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華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規(guī)律都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通過認真總結和思考得來的。物理規(guī)律的發(fā)現和物理理論的建立都必須以嚴格的物理實驗為基礎,并受到實驗的檢驗。因此,在物理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與實驗教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實驗教學。
一、通過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是最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所謂觀察是指直接運用眼、耳、鼻、舌、皮膚等感覺器官,或者間接借助于器材對物理現象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并且持續(xù)、反復的知覺過程。也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觀察對象的主要特征,注意發(fā)現引起變化的條件和原因。觀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是要經過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難,才能發(fā)現問題,才能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才能得到正確的結論。通過物理實驗培養(yǎng)觀察能力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在演示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有許多演示實驗,學生對演示實驗很感興趣,但在進行觀察時往往抓不住關鍵,這就要求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演示實驗。教師對所做演示實驗的每一步都應該對學生提出具體的要求,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如觀察磁鐵向上吸引用細線拴著的回形針,分別用紙片、木板片、玻璃片、鋁片、銅片插入其間,會看到回形針不掉落下來,而分別用鐵片、鋼片插入其間,卻看到回形針掉落下來,這是什么原因?學生會通過觀察而得出磁鐵具有吸鐵能力,而不具備吸引其它物質的能力。
在講解牛頓第一定律時,學生看到小車從斜面上同一高度滾下后分別在不同表面上滑行不同的距離,對這一現象進行分析,得到阻力越小小車滑行距離越遠的結論后,這時就需要引導學生去想象: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小車的運動會出現什么結果?由此才能推導出牛頓第一定律。在這一過程中使學生的想象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得到提高。在此基礎上趁熱打鐵,演示如下實驗,并提出問題:
(1)觀察“拋出的粉筆頭所做的運動”,提出問題:粉筆頭的運動軌跡為什么會彎曲?若地球對物體的重力突然消失,粉筆頭會做什么運動?
(2)靜止在課桌上的書受幾個力的作用?這幾個力有什么關系?若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突然消失,書處于什么狀態(tài)?
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2.在分組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F行初中物理教科書中共安排了十九個學生分組實驗,其中初二年級開始的幾個實驗,就是有意識的安排學生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的。如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要求學生注意觀察在給水加熱的過程中,能看到什么?在此基礎上引導同學討論觀察的方法和應當注意的問題。在觀察“摩擦起電”現象時,要提示注意:①手帕摩擦過的塑料膜對碎紙屑有什么作用?②手帕摩擦過的兩塊塑料膜,在相互接近時,會發(fā)生什么現象?③把用手帕和毛皮分別摩擦過的兩塊塑料膜靠近些,它們之間會產生什么現象?通過觀察,學生自己就會得出“摩擦過的物體帶電及同種電荷相斥,異種電荷相吸”的結論。通過對上述物理現象的觀察,不僅成功地誘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
3.盡可能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輔助教學,提高學生的觀察興趣和能力。特別是將計算機多媒體引入初中物理教學中,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它改變了以前呆板的教學方式,它圖、文、聲、動畫、影像并茂,增強了表現效果,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幫助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我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了《翰林匯多媒體課堂》、《科利華電腦家庭教師》等初中物理教學軟件,利用多媒體手段,投影于大屏幕,把豐富多彩的物理世界展現在學生面前,生動有趣的畫面,悅耳透徹的講解,常常地吸引了學生。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完成了知識的復習、思考練習;操作模擬仿真的實驗,學習了實驗方法,鍛煉了實驗技能,為課內外動手實驗作出了成功的基礎準備。由于中學物理實驗條件有限,某些物理現象,如運動和靜止、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相互作用、慣性、壓強、物體浮沉、電荷流動、擴散、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磁場分布等等,學生不能得到完整的感性材料,容易造成感知上的障礙而影響物理學習。而應用電腦教學軟件,通過計算機多媒體,不僅能再現或模擬各類物理現象,而且還能通過各種手段使復雜的問題簡捷化,將漫長或瞬間的物理演變過程成為可控、有序的演化過程,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完整、清晰、形象地感知于物理現象,給學生提供思維過程中必需的感受性材料,大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教學難度,很好地促進學生的觀察和認識能力的健康發(fā)展。
二、通過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教學中,只要是有條件讓學生自己完成的實驗,我都讓學生親自在課堂上進行實驗探究。課下,鼓勵學生做一些小制作。如制作小孔照相機、電動機等。學生在親手操作實驗、制造模型的過程中,既培養(yǎng)了動手能力,也增加了對科學的親近。如學生在做“瓶吞雞蛋”小實驗時,要提請學生注意思考:剝了殼的熟雞蛋為什么被比它小的錐形瓶口吞下去?小實驗“有孔紙片托水”教師應該先演示要求學生注意觀察與思考,為什么大氣壓有這么大的托力?然后讓學生親手做一做;小實驗“出乎意料的平衡現象”①將小刀調節(jié)成某一角度,斜插在鉛筆頭下端的木頭里,調節(jié)小刀的彎角和刀與筆的角度后,可用手指頂著筆尖,無論怎樣晃動,小刀與筆都不掉下來,這里調節(jié)到什么角度合適?為什么小刀與筆都不掉下來?學生心中都會產生疑問,動手一做,成功了會有說不出來高興,當然在觀察、完成這些小實驗過程中自己也會有疑問提出,從而想通過親手實驗一探究竟,充分調動了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的積極性。
三、邊學邊實驗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邊學邊實驗教學是指在教師指導下,讓全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動口,以培養(yǎng)學生用實驗方法探索物理知識能力的過程。這種教學形式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邊學邊實驗,時間可長可短,靈活機動,與學習新課結合緊密,不一定需要正規(guī)的實驗室,也不需要寫正規(guī)的實驗報告,教學效果一般都很好。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邊看書、邊實驗、邊思考、邊討論,以物學理,能較快地掌握物理知識。每個桌上都有一套儀器,“逼”得學生人人動手、動腦學習,這樣就容易糾正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隨便走動,互相抄襲等不良現象。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邊學邊實驗起到了演示實驗與學生分組實驗的綜合作用。例如在學習“浮力”時,怎樣使物體密度大于液體密度的物體漂???讓每個學生自備一塊橡皮泥,把橡皮泥做成任意形狀使其能漂浮在水面上,大家做實驗都滿是驚奇,怎么可能?但最后都變?yōu)轶@喜。通過這種動手、動腦實驗能極大地鼓舞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夠大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實驗在物理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實驗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待對待生活、對待社會的嚴謹作風和科學態(tài)度,因此,重視實驗教學是每個物理教師的重要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