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艷
摘 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江蘇省市各中小學就開設了信息技術課。但是由于學生的素質及教育影響等因素的不同,學生掌握的程度也就有很大差異。通過對師生及教學條件差異的研討,認真分析如何讓初中信息技術能夠在當今社會充分地發(fā)揮作用,通過對教學的分層,最終達到縮小差異,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分層;教學
所謂分層教學,就是指教師根據學生掌握信息能力的程度不同,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實施針對性的教學,因材施教。讓所有學生都能跟上學習的進度,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這樣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增加了學習計算機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信心。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可以根據以下幾點分層解決問題。
一、學生分層
由于興趣愛好的差異,或者從小學的時候有的同學就沒有重視過計算機信息計算這門課程,導致許多學生掌握的程度參差不齊。因此,首先對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不同進行的分層是必不可少的。具體情況可以進行分組,但是在學生入學前,教師必須對學生的掌握情況有清楚的認識,明確學生是屬于哪一層次的,這樣才有利于分層教學有效地開展,提高教學效率。
為了加強對學生的了解,教師可以通過結合小學的教學內容,給學生布置一個隨堂測驗,讓學生運用自己以前所學的或者了解的軟件,簡單完成一個“創(chuàng)意show”,最后上交的成果也是多種多樣,有直接運用電腦繪圖軟件進行畫畫的,有下載其他軟件PS照片的,有直接制作視頻短篇的,等等。教師就對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程度有了大致的了解,通過這個制作,將學生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對信息技術掌握得相當不錯的學生,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將速度加快或者傳授相對較難一些的內容,注重課堂知識意外的訓練;第二層是能力一般,但對計算機充滿興趣的學生,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少講專業(yè)性很強的內容,一開始講簡單的內容,逐漸過渡到較難的內容,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不斷探究;第三層是對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在課堂上要活躍教學,提高同學們的積極性,培養(yǎng)積極動手操作能力,注重對基礎知識傳輸。
二、教學目標分層
學生已經分了層次,教師在教學時就得針對不同的小組,實施不同方式的教學,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對于第三層的學生,主要是培養(yǎng)他們的基礎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興趣,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對第二層的教學則要求他們在掌握基礎能力之上,對鍵盤能運用熟悉,挖掘更多的潛能,不斷提升自己;第一層則不再局限于課堂上書本的知識,而是對知識的拓展和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
比如,初一學生在上第一堂計算機課后,教師對不同層次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yè),對第三層要求掌握正確的指法訓練,第二層要求對簡單的英語單詞進行迅速拼寫,在速度的要求同時,還要要求正確率,對第一層學生則對速度強化練習,要求在規(guī)定時間內,有效正確地完成一篇文章。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目標地進行有效學習,在各自的層次里都能得到提升。
三、課堂教學分層
因為教學的對象和目標的不同,在課堂上教師實施的教學方式也不同,針對第一層學生,主要以引領為主,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第二層和第三層學生則以帶為主,帶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在學會基本技能之后,再引領進行課外知識的拓展。這樣對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目的地教學,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信息操作能力,提高計算機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教學質量。
例如,在對Excel分類匯總的教學時,第三層學生可根據課本的知識,充分利用網絡軟件繼續(xù)學習,直到弄明白為止,再做試題鞏固知識;第二層學生可先操作試題,再利用網絡資源下載試題繼續(xù)鞏固;第一層學生做完共同的作業(yè)后,再從網上下載綜合實踐操作題。盡量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機信息技術的興趣。
四、評價分層
因為學生的層次不同,對知識的傳授程度也不同,那么評價的標準也就不同,這要求教師在教學前,就得制訂符合各個層次學生的衡量標準,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標準的制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
教師評價注重學生操作能力,并分成強、一般強的、不熟悉三種層次,此外還另設創(chuàng)新制作,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對自己在過去幾堂課里完成的作業(yè)給出評價,找到問題并給出具體的完善措施,全方面地考查學生是否完全地掌握了信息技術能力。這樣可以使得學生不斷自省,激發(fā)他們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
2.課堂教學評價
可以通過建立學生電子檔案袋,充分運用學生自身和教師的評價,進行綜合整理,再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全面關注學生信息能力養(yǎng)成的過程。為每個學生建立一個電子檔案,教師定期將學生的學習過程、隨堂表現錄入并保存信息,在這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發(fā)現學生在學習中所遇見的問題,并及時給予鼓勵,增加學生的信心,讓每一個的學生都能擁有成就感。
總之,經過這幾年的教學實踐,信息技術分層教學模式深受學生們的歡迎,教學質量的整體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有效地杜絕了過去學生感到學習節(jié)奏跟不上,或者有的學生感覺知識太簡單,沒有學習的挑戰(zhàn)性,造成知識的不平衡性。這種分層的教學模式既尊重了學生的選擇,又激發(fā)了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欲望,轉變了學習觀念,當然對分層教學的實踐還在繼續(xù),如何更好地適應時代的需求,還需要我們的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李雅瑋.如何在信息技術課堂實施分層教學[J].新課程:教師版,2010(08).
[2]陳庸.關于初中學校信息技術分層教學實踐的思考[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04).
(作者單位 江蘇省鎮(zhèn)江市江南學校)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