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溪
中醫(yī)將一年分五季,分別為春、夏、長夏、秋、冬。其中,長夏處于每年的七八月份,是一年氣溫最高雨水也最足的時節(jié)。中醫(yī)認為脾主長夏,此時人體消耗較大,需要加強脾的“運化”,才能不斷地從食物中吸收足夠的營養(yǎng),滿足身體的需要。但是,長夏時節(jié)雨水多,濕氣重,而脾“喜燥惡濕”,濕重困脾自然影響到其運化功能的正常發(fā)揮,脾胃密切相關,進而影響到胃的“受納”能力。因此,這個時節(jié)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各種胃部不適癥狀也容易出現(xiàn)。
其實,有幾種可以幫助健胃消食的茶,經(jīng)常喝有利于緩解消化不良帶來的不適。進入夏季后,有上述不適癥狀者不妨選用一二。
山楂橘皮花茶
原料:花茶3克,山楂片2片,新鮮橘皮5克,冰糖1塊。
做法:開水沖泡,代茶飲用。
功效:消食開胃,可治療食欲不振、不思飲食。
谷芽茯苓茶
原料:谷芽5克,茯苓、澤瀉、建曲、山楂各2克,花茶3克。
做法:用前五味的煎煮液350毫升,沖泡花茶后飲用。
功效:健脾胃,化食止泄。
麥芽茶
原料:炒麥芽30克,茶葉8克。
做法:沸水沖泡10分鐘,不拘時溫服,每日1劑。
功效:消食健脾,利濕止痢(注:麥芽有回乳作用,故哺乳期忌用)。
檳榔蘿卜茶
原料:檳榔、蘿卜籽各2克,新鮮橘皮、花茶各3克。
做法:水煎后去渣取汁,代茶飲用。
功效:治療飲食過飽、腹脹、不思飲食。
陳皮枳實茶
原料:陳皮、枳實各2克,丁香花、石菖蒲、玫瑰花、月季花各3克。
做法:水煎后去渣取汁,代茶飲用。
功效:消食解滯、清熱化痰,還可治療酒食過飽引起的“醇飽癥”。
普洱菊花茶
原料:普洱茶葉3克,干菊花5朵。
做法:用開水沖泡后直接飲用。
功效:消食減脂。
橘餅蘿卜茶
原料:橘餅1個,綠茶3克,白蘿卜20克。
做法:水煎后去渣取汁,代茶飲用。
功效:治療飲食肥膩、胃腸不舒等。
神曲菊花茶
原料:神曲、菊花各2克,白術、茯苓、薏苡仁、花茶各3克。
用法:用前五味的煎煮液400毫升,沖泡花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除濕導滯,調(diào)和脾胃。
貝母茶葉飲
原料:貝母、茶葉各3克,米糖9克,生姜6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以上4味共研成細粉末,用開水沖泡后,加適量紅糖飲服,日服3次。
功效:消食解滯,清熱化痰。
蜜炙陳皮山楂茶
原料:陳皮、山楂各2克,蜂蜜10克。
做法:陳皮切絲,放入蜂蜜中浸泡。先用小火炒山楂,再放入蜜炙陳皮炒。將炒好的山楂和陳皮放入保溫杯,開水沖,燜20分鐘左右。
功效:治療飲食肥膩、胃腸不舒等。
炒米茶
原料:大米100克。
做法:大米淘凈放進鍋里,小火翻炒,直到米粒呈金黃色,起鍋,用開水沖服。
功效:消暑,護胃。
金銀花山楂茶
原料:金銀花15克,山楂5克,紅茶3克,蜂蜜適量。
做法:將金銀花、山楂、紅茶放入杯中,以200毫升滾開水沖泡,加蓋后燜10分鐘,加入蜂蜜即可飲用。
功效:清火,消食開胃。可改善食欲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