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紅云
內(nèi)容摘要:語文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關(guān)系到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形成。筆者把改進課堂教學效果作為自己在新課程改革中的研究課題之一,關(guān)注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緊扣新課標,豐富和深化備課內(nèi)容,鼓勵并指導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每一步堅實的努力,都讓我們的課堂變得更“美”,從而更多地贏得了學生的青睞。
關(guān)鍵詞:課堂教學 展示成果 審美性 備課
課堂教學是教師指導和督促學生完成學業(yè)的主要手段之一。學生學習的效果,與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密切相關(guān)。在十年的課堂教學中,筆者經(jīng)常走近學生,和他們聊學習、聊生活,聊他們的煩惱與困惑。筆者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既沒有飽滿的學習熱情,也沒有深入探究的學習興趣,后進生則更是把自己當成了一個課堂的旁觀者,而不是學習者。期終考試時,不但許多后進生進步不大,還有許多看上去踏實學習的學生也沒能獲得期待中的進步,這大概是現(xiàn)今語文課堂教學中十分尷尬的現(xiàn)狀。
要改善此種缺乏活力的學習現(xiàn)狀,筆者認為首先要形成良好的課堂教學,因為良好的課堂教學,既可以體現(xiàn)出教師組織設(shè)計的良好的學習模式,也可以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成果。所以,改善課堂教學效果、美化課堂教學,是將語文教學引向良性循環(huán)、良性發(fā)展的重中之重。
一.讓課堂變成師生共同探究的場所
首先,在課堂上,由師生共同提出課堂上要探究的好問題。
當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形成了一個自己的關(guān)注點時,教師要對他們的關(guān)注點作出及時的反應(yīng)。在收集學生的問題時,筆者時常這樣處理:是因讀書馬虎而產(chǎn)生的疑問,要鼓勵學生反復閱讀課文自己去釋疑;是自己經(jīng)過學習、經(jīng)過努力可以解決的疑問,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是游離于學習任務(wù)以外的疑問,要適當冷處理;具有導向性、啟發(fā)性的疑問,要表揚提問的學生,并組織全班同學討論、探究;而學生忽略了的重要的知識點,教師則要適當補充,使課堂不偏離根本的教學目標。
其次,認真對待每一次探究,一定要得出有價值的結(jié)論。
筆者在每節(jié)課開始時,都會把那些有價值的問題,作為學生學習的任務(wù)之一,在每節(jié)課前進行板書提示,并組織討論研究。通常,筆者先讓學生解讀,再合作探究,引導學生自己悟出文中的深意。比如,筆者在上《滕王閣序》時,有個學生問:“這么好的文章,王勃真的是即興發(fā)揮,一揮而就的嗎?”這個問題本來不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卻可借此去深入體會王勃在寫作此文時的思想情感。于是,當筆者帶領(lǐng)學生盡情領(lǐng)略了文章的寫景之美、抒情之美后,便把這個問題作為課堂的伸發(fā)點,讓同學們各抒己見,充分討論。最后,大家得出結(jié)論,這篇辭賦很可能是王勃提前準備的。筆者再由此進一步提問:“那你們覺得王勃準備這篇辭賦用了多長時間呢?”于是大家七嘴八舌,最終又達成共識,這篇文章不但可能是王勃提前準備的,而且準備了還不止一個晚上,更大的可能是,那些經(jīng)典的詞句,是他在長期郁郁不得志又不忘重展抱負時、在學問上刻苦礪練、在情思上不斷涵詠、在沉浮不定的命運中不斷體悟才鑄就成功的,而滕王閣上高朋滿座勝友如云的歡宴場景不過是他借機抒懷的絕好場所之一??梢哉f,即便沒有滕王閣上的一揮而就、語驚四座,也會有他日登高、抒懷鑄成千古文章之時。所以,不管是宿構(gòu)的還是即興的,都可稱得上是千古佳話,名士風流!經(jīng)過如此的課堂討論,學生們對《騰王閣序》之成因自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了。了解了成因,也就很好的體悟到本文的思想感情了。
二.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學習成果的場所
在我們的傳統(tǒng)教學中,給學生展示學習成果的空間并不多,一是教學課時不允許,二是學生往往過于害羞、聲細如蚊,展示的效果并不好。所以,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很少看到學生上臺展現(xiàn)的場景。但筆者認為,一個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是讓學生害怕,卻又讓他們激動,讓他們渴望的地方。如果,這個平臺充滿了真誠的鼓勵和期許,那學生還是會積極參與合作的。
在課堂教學中,筆者通常把展示的內(nèi)容定位在對教材的閱讀感悟上。比如學一個單元前,讓學生先自選本單元的一篇文章,談對該文某一個方面的感悟;再由教師翻閱學生的閱讀心得,選其中一到兩篇有新意有思考的,事先與作者溝通,并對他們的閱讀心得做簡單的指導與補充,讓他們進一步完善,并鼓勵他們能大方地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課堂教學時,留出一個教學板塊,讓這一至兩位同學上臺展示他們的閱讀心得。因為事先準備充分,而且得到了教師的指點與肯定,學生一般都能順利地演講完自己的心得。時間用得不多,但臺下的反應(yīng)卻格外積極。筆者從大家的笑臉和熱情的掌聲中看到,展現(xiàn)學生自己,完全可以成為教學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閱讀心得的小演講中,筆者盡量做到讓每一位同學上臺一次,只不過,有的同學要多加輔導、多加鼓勵罷了。
三.讓語文課堂富有審美性
呂叔湘先生說:“語文教學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shù)?!闭Z文教學離不開一個“美”字。
首先,要以審美的眼光解讀課文。在我們習慣的教學模式中,有一種傾向是注重知識點的理論化、系統(tǒng)化闡釋。所以,還沒有充滿情感地體悟文章,就要學生得出準確的中心思想;還未提示學生如何去體悟作者構(gòu)思的精妙,就先要求給課文分段;還沒去揣摩文段中含蓄的意蘊,就要求學生得出段落大意……似乎只是想把所有的文章都轉(zhuǎn)變?yōu)閷哟畏置?、文意明確的段落說明。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只記得“表達了什么”,“說明了什么”,“指出了什么”等等概念化的東西。也許本該是充滿審美體悟的一課,現(xiàn)在卻只在學生的腦海里留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句子含義等等概念,學生的審美需要得不到滿足。課堂不是欣賞課文、探究課文,不是與作者隔著時空進行心靈的對話,而是無意識地傷害了美、肢解了美,學生怎么會真心實意地喜歡課堂、青睞我們的課堂教學呢?所以,教師必須要以審美和欣賞的眼光來營造我們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審美的愉悅。
其次,要拓展課堂,讓教材的外延豐富起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生有飽滿的求知欲,對探究、體悟人生萬象都很有興趣。如果語文課堂沒有緊密聯(lián)系教學目標,學生會學而無果、學而無獲,如果語文課堂沒有適當?shù)耐卣埂⒀由?,將一些與之相關(guān)的人文科學知識引入課堂,那學生也體會不到語文學科博大精深的人文情懷。所以,一個充實的、精彩的語文課堂,應(yīng)該是一個知識開放、知識交融的課堂,教師應(yīng)找到適當?shù)耐卣裹c,引入一些典型的素材,同時,鼓勵學生由此及彼,由課堂的感悟走向?qū)ι鐣?、人生的認識與評價。如此,我們的語文課堂才擁有更多的精彩,更受學生的歡迎。
四.讓課堂內(nèi)容更充實更厚重
在長期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總是在不斷的積累備課素材,積累教學經(jīng)驗。的確,社會在發(fā)展,教材也是常備常新。教師唯有不遺余力地充分備課,才會讓我們的課堂避免流于程式,避免填鴨式教學,避免教條化、概念化,才會讓課堂的角角落落都閃現(xiàn)教師引導、教師組織、教師點評的智慧與真知灼見,才會讓學生在流動的教學過程中,充分體悟到求知的愉悅。當一個人的求知欲得到滿足,這必定會激發(fā)他更濃厚的學習興趣,也必然會促成課堂教學的良性循環(huán)。那么,除了緊扣教學大綱,把握知識重點和難點外,教師還應(yīng)該從哪些方面去增添我們課堂的魅力呢?
筆者認為,那就是教師的備課。教師的備課內(nèi)容之一,是提升自己的知識底蘊,以嚴謹真誠的求知者面目,給學生以人格的熏陶。
語文課堂所選用的課文,大多是歷經(jīng)歲月淘洗篩選出的名篇佳段。作者深厚的學養(yǎng)、不平凡的經(jīng)歷,成就了非同尋常的詩詞歌賦,歲月的積淀,更讓文章或詩篇展現(xiàn)出精深博大的文化底蘊。如果,教師不通過閱讀、學習,去進一步體會教材的意蘊,勢必會使得課堂上的品味、感悟流于浮泛。教師都知之不多,何能引導學生體悟更多?因此,教師應(yīng)該有自己的學習計劃,以終生閱讀的習慣為課堂帶去源頭活水,同時,也給學生帶個好頭,親近閱讀,言傳身教,舉手投足間都帶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備課內(nèi)容之二,則是多方面搜集教學素材。比如某篇辭賦的影音素材,與某課相連的圖片,與某詩相關(guān)的字畫,某篇小說的影視劇資料,對謀篇課文的新銳評論,緊扣時事和時代精神的寫作素材……課堂上越是展示新鮮生動的材料,學生越容易產(chǎn)生審美的愉悅和思考的興趣。
備課內(nèi)容之三,教師要實現(xiàn)教學知識的體系化和科學化。日常教學中,要使知識點體現(xiàn)得更有序、更合理。同時,又要能夠帶領(lǐng)學生對語文基礎(chǔ)知識進行專題化學習與研究。教師要多做題、選題,使給學生練習的題目更典型,更符合學生的基礎(chǔ)。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能有逐漸進步的成就感,又能體會到教師清晰的思路,又能感到知識點的相互融匯與整合,讓他們覺得自己在進行一項事半功倍的學習,而不是事倍功半的摸索。
讓學生青睞課堂教學是一門大學問,是教師們應(yīng)長期探索的課題,更是教育工作者經(jīng)過長期刻苦磨礪才能形成的教學藝術(shù)。優(yōu)秀的課堂教學,在幫助學生學習與成長的同時,也在督促教師不斷地學習和進步,探索課堂教學的藝術(shù),何嘗又不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呢?
(作者單位:湖北大悟楚才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