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艷
近些年,人們對教育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人們對教育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人們也開始關心教育的目標。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推進,小學數學教學中已經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已經開始實現三維化的教學目標。觀察能力作為學生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延伸,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一定的影響,在數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觀察意識,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呢?本文中,筆者就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了一些對策,希望能對學生觀察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學會引導學生,教貴得法
小學生由于生活經驗相對匱乏,邏輯思維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弱,對數學知識的解讀有時候很難現學現用。作為教師,必須了解學情,學會引導學生,突出啟發(fā)的作用,大教育家孔子在教育的過程中就十分看重啟發(fā)的作用。小學生由于自身知識的有限性,在日常的數學課堂,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數學教師就要充當引導的角色,所以作為教師掌握正確、科學的引導學生觀察的方法就顯得至關重要。分析觀察法是一種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相結合、以分析事理為目的的觀察方法。這種觀察要求對觀察對象過程中,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如平行線為什么不會相交?三角形為什么只能有一個角是鈍角?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其實有很多的數學知識,這些知識很直觀,學生也可能很了解,但很難上升到理論知識的層面上,更悟不出其中蘊含的道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經常要用到對比法來觀察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事物,比如說: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關系。在日常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師就可以充分的啟發(fā)學生正確的利用比較觀察法,這樣可以讓學生準確清晰的了解和理解相關的知識,同時還可以分析知識點之間的差異,避免知識的混淆。另外,如果能充分的挖掘學生的觀察能力,還能提高學生比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講授三角形面積的結算公式時,教師可以有效的利用知識遷移的作用,先讓學生回憶長方形,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然后讓學生每人用兩個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長方形,接著又兩個完全相同的任意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最后,引導學生,給學生啟迪,讓他們明白計算三角形的面積用底乘以高后為什么要除以2的緣故。
二、通過比賽活動,激發(fā)學習積極性,提高觀察的注意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注意力很難集中,如果是感興趣的問題可能會比較專注,反之,他們就會做出各種怪現狀,不會專心學習。我們知道,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凡是樂于學習的人,一般都會主動探究,自覺學習,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勢在必行。我們說的觀察能力是一種有計劃的、有目的的思維活動,具有一定的靈動性,其中知覺又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反映。我們科學證實,知覺的產生事物的本身,而是我們人類的一種信念和興趣,之后擁有濃厚的興趣,才能做出一定的舉措,產生相應的知覺。小學生的興趣也極易培養(yǎng),但是一般都是散亂的,毫無目的的,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每次觀察的目的,嚴格觀察時候的要求,實現有效的觀察,從而使學生的注意力能夠集中,達到既定的觀察目的,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充分利用身邊的學具、模型、實物、圖表等直觀教學手段,采取分組游戲、聽故事、弄競賽等活動,讓學生動手、動眼、動口、動腦的教學活動情境,把靜態(tài)的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生動態(tài)的學習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過程中,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感受到探求知識的樂趣。如教學“10的組成”時,老師設問:“請小朋友們把10根小棒分成兩堆,你能得出幾種分法?誰最快?學生動手分小棒后,紛紛舉手大膽發(fā)言,最后老師一一給予肯定。這樣從動手到動腦,從直觀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學生不僅掌握了多種分法,而且增加了學習趣味,調動了學習積極性。
利用學生身邊的東西,如紙、筆、直尺、課本等,教師在課前吩咐學生做好應有的準備,通過人人動手、動腦,人人都可以參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立體圖形展開圖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做,折一折,剪一剪,這樣就很自然的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印象還很深刻。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加強直觀教學,現代遠程教育的普及,為提供生動直觀的教學形象開拓了廣闊的前景。計算機課件輔助教學的恰當運用,聲色俱備,動靜配合,能大能小,靈活方便,使課堂教學別開生面,妙趣橫生。總之,要把教學活動組織的生動活潑、有趣、新奇,就要追求教學方法的新穎,任何概念化、公式化教法都是不行的。讓學生參與進來,多體驗,多參與,就一定會增加他們對學習的熱情,提高數學課堂的注意力,從而喜歡數學學習和數學老師。
三、講究策略,突出習慣的培養(yǎng)
觀察能力不是先天性的遺傳,而是通過后天的學習而獲得的,是在學生經歷大量的觀察活動,積累一定觀察經驗的基礎上鍛煉出來的。為此,要想培養(yǎng)小學生的觀察能力,數學教師應該結合教授的內容及學情,設計相關的觀察內容,讓學生在充足的觀察活動中獲得成長,得到經驗,獵取知識。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需要學生調動自身全部的感官來進行活動,并且根據已有的教學實踐可以發(fā)現,圖片、標本、模型包括實物等都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好方法,教師還應進行積極引導教給學生一些正確的觀察方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這是幫助學生提高數學學習效率的一大途徑。如在學習復雜的四則運算時,教師應該讓學生養(yǎng)成一定的觀察習慣,提醒學生仔細觀察運算符號和式中的數目特點,運用學習過的運算定律,思考是否可以采取簡單結算的方法來結算,不可難道題目蒙頭就做,一定要多觀察,善于觀察,然后對觀察的結果進行分析,這樣就會大大的提高結算效率。
四、突出觀察的目的,提高抗干擾的觀察能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注意力很難集中,一遇到感興趣的事物或者事件就可能忽視了觀察的任務。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數學教師必須在課堂上強調觀察活動的目的性,要有效的觀察學生本身,讓學生最大限度的集中精力開展觀察活動。在數學課上,學生的觀察活動受到的干擾因素也非常多,除了自身的因素之外,還有其它的外在因素,如果在教學活動中沒有強化觀察的習慣,學生極容易走心走神。要想提高學生的觀察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數學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明確課堂教學中的觀察目的和觀察任務,這樣以硬性的規(guī)定提高學生的抗干擾能力,使其提高注意力,提高小學生捕捉信息的能力,從中獲取概念,發(fā)現規(guī)律。例如在學習《位置與方向》這些教學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要求學生耐心細致的觀察數學課本中的情境圖,課本上的情境圖用整個版面呈現了公園的風景,這就造成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極易被公園的風景所牽制,或者被公園其它的事物所干擾,而忽視右下角小小的公園定向運動圖,不排除這樣的干擾,觀察是起不到任何效果的,為了提高學生的抗干擾觀察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有意的縮小觀察的范圍,然后強化提示,明確觀察的目的和任務,讓學生通過觀察,找到與數學相關的信息,觀察的目的會指引學生認真觀察,仔細觀察了,觀察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五、逆向思維,尋找發(fā)現規(guī)律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題目相對簡單,程序相對簡潔,很多的問題在教學中只要學生善于觀察、善于總結就會發(fā)現很多的規(guī)律。對于很多的數學試題來說,特別是奧數問題,看上去問題很難,但是只是學生善于觀察,認真思考,就會找出規(guī)律,這樣就會比傳統的解題方法顯得簡潔意賅,會省去很多不必要的計算過程。對于數學問題,老師還要引導學生樹立逆向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要敢于打破常規(guī),尋找問題中點,然后在不同的比較中進行思考,解決問題。
比如:請比較下面三個分數,然后判斷其大小,1/2、3/4、6/7??吹竭@個題目的時候,很多的小學生一般都是采取傳統的思維,先通分,然后再比較他們的大小,這樣的話操作起來計算比較多,并且容易出現錯誤。那這時候,如果學生善于觀察,具備一定的逆向思維的話,就可以打破常規(guī),取這三個數與1相比,做差,然后比較差的大小,差小的分數就大,差大的分數較小。這樣做差的話計算比較簡單,計算的量也很小,解法自然也就簡單了。
在很多的口算題中,主要考察的就是學生的觀察能力,其實這種觀察就是尋找規(guī)律,能學會不同形式的思維方法,能不拘泥與常規(guī)解題方法,比如在學習商不變的性質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在PPT上展示這樣的口算題:
80÷40
(80×4)÷(40×4)
(80÷4)÷(40÷4)
(80×5)÷(40×5)
(80÷5)÷(40÷5)
(80×10)÷(40×10)
(80÷10)÷(40÷10)
對于這樣的口算題,老師先讓學生觀察,問學生能發(fā)現什么,學生顯而易見的會說:“雖然被除數和除數變化了,但是商并沒有變”。然后老師引導學生每組的分析,讓學生體會和領悟這一規(guī)律。每組中,當被除數變化時,除數也應該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商才不會變。每組探究完之后,讓學生思考和總結被除數、除數究竟發(fā)生怎么改變,商才不變呢?然后教師在PPT上展示:
8÷4=2 ,80÷40=2,800÷400=2,8000
÷4000=2
再讓學生觀察總結,自覺地有條理進行觀察,讓他們思維變得有序有向,能準確地全面地概括出商不變的性質。
總之,小學數學作為一門實用性的學科,它突出了學生思維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學以致用能力的培養(yǎng)。隨著三維教學目標的實施,小學數學教學的策略和方法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作為基礎知識延伸的觀察能力,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小學數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有著自身的優(yōu)勢。
【作者單位:南京市天妃宮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