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鋒
當前在一部分語文老師中,普遍存在一個認識上的誤區(qū),即對課文思想感情的教學重視不夠,大多蜻蜓點水式地一帶而過,唯恐落下“把語文課上成思想品德課”的口實。
文以載道,言為心聲,通過寫文章表達一定的觀點、傳播作者的思想,是為“立言”,可以說,思想感情是文章的靈魂?!缎W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的特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具有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并且在課程總目標部分提出,要“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zhì),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由此可見,重視語文課的人文性,不能不提文章的思想感情這個老話題。幫助學生準確把握文章中心,可以起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效果。那么,如何指導(dǎo)學生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呢?我的體會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從課文整體感受——以讀代講,讀思結(jié)合
“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批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庇幸恍┱n文釋放的思想感情比較強烈,通過對文章全部內(nèi)容的理解,學生自然而然就能理解,教師不必深究,但應(yīng)該讓學生反復(fù)讀,變換方式地讀,去體會。如《在大海中永生》、《我們愛你啊,中國》等。但對一些主題不太鮮明的文章,還要從全篇感受,做到在讀中思考,才能有所感悟。
如某位老師在教學《安塞腰鼓》時,師生在課堂上通過聲情并茂的賞讀,充分感受到了安塞腰鼓這一集武術(shù)、舞蹈、秧歌于一體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偉大、雄渾、激昂、粗獷,對文章藝術(shù)形式美也有所觸及,整堂課上得既有條不紊,又氣氛濃烈,應(yīng)該說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wù)。但是給我的感覺又仿佛缺少什么。課后,我靜下心想一想,終于明白了——這位老師對課文究竟要傳達什么信息、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情感這一點沒有很好地引領(lǐng)學生深入理解。盡管對這一篇散文的主題思想存在一些不同見解,但是我認為有一點值得肯定,那就是作者通過表現(xiàn)安塞腰鼓這一傳統(tǒng)藝術(shù),要表達的是對黃土高原、黃土高原上的人的禮贊,是對黃土高原美好明天的展望。只有弄懂了這點,對全文的理解才能更加透徹。因此,我建議那位教師帶領(lǐng)學生重溫課文,同時在讀的過程中引導(dǎo)學生思考這樣三個問題:1.安塞腰鼓這種震蕩人心的藝術(shù)產(chǎn)生在哪里?2.是什么人敲打出如此氣勢磅礴、淋漓盡致的腰鼓?3.你覺得安塞(黃土高原)的明天會如何?唯有從整體上反思,讀思結(jié)合,學生才能“吃透”文本,才能真正理解文中的那些意味深長的語句,像“它使你驚異于那農(nóng)民衣著包裹著的軀體,那消化著紅豆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么奇?zhèn)グ蹴绲哪芰俊?!“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等。
二、從關(guān)鍵句段體會——展開想象,揣摩品味
“落紅不是無情物”,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作者自身情感的外泄,是一種自然地流露,必定會充溢于文章的字里行間。教學的藝術(shù)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因此,語文教師要善于抓住課文中的關(guān)鍵句段,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并反復(fù)品味語句含義,同作者一起感受,于揣摩中得真諦。如在教學《二泉映月》一文時,為了讓學生理解阿炳愛家鄉(xiāng)、愛音樂、愛美好的事物、用琴聲向命運抗爭的深熾情感,我緊緊抓住課文的第四、第五自然段,啟發(fā)學生:又是一個中秋夜,阿炳在鄰家少年的攙扶下又一次來到二泉邊,這一次他為什么能聽出許多聲音?假如你是阿炳,你還會聽到什么聲音?學生展開想象,有說聽到了兵荒馬亂的槍炮聲,還聽到了孤兒寡母的饑啼聲,有的聽到了貧病交加的呻吟,還有的聽到了阿炳宣傳抗日的名曲《聽松》……課文的第五自然段主要介紹了《二泉映月》這首曲子旋律變化及傳達的復(fù)雜的情感意蘊,我讓學生想象樂曲在不同的階段是什么情景,分別表達了阿炳怎樣的情懷。學生說樂曲的開始部分,旋律委婉連綿,就像一道山泉從幽谷中流淌出來,仿佛是阿炳無憂無慮的少年時光,顯得那么美好,因此表達的是贊嘆、懷念之情;高潮部分就像是山洪暴發(fā),又像是“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情景,表達的是阿炳希望徹底地沖破、告別苦難的命運和對幸福生活的強烈向往;樂曲的尾聲就像一位傷心的婦人在哭訴之后,仍在輕輕抽泣,因而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蕩??梢哉f,如果沒有想象的參與,如果沒有學生對課文的仔細揣摩,對阿炳不幸遭遇的了解,就不會對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得如此之深刻、細膩。
再如在教學《鼎湖山聽泉》一文時,如果不借助想象的翅膀,讀者就不能聽出泉聲像小提琴、像琵琶、像大提琴、像銅管齊鳴,更無從理解泉聲忽高忽低、忽急忽緩、忽清忽濁、忽揚忽抑的交錯之美。學生在對這些句子的仔細品味中,能夠很容易地理解“蒙眬中……也流進了我們的心田”的含義,從而感受到作者對鼎湖山泉水的熱愛之情。
三、從人物的言行分析——辯出真情,悟出實感
評價一個人,人們常說:“聽其言,觀其行?!辈煅杂^色有時能夠指導(dǎo)學生準確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加深對課文解讀的深度和廣度。
《半截蠟燭》向讀者展示了一場沒有硝煙的緊張激烈的戰(zhàn)斗。課文主要表現(xiàn)了母子仨人在危急關(guān)頭與敵人做斗爭的機智、勇敢和鎮(zhèn)靜,以及他們的愛國精神。但在討論時,有的學生認為課文重點表現(xiàn)的是小女兒杰奎琳,而且拿出“證據(jù)”說:從杰奎琳“嬌聲地說”、“司令官先生”、“鎮(zhèn)定地把燭臺端起來,向幾位軍官道過晚安”這些語言和動作,可見她更機智。但隨即就有其他學生反駁說,杰奎琳只是運氣比她的母親和哥哥好,因為那個德軍少校說自己家里也有一個那么大的小女兒,可能是杰奎琳讓他想到了自己的女兒,因此放松了警覺,才化解了這場危機??芍^是真理越辯越明。
《牛郎織女》是一篇民間故事,對于它的主題曾經(jīng)有過爭議,有人說是表現(xiàn)人民群眾對愛情自由的向往,有人說是對美滿生活的追求,究竟該如何確定呢?我在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時先向?qū)W生拋出了一個疑問:天上富麗堂皇,織女為什么不喜歡天上的生活?學生通過對織女行為的考察,抓住了“牛郎在地里耕種,織女在家紡織”,“有時候,織女也去幫助牛郎干些農(nóng)活”,以及王母娘娘在得知織女“下嫁人間”后“氣得暴跳如雷”這些表現(xiàn),經(jīng)過分析、討論、辯論,學生明白了:原來織女追求的是自由的愛情,即使生活很貧窮、辛苦,她也覺得很幸福。學生自主地理解了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實現(xiàn)了對文本的正確解讀。
可見,從人物言行入手,仔細辨別,深入辯論,就能夠讓學生悟到課文的真情實感,架起讀者和作者之間的情感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