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小寧
【摘要】目的:探討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發(fā)生的具體原因及防治的有效措施。方法:對我院28例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病例進行回顧性的分析。結果:發(fā)病原因主要為子宮復舊不良7例(25%)、子宮切口裂開6例(21.4%)、子宮內膜炎6例(21.4%)、重度貧血5例(17.6%)及胎盤、胎膜等殘留4例(14.3%)。結論:正確并且及時的判斷得出出血原因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防治,同時還需要運用恰當的方式進行預防。
【關鍵詞】剖宮產;術后出血;手術并發(fā)癥;研究
【中圖分類號】R6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8-74-02
引言
晚期產后出血,一般的來講指的是在產后24小時以后直至產后8周之內的子宮出現大出血的情況。剖宮產術后如果出現子宮切口愈合恢復不良,則有可能會導致產后2周至3周出血,出血的狀況一般為突發(fā)性,一次出血量往往可以達到500毫升以上,多時可達1000毫升以上,極易造成患者重度貧血甚至是突發(fā)性的失血休克癥狀。部分嚴重患者需要切除子宮。近些年以來,由于剖宮產的概率逐漸的上升,進而也就導致剖宮產術后的各種術后并發(fā)癥逐漸的增多,嚴重之時將會直接的威脅到產婦的生命安全,所以需要通過切實有效的措施進行防治?,F對我院近年來28例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28例患者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并且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近年來收治產婦當中出現產后出血癥狀患者28例,病例診斷指標均為術后24小時且后期出現反復的陰道出血癥狀、一次性出血量可達500毫升以上等標準。28例患者年齡在22至42歲,患者平均年齡27歲。28例患者之中初產婦16例,經產婦12例;28例患者之中急癥剖宮產18例,擇期剖宮產10例;雙胎5例、臂位3例、胎兒窘迫3例、過期妊娠羊水過少患者1例。
1.2 出血時間與出血量
28例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患者出血量在500毫升至2000毫升之間,平均出血量1000毫升,28例患者中并出血性休克患者有3例?;颊咂蕦m產出血發(fā)生在術后3周之內有15例,占患者總數53.6%,出血發(fā)生在3周以后患者有13例,占總數46.4%。部分患者出現陰道反復出血癥狀,難以準確的估量得到出血量。28例患者中體溫超過38.5攝氏度且持續(xù)3日以上患者6例。
1.3 治療方法
28例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子宮收縮及抗生素治療。疑胎盤及胎膜殘留患者行靜脈輸液。疑剖宮產子宮切開口愈合恢復不良患者及少量陰道出血患者給予抗生素治療且住院密切觀察病程變化情況。
2結果
本組28例患者入院后經臨床觀察、清宮術治療、B超檢查及刮出組織等,且對術后標本病理行切片檢查,檢查結果證實出現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癥狀具體原因依次為子宮復舊不良7例(25%)、子宮切口裂開6例(21.4%)、子宮內膜炎6例(21.4%)、重度貧血5例(17.6%)及胎盤、胎膜等殘留4例(14.3%)。
本組28例患者之中20例患者經上述治療后出血癥狀停止且治愈出院。其中10例患者經B超檢查后提示為子宮內胎盤、胎膜、凝血塊及破碎膜內組織殘留,且在B超引導之下行清宮術,刮出子宮內殘留物送檢。檢查結果5例患者為胎盤、胎膜殘留,3例患者為子宮內組織壞死及子宮內膜炎,2例患者為子宮內凝血塊組織殘留。
3討論
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指的是在產后24小時以后出現子宮大量出血癥狀,出血情況可謂持續(xù)性或者間斷性,亦可表現為急劇性或者突發(fā)性大量出血,出血同時伴隨有血凝塊等殘留。剖宮產術后出現胎盤附著面感染或者是切口愈合不良等情況,多半發(fā)生在生產后2周至3周之內,發(fā)生原因一般是由于胎盤附著面出現感染癥狀進而導致復舊不全,引發(fā)血栓脫落等癥狀。近些年以來,剖宮產術后出血情況經常發(fā)生,并且術后并發(fā)癥也較多,需要在手術及臨床觀察當中密切的關注,并且引起較高程度的重視,針對具體的防治措施和防治的方式進行深入的研究,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一般是由于子宮切口愈合及恢復情況不良等原因所導致,而子宮切口愈合不良,則主要是由于子宮內部切口感染或者是組織壞死等,導致內部血管破裂,所引發(fā)。少數患者出血則是由于胎盤、胎膜等殘留或者是內部血塊凝聚進而導致出血癥狀,同時,針對子宮內腔處理不仔細,也可能導致術后出血癥狀,需要對其引起高度的重視,并且進行及時的歸納總結,引以為戒。
為了有效的防治此嚴重術后并發(fā)癥,需要嚴格的掌握并且控制剖宮產手術的指征,針對子宮切口的選擇,不應過低,因子宮內部頸側,主要是以結締組織為主,并且供血能力較差、內部組織的愈合能力較弱,另外一個方面,由于其較為靠近陰道,故而也增加了術后感染的風險,需進行嚴格的控制。而子宮切口若過高,則會導致切口的下緣部位下段肌肉組織及切口上緣部位肌肉組織厚薄程度相差比較大,在術后縫合之時則容易出現對齊不易的情況,進一步的導致子宮切口愈合恢復不良,進而引發(fā)術后出血及多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另外,縫合的技術不恰當或者是縫合部位組織對位情況不良、手術操作粗暴、出血血管縫合不緊、切口側角部位形成血腫、縫合部位組織緊密等,均有可能會導致術后出血及多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針對子宮宮腔的處理,需仔細并且輕緩柔和,針對子宮的縫合,則需要按照基本的層次順序有條不紊的進行,同時,針對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進行提升,通過切實有效的措施,對術后出血及并發(fā)癥等進行合理的防治,控制感染的發(fā)生。通過B超的檢查,可以逐步的提高產后出血病因的診斷精確性,對于胎盤、胎膜等的殘留以及子宮內部切口愈合情況,均可采用B超進行檢測,及時的了解切口愈合的實際狀況,尋找出發(fā)病的原因并且進行及時的處理。另外,在術后還需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且加強支持性的治療,針對患者還需大力的提倡母乳喂養(yǎng),鼓勵其盡早下床活動 ,為子宮的復舊提供堅實的基礎條件。
參考文獻
[1]張華為.剖宮產術后晚期產術后出血癥狀56例研究[J].中華醫(yī)學資訊,2009.10:62-64
[2]劉程. 剖宮產術后晚期產術后出血癥狀34例研究[J].現代醫(yī)學資訊,2006.5:13-18
[3]成思維.剖宮產術后恢復狀況89例研究[J].當代中國醫(yī)學,2009.4: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