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洪剛
高中階段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重要時期,高中生正處于身體成長和形成各種習慣、觀念、性格的關鍵階段,同時也面臨著繁重的學習任務和隨之而來的各種精神壓力。如果在這時出現(xiàn)心理問題而沒有及時得到調(diào)控,則將會對高中生的成長造成無可估量的損害。同時,現(xiàn)在的高中生大多是獨生子女,是一個家庭的未來,更承載著父母乃至家族幾代人的全部希望,也使學生們承受著較大的精神壓力。因而,不少學生在自我發(fā)展與成長過程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這其中也包括過度自責,如果疏導不及時,同樣會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
在普通心理學中,自責的概念被定義為:因個人缺點或錯誤而感內(nèi)疚,這是正常心理現(xiàn)象,但是如果反應過當,甚至對一些并不嚴重的缺點或失誤出現(xiàn)罪惡感,對之念念不忘或者悔恨,并要求給予懲罰,即為自責。以下兩表即是對高中生進行心理測試的結果,從中可對自責傾向問題進行相應分析。通過對下列對測試數(shù)據(jù)的,就高中生自責傾向的問題進行分析。
根據(jù)表1對測試結果的顯示我們看到,自責傾向是除了學習焦慮、過敏傾向和身體癥狀之外,維度較高的測試項。根據(jù)表2對測試結果的顯示我們看到,自責傾向高分的學生有116人,約占總體比例19%??梢娮载焹A向?qū)W生造成的心理壓力,而且是在主校、分校普遍存在的。
自責傾向偏高,表明如果事情結果不理想,較多學生往往將原因歸咎于自己的能力問題。對于失敗不是積極去尋找原因,改正錯誤并克服缺點,而是懷疑自己思維遲鈍、緩慢。顯得無可奈何,無所適從,進而導致信心不足,行動沒有動力,趨向于消極歸因。
以下,通過案例,闡述自責傾向及應對策略。
案例:
有兩位同班的高中生面對學習問題所表現(xiàn)出的態(tài)度雖然不一致,但實質(zhì)上都是自我貶低。其中一位學生認為自己對“數(shù)學一竅不通”,在成績單上總能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分數(shù)比其他學科分數(shù)低,于是他便有了“證據(jù)”,自我評價開始降低,并且“認同”自己的失敗。他不認為“我只是一次考試失敗”,卻得出具有自責傾向的結論。另外一位學生是一個內(nèi)心要求自己做每件事都必須完美的人,不允許有絲毫的問題,一旦因某件事失誤沒達成最好的結果,就會認為全是自己的過錯,便會產(chǎn)生自責心理。
無論是個體的以偏概全的思維方式還是極端的歸因,都會造成個體自信心的下降,結果導致自我譴責。
分析:
經(jīng)常有自責心理的個體抑制了自己的能力,扼殺了自我潛能,造成內(nèi)心的緊張。其實,自責產(chǎn)生的根源就是自我否定的信念或評價,每個人對自己的看法,僅僅是一種觀念而已,觀念有可能是錯誤的、有偏見的和不準確的,甚至有可能是完全錯誤的。每個人的自我評價是基于生活經(jīng)歷發(fā)展起來的,如果經(jīng)歷大多是積極的、肯定的,那么對自己的看法可能也是積極的、肯定的。反之,如果生活中大部分經(jīng)歷是消極的和有損害性的,那么對自己的看法可能也是否定的、貶低的。
以下是如何克服“自責心理”的具體建議:
(一)正確歸因
內(nèi)心為自己提供一個什么樣的目標,現(xiàn)實中就要回答或完成這個目標,如是積極的目標,機體就會發(fā)揮成功的機制,如果目標消極,機體就會發(fā)揮失敗的機制。如果自責傾向較明顯,則需要內(nèi)心建立一種自信的積極的目標,從而引導個體走出自責的心理。學會使用科學的歸因方式,從失敗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看到自己的不足,有的放矢地補救,而不是認為自己無能力、思維遲鈍、無可奈何、自卑、頹廢。改變有偏差的思維傾向,如過度概括化、兩極化,采用更靈活的思維評斷自己與現(xiàn)實的關系;提高自信水平,減少后悔傾向,關注你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相信世界不會完美無缺,自己也不會做得面面俱到,學會自我原諒。
(二)積極的自我暗示
積極的自我暗示又稱自我肯定,是對某種事物的有力,積極的敘述,進行肯定的練習,能讓我們開始用一些更積極的思想和概念來替代我們過去陳舊的,否定性的思維模式,這是一種強有力的技巧,一種能在短時間內(nèi)改變我們對生活的態(tài)度和期望的技巧。
肯定可以是任何積極的敘述,它可以是很普通的或是很特殊的。它可以涉及到我們愿意改善自己的任何方面。如:“我是一個聰明的人?!薄拔沂浅鲱惏屋偷娜?。”“我是最棒的。”“我具有強大的行動力。”“我能實現(xiàn)自己的美好愿望。”等等。
(三)學會宣泄憂傷情緒
通過積極的措施,宣泄壓抑的憂傷情緒。遇到煩惱和不順心的事情,切不可憂傷壓抑,把心事深藏心底,而應該把這些煩惱向你的親人,知心朋友或明曉事理的人傾訴,以此來減輕憂傷。對方的勸說也許沒起什么作用,但他真誠的關懷和同情能使你感到溫暖。你也可以躲進一個僻靜的角落放聲自言自語,或提筆寫信給遠方的朋友,把你的煩惱灑在信紙上,記在日記中,肯定會在經(jīng)過這種自我宣泄后感到內(nèi)心如釋重負,輕松了許多。當然,自我宣泄不能用破壞性的行動來發(fā)泄心中的積怨和煩悶。另外,憂傷情緒的消除僅僅依靠自我宣泄是不夠的,還必須加強意志力的鍛煉。
(四)重新調(diào)整自我價值的評估體系
很多學生自責的原因在于他們自己夸大了自己的缺陷并用這一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價值所在。因此,應該正確認識自己,客觀地對待自己的缺點和短處,并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建立合理完善的自我評價體系。
(五)掌握控制抑郁情緒
抑郁就是人們常說的憂郁。它是一種以情感低落為主要表現(xiàn)形態(tài)的心理狀態(tài)。情感正常也有抑郁的時候,應該說,這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作為心理問題的抑郁,其核心表現(xiàn)是一段時間內(nèi)的郁郁寡歡。在通常情況下,總是顯得愁苦,缺乏愉快感,思維遲鈍,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動作緩慢,疲乏無力,常感到不順心,對什么事情都沒興趣,有時還伴有失眠或昏睡、體重下降、飲食過多或過少等生理表現(xiàn)。
1.學會將自己的痛苦以適當?shù)姆绞桨l(fā)泄出來,減輕心理上的壓力。要敢于把自己不愉快的心事向知心朋友、老師、家里人訴說,或采用迂回方式,從宣泄中得到解脫。
2.多與人交往,不要拘泥于個人的小天地,應自覺地把自己置于集體中,從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中尋找溫暖和友誼。
3.學會自我安慰,自我調(diào)節(jié)。遇到不愉快的事,應多從好的、積極的方面著想,笑對痛苦,保持豁朗的情懷。不要瞻前顧后、想入非非,不要有過高的奢望,合理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抱負水平,有助于走出困境。
4.經(jīng)常參加生動活潑的文娛體育活動,調(diào)節(jié)自己的精神生活,以消除心理緊張,陶冶情操,開闊心胸。
5.做情緒的主人,通過意志,消除不愉快的情緒,保持樂觀主義,不要過分自責、自悲、自憐。
6.向榜樣人物學習,閱讀一些優(yōu)秀作品以開闊心胸。
“樹的方向,由風決定;人的方向,由自己決定;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改變環(huán)境,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毕M蠹夷苷_應對自責心理,走出自責心理的陰霾,取得人生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