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平
【摘要】目的:分析頭孢菌素類藥物導致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依據(jù)。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5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20例頭孢菌素致不良反應病例,對患者年齡、性別、臨床表現(xiàn)、頭孢菌素藥物種類和發(fā)生原因等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頭孢菌素類藥物在小兒或老年患者中發(fā)生不良反應較多,主要發(fā)生在第三代頭孢菌素,臨床表現(xiàn)以全身性變態(tài)反應最多,且三聯(lián)及以上藥物聯(lián)用導致的不良反應較多。結論:使用頭孢菌素時應嚴格掌握其藥理特性,結合患者個人情況,合理用藥,并與患者充分溝通,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關鍵詞】頭孢菌素;不良反應;防治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R4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9-261-02
頭孢菌素是一類半合成的廣譜抗菌藥物,作用范圍廣,殺菌作用強,目前在臨床上使用較為廣泛。但是,隨著頭孢類抗生素使用頻率和用量的增多,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也逐漸增加[1]。為了能夠有效預測或檢測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減少甚至避免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并提出相關的應急措施,有必要對頭孢菌素類抗生素不良反應進行系統(tǒng)的調查研究,為臨床為臨床抗菌藥物的使用提供參考依據(jù)。筆者對我院2010年5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20例頭孢菌素致不良反應病例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0年5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20例頭孢菌素致不良反應病例進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年齡0~68歲,平均(43.2±20.8)歲。
1.2 方法:對每個病例中的患者年齡、性別、不良反應的臨床表現(xiàn)、頭孢菌素藥物種類和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原因等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
2.1 不同年齡、性別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情況:在20例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患者中,男性13例(65.0%),女性7例(35.0%)。年齡在0~10歲和61~68歲的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比例較大,分別為25.00%和30.00%,明顯高于其他各組。見表1。
頭孢菌素種類1例數(shù)1占比(%)第一代頭孢菌素13115.00第二代頭孢菌素13115.00第三代頭孢菌素111155.00第四代頭孢菌素13115.00合計1201100.002.2不同種類頭孢菌素導致不良反應的分布情況:頭孢菌素分為第一、二、三、四代,引起不良反應最多的是第三代頭孢菌素類藥物,占比為55.00%,明顯高于其他三代頭孢菌素類藥物。見表2。
2.3不良反應在不同系統(tǒng)表現(xiàn)及分布情況:在20例不良反應患者中,出現(xiàn)全身性反應的患者有11例,占55.00%,主要為蕁麻疹、皮疹、哮喘、發(fā)熱、面部潮紅等過敏性反應的表現(xiàn);其次為消化系統(tǒng)3例,構成比為15.00%,主要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腹瀉以及肝功能異常;泌尿系統(tǒng)不良反應2例,占10.00%,以血尿、血肌酐增高、少尿、尿潴留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其余系統(tǒng)不良反應較少,詳見表3。表3 不良反應累及器官/系統(tǒng)的臨床表現(xiàn)及分布
累及系統(tǒng)1臨床表現(xiàn)1例數(shù)1占比(%)全身性反應1蕁麻疹、皮疹、瘙癢、頭痛、面紅多汗、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寒戰(zhàn)、發(fā)熱、血清樣反應、過敏性休克111152.04消化系統(tǒng)1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食欲不振、肝功能異常、消化道出血13117.35泌尿系統(tǒng)1血尿、血肌酐增高、少尿、尿潴留12114.29呼吸系統(tǒng)1咳嗽、呼吸困難、哮喘、肺水腫11110.20血液系統(tǒng)1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減少1114.08循環(huán)系統(tǒng)1心悸、血壓升高、靜脈炎1112.04神經(jīng)系統(tǒng)1意識模糊、抽搐1111.02合計1 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