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芳琴
青少年生命教育問題一直是我國青少年教育中的重大問題。近年來,中學生漠視自己或他人生命的事件充斥報端、屢見不鮮,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導致這些偶發(fā)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中學生對生命認識的缺乏,對生命意義理解的模糊。
毋庸置疑,初中思想品德課具有工具性,但同時它也是一門人文學科,它與學生的生命教育緊密相連。生命教育旨在促進學生發(fā)展健全的人格,提升他們的生命質量。由是觀之,兩者對初中生健康成長的關注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更應該認真鉆研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找出其與初中生生命教育的最佳結合點,并在教學過程進行及時有效的滲透。
一、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資源,提高學生對生命的認識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雖然沒有專門的章節(jié)講解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也沒有獨立的篇幅介紹生命教育的知識,但教材中的許多內(nèi)容都在關注生命,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例如教師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對挫折問題的闡述,及時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讓學生認識到挫折的雙面性,指導他們調節(jié)和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正確面對挫折與壓力,積極樂觀地笑對生活。再如,蘇教版教材中提到要把我國建設成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這里的“和諧”不僅指集體、國家、社會方方面面的安定有序,也指成長中的社會個體尤其是青少年整體素質的全面提升。
因此,教師要改變以往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側重于知識記憶和理論講解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思想品德課的優(yōu)勢,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生命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發(fā)掘教材資源,提高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和認識,讓陽光灑進每一個學生的心房。
二、充分利用節(jié)假日、時事熱點,引導學生領悟生命的真諦
思想品德學科既然離不開社會現(xiàn)實、時事熱點,那么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節(jié)假日,引導學生領悟生命的真正含義。比如在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談談父母從孩子出生到長大成人過程中給予的生命恩情和傾情付出,一方面讓他們認識到生命的偉大與神奇,另一方面,讓他們受到感恩教育,從而更好地領悟生命的真諦。再如在“世界精神衛(wèi)生日”“國際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時,我們可以對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專題講座,教導他們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此外,結合時事,對初中生進行生命教育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時事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感,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果將其與生命教育有效整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四川雅安地震中,發(fā)生了許多讓人感動的事,出現(xiàn)了很多令我們難忘的人。年輕的武警戰(zhàn)士們?yōu)榱嗽缛遮s赴災區(qū),日夜兼程,為了避讓群眾車輛,墜落懸崖,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他們付出了寶貴的生命。生命誠可貴,但怎樣的生命最有意義?活著僅僅是生命存在的狀態(tài),生命的真諦在于奉獻,在于我為他人、社會、國家做了什么。通過學習時事,學生在思考、辨析中會對生命產(chǎn)生更深的感悟,這時教師可以進行適當?shù)狞c撥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價值觀。
三、融入社會生活實踐,指導學生實現(xiàn)人生意義,體會生命價值
生命過程絕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個體生命的本性和創(chuàng)造力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因此生命教育,尤其是針對正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的生命教育,必須要提高他們的個體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精神。任何脫離社會生活實踐的教育都是沒有前途的教育,同樣初中思想品德課中滲透的生命關懷與教育也要與社會生活實踐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如在教學“自我保護”相關內(nèi)容時,我們可以模擬各種不同的生活情景。比如遇到突發(fā)事件如何處理,遇到災難如何避險,遇到緊急情況如何尋求幫助等。將課堂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組織學生展開討論,總結出基本的自防自救方法,掌握一些及時應對災難的技能,以備不時之需。學為所用,學以致用,生命教育的很多理論來自于對現(xiàn)實經(jīng)驗的總結,它能較好地提高生命質量,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個體生命與他人、社會、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
當然,生命教育的內(nèi)涵和外延極其廣闊和豐富,因此對于中學生的生命教育指導,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學生的日常安全教育,它還應該加強對自我身體、自然萬物生與死的認識等等。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結合現(xiàn)實樹立遠大的理想,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體驗自己的生命價值,尊重關愛他人生命,讓思想品德課找回失落的精神世界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標。
(責任編輯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