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楚師輕窕”見于《左傳》,目前較權威的辭書都認為其中的“輕窕”就是“輕佻”。筆者通過檢索相關資料,認為“窕”當用本字,義本為“間隙、空隙”,此處用如形容詞,具體意思是“軍隊陣形松散、有間可乘”;而“輕”則為“輕佻”義?!拜p窕”是兩個單音詞的組合,意思是“不沉穩(wěn);軍陣松散、有間可乘”。
關鍵詞:窕 源流 輕 輕窕
“楚師輕窕”見于《左傳》,凡二例:
(1)欒書曰:“楚師輕窕,固壘而待之,三日必退。退而擊之,必獲勝焉?!编S至曰:“楚有六間,不可失也。其二卿相惡,王卒以舊,鄭陳而不整,蠻軍而不陳,陳不違晦,在陳而囂,合而加囂。各顧其后,莫有斗心;舊不必良,以犯天忌,我必克之?!保ā蹲髠鳌こ晒辍罚?/p>
(2)析公曰:“楚師輕窕,易震蕩也。若多鼓鈞聲,以夜軍之,楚師必遁。”(《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幾部辭書對“輕窕”的釋義如下:
《漢語大詞典》“輕佻”條:亦作“輕窕”。謂行動不沉著,不穩(wěn)重?!蹲髠鳌は骞辍罚骸俺熭p窕,易震蕩也?!?/p>
楊伯峻、徐提編《春秋左傳詞典》“輕窕”條:即“輕佻”:楚師輕窕。
《漢語大字典》“窕”條(二):①通“佻”。輕佻。……《左傳·成公十六年》:“楚師輕窕,固壘而待之,三日必退?!?/p>
《漢語大字典》“窕”條實際上也對“輕窕”作出了解釋。三部辭書都認為“輕窕”就是“輕佻”。但我們在檢索相關資料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上述“(輕)窕”的釋義有失其訓,故在相關資料考釋的基礎上粗論淺見。
一、“窕”的源流
《爾雅·釋言》:“窕,肆也?!惫弊ⅲ骸拜p窕者好放肆?!?/p>
《爾雅·釋言》:“窕,閒(間、閑)也?!雹俟弊ⅲ骸榜厚?,間隙?!?/p>
《說文》:“窕,深肆極也。從穴,兆聲?!?/p>
《廣雅·釋詁》:“窕,寬也?!蓖跄顚O疏證:“窕為不滿密之寬?!?/p>
《方言》:“(秦晉之間)美狀為窕?!惫弊ⅲ骸把蚤e都也?!?/p>
《爾雅》和《說文》分別訓“窕”為“肆”“深肆極”,王引之認為“窕、肆,皆謂深之極也”。“肆”本作“”,《說文》:“,極陳也?!惫省八痢背酥^“深極”,又由“陳列”義引申出空間上的“寬緩”義。郝懿行《爾雅義疏》:“陳之為言伸也。伸有展放之意,故肆又訓放也、縱也??v有舒長之意,故肆又訓長也、緩也?!薄蹲髠鳌は骞拍辍罚骸八另驀崱!倍蓬A注:“肆,緩也。”《淮南子·本經(jīng)訓》:“寬而不肆?!备哒T注:“肆,緩。雖寬不緩,過齊非也。”
《爾雅》又訓“窕”為“閒”。楊樹達在《爾雅窕閒說》一文中認為:“窕之訓閒,尚有寬閒(間、閑)一義?!咦⒂隈换蜓圆粷M密,或言緩,不滿密與緩,亦正寬閒之謂也。”楊樹達又以《說文》的“閒,隙也”為切入點,指出“(隙,)此閒之本義也。引申為寬閒之閒,謂有余地也;復引申為閑暇之閑,謂有余時也;復引申為幽閑之閑,謂有余情也?!鄙蹴t。然則“窕”又有“間隙、空隙”義,郭注“間隙”不誤,《關雎》“窈窕”取引申義,下文將提及。王念孫《讀書雜志·荀子第八》“充盈大宇而不窕”按:“窕者,間隙之稱,言充盈大宇而無間隙也。”有隙則必松散,松散則必“寬閒”“寬緩”“不滿密”。
《爾雅》“窕,肆也”“窕,閒也”二條中,“肆”有“寬緩”義,“閒”有“寬閒”“寬緩”義。所以,《廣雅》又訓“窕”為“寬”。
《方言》郭注“言閑都也”之“閑都”,正是楊樹達所說之“余情”,即“幽閑”。郝懿行《爾雅義疏》引其夫人王照圓《詩經(jīng)小記》云:“窈,意之幽也;窕,心之閑也。”是也。
總而言之,《爾雅》《說文》《廣雅》《方言》的釋義之間都是有淵源的?!榜弧钡谋玖x是空間上的“深肆”,又有“間隙、空隙”義,引申為空間上的“寬緩”“寬閒”“不滿密”。由空間上的“寬閒”引申出時間上的“閑”,即“閑暇”,隨后又引申出心情上的“閑”,即“幽閑”。
二、“窕”“輕”及“輕窕”的釋義
郭璞、王念孫、王引之等都提及“輕窕”,但都未說明是否為“楚師輕窕”之“輕窕”。段玉裁以郭注“輕窕者多(好)放肆”為“憒憒之說”,認為“‘楚師輕窕,此窕義之引申也,寬然無患謂之輕窕”。但“寬然無患”顯然只是指“窕”,這與我們所說的接近,“窕”在“楚師輕窕”中的意義當本為“間隙、空隙”義,用作形容詞,具體意思是“軍隊陣形松散、有間可乘”。
1.從文意上看,由例(1)中“楚師輕窕”中的“輕窕”義與“間”相關。另外,由對“窕”源流的考釋可知,“窕”確有“間隙、空隙”義?!稘h語大字典》“窕”條收此義項,但“楚師輕窕”未屬其下。
2.“窕”的“間隙、空隙”義在此處文例中的具體意思是指軍隊陣形松散、有隙可乘?!班嶊惗徽U軍而不陳,陳不違晦,在陳而囂,合而加囂”圍繞“陣”,言軍陣混亂松散,而“二卿相惡”“各顧其后”也是抽象意義上的陣形松散不團結,可以離間。
第三,從軍事角度來看,楚國崇尚擴張,由“辟在荊山”而終至綿延五千里,其戰(zhàn)線常顯漫長脆弱;另外,“蠻夷從楚者不結陣”“楚由步兵建軍,且受蠻人影響,加之主張速戰(zhàn),將不常任,又常把縣師、屬國兵列陣混編”。這些都使得“列陣散亂”成為楚軍的顯著戰(zhàn)術特點。
“窕”得其訓,那么“輕”又作何解釋呢?我們認為,“輕”正訓“輕佻”,此義《左傳》已見。例如:
(3)戎輕而不整,貪而無親,勝不相讓,敗不相救。(《左傳·隱公九年》)
(4)秦師輕而無禮,必敗。(《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總之,“輕窕”是兩個單音詞的組合,或為“輕而窕”之省。“窕”為“間隙、空隙”義,此處用作形容詞,具體意思是“軍隊陣形松散、有間可乘”;“輕”為“輕佻”義,“輕窕”是說楚國軍隊既不沉穩(wěn)又軍陣松散、有隙可乘。故例(2)謂之“易震蕩也”。另有學者認為“輕窕”是“連語”,與“逕庭”“經(jīng)易”“輕易”“輕佻”等同源,失之迂曲。
注 釋:
①“閒”是簡化字“間、閑”共同的繁體,若有兼用,仍用繁體,
下同。下文“寬閒”有“寬間”“寬閑”兩種寫法,也用繁體。
參考文獻:
[1]羅小如.《爾雅》“窕,肆也;肆,力也”考辨[J].西南交通大
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
[2][清]王引之.經(jīng)義述聞[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
[3][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4][清]郝懿行.爾雅義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5][西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M].北京:北京
大學出版社,1999.
[6]劉文典撰,馮逸、喬華點校.淮南鴻烈集解[M].北京:中華書
局,1989.
[7]楊樹達.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增訂本)[M].北京:科學出版
社,1955.
[8]王念孫.讀書雜志(下冊)[M].北京:中國書店,1985.
[9]喻宗漢.楚國軍事特點淺探[J].江漢論壇,1987,(6).
[10]趙小剛.成語音釋二則[J].固原師專學報,1989,(1).
(張龍飛 浙江寧波 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