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諭
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在多年的課程改革中可以說應(yīng)運而生且層出不窮。但有些模式只是更更名兒,未能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學習的思維方法也不盡科學。這種“換湯不換藥”的課堂模式的建構(gòu),不值得我們?nèi)ヌ岢茏寣W生逐步形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之科學態(tài)度的換位模式則需要我們?nèi)グl(fā)揚光大。教師必須放手讓學生去自主學習。那么,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如何努力做到這一點呢?
一、交與學生誦讀權(quán),在誦讀中達到潤澤學生生命的效果
現(xiàn)在很多語文課堂中完全失去了學生的朗讀甚至誦讀。課堂上多以播放朗讀全文的錄音來代替學生的朗讀,學生沒有自己去朗讀課文的機會。這種現(xiàn)象非常不利于語文教學。其一,學生不能從關(guān)鍵語段的朗讀中獲得感受。讀與悟嚴重脫節(jié)的現(xiàn)象,致使學生在某些方面難以領(lǐng)悟、感知課文的情感和思想。其二,學生不能提高朗讀水平。反復(fù)誦讀可以使學生快速又準確地把握文本,進而掌控文本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江蘇省著名特級教師曹津源提倡讓學生“心馳其間,神游其中”。無論是文章的思想感情,還是人物形象,以及語言內(nèi)涵,學生只有在努力讀的基礎(chǔ)上才能真正地感悟出來,也只有通過讀才能使學生在思想感情上獲得認同,產(chǎn)生共鳴。
二、交與學生探究權(quán),讓探究達到豐富學生頭腦的效果
新課程標準要求在語文教學中學生能主動進行探究學習,激發(fā)想象力,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語文。新課程標準確定的這個具體目標,告訴我們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途徑和方法,其根本是教師要放手讓學生去探究,也就是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擁有真正探究的權(quán)利。但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還沒有真正使用到他們的探究權(quán),尤其是對文學作品的探究鑒賞。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應(yīng)當是考試中的標準答案在作祟。我們生怕學生自主探究的感悟與考試的標準答案有距離,所以在無形中剝奪了學生的探究權(quán)。經(jīng)過平時與學生談心交流發(fā)現(xiàn),學生對此是極厭惡的,無論是學有余力還是學有差異的學生內(nèi)心深處都渴望能自主探究。由此,語文教學必須把探究權(quán)真正交給學生。比如,在探究《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主人翁是誰時,放手讓學生去探究,則取得了相當好的效果。學生對小說的主人翁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說是于勒,有的則認為是菲利浦夫婦,盡量讓學生說出自己持這些觀點的具體看法,學生在交流時說得有板有眼。
三、交與學生合作權(quán),讓合作達到健全學生身心的效果
合作學習作為當今國際教育改革的主流模式之一,已經(jīng)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合作還未曾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合作。由于我們將合作學習的形式簡單理解為同位之間抑或小組之間的討論,合作顯得比較狹隘,再者合作組織的建立比較隨便,一般多是左右前后的方位組織形式,沒有將學生的潛質(zhì)因素作為建立合作小組的標準,隨之而來的則是合作學習的低效應(yīng),有時還會出現(xiàn)負效應(yīng)。要想讓學生真正掌握合作權(quán),通過合作產(chǎn)生探究學習的正能量,教師要交與學生合作權(quán)。首先要優(yōu)化組織合作學習的小組,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和能力水平,充分考慮學生合作學習的情感因素。其次要組織好學生的合作學習,教師最好作為小組中的一個成員,這堂課參與這個小組的合作學習,那堂課參與另一個小組的合作學習。這樣既可使小組成員的合作產(chǎn)生最優(yōu)化的效果,又能隨時掌握每個小組甚至每個學生合作學習的情況、能力以及在合作中的表現(xiàn),隨機矯正其行為,以達到良好的合作效果。
(責任編輯 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