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氣墊運輸車高效率、低損耗,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在鐵道事業(yè)部門及變壓器廠使用的最多。文章對芬蘭Solving氣墊運輸車的主要組成及工作原理進行了分析,并對其應用和發(fā)展前景進行了深入地探討。
關鍵詞:氣墊運輸車;驅動系統(tǒng);液壓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自動導向系統(tǒng)
中圖分類號:TM4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13-0113-02
Solving為世界領先的氣墊移動設備專業(yè)制造公司,擁有30年制造搬運重型設備之經驗,從事客制化、標準化氣墊移動設備及輪式移動設備,符合各種客戶之需求。現(xiàn)以鐵道事業(yè)部門及變壓器廠使用最多,氣墊運輸車高效率、低損耗,使其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1 氣墊運輸車主要組成及原理
1.1 氣墊
1.2 驅動單元
驅動系統(tǒng)包括驅動及轉向,二者皆由氣動馬達驅動,驅動的速度控制為無級調速,由操作者撥動控制器操縱桿的大小而控制速度的快慢,轉向可控制轉向±90°,并有傳感器回饋角度至PLC,確保轉向角度正確并保留日后二臺以上氣墊運輸車串并聯(lián)時角度的計算及運用。配合驅動單元及導向輪,亦可實現(xiàn)橫向或縱向移動。最高速度可達25m/min,亦可依需求限制最高速度。
驅動單元配備電磁式剎車系統(tǒng),當驅動單元動作時剎車會自動釋放,當供氣未達安全壓力時,剎車裝置緊緊地制動驅動輪,或在行進中停止時,剎車裝置啟動而令氣墊運輸車停止,提供最佳安全性。
1.3 液壓系統(tǒng)
液壓系統(tǒng)由氣動馬達帶動液壓泵而來,用于軌道輪的起落、軌道輪的驅動以及提升裝置的啟用。
軌道輪用在單一氣墊運輸車(主、副車皆可)已行至軌道上方,且藉由自動導向定位系統(tǒng)確保軌道輪在軌道正上方時,啟動液壓系統(tǒng)將軌道輪放下而行走于軌道之上。
提升裝置置于每臺氣墊運輸車的兩側,目的是確保支撐架的腳座可離地更高,尤其當?shù)孛娌⒉黄秸麜r,支撐架腳座有可能碰觸地面突起的部分。當啟動液壓提升裝置時,支撐架可再提升50mm以上。
1.4 控制系統(tǒng)
氣控系統(tǒng)可依各氣墊盤的荷重不同而自動調整壓力,也就是承運的荷重變化,或重心偏移時,每個氣墊盤皆會自動調壓至氣墊車水平為止。
氣控系統(tǒng)也作安全管制,如氣體來源壓力過大,氣控系統(tǒng)會自動管制進入氣墊盤的壓力絕對不大于4.2bar,但當氣體來源壓力于6bar時,系統(tǒng)可以啟動氣墊盤,但不允許動力行走(剎車不允許釋放),以確保氣源優(yōu)先供應氣墊,而動力系統(tǒng)次之。
電控系統(tǒng)為PLC系統(tǒng),可控制及運算氣墊運輸車上所有的感應器及各閥門所需的數(shù)據。
1.5 自動導向系統(tǒng)
在氣墊運輸車上軌道之前,切換至自動導向系統(tǒng),此時氣墊運輸車將會沿著既定路線精準地行走至軌道上方,以便開啟軌道輪落下。若偏離導向帶范圍10%,氣墊運輸車將會停止。
此系統(tǒng)也可應用于將車體準確駛入二側皆有工作臺位的狹窄空間,作用及方法相同。
2 氣墊運輸車的應用及發(fā)展前景
2.1 氣墊運輸車的應用
氣墊運輸車為高效率、低損耗及不傷地面環(huán)境的移動工具,用于重物或是大型設備的移動或狹窄空間的移動及定位。
例如在鐵道事業(yè)單位的應用,則是先將空車箱移動至工作臺位進行組裝,即便組裝廠因組裝動線使移動空間狹窄,亦可輕易地在廠內將車箱移到指定臺位。當初步組裝完成后,再利用自動導向系統(tǒng)、軌道輪系統(tǒng)移至地坑的提升架做最后組裝。
2.2 環(huán)境限制
優(yōu)質的工作環(huán)境,可確保氣墊運輸車正常的運作,而影向氣墊運輸車運作的兩大元素:氣源條件和地面環(huán)境。
良好的氣源:即足夠的空氣流量(依氣墊盤數(shù)量及氣動馬達大小而定)、足夠的壓力(依氣墊盤大小而定,一般為6bar以上,8bar以下)、氣源過濾精度40μ或更精細、優(yōu)質的干燥空氣(可確保氣動組件的損傷)。
2.3 發(fā)展前景
發(fā)展前景:重件之精密位移,如需精確移動安裝等
工作。
改變工裝程序:參考大型飛機的組裝及荷蘭Ned Train公司的工作流程,公司可以大膽設計工裝的新程序。飛機機身的組裝是分段施工,每段大致完成后,再移動各段組合而成總機身。
荷蘭Ned Train公司一年可維修六千個車體,包括將兩個已撞毀的車箱各切段毀壞部份后,將好的部分組合成一個完好的車箱,這就是應用氣墊移動的好處。龐巴迪公司在歐洲的工廠也有將車底的設備在開闊的車間全部組裝完成后,一次性地與車底組合。
如果能多應用現(xiàn)代化的移動科技及技術,公司可朝分段組合車體的方向做研究,不但施工容易管控,標準模塊化的應用也可降低成本,質量管理更可領先世界,更重要的是維修的技術及成本也相對經濟,有利于公司推廣全球市場。
參考文獻
[1] 李振華.德國DELU氣墊技術在新一代飛機工廠的應用[J].航空制造技術,2009,(6).
[2] 李多,鄭曉東,馬磊.國內大型風洞對氣墊運輸技術的應用研究[J].北新技術新工藝,2013,(1).
作者簡介:李海濤(1976-),男,河北唐山人,供職于唐山軌道客車有限責任公司,研究方向:數(shù)控設備維修與運行。
(責任編輯:周加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