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德惠
[摘要] 目的 觀察評價復方阿嗪米特腸溶片聯(lián)合莫沙必利片對肝硬化患者腹脹癥狀療效。 方法 將60例肝硬化腹脹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給予復方阿嗪米特腸溶片2粒,tid,餐后服用,聯(lián)合莫沙必利片5 mg,tid,餐前服用,對照組予莫沙必利片5 mg,tid,餐前服用,療程2周。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腹脹癥狀積分及療效。 結果 治療組及對照組治療2周后腹脹癥狀積分均有下降,治療組在改善腹脹癥狀較對照組有效性明顯升高(P < 0.05)。 結論 復方阿嗪米特腸溶片聯(lián)合莫沙必利片治療肝硬化患者腹脹療效顯著。
[關鍵詞] 復方阿嗪米特腸溶片;莫沙必利片;肝硬化腹脹
[中圖分類號] R575.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08-0036-02
腹脹是肝硬化患者常見的臨床癥狀之一,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有時腹脹癥狀難忍,持續(xù)時間長,臨床緩解不明顯,食納差,嚴重影響患者心理和生活信心,給患者帶來痛苦。其常見的原因是腹水,其次是胃腸脹氣,如合并頑固性腹水時病情嚴重,療效差,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目前臨床處理困難。我院2009年9月~2012年4月應用莫沙必利片聯(lián)合復方阿嗪米特腸溶片治療肝硬化腹脹并與單用莫沙必利片對照進行療效觀察,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4月門診及住院肝硬化患者60例,所有患者符合如下入選標準:年齡35~75歲,平均(48±3.5)歲,其中男35例,女25例,診斷均符合2000年9月西安全國傳染病與寄生蟲和肝病學術會討論修訂的診斷標準[2],所有病例均經(jīng)胃鏡、B超、實驗室檢查排除胃潰瘍,胃黏膜糜爛,胃黏膜息肉、糖尿病、膠原性疾病、精神病及有腹部手術史。將每組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
1.2 臨床觀察與療效評估
對所有患者治療前后上腹飽脹癥狀進行評分,評分標準為0分:24 h內(nèi)無癥狀;1分:稍加注意感到有癥狀;2分:有主訴癥狀,但不影響日常生活;3分:有癥狀同時影響日常生活。腹脹的嚴重程度評分為0分:無癥狀;1分:輕度腹脹;2分:腹脹在1~3分之間;3分:腹脹難忍,腹脹癥狀評分為2分值之和,首先計算治療前及治療后腹脹癥狀積分,再計算腹脹積分改善率,腹脹積分改善率=(治療前腹脹評價積分-治療后腹脹平均積分)/治療前腹脹積分×100%。療效觀察:顯效:癥狀總積分下降百分率>75%;有效:癥狀總積分下降百分率50%~75%;改善:癥狀總積分下降百分率25%~<50%;無效:癥狀總積分下降率為<25%。有效率為(顯效+有效+改善)/總病例數(shù)×100%計算。
1.3 治療方法
治療組患者予以復方阿嗪米特腸溶片(揚州一洋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000232)2片,tid,餐后立即口服,聯(lián)合莫沙必利片5 mg,tid,餐前服用;對照組予莫沙必利片5 mg,tid,餐前服用,兩組療程均為2周。治療期間不用其他酶制劑及影響胃腸動力的其他藥物,有腹水、肝功能異常的患者均根據(jù)臨床進行相關治療。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1.5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癥狀總積分變化及腹脹積分改善率
兩組治療后癥狀總積分變化及腹脹積分改善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2 腹脹有效率
兩組比較,治療組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 < 0.05)。見表2。
3 討論
腹脹是肝硬化患者較為突出的臨床癥狀,其原因主要由于肝功能處于失代償期,膽汁及胰消化酶分泌減少,使腸道產(chǎn)氣過多;另一方面,由于門靜脈高壓導致腸道淤血、充血水腫、蠕動障礙,代謝產(chǎn)物積聚于腸道伴腸道產(chǎn)氣桿菌的生長;第三,腸道細菌過度增殖,內(nèi)毒素產(chǎn)生過多,引起中毒性腸麻痹;加之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使其神經(jīng)調節(jié)功能紊亂等因素均可造成腹脹[3,4]。
復方阿嗪米特腸溶片是由阿嗪米特、胰酶、纖維素酶和活化二甲硅油4種成分組成。阿嗪米特可增加膽汁分泌量,提高胰酶活性;胰酶可促進胃腸道內(nèi)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和食物纖維的消化吸收;二甲硅油能降低胃內(nèi)液體表面張力,緩解患者的腹脹、腹痛等癥狀。莫沙必利為選擇性胃腸5-HT4受體激動劑,直接作用于全胃腸道肌間神經(jīng)叢HT4受體,引起乙酰膽堿釋放從而增強胃腸道動力。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肝硬化患者使用復方阿嗪米特腸溶片聯(lián)合莫沙必利片治療腹脹癥狀,較單用莫沙必利片治療腹脹癥狀,其腹脹積分改善率明顯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莫沙必利片治療肝硬化患者腹脹,總有效率達70%,而聯(lián)用復方阿嗪米特腸溶片后總有效率達96.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較鄒多武等[5]研究單用復方阿嗪米特治療肝硬化患者腹脹,4周總有效率達85%,療效有提高,可能與復方阿嗪米特中減少氣體成分致脹的因素影響有關。復方阿嗪米特腸溶片聯(lián)合莫沙必利片治療肝硬化療效顯著,安全而副作用少,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Gines P,Arroyo V,Rodes J. Pathophysiology, complications, and treatment of ascites[J]. Clin Liver Dis,1997,1(1):129-155.
[2] 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 中華傳染病雜志,2001,19(1):56-62.
[3] 王金花. 導瀉在重癥肝炎治療中的應用[J]. 實用醫(yī)技雜志,2004,11(4):488.
[4] 譚明珍,葉慧,黃先明. 便秘在各型病毒性肝炎中的發(fā)生及其誘因的臨床分析(附246例臨床資料)[J]. 華西醫(yī)學,2003,18(2):232-233.
[5] 鄒多武,許國銘,蘇暾,等. 復方阿嗪米特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膽囊炎、膽結石、肝硬化腹脹的療效觀察[J]. 中華消化雜志,2005,25(7):421-424.
(收稿日期:201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