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萬達的標簽是“萬達足球”:它開創(chuàng)了中國職業(yè)足球的第一個王朝,甚至讓中國足球擁有了“足球市長”這個新名詞。
可最近幾年,即便萬達掏腰包付了國足主帥卡馬喬和其團隊的430萬歐元薪水,承諾資助中國足球五億資金,依然不能改變其標簽已不可阻擋地成為“萬達廣場”的事實。
萬達廣場正以足球前鋒沖刺般的速度,在全國攻城略地。最新的數(shù)據(jù)是東莞長安萬達廣場成為第73家萬達廣場。
數(shù)字背后是從2011年年中以來,外界對其低價拿地、高估值抵押、資金鏈、融資等問題的幾乎從未停歇的質(zhì)疑。
“所有人都想學習萬達,但似乎沒有成功的效仿者?!蹦菫槭裁粗挥腥f達廣場能夠做到?
在易居(中國)克而瑞信息集團品牌總監(jiān)黃章林為我們撰寫的評論里,似乎回答了這個問題,因為品牌商家、消費者和地方政府都愛萬達廣場。
而在更多關注萬達廣場的文章里,地方政府被視為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來自于地方政府、地方銀行的資金支持。這是一本“神秘的賬本”—其數(shù)字幾何,利率多少,只有萬達和地方政府清楚。
可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在美國哈佛大學做講演,談到政商關系時卻表示,政商關系在中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這個問題比在哈佛讀博士后還要困難,在中國尤其是民營企業(yè)能成功做大太不容易了。
萬達的“易”與“不易”,究竟是什么?外人看不清楚。
看得清的則是政績、城市形象、就業(yè)、稅收、民生、拉高的地價,萬達廣場所帶來的無疑正中地方政府下懷,你有情我有意,一拍即合。
有業(yè)內(nèi)專家甚至將萬達廣場視為一款特殊的“定制產(chǎn)品”:在狂熱追求GDP和城市形象的年代里,萬達廣場能夠滿足地方政府的一切需求,可稱之為“B to G 模式”(Business to Government),也是在特殊的政商關系下形成的一種商業(yè)模式。
這樣一來,面對地方政府,萬達有了特殊的議價能力,其商業(yè)模式也就成為中國政商環(huán)境下的一個獨特的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