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教材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最廣泛的教學資源。新課程的實施為新教材的使用提供了平臺,我們看到了新教材滲透出的先進教育理念,同時也感到了新教材的不足帶來的困惑。下面以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為例,分析該版本教材存在的不足并試著提出改進策略。
一、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不足
1.新型編排方式為教學帶來不便
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編排特色之一是按照專題編排,即將統(tǒng)一專題的課文統(tǒng)整在一個章節(jié)中,并在章節(jié)后面進行該專題的寫作指導。這種編排的明顯目的是在一個單元中專門學習了某個文體的課文之后強化學生對該專題的理解,并“趁熱打鐵”鍛煉學生對該專題的寫作能力。然而語文教學是要將人文性和工具性統(tǒng)一起來的,欠缺了人文性的語文課無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欠缺了工具性的語文課無視語文的技術技能作用,按照專題編排過度突出語文學習的人文性,只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卻弱化了對語文“雙基”的落實,不利于凸顯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另一個編排特色是文體錯亂編排,這是由專題編排引發(fā)的連鎖反應,文體錯亂編排即同一專題由不同文體的篇目構成,這與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截然相反。文體的錯亂編排增加了教學的跳躍性,容易使思維發(fā)生斷裂和錯亂,而這種方式的最不可取之處在于它違背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不利于學生在流暢的認知順序中形成邏輯清晰的知識結構。
2.古詩詞選文少,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古文鑒賞能力
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共選了十首古詩詞,并且范圍集中在唐詩宋詞,相比人教版選擇的二十九首古詩詞,從詩經(jīng)、楚辭、漢樂府,到魏晉詩、唐詩、宋詞都有包含,蘇教版中古詩詞的數(shù)量少不利于有效提高學生的古文閱讀能力和鑒賞能力,范圍窄不利于呈現(xiàn)中國古代詩歌的發(fā)展脈絡,學生對古詩詞的認知僅局限在唐宋時期。
3.講讀篇目過多,師生負擔過重
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共五冊(必修版),新課程要求必須用1.25個學年完成全部內(nèi)容,也就是半個學期完成一冊書的教學,這對于師生雙方都顯然負擔過重了。教學內(nèi)容過多、教學進度過快,這只會使教師只顧追趕進度卻罔顧教學質(zhì)量,而學生也只能機械化地追趕,卻不能細細品讀文本。有道是:“磨刀不誤砍柴工?!钡K教版過多的篇目卻容不得師生把“刀”慢條斯理地磨快,教學質(zhì)量無從說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更無從說起。
二、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改進策略
1.著重把握各專題及各課文間的聯(lián)系
語文教材中的選文融合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各種要素,是學生獲取語文知識、提升精神境界的基本素材。我國的傳統(tǒng)語文教學以文章賞析為教學中心,以讀寫能力的養(yǎng)成為教學目標,以培養(yǎng)學生遣詞造句和謀篇布局的能力為教學重點,雖然是“傳統(tǒng)”教學方法,但也有其可取之處,有利于將聽、說、讀、寫四種語文基本能力整合起來,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不利之處則在于欠缺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實用性不夠,多是“坐而論道”。而蘇教版語文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一不足,這正是按照專題編排文本的目的所在,教師要領會教材編寫者的這一意圖并努力貫徹。
2.額外攝取,舉一反三
古文閱讀鑒賞向來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而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古文篇目較少的現(xiàn)實卻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古文閱讀鑒賞能力。對此,語文教師可以采取額外攝取和舉一反三的方法來彌補古文篇目少帶來的弊端。額外攝取即教師除了教好教材收錄的古文,還要根據(jù)教學經(jīng)驗,發(fā)揮教學敏感性,從選修教材或其他版本的教材中選取價值較高的古文教給學生。舉一反三即掌握了一類知識之后也能掌握同類知識,要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教師應善于在古文教學中融入拓展性的知識,使學生能夠區(qū)分知識點間的差異并在運用時作出正確的選擇。另外,既然蘇教版只選取了十篇古文,說明這十篇文章有巨大的代表性和概括性,教師要著力講解這些文章,將其中的精華輸送給學生,使其能舉一反三。
3.重點突出,適當取舍,保質(zhì)重于保量
對于蘇教版語文教材選文過多,講讀篇目過多的弊端,語文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靈活的取舍。比如學生的議論文基礎比較扎實,則不需再對議論文的篇目進行精講細講,只需適當講解重點即可;如果學生的古文閱讀鑒賞能力比較薄弱,則可以用稍多的課時來講深講透。取舍的標準是保留核心文本,比如經(jīng)典篇目《六國論》、《藥》、《阿Q正傳》就要堅決保留,并進行深度講解。舍棄輔助文本,比如一些淺顯易懂而并不是中流砥柱的文章:《人類基因組計劃及其意義》、《像山那樣思考》,就可以舍棄,讓學生自學。在此,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的自學能力,畢竟高中生有了一定的閱讀經(jīng)驗和自學能力,教師要為學生留出自學的空間和機會,如果學生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再給予指導和點撥。這是克服選文過多的出口,也是新課程的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個性化的學習方式,變被動的聽課為主動的自學。
(責任編輯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