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蓮
當我們真正進入課改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曾經對課改的認識是如此膚淺,以致陷入到認識誤區(qū)中。我們曾認為:國家課程是國家的事,都給我們設計好了,不用操心;地方課程是教委、進修學校的事,有書,按課時上就成了;學校只有幾節(jié)校本課程,把原來的課外小組改改名或者找老師編幾本書就成了;以學生為本就是在課堂上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尤其是有了三種學習方式,就等于推進課程改革了;課堂領導力等于課程領導力;學生在校就那么點時間,上什么課都有規(guī)定,弄那些課程就這么多教師,根本不能落實,純粹是做給別人看的。
隨著我校課程規(guī)劃的制定、完善與實施,我開始重新認識和思考課程與學校、課程與學生、課程與特色、課程與校長等關系,開始重新學習新課程的理論背景包括建構主義、多元智能、人本主義等內容,由此,產生了以下感悟,與大家分享。
課程的頂層設計關鍵在“通”。作為校長,我經常被要求回答這樣的問題:學校的辦學目標、培養(yǎng)目標、辦學理念、辦學特色是什么,這些都是學校的頂層設計。在進行我校的頂層設計的時候,我問的最多的是:為什么?接下來是什么?在不斷地追問、思考、碰撞中,我清楚地認識到,培養(yǎng)目標是目標體系的核心,而課程是所有目標的支撐,辦學理念是貫穿所有的中軸線。當我弄清了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的時候,我感覺找到了學校課程規(guī)劃的起點,課程才是學校管理的“牛鼻子”。
課程實施的關鍵在“合”。我校2012年7月完成的課程結構圖是按照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構建的。在實施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校本課程很難落到實處,而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更無從下手。于是,我們打破原有的結構,將所有的課程按照學?!?+2”的培養(yǎng)目標重新梳理成六大類,即傳統(tǒng)文化課程、學科基礎課程、身心健康課程、開放視野課程、體育特長課程和藝術特長課程。這樣不僅強化了課程與目標的一致性,而且強化了每位教師以國家課程的某一學科為主,自覺開發(fā)與實施校本課程的意識。例如,數學教師要傳承數學文化、指導學生數學實踐等,這些都要力爭在數學課中完成。這就是以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核心的三級課程的整合性實施。
課程實施過程的另一個“合”,是學科間以及課內外的整合。如綜合實踐中的“七巧板”一課,我們采取了1節(jié)綜合+1節(jié)美術的方式,上成1節(jié)大課,成為了典型的美術學科實踐活動。如今,我們的七巧板區(qū)成為了學生課余實踐的場所。類似這樣的課,學校開發(fā)得較少,需要教師能夠了解多種教材的內容。同樣,我們還把地方課程融入校園,開發(fā)校本讀物結合大課堂整合實施。
課程實施的第三個“合”是教師課程與家長課程圍繞學生課程的整合。我們以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為依據,全面梳理了教師和家長在校生活。教師的文化課程包括精神生活課程、專業(yè)生活課程、情感生活課程,家長的文化課程包括常規(guī)課程、提高課程、志愿服務課程等三大類。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已成為學校一切生活的“聚合器”。
課程的發(fā)展關鍵在“建”。目前為止,我校的課程結構圖已經經過三次大的調整,這個過程是團隊課程意識不斷提高的過程,是我們不斷挖掘課程資源、解決課程實施過程遇到的問題的過程,也是我們不斷優(yōu)化學生生活的過程。
在課程規(guī)劃的制定與實施過程中,我深刻地體會到新課程改革實際上是以學生為核心的文化重建,是將學校內的一切物質和行為轉變?yōu)檎n程資源的再造工程,是學校的所有制度都圍繞滿足每個孩子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進行重建的過程,也是校長轉變思維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自我革命的過程。
編輯 吳君