了世間共修的法門。
2.以生命為本,注重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發(fā)展。佛教慈善理念特別重視慈和悲,慈悲被視為佛法的根本,也是道德的最高準繩。長養(yǎng)慈悲之心,則反對殺生,主張放生、護生。佛教一方面以人和動物的生命為重,提倡人與人之間相互友愛,互幫互助;同時,愛惜和保護奔跑在大自然中的各種動物,不因為貪取其皮肉、汁液、內臟、牙齒、骨骼等而行殺戮,另一方面,更廣此概念,認為一切山水草木、河流星辰等,都有生命,皆應愛護。這雖然是一種“萬物有靈”的意識,但反映出佛教的慈悲情懷。為社會發(fā)展之需要,佛教積極倡導低碳、環(huán)保的生活理念,積極宣傳愛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的思想。可以說,佛教的慈善理念彰顯了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fā)展的重視。
3.以布施為功,平衡社會階層的貧富分化及物質分配。樂善好施,也是大乘佛教發(fā)菩提心,修菩提道所積極倡行的。佛法教導眾生,心常普緣一切大眾,因為眾生事即個人事。人都是社會的一分子,要充分認識到只有眾生獲得和樂,個人才有真正安寧。利益眾生,就是要使眾生同得歡樂。其具體表現(xiàn)一為物質的利他,即財施;二為精神的利他,即法施。法施以正法化導世人,有助于提升精神境界,培養(yǎng)健全人格;財施則在某種程度上,實現(xiàn)了對社會物質財富的再分配,有助于平衡貧富分化帶來的種種影響社會發(fā)展的不穩(wěn)定因素。
總之,大乘佛教慈善理念的接受、推廣以及踐行,對于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政治穩(wěn)定、社會和諧、人民幸福,乃至對社會慈善公益事業(yè),都有不容忽視的現(xiàn)實意義。
[參 考 文 獻]
[1] 大方便佛報恩經(jīng)[EB/OL]//大正藏:第3冊.CBETA佛典集成版:149-152.
[2] 大般涅槃經(jīng)[EB/OL]//大正藏:第12冊.CBETA佛典集成版.
[3]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隨疏演義鈔[EB/OL]//大正藏:第36冊.CBETA佛典集成版:315.
[4] 中論[EB/OL]//大正藏:第3冊.CBETA佛典集成版:21.
[5] 印順:菩提心行要略[M].北京:中華書局,2010.
[6] 大智度論[EB/OL]//大正藏:第25冊.CBETA佛典集成版.
[7] 大乘義章[EB/OL]//大正藏:第44冊.CBETA佛典集成版.
[8] 大方等大集經(jīng)[EB/OL]//大正藏:第13冊.CBETA佛典集成版.
[9]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EB/OL]//大正藏:第5冊.CBETA佛典集成版:272.
[10] 十二門論疏[EB/OL]//大正藏:第42冊.CBETA佛典集成版:178.
[11]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淺注[EB/OL]//續(xù)藏經(jīng):第21冊.CBETA佛典集成版.
[12] 大寶積經(jīng)[EB/OL]//大正藏:第11冊.CBETA佛典集成版.
[13] 即興自說[EB/OL]//藏外佛教文獻:第5冊.CBE-TA佛典集成版:49.
[14] 梵網(wǎng)經(jīng)[EB/OL]//大正藏:第24冊.CBETA佛典集成版:1006.
[15] 摩訶止觀[EB/OL]//大正藏:第46冊.CBETA佛典集成版:75-76.
[16] 七佛所說神呪經(jīng)[EB/OL]//大正藏:第21冊.CBETA佛典集成版:546.
[17] 勸發(fā)菩提心集[EB/OL]//大正藏:第45冊.CBE-TA佛典集成版:378.
[18] 注維摩詰經(jīng)[EB/OL]//大正藏:第38冊.CBETA佛典集成版.
[19]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jīng)[EB/OL]//大正藏:第12冊.CBETA佛典集成版:343.
[20] 佛說大乘十法經(jīng)[EB/OL]//大正藏:第32冊.CB-ETA佛典集成版:765.
[21]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EB/OL]//大正藏:第9冊.CBE-TA佛典集成版.
[22] 大悲經(jīng)[EB/OL]//大正藏:第12冊.CBETA佛典集成版:972.
[23] 廣弘明集[EB/OL]//大正藏:第52冊.CBETA佛典集成版.
[24]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7:21.
[25] 大藏一覽[EB/OL]//嘉興藏:第21冊.CBETA佛典集成版: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