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關于大眾傳媒中女性形象的思考

2013-04-29 01:12:59賀江平
大學教育 2013年9期
關鍵詞:大眾傳媒女性形象弘揚

賀江平

[摘 要]大眾傳媒給人們帶來了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也對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進步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但大眾傳媒在傳播信息時,經常不自覺地傳承著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如大眾傳媒中的女性形象大多沿襲著“男尊女卑”的傳統(tǒng)性別文化。如何應對大眾傳媒的女性形象,提出改進的辦法和措施,從而促進女性社會功能的發(fā)揮和社會地位的提高,促進先進的性別文化的弘揚,這是一個值得關心和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大眾傳媒 女性形象 性別意識 性別文化 弘揚

[中圖分類號] G20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3)09-0048-02

大眾媒體中所反映出的性別意識對女性的價值體現(xiàn)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現(xiàn)狀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物質文化生活不斷豐富,大眾傳媒已成為人們日常余暇消遣的主要手段和方式。而大眾傳媒在豐富人們日常生活的同時常表現(xiàn)出其商業(yè)性和趨利性,為了提高民眾對大眾傳媒的關注度和收視率,迎合受眾的心理,難免會表現(xiàn)出一些由傳統(tǒng)文化積淀而來的性別意識。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兩性形象差異化

大眾媒體在節(jié)目制作和傳播信息過程中往往不自覺地傳承和復制著傳統(tǒng)文化的有關思想文化,在對男女兩性的性別形象和角色定位上表現(xiàn)出傳統(tǒng)的定型模式:男性是勇敢、堅定、智慧、沉穩(wěn)、創(chuàng)新、進取的形象,而女性則是多愁善感、弱小怕事、保守自卑、不堪重負、甘愿默默奉獻的家庭主婦形象。于是逐漸形成了男女兩性在大眾傳媒上的兩性形象差異。

(二)女性角色定位定型化

“男主外,女主內”、“男公女私”、“男強女弱”的傳統(tǒng)性別角色期待,致使千百年來社會對男人、女人成功的評判標準截然不同:評價男性往往是以男人事業(yè)成功、為家庭為社會創(chuàng)造了多少財富、獲得了多高的社會地位和多大的社會影響作為標準的;而對女人歷來是以相夫教子、料理家務、侍奉公婆、忠守婦道等等傳統(tǒng)角色定型模式作為評價女性成功的標準。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20世紀80年代播出的電視連續(xù)劇《渴望》,其收視率高達97%,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女主人公劉慧芳,集忍讓、寬容、自我犧牲和奉獻精神為一身,明確反映出男權視覺中對女性形象的一種社會期待和角色定位,并要求女性以自覺地完成這種文化塑造為己任,以此來排斥那些反傳統(tǒng)的例如個性張揚或才干過人或專注于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女性。[1]

(三)女性美的標準被扭曲化

美的標準歷來是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變化的,人們對美的取向是社會文化的發(fā)展趨勢和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無聲體現(xiàn)。大眾傳媒往往通過廣告或其他節(jié)目無意識地向受眾傳播女性美的標準。而這一標準無論時間和空間如何變化,社會對女性美的標準歷來是將女性置身于被動地位的,女性美的標準歷來由男性來規(guī)定,女性美僅僅表現(xiàn)為“一種男性文化視角的審美觀感,女性的主體性(對美的主觀感受)或獨立人格被忽略了,沒有得到尊重。這種男性文化視角不僅表現(xiàn)在男性始終在審美過程中占有主動地位來‘挑選女性,還表現(xiàn)在他們以是否性感、是否對男性具有吸引力為標準來衡量女性”。女性美的標準被扭曲了。[2]

(四)女性政治參與弱勢化

中國是個經歷了數(shù)千年封建社會的國家,男尊女卑的社會文化定位造成了“政治文化的男性化”傾向,傳統(tǒng)的性別分工將女性局限于家庭,造成了女性與政治的隔離。大眾傳媒依然是渲染這種政治訴求輿論的重要工具,傳媒中從政女性塑造的刻板化、模式化表現(xiàn)為:這類女性要么沒有幸福的家庭,沒有兒女私情,只是一個工作狂;要么頭腦簡單,容易被壞人利用;要么則近乎妖魔,無惡不作,給觀眾造成“女性不能當官,一當官就變態(tài)了”的直觀感受,更為男權社會拒絕女性進入權利系統(tǒng)提供借口。從女性參政的具體實踐活動來看,女性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實際的作用力與影響力不大,女性在國家政治生活和整個社會生活中的形象也大多是傳統(tǒng)角色的延伸,女性的政治角色還只屬于極少數(shù)人。女性在政治參與中表現(xiàn)為弱勢化。

(五)女性經濟參與邊緣化

女性經濟參與邊緣化和“職業(yè)性別隔離”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產生有其深層次的社會、經濟、文化原因。除了傳統(tǒng)的性別角色定位的影響外,確實有一部分女性在處理事業(yè)與家庭矛盾的時候態(tài)度不夠堅決,在兩者出現(xiàn)沖突時往往難以做到兩全其美,在傳統(tǒng)角色與現(xiàn)代女性的角色沖突中表現(xiàn)為困惑無助,在經歷痛苦的掙扎之后,不少女性選擇放棄事業(yè)守住家庭,以緩解生理和精神的雙重壓力。采取這種方式的女性占了相當一部分,表面上解決了矛盾,求得了一種平衡的生活方式,實際上是以放棄女性自身參與社會、參與經濟建設主戰(zhàn)場為代價的,久而久之造成了女性在經濟領域的邊緣化狀況。大眾傳媒為女性社會參與及其所作出的貢獻宣傳太少,助推了職場領域“職業(yè)性別隔離”、“玻璃天花板”現(xiàn)象的產生,加劇了女性經濟參與的邊緣化。

二、思考

(一)營造性別平等的人文社會環(huán)境

大眾傳媒在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大眾傳媒也時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因此,大眾傳媒要有意識地顛覆傳統(tǒng)的腐朽的性別文化,多宣傳和報道有關現(xiàn)代成功女性的典型事例,對那些在政治、經濟、文化各個領域的杰出女性要進行大力宣傳,多樹立女性事業(yè)成功的典型,營造促進女性成長成才的輿論氛圍。同時各級黨政領導部門、教育及文化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媒體及電子網(wǎng)站等現(xiàn)代媒體性別導向的監(jiān)督,積極宣傳文明進步的婦女觀,抵制和消除對婦女的歧視和偏見,克服傳統(tǒng)思想觀念的束縛,有計劃地進行社會性別意識、社會性別敏感化的宣傳,形成有利于婦女發(fā)展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3]

(二)女性要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和媒介素養(yǎng)

女性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層次,增強觀點意見的可發(fā)表性,更好地利用媒介表達自己的觀點。女性要增強自身感,不僅要在政治上、經濟上及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與男人享受平等的權益,而且應充分認識到自己身為女性的自尊與崇高。

(三)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傳播新技術,增強女性自身的話語權

現(xiàn)代傳播技術的發(fā)展,使女性有更多的機會發(fā)表自己的主張和見解,這些開放性較強的媒介促進了私人空間的擴大化,使女性的話語能夠更多地融入公共領域,對自身社會形象的構建具有很好的作用。同時,一些女性媒介的出現(xiàn),使女性有了表達自身的媒介,展現(xiàn)出真正的女性的新視角,而不是被男性話語建構的或者其他強加的虛擬形象。同時,女性媒介的把關者應該具有社會性別意識,正確地堅守好女性自己的陣地,這樣才能使女性的話語真正地傳達到受眾那里。

(四)重新審視傳播媒體和社會結構

傳媒從業(yè)者社會性別認知水平決定其社會性別觀念行為。因此傳媒工作者有必要學習社會性別文化,從內心深處拋棄傳統(tǒng)的性別觀念,在節(jié)目制作過程中始終貫通“男女平等”的理念,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和輿論導向,才能為女性的自由發(fā)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才能促進男女兩性的和諧發(fā)展,促進社會的整體進步。同時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女性傳播并非僅僅從女人的權力為標準去衡量公共領域,也不是用簡單的是非觀念去否定整個男性社會,而是創(chuàng)造一個“多元化”的話語空間,目的在于喚起社會對女性的關注,營造多元化的傳播空間與傳播視角。

(五)促進女性參與政治、經濟生活

首先,全社會要關心女性的生存和發(fā)展,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落實“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營造兩性和諧、平等發(fā)展的社會體制和政策構架。

其次,要提升女性的文化素質和社會性別意識,加強女性的在職培訓、技術培訓和轉崗培訓。通過多渠道、多層次的職業(yè)培訓、技術培訓,提高女性的綜合素質和就業(yè)能力。

第三,政府要為女性就業(yè)提供各種機會,特別要加大女性群體政治參與的支持力度,使她們盡快擺脫經濟領域與政治領域弱勢化、邊緣化的境遇。

第四,廣大媒體要密切關注和呼吁,擯棄傳統(tǒng)的性別觀念,弘揚先進的性別文化,構建良好的女性話語權氛圍,這是至關重要的。

(六)優(yōu)化女性形象在大眾傳媒中的發(fā)展

首先,媒體應該調整對影視文化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在影視作品上市之前應該對其進行核查,若是涉及對女性歧視方面的知識就應當加以阻止。其次,應該提倡自身強化男女平等的思想觀念,主動去倡導人們做各種有利于和諧社會建設的事情。另外,女性要努力學習,加強自我創(chuàng)新能力,為女性形象的設計努力。再有,政府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制定一定的法律法規(guī)來規(guī)范大眾傳媒中的一些行為。

總之,大眾傳媒中的女性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性在社會上所處的地位,要想徹底地解決社會對女性的歧視現(xiàn)象,必須從大眾傳媒、女性自身、社會文化和國家政策等方面共同努力。

[ 參 考 文 獻 ]

[1] 徐海燕.建構和諧社會中的女性和諧發(fā)展——對大眾傳媒中女性性別意識的審視與反思[J].社會科學輯刊,2008,(11).

[2] 卜衛(wèi).解讀《女友》雜志的性別論述[A].中國女性文化(No.1)[C].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0.

[3] 彭飛.大眾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對女性發(fā)展的影響[J].理論界,2005,(11).

[責任編輯:鐘 嵐]

猜你喜歡
大眾傳媒女性形象弘揚
淺析大眾傳媒對當代文學的影響
大眾傳媒背景下中學語文教學的困境與對策
亞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19:52:16
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廣播電視臺新聞采編技巧探究
淺談大眾傳媒社會責任的缺失
西方女性攝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與憤怒,焦慮與恐懼
淺析電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業(yè)化運作下的作用
文化視野下日本文學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
弘揚雷鋒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雷鋒(2015年9期)2015-12-14 06:29:00
The Main Modes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Traditional Education
弘揚“最美” 打造精神家園
浙江人大(2014年2期)2014-03-11 20:16:41
吉首市| 蓝田县| 和顺县| 滁州市| 开封市| 瓦房店市| 铜山县| 桐梓县| 蓬安县| 卫辉市| 乃东县| 新干县| 时尚| 恩平市| 平顺县| 新蔡县| 岐山县| 深泽县| 理塘县| 河北区| 柳林县| 潍坊市| 宜阳县| 九江县| 农安县| 嘉义县| 汉源县| 永泰县| 长顺县| 龙里县| 武川县| 鹤庆县| 寿光市| 白沙| 垦利县| 准格尔旗| 尼玛县| 运城市| 出国| 定日县| 新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