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華
摘 要: 本文根據(jù)新課改理念、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及語文學科的特點闡述了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必要性。語文不僅是工具學科,更是人文學科。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教學生做人,因此必須重視德育。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靈活、有效地滲透德育,開展有益的語文活動,使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關鍵詞: 新課標 高中語文教學 德育滲透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對老師說:“你不僅僅是活的知識庫,把理智、財富傳授給年輕一代,并在他們心靈中點燃求知欲望和熱愛知識的火花,你更是創(chuàng)造未來人的雕塑家,是不同于他人的特殊雕塑家,教育創(chuàng)造真正的人。”德育歷來是學校教育的永恒主題?!拔囊虻来?,道以文顯”,道德是一個人的靈魂,也是一個民族的靈魂。
新課標提出:“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言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和科學文化素養(yǎng),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fā)展奠定基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語文必須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弘揚和培養(yǎng)民族精神,使學生受到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獻身人類進步事業(yè)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fā)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p>
語文教師應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有目的、自覺地感染學生,教育學生,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健康的人格。通過巧妙的滲透,把語文教學與德育教育有機結合。那么,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該怎樣進行德育滲透呢?
一、教師以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師德是一切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根基,也是一個教師能否贏得學生尊重,能否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衡量標準。語文教師的行為要比其他學科的教師更具有感染力?!捌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個人修養(yǎng),嚴格要求自己。語文教師應該在生活、事業(yè)的每一個方面具備執(zhí)著的人生追求,尤其是在面對困境時要勇于面對困難,敢于拼搏,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追求,處處以身作則,以自己美好的思想和行為影響學生,塑造學生的美好心靈。
二、利用教材,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
精神化的語文課能讓學生的心靈暢游于情感的花園,領悟教材中的真善美,陶冶情操,完善人格,體驗人生百味,實現(xiàn)人生價值。
語文教育是具有生命性的教育。葉圣陶說:“作為一個老師,只要把功課教好還遠遠不夠,最重要的是關心學生健康成長?!闭Z文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文章,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深入細致、多方面、多角度的德育教育。下面我從四個方面闡述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
1.在情景導入中滲透
教師應精心設計導入,選取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方法,或渲染課堂氣氛,或設置懸念,或引用詩文佳句,或激發(fā)想象,這些都能達到藝術感染和思想教育的目的。如教《孔雀東南飛》一文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剪切一些《梁山伯與祝英臺》的鏡頭,創(chuàng)設氛圍,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體會主人公之間那種真摯的感情,通過兩對主人公相同的感情經歷,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急于探索和挖掘造成這種婚姻悲劇的社會根源,加深學生對真摯偉大愛情的理解。
2.在傾情誦讀中滲透
語文老師要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的優(yōu)勢,創(chuàng)造性地勞動,使語文教學真正做到“寓德于情”。誦讀課文是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方法。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誦讀,讓學生在誦讀中感受每一篇課文所蘊含的深刻思想和豐富情感。如講授辛棄疾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時,教師以飽滿的激情朗誦,就會讓學生感受到辛棄疾在詞中表現(xiàn)出的那種對國家的熱愛之情,壯志難酬的悲憤無奈之情。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對英雄人物自然流露出的欽佩、崇敬之情,定會不自覺地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使學生受到高尚道德情感的熏陶。
3.在文章背景介紹中滲透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詩文是時代的產物,反映了社會現(xiàn)狀,表達了作者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語文教學中,適當介紹時代背景,不僅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思想內容的理解,而且能讓學生從中深切感受到作為一個時代的人,就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多關心社會,思考社會,為社會的進步盡自己的力量。如我在講解朱自清《荷塘月色》時,就特別介紹了朱自清在生活非常困苦的情況下曾簽名拒絕領取“美援”面粉,臨死還囑托家人不吃美國救濟糧的史實。介紹后我引導學生認識:每一位中華兒女都要有骨氣,絕不做恬不知恥、不講人格甚至有損國格的事。
4.在情境教學中滲透
高中語文教材向學生們展現(xiàn)了一個豐富的人物長廊。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扮演作品中的主要角色,通過揣摩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外貌特征,理解性格形成的時代背景,進而得到思想的啟迪和教育。例如:在講解魯迅的《祝?!芬徽n時,可以讓學生課下分組準備,節(jié)選課文內容,組織排練,上課時表演。要求學生在表演時把握人物性格特點,并通過分析時代背景,理解人物性格特殊性產生的原因。學生在這一活動中更好地理解了階級矛盾本質,認清了舊社會的冷酷無情,加深了對社會主義的熱愛。
三、在語文第二課堂中滲透德育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qū)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語文學習機會。語文教師要樹立“大語文觀”,在實踐中教學語文,在實踐中把德育落到實處。
比如鼓勵學生看《心理訪談》、《大家看法》、《百家講壇》等電視節(jié)目,既生動有趣,又寓教于樂,引發(fā)學生對人生價值的思考,讓他們養(yǎng)成自覺學習與思考的好習慣。
也可引導學生閱讀《張海迪傳記》、《老人與海》等具有深刻思想意義的書籍。通過閱讀讓學生了解主人公身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優(yōu)秀品質,從而使學生懂得只有以健康的人格、奮發(fā)的努力和奉獻的精神嚴格要求自己,才能適應新時代的需要,成為合格的建設者,創(chuàng)造出美好生活。
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教學必須與德育有機結合。作為新時期的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勇于探索,善于在教學中滲透德育,使學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具有健康的人格,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王義洲著.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的方法.高中語文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