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的”字濫用看翻譯中的漢語西化問題

2013-04-29 11:46:32劉珍振桂林
現(xiàn)代語文 2013年5期
關(guān)鍵詞:西化定語形容詞

劉珍振 桂林

摘 要:初涉翻譯者,在英譯漢的過程中,總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譯病。其中,最常見和最容易犯的譯病便是“的”的不休了?!暗摹钡臑E用不僅僅是初涉翻譯者存在的問題,就連一些翻譯大家也同樣不能避免。對此,筆者希望通過“的”字濫用的例子,分析漢英兩種語言在這一方面存在的差異,以使人們在翻譯過程中盡量避免漢語西化現(xiàn)象。

關(guān)鍵詞:“的”的不休 英漢對比 漢語西化

在翻譯過程中,一遇到形容詞就加一個“的”字,這似乎是人們習(xí)以為常的做法。遇到形容詞時,尤其是遇到常用的簡單形容詞,譯者很少會做一番轉(zhuǎn)化,以避免清一色的“的”。這種情況,一個或者兩個“的”還可以接受,但如果英文本身的修飾成分很多,而譯者自己又不明漢語的簡潔之道,陷入“的”的不休就在所難免了?!暗摹钡牟恍莠F(xiàn)象的出現(xiàn)難道僅僅是因為該字是一個常用字,人們習(xí)慣用它這么簡單嗎?漢語中的常用字很多,如“了”“著”“們”“地”“得”等,但為什么這些字沒有出現(xiàn)典型的濫用現(xiàn)象呢?筆者以為這與其自身的特點以及英語對漢語的影響有一定的關(guān)系。

一、“的”字濫用的原因

首先,英漢字典對“的”的濫用要負一部分責(zé)任。打開任何一本英漢字典,包括現(xiàn)在網(wǎng)上流行的“有道字典”“金山詞霸”等,不難發(fā)現(xiàn),只要是一個詞可以作形容詞用,該詞之后一定是一連串的“的”:例如“delighted”意為“高興的,欣喜的”;“angry”意為“生氣的,憤怒的,狂暴的”;“bright”意為“明亮的,鮮明的,聰明的,愉快的”;“dizzy”意為“眩暈的,使人頭暈的,昏亂的,心不在焉的,愚蠢的”(有道詞典)?!安橛h字典的人,也就是一切讀者,在這種‘的話語天長地久的洗腦下,當然也就習(xí)以為常,認定這小小‘的字是形容詞不可或缺的身份證,胎記一般不朽了?!盵1](P186-187)

其次,“的”字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質(zhì)”。一般人想到“的”,第一反應(yīng)為它是跟在形容詞后面的一個詞,殊不知,“的”的用途很多、很廣。請看在線《新華字典》對“的”的部分解釋:

【助】

①用在定語后,表示詞與詞或短語之間的修飾關(guān)系。如:紅色的氣球;小小的進步。

②用在定語后,表示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的領(lǐng)屬關(guān)系。如:中國的水稻;農(nóng)民生活的提高。

【代】

①附著在詞或短語之后,構(gòu)成“的”字結(jié)構(gòu),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賣菜的。

②“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動詞、形容詞等,連用這樣的結(jié)構(gòu),表示有這樣的,有那樣的。如:推的推,拉的拉。

③用在謂語動詞后面,強調(diào)這動作的施事者或時間、地點、方式等。如:誰買的書?

④用在兩個同類的詞或詞組之后,表示“等等、之類”的意思。如:破銅爛鐵的,他撿來一大筐。

⑤用在陳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語氣。如:這件事兒我是知道的。

⑥用在兩個數(shù)量詞中間 [口],表示相乘。如:這間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除了這些常用的解釋之外,在古文中,“的”可以當名詞,例如“眾矢之的”“無的放矢”;可以當副詞,意為“確實、實在”,例如秦觀《淮海集》“不因霜葉辭林去,的當山翁未覺秋?!?;也可以當形容詞,意為“恰當、合適”,如《西廂記》“啟朱唇語言的當。”

小小一個“的”字,竟然有這么多的意思和用法,難怪人們無論是寫文章還是做翻譯,都鐘情于它。現(xiàn)在,很多人連“的”“地”“得”都不區(qū)分了,一律都用“的”代替,這樣一來更加劇了“的”的不休現(xiàn)象。

二、從英漢對比角度看“的”的不休現(xiàn)象

翻譯過程中,若頻繁出現(xiàn)“的”的不休現(xiàn)象,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譯者不清楚英漢語言的區(qū)別在哪里。無視英漢之區(qū)別,便容易被英語牽著鼻子走,深陷英語句式中不能自拔,“的”字的濫用便不足為奇了。下面我們看三個例子:

(1)他是一個畫家,住在一條老聞著魚腥的小街底頭一所老屋子的頂上一個A字式的尖樓閣里。(徐志摩譯《巴黎的鱗爪》)[2](P3)

(2)There are many wonderful stories to tell about the places I visited and the people I met.

關(guān)于我訪問的一些地方和遇見的一些人有許多奇妙的故事可以講。

(3)She was forced to face up to a few unwelcome truths about her family.

她不得不正視有關(guān)她的家族的幾個尷尬的事實。

例(1)是中國譯壇上一個比較突出的反面例證。論漢語與英語的素養(yǎng),身為劍橋大學(xué)的知名詩人徐志摩做翻譯本應(yīng)該是“絕對得心應(yīng)手”的。但徐譯之佶屈聱牙著實令一代又一代熱愛他的詩文的中國讀者始則瞠目結(jié)舌,繼而頓足嘆息,好端端一位極有才華的詩人竟然淪為如此蹩腳的翻譯匠![2](P3)例(2)、例(3)進一步表明,如果在英譯漢的過程中,不顧漢語自身的特點,緊緊跟隨英語句式,勢必會造成譯文的冗長復(fù)雜、晦澀難懂。呂叔湘(1980:156)指出:“漢語的定語只能放在前面,就不便很長。定語長了,聽的人(或讀的人)老在惦著那個被修飾的名詞,不知道你說的是什么人或什么東西,就要著急,也容易疲勞,搞得不好還會‘迷路。英語的定語從句放在后頭,說的是什么人或者什么東西已經(jīng)在前面交代了,聽的人就不著急了,因此英語里的定語從句可以拉得很長?!?/p>

“英語的定語只能放在后面”“漢語的定語只能放在前面”這便指出了英漢兩種語言的不同之處。英語句子呈現(xiàn)句首封閉、句尾開放的特征。修飾語、插入語可以后置,又有關(guān)聯(lián)詞與被修飾語連接,句子可以不斷向句尾擴展和延伸。例如:

(4)基本句:This is the cat.

向后延伸:This is the cat that killed the rat.

再延伸:This is the cat that killed the rat that ate the malt.

再延伸:This is the cat that killed the rat that ate the malt that lay in the house.

再延伸:This is the cat that killed the rat that ate the malt that lay in 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3]

這句話翻譯成漢語,絕不能按照英語的句式層層遞進一句話下來,否則翻譯出的譯文不但別扭,而且無法表達出原句的邏輯關(guān)系。我們不妨按照漢語的邏輯將句子拆分,每個句子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這樣再現(xiàn)原文的信息就很容易了,如“杰克蓋了那幢房子,房子里放著麥芽,麥芽讓老鼠吃了,貓把老鼠殺死了?!?/p>

與英語不同,漢語句子成句首開放、句尾收縮的特征。句首雖然開放,向左延伸,但擴展的長度和程度受到種種限制,不能像英語那樣層層環(huán)扣、向后不斷擴展延伸。漢語句子只能逆線性向前延伸的特點導(dǎo)致句子長度大大不如英語,因而句子顯得簡短。書面語雖也用長句,字數(shù)較多,結(jié)構(gòu)較復(fù)雜,但常用標點或虛詞把句子切開,與英語相比,還屬短句。沒有標點符號的一氣呵成的類似英語的那種長句在漢語里是不正常的(例如本句)。漢語句子多數(shù)顯得結(jié)構(gòu)簡化,無拖沓、盤錯之感,“甚至有些西洋人看見了中國作品的譯文,覺得簡短可愛?!盵4](P93-94)

根據(jù)上述英漢特點,英譯漢時常常要破句重組、化繁為簡,去除冗余,最大限度保留原句信息,又符合漢語言重邏輯、重悟性、省略較多的特點。王力(1947:197)說過:“西洋語法是硬的,沒有彈性;中國語法是軟的,富有彈性?!贝朔▌t也可以解釋英語中形容詞修飾語的位置,指明漢譯時可作彈性的變通,以簡潔為主,更符合國人漢語言組織的方式。[5]如上述例(2)可譯為“我訪問了一些地方,也遇到了一些人。要談起來,奇妙的事兒可多著哩?!崩?)可譯為“她不得不正視有關(guān)她家庭的幾椿尷尬事?!边@樣一來,漢語便擺脫了英語的束縛,既表達出了英語要表達的意思,又符合漢語的行文習(xí)慣,這樣的譯文才是做翻譯應(yīng)該追求的譯文。

三、避免惡性西化的影響,保持漢語純潔性

余光中先生在《中文的常態(tài)與變態(tài)》一文中指出,“目前,中文的一大危機是西化。”“英文沒有學(xué)好,中文卻學(xué)壞了,或者可以說,帶壞了。中文西化,不一定就是毛病。緩慢而適度的西化甚至是難以避免的趨勢,高妙的西化更可以截長補短。但是太快太強的西化,破壞了中文的自然生態(tài),就成了惡性西化。這種危機,有心人都應(yīng)該及時警覺而且努力抵制。”我們可以把“的”的不休現(xiàn)象,看作是惡性西化的一種表現(xiàn)。前面討論過,“的”字本身具有十分豐富的含義,但“的”的濫用卻是近幾十年才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我國文言文、古詩詞中,所屬關(guān)系皆在字里行間,“的”字很少用,甚至不用。例如:吳敬梓與曹雪芹雖然少用“的”字,卻并不妨礙文筆,下面筆者從《儒林外史》及《紅樓夢》各引一段:

那日讀到二更多天,正讀得高興,忽然窗外鑼響,許多火把簇擁著一乘官轎過去,后面馬蹄聲一片聲音。自然是本縣知縣過,他也不曾住聲,由著他過去了。不想這知縣這一晚就在莊上住,下了公館,心中嘆息道:“這樣鄉(xiāng)村地面,夜深時分,還有人苦功讀書,實為可敬!只不知這人是秀才,是童生,何不傳保正來問一問?”(《儒林外史》第十六回)[1](P84-85)

寶玉想“青燈古佛前”的詩句,不禁連嘆幾聲。忽又想起“一床席”、“一枝花”的詩句來,拿眼睛看著襲人,不覺又流下淚來。眾人都見他忽笑忽悲,也不解是何意,只道是他的舊??;豈知寶玉觸處機來,竟能把偷看冊上的詩句牢牢記住了,只是不說出來,心中早有一家成見在那里了,暫且不提。(《紅樓夢》第一百十六回)[1](P85)

《儒林外史》中的一段,123個字中一個“的”也沒用;《紅樓夢》的一段,112字中用了四個“的”,平均每28個字出現(xiàn)一次。這些都是兩百多年前的白話文了,可見那時并沒有受漢語西化的影響,保持了漢語言簡意賅、傳情達意的特性。洪堡特有如下評價,“任何人都無法否認古典漢語具有一種驚人的高雅之美,這種美表現(xiàn)于它拋棄了一切無用的語法關(guān)系,以語言本身而不必憑借語法形式來充分表達純粹的思想?!盵5]

然而,鴉片戰(zhàn)爭,特別是五四運動以來,西方的思想文化大量涌入中國,國人掀起向西方學(xué)習(xí)的浪潮。伴隨著白話文運動的興起,大量學(xué)者開始從事西方作品的翻譯工作,如嚴復(fù)、魯迅、梁實秋、林語堂等。英語,作為一種強勢語言,對漢語造成了巨大沖擊。在這一過程中,漢語不僅僅吸收了大量的外來詞,而且在語法結(jié)構(gòu)上也發(fā)生了改變,即“歐化語法現(xiàn)象”。1919年傅斯年在《怎樣做白話文》中說:“我們造詞的方法,不得不隨西洋語言的習(xí)慣,用西洋人表示的意味。而最終就是要直用西洋文的款式,文法,詞法,句法……”1922年陳獨秀做《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xué)》,大書“國語的歐化”。后來,魯迅也表示“支持歐化式的文章”,他認為使用帶有印歐印記的句子,不僅可以介紹新事物、新思想,而且可以吸收新的表達方法,使現(xiàn)代文更加豐富、清晰和精密。[6]

可見,那時很多文人不但沒有反對漢語西化的現(xiàn)象,而且有的人還公然支持這一趨勢。于是,各種各樣的西化文章也隨之出現(xiàn),我們且舉“的”字濫用的兩段文章為例:

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祥子,不知陪著人送了多少回殯;不知道何時何地會埋起他自己來,埋起這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里的產(chǎn)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ɡ仙帷恶橊勏樽印罚1](P187)

白色的鴨也似有一點煩躁了,有不潔的顏色的都市的河溝里傳出它們焦急的叫聲。有的還未厭倦那船一樣的徐徐的劃行。(何其芳《雨前》)[1](P186)

漢語句子以簡潔、短小、經(jīng)濟為主,漢學(xué)家做過統(tǒng)計,漢語句子長度以七到十五個字為宜,即便受歐化影響,也不宜超過三十個字。太短了,似乎無理;太長了,閱讀者心理期待加大、閱讀負擔加重。傅雷認為:“東方人與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綜合、重歸納、重暗示。西人則重分析、細微、曲折,挖掘唯恐不盡,描寫唯恐不周。”“的”太多出現(xiàn)在句中,勢必延長句子的長度。這些“的”大多傳達不出任何新的信息,在漢譯中成為多余,也就是冗余。[7]從上面的例子我們看到,就連老舍、何其芳這樣的大家都存在“的”的不休現(xiàn)象,更不用說一般的文人和翻譯者了。再看看我們周圍,無論是教材、文集、字典等出版物,還是電視、網(wǎng)絡(luò)、廣播等媒體,“的”的濫用隨處可見。其后果是,越來越多的作家和翻譯者誤以為漢語本該如此,忘記母語的簡潔特色,也加入到“的”的不休行列中。

當然,不是每一位作家都存在“的”字濫用的問題,有些作家自始至終都是反對漢語西化現(xiàn)象的。梁實秋旗幟鮮明地反對歐化,他認為漢語歐化跟硬譯有直接的關(guān)系。[6]讀朱光潛、錢鐘書的文章,發(fā)現(xiàn)他們西學(xué)雖然深厚,文筆卻不西化,句子雖然長大,文意卻條理清暢,主客井然,“的”字尤其用得節(jié)省,所以每射中的矢無虛發(fā)。[1](P183)

“的”的不休,只是漢語惡性西化的一小部分,還有更多的問題等著我們?nèi)ヌ骄?、去改進,這包括“被”字句不斷、“們”的濫用、名詞腫脹癥等?!拔矣X得國人在倡導(dǎo)努力提高英語程度之際,亦應(yīng)確保中文的純凈優(yōu)美,年輕學(xué)子更切勿受到惡性西化的污染而不自知,而習(xí)以為常,甚而以非為是,沾沾自喜。”(金圣華,2011:26)隨著中國與國際間的交流日趨深入,外國的語言文化必將會更大規(guī)模地涌入中國。我們要努力學(xué)習(xí)外語,更要尊重漢語,決不能為了學(xué)習(xí)外語,而把萬紫千紅的母語摧殘得七零八落。到頭來,外語學(xué)得不到家,漢語也不是地道的漢語了。

本文為2013年寧波大學(xué)校級SRIP(Student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rogram)項目的研究成果。

注 釋:

[1]胡衛(wèi)平.高級翻譯[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1.

[2]郭紅杰.現(xiàn)代漢語歐化研究綜述[J].西安外國語大學(xué)學(xué)報,

2007,(3).

[3]金圣華.齊向譯道行[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1.

[4]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劉宓慶.漢英句子擴展機制對比研究[J].現(xiàn)代外語,1992,

(1).

[6]余光中.余光中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2.

[7]張宏.“的的不休”與翻譯中的歐化現(xiàn)象[J].九江學(xué)院學(xué)報,

2006,(3).

(劉珍振 桂林 浙江寧波 寧波大學(xué)科技學(xué)院 315211)

猜你喜歡
西化定語形容詞
認識形容詞
被名字耽誤的定語從句
芻議中醫(yī)何以西化
形容詞找家
兒童繪本(2017年6期)2017-04-21 23:20:41
that和which在定語從句中的異同
近現(xiàn)代中國法律變革中的中西之辯
伊朗關(guān)停800“西化”服裝店
從譚恩美的《喜福會》中聆聽當代批判的聲音
英語定語從句跟蹤練習(xí)
形容詞
高密市| 佛教| 玉山县| 昭通市| 自治县| 平昌县| 桃源县| 河西区| 沅陵县| 石景山区| 正安县| 翁牛特旗| 南华县| 高碑店市| 闵行区| 宜黄县| 湘潭市| 横山县| 乌鲁木齐县| 东海县| 闵行区| 香河县| 新宾| 兴海县| 新津县| 建湖县| 中阳县| 黎平县| 焦作市| 专栏| 莱阳市| 鄂伦春自治旗| 日喀则市| 崇义县| 育儿| 登封市| 琼中| 正定县| 宿松县| 巴彦淖尔市| 永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